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开局就登基 > 第439章 再次全歼

大明开局就登基 第439章 再次全歼

作者:物语000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眼前突然发生的变故,让明军有些哭笑不得,也让他们意识到西方人真是不可靠,专门坑队友。

西方人心里没有什么爱国思想,也没有什么患难与共,他们都是利益为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身利益。

我们国家军人在面对强敌时,即使剩下最后一人时,很多烈士都会选择和敌人同归于尽,宁死不做俘虏。

可是西方人则不同,一旦发现没有胜机,也没用逃跑的机会,立即会高举双手投降,丝毫没有什么廉耻心。

在荷兰人解决掉倭国人之后,明军迅速控制六艘商船跟着崇祯号和正德号返航,这些荷兰人乖的很,途中没有丝毫的反抗。

黄蜚一直坐镇崇祯号指挥室,海角作为黄蜚麾下得力干将,这一战他没有干涉海角指挥,对海角处理倭寇事情,他还是很满意的,作为大明军人就应该有这样的气魄。

黄蜚心里很清楚,大明在圣上强势领导下,正在走上伟大复兴之路,以倭国历史上对大明的所作所为,两国之间迟早有一战,这一战很有可能是灭国之战。

而逃走的那艘荷兰风帆战舰,则和施琅的万历号狭路相逢,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万历号早就等在这里。

发现敌舰之后,施琅立即传令,让万历号全速迎面撞过去,在对方战舰进入射程后,舰首重炮用开花弹轰击。

很快,对方战舰就进入万历号舰炮射程,施琅一声令下,一枚开花弹直接轰击过去,正命中荷兰战舰的甲板。

“轰隆隆”

一声巨响,开花弹在甲板上爆炸开来,一根桅杆在爆炸中倒下,风帆战舰的速度立即慢了下来,整艘战舰开始剧烈摇晃。

荷兰战舰舰长克鲁大惊失色,急忙传令开炮反击,可是他们战舰舰首根本没有舰炮,如果开炮必须转舵,用侧面迎击明军万历号。

高速航行过程中如果急转舵,很可能会导致翻船,舵手不敢冒险险,只能将速度慢下来,在转舵应战。

在这期间,万历号在他们战舰正前方正高速驶来,并且不停的用开花弹攻击,几十个士兵冲上甲板控制风帆,结果都被明军开花弹炸死。

施琅已经看出地方战舰想转舵炮战,他冷冷一笑:

“命令,万历号全速冲击,在对方转舵时撞沉他。”

那个时代还没有出现高爆弹,就算铁甲战舰如果想轻松击沉一艘装甲木质巨舰都非常困难,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直接撞过去。

万历号立即开足马力,最高达到十四节的速度,飞快接近荷兰战舰。

“抓紧扶手,准备撞击。”

说来也巧,荷兰战舰桅杆被炸断,速度降下来之后,刚好可以快速转舵,准备用侧弦三十六门舰炮轰击万历号。

就在他刚刚转过巨大舰身,万历号前面纯铁撞角就狠狠装上荷兰战舰中间部位:

“嘭……”

一声巨大的响声之后,荷兰战舰腰部出现一个十几米的大缺口,海水立即汹涌澎湃涌入船舱,而万历号只是出现一阵摇晃,很快平稳下来。

因为风帆问题,战舰严重受损后速度并没有停下,海风依然推动战舰风帆前进。

很快战舰木制船体因为无法承受风帆拉拽,从中间破损位置突然断裂,一艘巨舰顿时断成两半开始下沉。

施琅举起望远镜,看看那些在水中挣扎的红毛番,并没有下令击杀他们,也没有去救他们。

不是施琅心狠,这一切都是荷兰人万里迢迢来寻死,并不值得去同情,随后命令战舰返航。

郑成功已经等在码头,看到自家几艘战舰完好回来,并且还俘虏六艘商船,郑成功很是开心。

看到都督亲自迎接,黄蜚施琅海角等将领立即上前见礼,礼毕之后,黄蜚问道:

“都督,大获全胜,击沉两艘荷兰战舰,俘虏六艘商船,商船上都是火器和粮食,不知都督准备如何处理?”

郑成功哈哈大笑:

“好呀,原来这些洋鬼子给我们玩瞒天过海的游戏,本都督将返回京师向圣上述职,一定会为众将士向圣上请功。

现在开发台湾正缺人,俘虏的洋人全部送去修路修码头,粮食送回京师交给朝廷,倭国不足为惧,不久的将来,大明应该会对他们动手,将士们一定要抓紧训练,要做到逢战必胜,我走后远洋舰队暂时交张煌言指挥,你们一定要好好配合。”

众将士齐声回答:

“都督放心,我们一定好好配合张煌言都督,希望都督早去早回。”

陕西

米脂农场不但是陕西面积最大的农场,在整个大明几乎也能排进前三,耕地面积达到五十万亩,农场工人已经达到两万人,耕牛两千多头。

因为年年干旱加上战争,造成人口大量流失,分田到户之后,剩余土地都在这里,这里已经成为整个陕西农作物的风向标。

无论农场种植什么作物,其他百姓都会跟上种植,虽然如此,百姓自家种的作物产量还是和农场有一定的差距。

陕西总督李岩夫妇对此也非常重视,经常会到农场来视察,农场主事李信本是是李岩原部下,因为在战争中手臂受伤退役,人送绰号独臂农场主。

别看绰号很威猛,其实人很好,本来就是农民出身,从来不欺压农场工人,对大家像一家人一样,绰号也是工人们给他的爱称。

李信麾下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周大一个叫周二,是一对亲兄弟,年纪都在十五六岁左右,这对兄弟都是跟着李自成麾下残兵一起来到陕西。

别看人家年纪不大,不但懂事还很有才学,做事也非常有耐心,白天种地晚上练武,有空时还会教工人认字读书。

小小年纪在农场已经有了一定的威望,是李信的左膀右臂,李岩和红梁子对两个年轻人也分成喜爱。

以二人的才华完全可以去做县官甚至知府,但他们都以自己年幼为由,多次拒绝李岩的好意,对此李岩只是无奈摇头苦笑,并不会去勉强他们。

二人刚到农场之时,经常望着远方发呆,有时甚至还会流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渐渐恢复了欢笑。

每次李岩夫妇来农场时,他们都会要求红梁子教他们武功和枪法,现在他们不但身体健壮,还能熟练骑马射击。

二人天赋不错又刻苦练功,一年时间里枪法已经和红梁子差不多,燧发枪在百米左右几乎弹无虚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