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开局就登基 > 第780章 夹击缅军

大明开局就登基 第780章 夹击缅军

作者:物语000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沐天波来说,打个缅甸,即便是缅甸历史上最强势的东吁王朝。

这装备精良的三万多人足够了,更不要说还有大明龙旗军和两路海军。

若是出动十万人马,就算是赢了,也是脸上无光,没有逼格。

他自领云南明军,副将军刘祥随军协助,出万仞关走戛鸠,意图进入缅甸西北部后再南下。

以求出其不意的在老官屯前方的重镇新街出现,打缅军一个措手不及。

因此,征缅之战绝不能拖延!

哪怕是拖上一天,朝廷就有认为自己能力不足,难堪大任!

更重要的是,多线线作战,对后勤的消耗不止是两倍这么简单,四五倍都是有可能的。

然而,当明军重新踏足缅甸境内时,沐天波发现这小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打,甚至是很难打!

难打的并不是缅军,而是环境!

沐天波知道低估中南半岛的雨季了,明军刚出万仞关,天气就开始变化了.....

空气中到处是湿气,一股混合着泥土和草木的味道,吹过的风都是闷热的,将士们行军走了几里路,全身就粘透了。

这里的鬼天气,不讲武德,说变就变,突然间就下了一场倾盆大雨,使得脚下的路面马上变成泥泞的烂路,烂到无法形容。

明军马匹拖着干粮和帐篷,艰难地行在山间小道上,马儿一不小心踏入稀泥中滑倒,拉都来不及拉住,整匹马带着背上的所有辎重滚落山下……

这种情况在明军行军途中时常发生,沐天波没有料到缅甸的烂路会这么难走,比云南的山路还难走!

更可怕的是,天气忽晴忽雨,刚刚还被大雨淋湿瑟瑟发抖,突然又被暴晒。

夜晚不能在山地小路上扎营,只能在路边休息,士兵们经常是上半身淋着雨,下半身还踩在水塘泥地里。

时间一久,很多士兵开始感冒、拉肚子,士兵和马匹病死的数量开始逐渐上升,非战斗减员严重。

幸亏大明皇帝对此早有准备,他们带了很多从中系统里兑换的现代药物,将士们用药后很快和恢复健康。

沐天波率领的明军虽然如此,但李定国的龙旗军行军要好很多。

他们带着的都是轻装备,食品几乎都是各类罐头,目的就是速战速决。

走在树木丛林中的龙旗兵,一不小心走过去身上就会被刮出一道口子。

如果不及时处理伤口,就会在雨林里感染,但他们都有消炎药,对此并不在意。

有的路段,上面巨藤交错,士兵们只能将身体贴着马背缓缓骑过去。

还得握紧手中的缰绳,不让马匹走得过快,以免刮伤自己。

中南半岛几乎都是山地丛林为主的地理环境,对沐天波率领明军补给路线和行军造成很大困扰。

可是龙旗军依然在小心翼翼快速行军。

当沐天波大军一路艰辛抵达戛鸠的时候,驻守的缅军早就逃走了。

不但撤走了,还抢走了所有的粮饷储备,牲畜人员,实行了坚壁清野的战术。

事实上,这是缅军惯用的战术之一,明军每到一个地方,缅军就会提前坚壁清野,让明军粮草得不到补给,拖垮明军。

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沐天波决定留下一个团的兵马驻守戛鸠。

此地为进军缅甸的要道,担负着云南到前线的后勤补给中转站。

所以沐天波必须有所预备,防止被缅军散兵切了后路。

沐天波继续坚持南下,十月初三终于抵达孟拱土司城(今缅甸克钦邦),这已经离他们出关有五天了。

好在孟拱土司方面归顺了明军,献出了两百头牛和数百石粮食。

沐天波让大军在这里修养三日,并且给土司一万两银子买了数千头牛和数千石米作为给养。

孟拱土司很高兴,强烈表示效忠大明。

孟拱土司是大明在缅北设置的孟养军民宣慰司下的一部,属三宣六慰。

虽然大明在西南进行改土归流,但云南境外缅北地方的宣慰司还是土司自己管理,兵马也是土司自己召集的土练兵,只是向明廷缴税。

随着缅甸的崛起,这些宣慰司的能力有限,压力也很大,在“以明为父,以缅为母”的思想下,开始两头朝贡,两边称臣,谁强大了就靠谁。

沐氏扎根西南二百余年,名声极好,沐王府在西南边境各邦国、土司中很有威望。

江头城同太公城、马来城、安正国城和蒲甘缅王城并称为“缅中五城”,是缅甸的战略冲要,缅军主力便是驻扎此地。

一旦明军拿下此地,便可进入一马平川的缅中,直达缅甸东吁国都阿瓦!

江头城被当地华人称之为“老街”,在中国史书上也被记载为“老官屯”

补给充足后,沐天波继续带着大军南下,往勐养土司的地盘行军,与李定**会师。

一路上,亲缅的土司头目一见明军龙旗,立时吓得当场跑路,连老婆孩子都不要了,还丢下了大量的粮食和作物。

明军兵不血刃的拿下两个土司领地,将领地财物全部收割充军,军粮变得非常充足,一切都好起来了。

沐天波率先向江头城发动攻击,占据有利地形。

当沐天波抵达暮蛮之时,缅军早就退了,但斥候传来消息,缅军已经在老官屯和新街一带准备了水陆大军,且江面上已经有缅军的侦查小船巡逻。

很明显,缅军已经知道了明军要攻打江头城了。

在明军南下时,得到消息的缅军放了几艘小船前去搜寻明军踪迹,八十多名缅军水兵驾着轻便的小船沿着伊洛瓦底江北上。

江上略微有点雾气,缅军水兵起初非常警惕,而风平浪静一天后,缅军一个个飘了,认为江头城到野牛坝的水路上不会出现明军了,于是大胆的继续向北划船,想要深入了解。

在路过宋猛水域的时候,一名缅军水兵似乎看到两岸杂草丛生的岸上有一些异样。

当他睁大眼睛准备仔细看的时候,只听“呯呯呯”一阵枪响,这名机警的小兵当场中枪身亡,尸体落入江中。

其余的水兵吓得立即掉头,疯狂划桨。

缅甸的长尾战船特点是速度快,灵活,这也是缅军水兵的自信基础。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埋伏在两岸的明军的火枪更快!射速比他们划桨的快的多。

仅仅几分钟后,江面上只余下一片尸体和乱七八糟的长尾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