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八,这真是咱的太子吗? > 第三十九章 古董羹又吃出了惊喜,淡定

钱财都是身外之物,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世家门第,耕牛是百姓的命,是祖祖辈辈必须延续的香火,不管多有钱,宰杀耕牛就是断老百姓的命,不但是自己吃力不讨好,朝廷也是不会放过的,而且在十里八村都是会引起村民们的不满的。

至于如果是牛确实病了,太老了那也是要上报县衙做登记的,来年申报更牛时就不会多缴税了。

一般情况下,耕牛不听话,严重影响生产的,村民都会劝阻,不要私自宰杀,举报吧这邻里乡亲的。

牛的命也是命,不珍惜牛的命,也要考虑自己的命啊,每月都要统计耕牛的数量,这谁能顶的住查呀。

元庭严令禁止,绝对没得商量。

也是为此,牛一平说完,

上位等人立刻就脸色慢慢的变了。

作为汉人,尤其大帅自己就是农村出身,对于自己部下的那些骄兵悍将那都是关押砍头。

大家平时都得严格要求自己以及自己的家人,这都是大帅刚刚入城时,对全城百姓的承诺,如今却看到自己的承诺快要废了,不仅仅是废了,大帅这些人还在享受着,这怎么跟全城的百姓交代啊。

作为禁令,不管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明百姓,随意宰杀耕牛来吃,不上报者都是绝对说不过去的,影响不好,还有失大帅威信。

马夫人也是担心,平儿这一时糊涂,还是不知道禁令,可别搞得上位生气,到时候父子闹矛盾就不好了。

不过还好,牛一平摆了摆手。

“你们想哪去了,宰杀耕牛,我去哪找耕牛来杀?”

“这是前些日子,长的像突厥匪徒一般,在附近的村子烧杀抢掠,死了几头耕牛,确实很可惜,但是那位县太爷还算比较有人情味,补贴了那几户人家,然后将牛分给了打击突厥盗匪的那帮人,当时我们也去了,所以也分到了一些。”

上位等人点点头,这才放心了。

做事就应该是合情合理,不违法,不管怎么样,都可以宽恕。

要是你不那么做,传出去,领头的都带头吃起来,还弄了一桌,那百姓不得把咱们生吞活剥了,立足都不稳何谈发展啊。

滁州的北部,也是面对敌人进犯的前线,百姓经常受骚扰也是家常便饭了。

毕竟义军啥的要是管不好,对百姓来讲也是灾难。

只见上位深深的松了口气。

“这……如此便好,只是敢有人在咱的家乡地界动刀兵,简直岂有此理。”

牛一平去厨房了看了看,心想这羹还没有调好了,听到上位的话也没注意其中语气,随口道。

“老百姓的的日子确实是不好过,要是遇到战事东躲西藏的,如今的天下讲理的真不多,更别谈素质了。”

牛一平说完。

上位等人也是愣了一下。

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

这村子……地处滁州城北,时常受到兵马骚扰。

连个名字都没有,实打实的小村子。

没有直接消失就不错了。

紧接着,所有人都看向了牛一平。

是了。

醉了,村里时常遇到这些玩意,真是倒霉透了,主要是这帮匪徒都是骑马的,那日子能好过么!

简直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

接着牛一平又为众人介绍了一下其他几样。

鱼,虾,都来自附近的河流。

这是北方,不流行吃水产,因为水资源比较匮乏,想吃也没条件。

但牛一平表示给村民们想了一个好的办法,所以现在家家户户都能天天吃上鱼。

现在村民们的日子可比以前好多了。

“今天这条大鲤鱼都不是我打的,都是找村民买的,老是让别人送也不是个事,每次都是留下几文钱,来尝尝这口味绝对不差,你们尝尝就知道了……”

牛一平话音未落,就发现众人再次呆呆看着自己。

这次牛一平差点喷了出来,这一个个的整天这表情,跟个孩子似的?

没事别老是盯着人家看,怪不好意思的,我成科普大师。

上位等人被震惊到了。

家家户户每天都要鱼吃,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吃的过于滋润,看来很会改善民生啊。

即便是金陵城中比较富庶的人家,一般也就每月吃个那么几次罢了。

可这村子……???

众人都吸了口气。

不知不觉的,居然富成这样了?!

这村民一个个的比金陵城开店的还富?

那些开店的还起早贪黑干活,那生活都是捉襟见肘的。

怪不得这村子会被匪徒盯上。

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太离谱了!

牛一平无语了,算了,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慢慢的就适应了。

反正咱礼数周全,菜给你上了也陪你们聊了。

接着又讲述了一下其他的。

这次算是正常了,这些人再也不像以前那么惊讶了。

不过刚刚提到小米的时候。

上位,李善长,徐达,还有马夫人,除了刘伯温还算淡定,这四个人都是那表情。

“这又是何物?这能干啥,问来问去的。”

“色泽金黄的,,没想到居然这么小的颗粒,这是用什么弄的……”

“可以叫做黄小米,也可以称它为小谷子。”

“此物想必是稀有难得之物了,用做请客宴席之用,定然是妙品!那必定是满堂震惊。”

这次的反应,牛一平总算能理解,因为村里的乡邻第一次看到小米也都是这个反应。

这东西,只要是拿到台面上的,那绝对是高贵之品,同类食物中的极品!

“这是黄小米,不过你们说错了,这东西也不是什么稀罕之物,亩产也是千斤以上的。”

这下大家都可以断定了,牛一平家中不管是接到树上的,还是生长在地里的,那可都是亩产千斤起步啊,弄个上万斤只是兴趣问题啊。

大家这回虽然还是比较的沉默,但是已经相比之前更加的坦然了。

所有的目光中都只有一句话,

“公子,你这有亩产千斤以下的东西吗??”

“有啊,之前给大帅治病用的麝香凤尾丸,那个肯定没有千斤。”

“……”

“……”

“……”

懂了。

这一瞬间所有人都明白为何这个村子如此富裕了,自己可以达到自产自销的状态了。

现在算是彻底看明白了,只要是牛一平存在的地方,这个地方的百姓,想不富都难!

……

这一天等了足足将近半个时辰。

后厨方向终于传来一阵香气。

接着,蓝耳将一个炉子提到了内堂,随后……

不知从哪里下手,在餐桌上竟然打开了一块圆形的木板,露出一个空洞来!

此时这些人顿时有点蒙圈了,桌子上挖个洞,这不是纯粹的臭显摆吗?一般人家凳子都买不起呢。

这桌子还能长这样?

“公子,这桌子做成这样是为何?”大帅疑惑问牛一平。

“哦,这个是方便吃啊,改装了一下。中间有个洞,下面才好放火炉啊。”

“放火炉?这是要在桌子上烹制这‘羹’不成?”

“……”

“如此的大费周章吗?咱还以为什么奇怪的美食呢?”

“有机会去咱的军营瞧瞧,埋锅造饭,天下皆知,不过你这名字起的很特别,这点咱很意外。”

牛一平无语。

“虽然从表面上看,确实都是一口锅,然后锅里放一些食物,大家一起吃,但是这个不是那个味。”

“味道不一样,食材不一样,手法不一样。”

“说白了,一样的只是一口锅。”

“听我说,还有,首先古董羹不是一种菜肴,而是一种吃法。是在这古董羹之中,放上多种香料,然后需要吃的时候才将切好的菜品放下去烹煮。随吃随煮,随煮随吃,这便是古董羹!”

“……”

“哦……”

“那为啥叫这名呢?叫大锅饭不是更加形象易懂吗,叫这名,还以为是古董呢?”

“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音,所以叫这名,其实历史还算比较悠久的,这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物。”

“像是周代的鼎器应是火锅最早的雏形,在战国时期即有火锅,时人以陶罐为锅,到宋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十分常见。”

“如今是因为战乱,很多年的战乱大家可能都没有时间跟经历,想必刘伯温先生见过的。”

众人啧啧称奇,加个火炉,还有这等吃法?

就是不知口味如何……

此时一股诱人到极致的**香气,从后厨中逐渐飘了出来。

所有人都闻到了这股勾魂摄魄的气息。

大家一下子食欲就上来了,非常好奇这锅里都有什么呢?

看看跟咱们军营中的大锅饭是不是一样的。

“这是什么味道,怎地如此诱人?!”

“好浓郁的香气!”

徐达直接兴奋到失态,这香气也太勾人了!

这是用的西域那边的香料吗?闻着就好吃。

大家稍安勿躁,等会就上来了,弄的牛一平跟小二似的,还要维持秩序。

接着……

香气飘来,古董羹终于端了上来!

火红般的汤色,漂浮着花椒,辣椒……

汤汁之中,还有块状物,还有无数各色闻所未闻,甚至见所未见的材料在锅中漂浮。

绿的绿,红的红,黄的黄,蓝的蓝,黑的黑,颜色真是多样啊。

放到火炉之上,瞬间锅熬开了,冒着泡泡,古董羹果然是咕咚咕咚的。

香气的浓郁程度,达到了最大值。

马夫人,此刻才是最惊讶的,这孩子……自己以为他吃了多少苦呢。

现在想想,怪不得十里八乡的都称为小神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