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八十四章 汉家雄兵

汉并天下 第八十四章 汉家雄兵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天之后,蒲类后国汉军大营。

一队汉军斥候经过茫茫草原,在大地上疾驰而过,急促的马蹄声随风而逝,瞬间就从辕门冲进了汉军大营之中。

此时大汉驻守在蒲类后国的兵马有一曲兵力,大概一千多人,由一名军候率领,大军负责看守蒲类后国,同时监视周边西域各国的动静。

这队刚刚赶回来的斥候带回了不少的消息,同时还带回来一个人,正是落水的清徐!

中军大帐内,军候见到了已经昏迷不醒的清徐,简单向这队斥候的队率询问了一番。

此时经过河水的冲刷,清徐身上的血迹已经变得很淡了,但是整个人都是惨白惨白的,没有一丝血色,并且陷入了昏迷之中,气若悬丝。

“此人是什么身份?在哪里找到的?”

军候眉头紧锁,询问着。

“启禀军候,此人是我等在无名小河下游发现的,身份不明。但此人身上有多处箭伤,我等还发现其肩膀上镶嵌了一支箭头,卑职为其取了下来,看其样式应该是车师国斥候使用的!”

“车师国?”

军候意识到事情有些蹊跷,车师国可是亲匈奴的邦国!

于是军候眉头紧锁,亲自上前在清徐的身上搜索了一番,并没有发现什么线索。不过没过一会儿,军候便发现清徐的衣服有夹层,于是取来匕首将衣服花开,取出了夹层内藏好的国书!

军候看着这份密封完好的国书,只见密封部分赫然写着“乌孙国主呈大汉皇帝陛下”的字样,顿时大吃一惊。

“这是乌孙国主的信使!”

军候急忙大吼道:“快去找医官!务必将此人救活!”

军帐外面的守卫急忙去招呼医官,而后军候又是大声吼叫着:“点兵!点兵!传令前屯屯长前来听令!”

大概一炷香之后,前屯屯长急忙赶来听令,军候将乌孙国的求援国书递了过去,说道:“这份乌孙国的求援国书是这名信使拼了命送来的,你带上送到凉州去,务必要保证这份求援国书的安全。你给我记住,你们前屯就算全军覆没,这份求援国书也不能有失!”

前屯屯长当即拱手说道:“诺!请军候大人放心,卑职一定不辱使命!”

没过多久,前屯屯长便率领所部数百名将士出发,护送乌孙国的求援国书前往凉州。

送走前屯将士之后,军候便返回了中军大帐,此时医官已经赶到,不过看那医官的脸色却很是难看。

“怎么样,还救得活吗?”

医官微微摇了摇头,说道:“太晚了!这姑娘多处负伤,别说箭头射得深不深,光是流血就能要了她的命!”

“这么说来,这姑娘是没救了?”

医官还没来得及说话,一旁的学徒便惊呼一声:“不好!”

医官赶忙过去查看,随即便重重叹息一声,对着军候摇了摇头。

军候脸色凝重,虽然并不认识清徐,但这姑娘能够为国事而搏命,也着实令人倾佩。

“看一看这姑娘身上可有信物,或是能够表明身份的东西,到时候交给朝廷的使者,估计朝廷很快就要派使者去乌孙国了。”

数日之后,长安未央宫,宣室殿。

乌孙国的求援国书几经辗转,终于送到了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手上,得知匈奴十二万铁骑已经南下,并且以雷霆之势在伊犁河北岸聚歼了数万乌孙国大军,心中也是震惊无比。

霍光没想到此番匈奴南下的决心如此之大,大有一举攻灭乌孙国的架势。

朝议上,霍光将乌孙国的求援国书当众朗读了一遍,而后说道;“这封求援国书乃是解忧公主亲笔书写,以牺牲一队使者性命的代价,才送到了蒲类后国的汉军大营之中。诸位!天家!这份求援国书乃是乌孙国的泣血之泪,是解忧公主的哀嚎,我大汉决不能袖手旁观,必须调集大军予以解救!”

霍光说完之后,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此时都已经被匈奴的狂妄惹怒,纷纷赞同霍光的提议,要求朝廷立即出兵乌孙国,击退匈奴的入侵。

刘洵眼中看着满朝文武义愤填膺,耳中听着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和光禄大夫丙吉等人慷慨激昂的演讲,心中也是澎湃不已。

“大汉的血性如此刚毅,强汉之名果然名不虚传!”

待到群臣议论了几番之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再度说道:“启奏天家,此番匈奴出兵攻打乌孙国,不但要吞并其疆域,达到制衡西域诸国、进逼我大汉凉州腹地的目的,而且还要争夺解忧公主,企图以此来要挟我大汉,可谓无耻至极!我大汉岂能任由胡虏猖狂?”

说到这里,霍光指着大殿中央铺就的西域舆图,大声说道:“故此,臣有奏议:朝廷应命令驻守蒲类后国的汉军将士先期开向乌孙国,向乌孙人和匈奴人表明我大汉的态度!其次,朝廷应尽快调集兵马,在凉州集结,以一月为期尽快出兵,与匈奴人会战于乌孙国北疆,务必毕其功于一役,在此次大战中重创匈奴主力,如此则大漠可得数年安宁!”

听着霍光的奏议,刘洵不住的点头赞同,不管霍光如何专权,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霍光的执政能力和战略眼光,绝对是顶尖的,如今大汉的强盛,天下万民之所以能够从孝武皇帝时期的疲敝状态走出来,霍光功不可没!

刘洵心中也是豪情万丈,说道:“大司马大将军所言甚是,朕也颇为赞同,如果诸位爱卿没有意见,朕便立即下旨。”

“臣,无异议!”

满朝文武一致通过霍光的奏议,大汉决定对匈奴宣战,驰援乌孙国!

刘洵大声说道:“此番出征的所有事项,均由大司马大将军全权负责,大司农负责大军的后勤补给,务必保证出征将士衣食无忧。”

大司农耿寿昌拱手领命:“臣,领旨。”

这天朝议结束后,刘洵便颁布了对匈奴宣战的圣旨,天下为之震动,大汉帝国已经多年没有征伐匈奴了,如今朝廷决定对匈奴宣战,顿时激起了天下百姓的血性和热血,三辅、并州、凉州等地的游侠、良家子纷纷涌向了长安城,不少人都拥堵在京兆府外面,要随军出征西域,与匈奴人血战到底!

刘洵听闻之后,感动得有些想哭。

刘洵两世为人,见识过五胡乱华时炎黄子民的无助和抗争,见识过大唐折戟安史之乱的悲凉和挣扎,见识过南宋崖山的绝望和怒吼,也见识过大明甲申国难时的神州陆沉。

可是刘洵唯独没有见识过此时的大汉!没有见过大汉子民那如同野兽一般的血性,不需要朝廷的征发就可以仗剑而行为国请缨!

刘洵也没有见过大汉子民不畏强敌、重义轻死的豪迈,可以自发的跟随军队征战四方,哪怕马革裹尸、再无生还之机!

刘洵更没有见过大汉这样的朝廷,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都如此崇文尚武,他们不畏强胡、不惧威胁,为了捍卫华夏的荣誉敢于发出滔天的怒吼,可以与强胡死战不休、寸步不退!

刘洵在感叹之余,对侍郎史高说道:“传旨:凡是赶来长安参军、参战的俊杰、良家子,全部登记造册,交由大司马大将军审阅,是否征用听从大司马大将军定夺。凡是没有征用的俊杰、良家子,由京兆尹出钱助其返回乡里!”

侍郎史高拱手说道:“诺!”

十日之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带着一份完善的出征方略来到宣室殿,向刘洵详细说明了此战汉军出征的情况。

“启奏天家,此战我汉军将出动包括北军在内的各路兵马,其中以北军和各郡国集结起来的十六万铁骑为主力大军,另有步卒二十万为主力铁骑守卫后路,如今北军和十六万铁骑已经集结完毕,就在长安城外安营扎寨,等候天家检阅之后便可以先期开拔,后续的二十万步卒已经集结了九万余人,后续兵马月内也可以集结完毕。同时大司农已经调集了三十万石粮草,以及军费一千三百万缗,可供大军一月所需,后续钱粮也在筹集之中……”

刘洵听着霍光的禀报,心中也是非常震撼,短短十天的时间,大汉帝国就已经集结了二十多万大军,以及三十万石粮草、上千万缗钱财,如此强大的战争动员能力,让刘洵咋舌不已。

“大汉朝廷简直就是一部高效运转的战争机器,再加上汉军那强大的战力,以及大汉子民深入骨髓的尚武精神,这样的国家是如此的可怕,完全可以碾压一切对手!”

刘洵说道:“大司马大将军劳苦了,不知主力大军准备何时开拔?朕何时检阅出征将士?”

霍光说道:“启奏天家,臣与中郎将常惠商议之后,主力大军将于两日之后出征,天家也在两日之后,于长安城西城墙上检阅出征将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