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五十三章 霍光的考量(一)

汉并天下 第五十三章 霍光的考量(一)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安城,大司马大将军府邸。

一番腥风血雨终于落下了帷幕,从长安城到巨野县,从朝堂之上到乡野村间,霍光动用了自己所有的势力和手段,将废帝刘贺的党羽、势力全部连根拔起,光是巨野县一地便有数百人被斩首!

此时,霍光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心中却充满了悲凉和恐惧。

大汉帝国至高无上的权力太过诱人,同时也充满了血腥,霍光由此担心有朝一日霍家也会重蹈覆辙,犹如今日的废帝刘贺一般,被别人连根拔起,甚至是从大汉帝国完全消失!

这样可怕的念头犹如滔滔洪水一般,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霍光的心头,让霍光日夜警惕着,在掌控朝局、拱卫大汉社稷的同时,也在制衡着所有可能对霍家产生威胁的势力,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这一日,霍光将光禄大夫、给事中丙吉,大司农田延年,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以及武卫中郎将霍禹、度辽将军范明有五人召集到一起,商议再立新君之事,也是准备做万全之准备,选取一位能够被霍家完全掌控的新君。

此时,光禄大夫、给事中丙吉正在和大司农田延年低声交谈着,二人似乎在细数各地藩王的情况。

武卫中郎将霍禹和度辽将军范明有都是一言不发,二人都是惟霍光马首是瞻,此番前来议事,只不过是霍光为了预防万一,让二人制衡其余几人罢了。

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则是一身孝服,此乃为长兄守孝之意,只见张安世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什么事情,也是没有任何话语。

霍光沉默了一会儿,便说道:“好了,诸位都说一说吧,今日咱们有两件事情要定下来,一个便是废帝的安置问题,另一个便是再立新君之事!”

说到这里,霍光看了看众人,只见众人齐刷刷的都在盯着自己,便说道:“诸位先商议一下废帝的安置问题,朝廷应该有何章程?”

霍光也是准备先易后难,先将废帝刘贺安置好,再说其他,以免在拥立新君的问题上卡住,那今日就要无功而返了。

大司农田延年说道:“启禀大司马大将军,废帝德行有亏、于国无益,如今既已被废,就不应久居长安城,应早日将其贬黜出京为好!”

霍光点了点头,问道:“那让废帝去往何处?”

“昌邑国!”

大司农田延年接着说道:“昌邑国本就是废帝的封国,如今已被度辽将军率军梳理清楚,特别是巨野县更是被绞杀得干净,如今废帝在昌邑国已经没有了底蕴和实力,就算让其回去也无伤大雅,反而可以提现大司马大将军的气度,以及朝廷的宽容。”

对于这个建议,霍光心中很是满意,如今刘贺已经被废,而且自己也已经将刘贺的势力全部拔出,就不能再伤其性命,否则自己就无法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也无法在青史上有所交代。

光禄大夫丙吉沉吟了一下,说道:“启禀大司马大将军,在下以为:单单将废帝遣送回昌邑国并不完美,朝廷还应该将昌邑国的封地减少,只留下巨野县周边的土地为上策,但是对于废帝的食邑反而可以增加一些!”

丙吉的意思众人都明白,就是说将整个昌邑国实质性撤销,只保留一个巨野县而已,让昌邑国名存实亡,这样一来废帝就算有天大的能力,也不可能再掀起一丝波澜了。

同时,给废帝增加一些名义上的食邑,又可以做给天下人看,让天下人歌颂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宽容,一举两得!

武卫中郎将霍禹和度辽将军范明有纷纷赞成,对于田延年和丙吉的建议,二人自然是没有意见,当即劝谏霍光采纳。

此时霍光却没有急着表态,而是看着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问道:“富平侯怎么看?”

张安世缓缓说道:“光禄大夫和大司农都是正理,在下无异议。”

霍光说道:“如此,既然诸位一致同意,那我今日便奏明太后,另赐给昌邑王汤沐邑二千户,朝廷明日便昭告天下!”

接着,霍光对度辽将军范明有说道:“此外,度辽将军立即抽调亲信兵马,三日后将昌邑王送回巨野县,交由当地太守照顾!”

霍光说到昌邑王和照顾的时候,特意加重了语气,度辽将军范明有心领神会,这自然是让当地太守监视、限制昌邑王了,于是范明有当即领命不提。

而后,霍光说道:“第一件事情既然已经商议完,那现在诸位便商议一下新君的人选吧。”

其实在座的所有人心中都明白,如今摆在众人面前的新君人选并不太多,在孝武皇帝一脉的子孙之中,合适的人选不出三人,而且都没有孝昭皇帝那样符合霍光心意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一时之间没有人开口说话,所有人都是互相看着,等待其他人先一步说话。

霍光也不着急,就这么与众人僵持着,自己拥立昌邑王已经错了一次,此番绝不能再选错人,即便将来新君依旧不合格,也不能怪在自己的头上,必须由别人先一步提出来。

过了好一阵,光禄大夫、给事中丙吉看了看众人,终于一咬牙拱手说道;“大司马大将军、诸位!如今朝廷上下期盼新君之心热切,而孝武皇帝一脉子孙又稀疏,我等必须谨慎为之。”

众人都是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丙吉接着说道:“今日议事,本就是需要我等为朝廷担当、为大汉担当,既然如此,那便由在下这里开始吧!”

说完,丙吉猛然站了起来,说道:“在下举荐一位人选!”

霍光长出一口气,笑着说道;“少卿请说,我等洗耳恭听!”

“在下提议由孝武皇帝曾孙、废太子刘据之孙刘病已、刘次卿登基为帝,为我大汉新君!”

“刘病已?”

“谁是刘次卿?”

武卫中郎将霍禹和度辽将军范明有、大司农田延年都有些发蒙,三人都是第一次听说刘病已的名字,都有些好奇这刘病已是何方神圣,竟然可以得到光禄大夫丙吉的举荐。

这也难怪,刘病已本来就是布衣之身,虽然与掖庭令张贺、光禄大夫丙吉关系密切,与史家门阀亲如一家,但是刘病已在朝廷之中没有半点势力,此前也一直在杜县居住,为人十分低调,霍禹、范明有、田延年这些朝廷高官没听说过刘病已的名字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与三人不同的是,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听到这里顿时吃了一惊,看着丙吉眼神闪烁,显然是没想到会是这样。

霍光看着众人的反应,说道:“刘病已?我倒是听说过,据说此人是当年废太子刘据的孙子,此前一直寄养在杜县史家,近来才回到掖庭寄养,其他的情况便不太清楚了。”

接着,霍光看向张安世,问道:“富平侯与刘病已很是相熟吗?”

张安世顿了顿,说道:“启禀大司马大将军,在下与刘病已并不相熟,只是家兄在世的时候,常常接济这个刘病已,而且刘病已对家兄也很是感激,尝以父之名侍奉家兄。”

听到这里,霍光点了点头,感叹道:“此人知恩图报,可见其性情不差。”

丙吉趁机说道;“启禀大司马大将军,在下也是听闻刘病已心地淳厚、待人宜宽,而且此人虽为皇族宗室,但却是布衣之身,在朝中和地方上都没有势力,也没有党羽,这一点便与昌邑王有着天壤之别……”

说到这里,丙吉便停了下来,因为凭借这一点便已经足够了,没有必要再说下去。

霍光也确实陷入了沉思之中,而旁边的武卫中郎将霍禹、度辽将军范明有对视一眼,二人纷纷表示赞同光禄大夫丙吉的举荐,毕竟有一个没有任何实力的布衣宗室登基为帝,霍家才更好控制,同时对霍家的威胁也才更小!

同时,大司农田延年思考了一下,也是说道;“启禀大司马大将军,如果刘病已的情况真像光禄大夫所言,那的确是新君的合适人选。如果大司马大将军有什么顾虑,不妨打探一番便好,派人去一趟杜县史家?”

霍光点了点头,说道;“也好!那史家那边就由大司农辛苦一趟吧!”

田延年笑着说道:“敢不从命,在下今日便动身,快去快回!”

待到众人从霍光府邸各自返回之后,大司农田延年赶回家中,没过多久便乘坐马车出了安门,赶往了杜县史家。

而丙吉则是兴奋非常,不过为了避嫌,丙吉并没有前往刘病已家中,而是独自回到家中喝了个酩酊大醉。

只有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心中则是有些复杂,回到家中独自喝了半夜闷酒。

早在刘病已回到长安城之前,掖庭令张贺便想要将自己的孙女许配给刘病已,但当时张安世却坚决反对,认为刘病已的情况配不上张家女子。

今日张安世眼见光禄大夫丙吉的提议,以及霍光的反应和众人的态度,心中明白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刘病已极有可能会登基为帝,张家也因此失去了成为国丈世家的机会。

同时张安世也明白,如果刘病已真的能够登基为帝,皇后的位置也肯定是霍家女子的,这一点张安世心知肚明。

所以张安世心中以为,张家没能和刘病已联姻,是一件喜忧参半的事情,由此心中才会如此纠结、复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