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开局就登基 > 第545章 棉兰造船厂

大明开局就登基 第545章 棉兰造船厂

作者:物语000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尼德兰与其他欧洲殖民国家不同的是,它一方面向外拓展殖民地,另一方面从事欧洲国家之间的海上贸易。

因为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巨大,并且由于普遍富裕,支付能力很强。

这就使得荷兰发现从事欧洲国家间的海上贸易和自己直接进行殖民地掠夺获利差不多。

由此,荷兰的国家重心完全转向了海洋,他不但从事海上运输,而是几乎垄断了整个海洋事业链从造船到航运,荷兰拥有完整的体系。

虽然只是一个面积仅4万多平方公里的低地小国,却能在世界海洋上拥有一个时代,这在大陆国家看来有些不可思议。

但在海洋国家看来这再正常不过了,对荷兰来说,他们其实除了海洋之外也别无选择。

荷兰自然资源贫乏,据说是“不太可能养活其八分之一的居民”。

但在“联省共和国”成立后,荷兰由于拥有鹿特丹这个最繁盛的港口而成为欧洲最大的贸易地。

当时,荷兰的造船业位居欧洲第一,仅在首都阿姆斯特丹就有上百家造船厂。

荷兰的造船技术在当时也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而且由于可以进行规模生产,所以欧洲许多国家为此放弃了自行建造船只而改由向荷兰订购。

与此同时,荷兰还大规模从事海上运输,由于它庞大的造船业和精明的商业头脑。

到17世纪上半叶,荷兰已经拥有商船1.5万艘,荷兰人垄断了欧洲与世界各地的贸易。

因此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挪威的木材、丹麦的鱼类、波兰的粮食、俄国的毛皮、东南亚的香料、印度的棉纺织品、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等等,大都由荷兰商船转运。

当时的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是欧洲的贸易中心。

在鹿特丹港内经常有云集了2000艘到港和即将离港的船只,他们来的时候满载而归,离开的时候同样船体沉重。

作为尼德兰还是贸易的重要枢纽和海外总部,巴达威亚当然也有庞大的造船厂。

远离本土万里之遥,尼德兰东印度公司承担亚洲非洲造船和维修任务。

所以在巴达维亚的造船厂在当时亚洲除大明外,他们是最大最完善的造船厂。

这个造船厂就在棉兰岛上,几乎整个岛上都是造船厂。

当接到麾下报告后,朱慈炯立即率兵赶往棉兰。

其实棉兰已经被明军控制好多天了,当时要做的事情太多。

再说大明都有铁甲战舰了,士兵们根本没有在意一个木制造船厂,所以没有向上面报告。

朱慈炯到来后发现,造船厂员工和技术人员都还在,只有一些反抗者被屠杀。

船厂工人中间还有一些华人,他们都是被尼德兰士兵抓来做苦力的。

以华人吃苦耐劳又善于钻研的能力,很快就变成船厂骨干力量。

可是他们只能挣很低廉的工钱,还没有自由,时不时就会遭到尼德兰士兵毒打。

在明军拿下船厂解救他们出苦海,让这些华人非常感动。

他们纷纷要求见明军主将当年感谢,并表示愿意为大明造船,因此明军才向定王报告。

定王朱慈炯这还是第一次走进造船厂,当他看到岛上堆成山的巨大实木后,感到非常惊讶。

看到明军再次来到船厂,马上就有很多船厂工人前来致谢,当然都是华人。

林华是这些华人中最有影响力的,也是船厂工程师。

见现在来的这些明军和前面见过的有些不同,他立即上前躬身施礼:

“林华参见将军,感谢大明救我们海外子民与水深火热之中,如果大明有需要我们的地方,棉兰岛上华人誓死效忠大明天朝。”

朱慈炯上前扶住林华,微微一笑:

“免礼,大家都是华夏儿女,救自己的同胞理所应当,大家放心,以后不会再有人敢在我大明子民面前耀武扬威。”

定王虽然年纪不大,但经过一番历练后,心态已经很成熟。

林华抬头打量一番朱慈炯,发现面前明军将士只有十来岁的样子,他心中很是感慨,看来大明现在人才济济。

张汉在反对尼德兰人野蛮屠杀中受伤,但在朱由检的特效药物治疗下,现在伤势已经明显好转。

还被朱由检任命为南海省同知,辅佐朱慈炯治理南海省,今天他也随同朱慈炯来到棉兰。

作为当地有影响力的华人,他当然要说几句:

“大家安静一下,听我说两句,现在这片海域所有岛屿都已经纳入大明版图,圣上亲自命名南海省,站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负责管理南海省的大明定王千岁,请大家同心协力一起治理好大明第一块海外领土……”

张汉话音未落,船厂里两千多工人在片刻愣神后,纷纷跪倒在定王朱慈炯面前。

“参见定王千岁,谢谢感谢圣上和王爷亲自率兵来救我们,大明万岁,定王千岁千千岁……”

激动加感动,让很多人不禁呜咽起来,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堂堂大明皇帝的儿子定王千岁朱慈炯,会来到船厂看望他们这些在尼德兰人眼中什么都不是的华人。

朱慈炯虽然贵为大明天子儿子,但最近一一年多时间天天和百姓流民混在一起,他很能理解眼前这些华人心情。

看到这么多人突然跪在他面前,朱慈炯连连摆手,并上前扶起几位:

“大家快快免礼平身,以后南海省还的发展要靠我们一起努力。”

“谢千岁”

本以为大明军队会撤走,现在听到定王千岁就留在这里,华人们更加开心。

有定王千岁在,众人已经把自己看成是这块领土的主人。

朱慈炯随后和船厂一些骨干商量如何恢复船厂生产问题,在大伙一致推举下,林华被朱慈炯任命为船厂管事。

经过详细林华介绍,朱由检对船厂规模有能力有了一些了解。

岛上有五家造船厂,年造船能力在两百艘左右,我们说的是那些大型商船和战舰。

如果建造一般商船,船厂效率会更高,一年能至少能造出两千艘中型商船。

林华说完,眼巴巴看着定王,他最担心定王会因为银子而停止船厂生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