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五百零八章 钱庄

汉并天下 第五百零八章 钱庄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月之后,天子刘洵下诏减免全国百姓赋税,重点减少算赋钱,一算减少三十铢。

虽然数额并不是很高,但是对于平民百姓来说,三十铢也是一笔客观的财富,至少可以让一个数口之家生活半月之久!

这道诏令一下,全国轰动。

朝野上下以及民间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对于天子刘洵歌功颂德,天子刘洵的声望甚至已经超过了当年孝武皇帝,直追高祖!

紧接着,天子刘洵再次颁布了四道诏令,配合着减免赋税的诏令,不断刺激民间经济。用天子刘洵的话讲,此番自己就是为了“拉动内需”,大力推动民间经济活动起来。

数月之后,户部尚书史玄将统计好的各项经济数据整理好,入未央宫宣室殿向天子刘洵进行汇报。

“……民间商贸活动越发的繁盛,司隶各地驰道甚至被各地商贾堵塞,有司和各地府衙不得不派人在各处路口和要道疏通交通、调理人群。”

“各地郡国均向户部上报:民间商贾的货运量越来越大,涉及的钱财数额也逐渐增加……”

户部尚书史玄足足禀报了一个时辰,将目前大汉帝国的经济情况详细的展现在天子刘洵的面前。

禀报完毕之后,户部尚书史玄拱手说道:“天家,如今各项准备已经齐备,臣以为可以实行天家的计划了!”

此前天子刘洵认为民间商贸活动繁盛,涉及的金额越来越大,商贾为了做生意需要携带数量巨大的五铢钱长途跋涉,一来十分的不便,再者也很不安全。

于是天子刘洵便准备执行“钱庄计划”,以户部和少府两方为主,在全国各地开设钱庄,这便是大汉帝国中央钱庄,开通异地汇兑和钱财存储等业务。

中央钱庄由户部出资七成,少府出资三成,收益也是按照七三分成分取。

这便是天子刘洵计划的第一步,等到中央钱庄走上正常轨道之后,第二步便是开放民间商贾进入钱庄领域,不过这些民间钱庄需要处于中央钱庄的管辖之下,各项经营数据要向中央钱庄定期汇报,同时还要接受中央钱庄的各项政策指导。

待到民间钱庄陆续建立起来、走上正轨之后,天子刘洵便会推动第三步:成立大汉帝国财政部,将大汉帝国的财权从户部剥离出来。到了那时,户部只掌管人口、土地、户籍三项权柄,而赋税、国家开支、铸钱等权柄,以及钱庄的管辖则全部划归财政部管辖。

当然这是一大革新,天子刘洵不会轻易走出来,需要先做一些铺垫,其中最重要的一步铺垫便是“钱庄计划”!

此时户部尚书史玄提议开始执行“钱庄计划”,天子刘洵思索了一番,也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便说道:“好!户部立即按照原定计划开始执行,朕会诏令内阁、少府与户部一同协商具体的细节。”

“诺!”

华夏自古以来便存在多元化货币制和多种货币混合流通状况,使货币兑换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存在。

就拿兑换业务来说,其实此时的大汉帝国已经开始出现了,而后到了唐宋又有所发展,始由金银店、柜坊等兼营。后世元及明初,政府欲专行纸钞,民间仍用银锭和铜钱,银、钱、钞三品并行,多种公私机构商号兼营兑换业务。

后世明英宗正统年间,大明宝钞贬值,政府放松用银禁令,银钱公开流通。此后几代,由于私钱庞杂,铜钱轻重不一,成色各异,制钱、私钱、白钱三者之间的比价差异大,变动多,兑换业更为发达。如嘉靖时大开铸炉,钱币名类繁多,单是制钱就有金背、旋边等几十种名目。在此情况下,贩卖铜钱和私铸私熔更多,乃出现若干专营铜钱兑换的金融组织,称为钱店,又叫钱铺、钱庄、兑店、钱肆、钱桌或钱摊。

后世明嘉靖八年,私贩铜钱猖獗,朝廷下令禁止贩卖铜钱。导致经营货币兑换业务的钱桌、钱铺等“私相结约,各闭钱市,以致物价翔踊“。明万历五年,庞尚鹏奏准设立钱铺,是为钱铺法定之始,以市镇中殷实户充任,随其资金多寡,向官府买进制钱,以通交易。

在历史上从钱铺发展到钱庄,开始的时候,许多钱庄并非单纯做银钱兑换,往往兼营其他行业。如上海钱庄的鼻祖为“浙江绍兴人“,传说“乾隆年间他在南市老城厢开设炭栈兼做银钱兑换生意“;宁波钱业鼻祖称“方七“者,原是个鞋匠。又如南京、九江钱庄有“兼做彩票“者;乐平地方有“布店兼营者“;在南昌、上海有些钱庄因兼营米业又称“钱米店“。

到了后世明末时期,钱庄已成为一种独立经营的金融组织,不仅经营兑换,还办放款,供给签发帖子取款的便利,原来在两地联号汇兑的会票,也成为钱庄发行有钞票性质的信用流通工具。此外,若干小规模的兑钱铺、钱米铺等,在农村相当活跃。随着钱庄的发展、家数增多,到清朝各地先后出现了钱庄的行会组织。

钱庄和银号通常无多大差别。在习惯上,华北、东北各地多称银号,长江中下游及东南各地,则钱庄、银号两种名称都有。在兰州不论规模大小均称银号,又分三种:门市银号,经营银钱兑换,收入贴水;驻庄银号,系外地钱庄派驻单位,所营存放汇业务均通过当地银号进行;普通银号,经营存放汇兑换业务,当地基本队伍。广州钱业分为三类:银号,以放款为主;西号,以汇兑和存储官款为主;“五家头“或“六家头“,以开炉倾销银锭为主,相当于银炉。由于长期经营习惯,各地还有许多名称和做法。

天子刘洵结合了后世的经验,制定下“钱庄计划”的大体纲领。

第一便是主营业务:鉴于目前大汉帝国的实际情况,流通的货币便是五铢钱,虽然民间也会使用黄金作为硬通货,但黄金毕竟不是法定货币,所以寻常之间并不存在黄金与五铢钱互兑的情况。

所以目前钱庄的主营业务中便是异地汇兑、存取、放贷等。

其中异地汇兑业务会涉及汇票,这便是天子刘洵埋下的一条暗线,汇票制作精良,并且加入了文字密码、印刷暗线等防伪手段。汇票的金额固定,定额为一缗、五缗、十缗、五十缗、一百缗、五百缗、一千缗七种。

至于一些平民百姓存储的零散钱财,钱庄则会开出一份存本,用于存取之用,一缗以下的钱财不可开具汇票。

这便是天子刘洵为将来发行纸质货币埋下的伏笔。

同时,天子刘洵也规定钱庄可以视情况进行黄金与五铢钱的兑换业务,只不过没有固定的兑换比例,各地钱庄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自行斟酌。

第二便是开设的地点。

大汉帝国实在是太大了,各地郡国的实际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钱庄不可能同时在全国开设。

于是天子刘洵准备分三步走,先在司隶长安、河南、河北、扬州、益州等地开设,各地郡治开设之后,便陆续在各地重要城池、商贸重地完善开设。

而后陆续的幽州、并州、凉州等边疆郡国推行、普及钱庄,最后一步便是在安东都护府、瀚海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这四大都护府普及钱庄。

第三便是人员。

因为目前大汉帝国并没有专职的钱庄人才,所以天子刘洵拿出了自己已经准备好的“培训材料”,从户部、少府,以及各地上计吏中抽调人手,先对这些人进行培训。

将来这些参训人员便是各地钱庄的“掌柜”,再由这些掌柜去招募具体的人员,以点带面完成钱庄在各地的部署。

按照天子刘洵提出的三大纲领,阁臣耿寿昌、户部尚书史玄、少府卿霍利三人很快便完善了细节,拿出了一份详细的钱庄推广计划。

天子刘洵看过之后当即予以批准,而后由户部主推,开始在司隶长安、河南、河北、幽州、益州等地大力推行。

为此户部和少府共同出资,调拨了数百万缗钱财,将这笔巨款一股脑的砸了下去。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大汉中央钱庄便横空出世,开始在各地开展业务。

上郡陈家。

家主陈勋正在府中处理一些生意,府中的管家拿着一摞精美的纸张走了进来。

“有事?”

管家恭敬的说道:“启禀家主,这是近四个月来族中生意的收成,请家主过目。”

陈勋笑着结果了那摞纸张,对管家说道:“天家开创的这个中央钱庄真是不错,一举解决了咱们生意人的两大难题!”

管家说道:“家主说得是。以前不少路途遥远的生意,或者是道路不通的生意,都不得不放弃了。现在有了这个汇票就好了,咱们直接去钱庄存上钱财,然后带着这些轻飘飘的汇票便可以长途跋涉,不必再为路途和转运钱财而苦恼,当真是咱们商贾的一大福音!”

陈勋点头赞同,而后仔细看着手中的汇票,而后继续说着钱庄、汇票的好处:“这钱庄存钱会给一些利息,虽然数额不大,但是积少成多也是一笔收入。另外换取汇票也会收取一些费用,可是这些费用与转运钱财的开销和风险比起来,就微不足道了。”

管家说道:“另外钱庄还会对咱们商贾和普通百姓放贷,百姓那边基本上是低息甚至是免息,对咱们商贾的利息则是高一些,不过却比民间的那些高利贷要好许多,也可靠许多!”

这一点算是说到了陈勋的心中,只见陈勋说道:“这一点便是钱庄的主要收入了,而且天下商贾众多,民间临时急用钱财之人也不少,可见钱庄的收入之丰了!”

“只是不知道朝廷会不会向民间开放钱庄之业?”

顶点地址:

移动端: 感谢您的收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