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五百三十八章 向南(二)

汉并天下 第五百三十八章 向南(二)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哀牢国鼎盛时期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乃是我大汉南方一大强国。当年孝武皇帝时期,朝廷曾派人开通西南夷,希望打通前往天竺的道路,于元封二年(前109年)派兵渡过兰沧水,攻打哀牢,“置雟唐、不韦二县“。这次征伐使得哀牢国全盛时期结束,国势开始衰落……”

“哀牢国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气候宜人,矿产丰富,林木茂盛,动植物种类繁多,发展农、林、牧、矿产和各种手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国宜五谷蚕桑,出铜、铁、铅、锡……,尤多珍奇宝货和黄金、光珠、琥珀、翡翠、水晶、玛瑙……,并有孔雀、犀、象等珍禽异兽。”

“……哀牢国百姓能歌善舞,富于创造,是很好的劳动力……”

“骠国也是我大汉南方的一大强国,其都城为卑谬,在永昌郡南二千馀里,其国境东西三千里,南北三千五百里。骠国农业发达,种植稻谷和甘蔗等作物,已经使用名叫“登伽陀“的钱币。据说骠王外出近则坐金绳床由奴隶抬着走,远则乘大象,有妃嫔宫女数百人随行……”

天子刘洵说完骠国和哀牢的情况之后,便命中常侍耿国展开了一副崭新的舆图,一旁的陆军部尚书史曾的脸上挂满了惊骇,没想到在西南高原大战将起的时候,天子刘洵还准备出兵哀牢、骠国!

“眼下国中商贾的躁动、各地工坊的种种问题,都是因为生产资料不足、民间劳动力不足、市场不大造成的,以至于许多商贾眼见扩大生产无法增加收益,索性将手中钱财投入到建筑业中,这对于我大汉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所以,朕为国中的商贾准备了一顿大餐:哀牢和骠国!”

此时天子刘洵的脸上挂着一丝兴奋,这可是大汉帝国迈向对外扩张的开始,从这一步以后,大汉帝国将不再将目光局限于固有的势力范围内,而是将要逐步扩张,开始在整个世界上展开自己的臂膀!

“哀牢国和骠国物产丰富、土地肥沃,有着大量的矿产、众多的人口,可以为国内的商贾供应大量的生产资料,提供海量的免费劳动力,可以让国内的商贾大赚特赚,同时也可以让我大汉子民获得巨大的利益!”

陆军部尚书史曾微微皱眉,说道:“天家此举的确可以解决眼下国内的各种问题。可是哀牢国和骠国并无过错,我大汉突然出兵两国,并且允许国内商贾冲入哀牢国和骠国一番驰骋,会让周边各国为之侧目,也会让国内上下为之哗然的!”

天子刘洵笑了笑,以往华夏帝国出兵周边都要师出有名,几乎不会为了争抢什么而无故出兵,就是担心自己会落人话柄。

可是如今却不一样,天子刘洵肯定此番出兵可以让大汉帝国收获颇丰,连带可以让国内的商贾、豪族一同获利。在巨额的利益面前,朝野上下、民间商贾会出来反对出兵吗?

天子刘洵可以非常肯定,这些人只会埋怨朝廷出兵太慢、太晚,而绝不会站出来反对的,毕竟没有人会和钱财为难!

于是天子刘洵说道:“周边各国?眼下周边有谁能与我大汉对抗?国内哗然?朕可以保证,只要朝廷将拿下骠国、哀牢国的好处讲清楚,国内的那些商贾、大族没有人会反对,这些人反而会急着催促朝廷立即出兵!”

陆军部尚书史曾也不是迂腐之人,天子刘洵如此一说,便立即明白过来,拱手说道:“诺!臣今日回去之后,便召集陆军部上下制定出兵南下的方略。”

“嗯!”

天子刘洵对陆军部尚书史曾吩咐了一些注意事项,比如调集的兵马要以南方兵卒为主,以步兵为主、兼顾骑兵等等。

陆军部尚书史曾也是一一记下。

商议了一番之后,陆军部尚书史曾便辞别天子刘洵,急匆匆的返回陆军部府衙部署具体事务。

而后,天子刘洵又召集了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和阁臣兼财政部尚书耿寿昌、户部尚书史玄三人议事。

天子刘洵先将准备出兵向南的决定通报给了三人,而后说道:“陆军部的南下方略提交内阁之后,内阁要立即审议、完善,并且财政部要制定相应的后勤供应方略!”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还想要劝阻一下,毕竟朝廷已经征调大军云集西南,大战已经一触即发,在这个时候再出兵向南,是不是真的合适呢?

可是此时天子刘洵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直接对内阁下达诏令,这让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无法出言劝阻,也觉得如今的天子刘洵已经是大权在握的帝王,已经不是当年的刘病已了。

虽然这样的觉悟早就有了,可是如今整个朝廷已经在新政的加持下高速运转,朝中大臣无论大小都已经无法左右朝局,每个人都只是朝廷的一个组件而已。唯一能够指挥朝政的只有天子刘洵一人而已,这样的权势、这样的手腕,估计也只有前朝始皇帝和本朝孝武皇帝能够与之相提并论了!

就在天子刘洵详细说明一些事项的时候,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微微一叹,便放弃了劝阻的打算。

“户部这边也要提前动起来。”

天子刘洵布置完财政部和内阁的事务之后,便对户部尚书史玄说道:“骠国和哀牢国都是化外异族,朝廷大军一旦将这两国拿下之后,其国的疆域如何化为郡县,土地如何分配,人口如何管理,户部都要准备一套完善、可行的方略出来!”

户部尚书史玄顿时觉得头大,这样的事务可以说不亚于建国了,可以说户部接下来肯定都要忙疯了。

“天家的意思是说,朝廷准备兼并骠国和哀牢国,并且对这两国进行编户齐民?”

“没错!”

天子刘洵看着户部尚书史玄有些为难的样子,问道:“怎么,户部有困难?”

户部尚书史玄微微皱眉,说道:“启奏天家,虽然朝廷有建立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瀚海都护府、安东都护府的数次经验,对于将异族编户齐民已经并不陌生了,可是骠国和哀牢国与西域诸国、东北和草原不同!”

“有何不同?”

“不管是西域诸国还是东北、草原各部,都已经与我大汉交往密切,对于我大汉的典章制度、风土人情已经很是熟悉,反之朝廷对于西域诸国、东北、草原各部的认识也是一样的。”

“可是哀牢国和骠国却是不一样。这两国之人很是封闭,即便都与我大汉接壤,可是不管是民间还是两国官方,与我大汉的接触都很少。所以臣以为我汉军即便击败了两国兵马,后续的首尾之事也会非常麻烦,朝廷的编户齐民以及一些惠民政策,肯定会被这两国的原住民所抵制,因为这两国的百姓不见得就能明白其中的好处!”

天子刘洵点了点头,这就是俗话说的好歹不知吧。并不是说骠国和哀牢国的百姓生性坏,而是这两国的百姓没有见识,所以看不出善政的意义。

可是大汉帝国的向南战略势在必行,哀牢国和骠国将作为大汉帝国新政的一个宣泄口,是防止大汉帝国在新政的推动下经济过热的保护阀,必须尽快拿下!

天子刘洵将这些道理讲给户部尚书史玄,而后说道:“爱卿这些应该明白哀牢国和骠国的重要性了吧?关于对这两国编户齐民的方略,户部必须要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而且必须尽快,三个月内必须拿出来递交内阁审议!”

户部尚书史玄深呼一口气,而后拱手说道:“臣领旨!”

此后一个月内,陆军部和户部都开始忙碌起来,这两部的大小官吏几乎日日吃住在府衙内,都在为大汉帝国的向南战略日夜忙碌着。

期间,天子刘洵还召见了陆军部尚书史曾以及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二人。

“眼下三大营和北军已经部署到西海以西,南下战略肯定是无法调动的了。如此陆军部准备调集哪支兵马南下?”

陆军部尚书史曾拱手说道:“启奏天家,经过陆军部的研判,南下战略的实施,准备征调南军和河南郡、司隶部的郡国兵出征!”

“出动南军?”

按照大汉帝国的惯例,一般是北军出征四方、讨伐四夷,南军驻守长安、司隶,轻易不会调动外出的。

如今在陆军部的方略中,将南军作为南下作战的主力来使用,让天子刘洵有些迟疑。

“启奏天家,眼下朝中可用的机动兵力不多,四大都护府都要驻扎重兵镇守一方,而幽州兵马也不可轻动,再加上驻扎在西海方向的兵马,朝廷能够调动的精锐兵马也只有眼下的南军、河南郡以及司隶部的兵马了。”

天子刘洵点了点头,说道:“就按照陆军部的方略办吧!”

“那南下大军的统帅?”

天子刘洵笑着说道:“自然是左将军刘宏了!”

陆军部尚书史曾微微皱眉,说道:“左将军自然有统帅大军出征的资格,只是左将军虽然身经百战,可是却从未有统领大军独立作战的经验,此番任命是否……”

陆军部尚书史曾的意思很清楚,就是不相信左将军刘宏有独自领军出征的本事,将十余万将士交给左将军刘宏,陆军部尚书史曾的心中很显然是没有底气的。

天子刘洵沉默了一会儿,而后说道:“朕相信左将军,就这么办吧!”

顶点地址:

移动端: 感谢您的收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