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开局就登基 > 第885章 联军出动

大明开局就登基 第885章 联军出动

作者:物语000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高煦把夏原吉等同于黄子澄。他和父亲一样为自己的造反想出了“靖难”的理由:“清君侧,铲奸臣。”

朱棣要铲除的是黄子澄等,朱高煦要铲除的是夏原吉等。

他们这些当朝重臣,自然是平乱的主力。黄子澄,饱读诗书,擅长纸上谈兵,是一位政治和军事斗争中的菜鸟。

夏原吉,从朱元璋时期一路走来,走过了五朝,协助朱棣治理过战乱后的国家,辅佐仁宣开创了“仁宣之治”,是一名真正的职场老手。菜鸟和老手出手便分高下。

他把自己等同于其父朱棣。朱棣造反确实有不得已的苦衷,毕竟侄子皇帝在对他步步紧逼,真如他自己所说“靖难”是迫不得已,是要求生啊!

朱高煦呢,兄长和侄子一直对他采取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可他仍心生执念,一味要夺皇位。

在道义上,朱高煦就是众叛亲离。

朱棣既是优秀的军事家又是杰出的政治家。造反之前他还是慎重掂量了自己的份量的。

他过去常年征战,懂得军事即政治,政治即军事,因此他治军严明,俘获了不少人心。

他身上还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遇到困难不退缩的勇气,即使几次面临失败的危险,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直到成功。

朱高煦虽然经历过炮火的洗礼,但是不具备勇往向前的坚毅品质,更不具备政治智慧。

一出手,就只知道蛮干,给对手亮出兵马军器,亮出自己的底牌。

真不如他的侄子朱瞻基,一面喊打,一面喊拉,从军事和政治两方面摧毁对方的军心。

最终,朱高煦的造反之路只能算作一出闹剧。

大明这些皇子都是在老子死后造反的,纵观大明两百多年的历史,从未有一个皇子敢在老子在位时造反。

当然,朱祁镇和朱祁钰这二位不同,他们不是父子。

深知明朝历史的朱由检,更了解三个儿子的心理,他们刚刚从苦难中过来,就是让他们造反都不会。

再说,现在大明国土这么大,如果哪个皇子想当土皇帝很简单,只要说一声,朱由检立即会给他们一些兵马,让他自己去海外抢地盘去,何必在家自相残杀。

朱由检现在在大明的威望,无论是满朝文武还是百姓心里就是一个神,根本就不是一个皇帝。

不但官员和百姓拥护他,整个大明将士更加是他的忠实粉丝,不要说造反,就是骂他一句被将士们听到都会砍死你。

还有他是一个自带系统的穿越者,只要他有银子和积分,全世界都和他对抗,朱由检也毫不畏惧。

正因为如此,朱由检才对朱慈烺这个太子毫无保留,他要让大明王朝在他百年后仍然屹立在世界之巅。

为了不让明军秘密泄露,三位小将军奉命率领麾下人马,率先对军营五十里以内进行清场。

附近牧民本就不多,虽然不反抗不会遭到明军杀戮,可他们毕竟不是大明百姓,对明军还是很畏惧的。

在明军到来后,他们就纷纷往远处迁移,以免被战争波及。

有一些胆大的没有走,但接到明军通知后,他们立即离开。

半天时间,明军军营五十里范围内没有一个牧民存在。

这时,孟良率领麾下开始工作了,他们的任务就是埋雷。

地雷那时还没有,但炸药有的是,明军全员装备火器,火药当然不会缺少。

孟良带人划出一个五百米宽,一千米长的草地。让士兵开始挖坑。

土坑不需要太大,能把炸药连接起来就行,对方士兵根本不会想到自己会踩雷,这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小土坑挖好后,里面放些炸药和手雷弹等爆炸物。另外每隔五十米在斜着挖一个大坑,里面蹲一个明军,上面用木板和青草盖起来,一旦听到信号他们立即点燃火药引线。

说起来简单,可是做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在此期间一旦敌人来袭,孟良他们就前功尽弃了。

朱慈烺派出去的几十路斥候来回奔波在草原上,他们手中还有对讲机,会把发现的一切风吹草动都报告给朱慈烺。

两天过去,情报里没有发现联军有任何动作,孟良率领麾下终于在第三天顺利完成任务。

这时李岩率领的平寇军也把战壕挖好,现在不用担心联军来袭了。

唯一让朱慈烺不放心的就是孟良他们埋的炸药会不会爆炸,毕竟这都是第一次。

所有准备工作完成,朱慈烺又着急所有将官开会,他要把怎么使用战壕的方法告诉将士们……

张富贵和黄大虎驻守第一道战壕。黄小虎张璐驻守第二道战壕。第三道战壕交给李岩的平寇军。

一旦第一道战壕挡不住联军冲击,张富贵立即退守第二道战壕以此类推,一定要在第三道战壕把所有联军挡住。

而朱慈烺自己率领两千亲卫和五万新军以及所有火炮手驻守军营。

这里的火炮手不包括迫击炮,迫击炮都分配给了三道战壕守军。

明军战壕挖的并不是很深,人现在里面还能露出肩膀和脑袋,这样方便射击。

一旦对方开炮,战壕里两米左右地方都防炮洞,可以暂时躲避一下。

一切准备就绪后,各轮流值班,其他军队好好休息,养足精神后随时准备被联军当头痛击。

河畔的明军帐篷密布,营盘四十座首尾相连连绵十几里,屹如山立,巍巍壮观。

河边明军一队十人一个帐篷,并在营地周边洒满了铁蒺藜,巡逻人员日夜不缀。

六月初,随着车臣汗**队到来,五国国联军终于在哈萨克汗国境内成功会师。

反明五国共计二十五万人马,以戈洛文为首的联军首领为车臣汗接风洗尘后,联军又休息一天,准备第三天对进入哈萨克汗国的明军迎头痛击。

第三天,打着各色旗号,迈着姿势不一的步调的联军,终于浩浩荡荡地杀向明军军营!

号角声响彻天地,二十五万联军如同洪流一般向南而进,他们旌旗遮天,人喧马嘶,场面壮观之极。

沿途牧民一眼望去,只见青青大草原上旌旗如海,浩浩荡荡的人潮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一个十二三岁的牧民孩子指着联军大喊:

“快看,哈萨克汗国和四国联军终于出动了,好威风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