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抗势力

汉并天下 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抗势力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黄龙六年(前44年),三月。

鲜卑人、乌桓人的入侵已经过去几个月的时间了,长安城内外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不过天子刘洵却依然没有轻松下来,还在为东北方向的战事抹平首尾。

首先,天子刘洵诏令陆军部尚书史曾,命陆军部将剩余的一万多倭人士兵送回倭地妥善安置。

至于战死的东北方向的十八万多倭人士兵,天子刘洵下诏全部就地掩埋,并且由陆军部拨付抚恤金。

不过这些抚恤金的数额很少,基本上只有汉军将士的十分之一而已。

而后,天子刘洵开始向安东都护府和幽州增兵驻防,诏令都护郭著和镇胡将军公孙群各增兵一万人,乌桓大帅蹋山增兵五千人,严密监视暂时撤走的鲜卑人和乌桓人。

为了预防万一,天子刘洵还给呼韩邪和单于、卢屠王、左贤王三部发去诏令,命三部整顿兵马,防备鲜卑人和乌桓人入侵。

一切处理完毕之后,已经是三月底了,天子刘洵随即带着太子刘奭东巡洛阳城,连同对司隶部各地进行巡视。

邪马台国都城。

大汉帝国征召的二十万倭兵之中,有八万人马都是邪马台国的士兵。如今一万多残兵被送了回来,邪马台国的士兵只有三千余人而已!

如此惨重的伤亡让卑弥呼痛彻心扉,也让整个邪马台国愤怒不已。

和邪马台国一样,倭地的数百国家都陷入了悲伤和愤怒之中,对于大汉帝国的横征暴敛非常不满,各国暗中开始联络,特别是与邪马台国进行暗中沟通,准备掀起暴动。

此时驻守在倭地的汉军兵力大约是三万多人,其中一万多人驻扎在邪马台国都城北面的汉军大本营,生意的一万多人驻扎在倭地各处。

这些倭人办事并不隐秘,各国之间暗中串联反汉的事情很快就暴露了出来,领军的汉军骁勇将军得知消息之后不敢怠慢,一面派人上报陆军部,一面开始整军备战,三万多汉军将士随即进入了警戒状态。

随着汉军各部的警觉,倭人各国也明白自己行踪败露了,于是抢先下手,竟然开始公然集结兵力。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便有倭地三百余国出兵,汇集起一支七万余人的大军,朝着邪马台国汇集开去。

卑弥呼也没有闲着,一面开始加固都城防御、囤积钱粮,一面开始收缩邪马台国的所有兵力,准备固守都城一带。

不过卑弥呼不像其余的倭地国家首领那样愚蠢,虽然也想要借助此次机会重创汉军,可是也没愚蠢到认为可以一举将汉军赶出去。

卑弥呼认为此番最多是重击汉军而已,随后各国肯定会遭到汉军的报复。所以卑弥呼准备伺机而动,视战局情况而动。

数日之后,驻扎在倭地各处的一万多汉军将士集结起来,迎面击溃了一支三万多人的倭人大军,斩首将近两万级!

为了震慑倭人各国,领军的汉军中郎将下令将所有首级摆成京观。一座巨大的人头塔拔地而起,凡是见过的倭人无不肝胆俱裂。

这一座京观顿时吓退了数十倭人国家的兵马,剩余的倭人大军也放缓了脚步,倭人数万大军的集结速度瞬间减缓了很多。

同时,汉军骁勇将军率领所部一万多汉军将士进逼邪马台国都城,在距离都城数里的山地安营扎寨。

对此卑弥呼大惊失色,急忙派出使者进行澄清,表明自己集结兵马是为了策应汉军行动,不是针对汉军的。

骁勇将军自然不相信卑弥呼的鬼话,当即命令卑弥呼遣散邪马台国集结中的兵马,并且为汉军各部提供粮草辎重。

此时邪马台国都城的守军只有三万余人,其余各地的兵马还在集结的路上。凭借这点兵力根本无法与一万多汉军将士对战。

卑弥呼不敢铤而走险,只好答应了骁勇将军的命令。

邪马台国突然遣散各地兵马,并且为汉军提供粮草辎重,顿时震惊了倭地数百国,让原本就因为起兵而惴惴不安的各国首领慌张不已,各路进击中的兵马也陆续停了下来,开始观望起局势来。

骁勇将军抓住时机率部出击,三万多汉军将士只用了数日便完成了集结,随后开始扫荡倭地各处,在海军留守舰队的支援下,将倭地各国的兵马各个击破,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便击溃倭人大军七支,斩首四万余人!

汉军强大的战力彻底征服了倭人各国,原本呈现燎原之势的反抗势力开始瓦解,倭地各国逐渐平稳了下来。

天子刘洵在三个月后收到了倭地驻守军的奏报,以及陆军部对于倭地形势的研判,认为倭地的危急已经解除,接下来只要逐步增加一些军事投入就好。

至于倭人已经不足为虑,在汉军强大的战力面前,倭人各国已经被吓破了胆子,只要大汉帝国不自乱阵脚,倭人就不会有可乘之机。

不过倭地的事情结束了,天子刘洵却依然高兴不起来。

就在倭地反抗战事刚刚兴起的时候,哀牢国、骠国旧地也先后掀起了反抗战火。

先是哀牢国的旧贵族集结旧部和土人成军,开始肆无忌惮的袭击南下经商、拓荒的汉人商贾和商队,紧接着骠国旧地也开始出现类似的情况。

一时间数百家南下开拓的商贾被袭击,不但给大汉帝国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也让民间商贾对于南下经商产生了担忧,毕竟商贾都是逐利而为的,自然不愿意到动荡不安的地方购置产业、开荒经商。

为此天子刘洵动怒,下令永昌郡和南缅郡的郡国兵全力剿灭反抗势力,同时还从相邻的郡国抽调兵马南下支援。

不过哀牢国和骠国旧地的反抗势力非常顽强,这些反抗兵马不同于倭地大军,完全就是游击~队的做派,根本不与汉军将士正面对决,而是不断的进行骚扰、突袭,甚至是打闷棍、暗杀、绑票等等,只要是能够打击汉军,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几个月下来汉军各部伤亡激增,虽然也斩获了一些首级,但是对于当前的局势并没有什么改善,反而还让汉军各部陷入了无休止的消耗之中,大军的士气急速下坠。

天子刘洵心中焦虑,担心永昌郡和南缅郡会成为战争泥沼,让大汉帝国不断投入军力和物力,会成为消耗大汉帝国国力的无底洞。

天子刘洵心中很清楚,南方的局势必须要尽快解决,必须以雷霆之力彻底解决,否则一旦让哀牢国和骠国旧部发展壮大起来,肯定会成为汉军的血肉战场,就好像是后世的帝国坟场:阿富~汗一般,将大汉帝国拉入深渊之中!

于是天子刘洵下诏,任命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为大军统帅,统领南军将士挥师南下,前往永昌郡、南缅郡剿灭反抗势力。

同时天子刘洵还探望了数月前回京休养的南中大将军、东瀛侯刘宏。

数月前,东瀛侯刘宏染病倒下,被紧急送回长安城治疗,如今东瀛侯刘宏大病初愈,经过一阵调养之后已经康复。

此番天子刘洵探视一番,便是询问东瀛侯刘宏能否返回邪马台国继续督军驻守。

眼下倭地的局势虽然平稳了下来,但是倭地国家众多、人口众多,而且还有邪马台国这个“领头羊”在,再加上倭人骨子里的豺狼本性,驻守汉军没有一个大将统领是不行的。

东瀛侯刘宏当即领命,表示明日便可以启程出发。

天子刘洵笑着说道:“不急,先等几天,陆军部和财政部正在调拨随行兵马和后续钱粮兵备,此番爱卿一起带走。”

“诺!”

“另外此番领军平乱的骁勇将军很是不错,朕记得此人名叫张轶,是一个将才,爱卿回去之后可以重用之,也算为国提拔人才了!”

“诺!”

东瀛侯刘宏听着天子刘洵略显唠叨的话语,有看见天子刘洵的发髻已经有丝丝白发,心中不由得一酸,说道:“臣此去不知何时再回长安城,天家定要保重身体,臣等在天南海北为国驻守,心中才能安靖!”

天子刘洵笑着说道:“爱卿放心好了,朕的身体好得很!”

从东瀛侯刘宏的府邸出来之后,天子刘洵的銮驾返回未央宫。当銮驾进入宣室殿外的时候,正好遇到太子刘奭和陆军部尚书史曾。

天子刘洵见到二人在殿外等候,心中一动,下了銮驾便招呼二人一同进入大殿。

“出了什么事,今日怎么连太子都惊动了?”

太子刘奭连忙行礼解释道:“启奏父皇,儿臣准备过来向父皇呈报这几日辅助理政的情况,正巧遇到了史尚书在殿外等候。”

说完,太子刘奭便将一份奏章双手呈上,一旁的中常侍耿国急忙接过来转呈天子刘洵

天子刘洵接过来一面看着一面坐了下来,看了一会儿之后便放在书案上,又向太子刘奭询问了几个问题,不过可以看出来,对太子刘奭这段时间的理政情况很是满意。

天子刘洵随后便对太子刘奭勉励了几句,便让太子刘奭退下了。

这时,天子刘洵看向了陆军部尚书史曾,问道:“爱卿有何事奏报?”

陆军部尚书史曾拱手说道:“启奏天家,陆军部收到消息,鲜卑金雕部豪帅慕容定率领二十余万大军突袭匈奴卢屠王部,大胜之,斩首一万余级。目前匈奴卢屠王已经率部后撤,情况危急!”

天子刘洵闻讯猛然站了起来,脸上杀气凛然!

顶点地址:

移动端: 感谢您的收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