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四百二十二章 河关保卫战(四)

汉并天下 第四百二十二章 河关保卫战(四)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午时,西南行军总管、安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率部赶到了距离河关县四十里处。

宁朔将军陈行率领五军营将士居中,三万益州郡国兵在左翼列阵,四万司隶郡国兵在右翼列阵,十一万多大军在两千几百步的距离上一字排开,以品字形阵势稳步推进,气势磅礴。

战鼓声,脚步声,士卒的呐喊声,兵甲的铿锵声,汇成一股声浪,犹如擎天巨锤敲响在大地上,发出震撼巨响,惊心动魄。

此时,大军在营平侯赵充国的率领下朝着河关县的方向推进,已经不再隐蔽行踪,反而大张旗鼓的压迫过去,逼着归义羌部、参狼羌部与之决战!

很快正在指挥兵马阻击湟中羌部的豪帅侯杨玉接到消息,顿时脸色大变,急忙派人通知大帅参茸:立即撤出战场!

豪帅侯杨玉心急如焚,当即集结了三千铁骑,迎着湟中羌部杀了上去,侯杨玉给领军小帅的命令便是:不惜代价阻击湟中羌部铁骑,誓死不退!

而后,豪帅侯杨玉便率领剩余的三万多兵马向后退却,为了尽快脱离战场,将大营中的辎重全部放弃,只要能将兵马撤出去就是胜利了。

湟中羌大帅烈风雨率部苦战许久,此时麾下兵马还有六千余人,在被三千敌军阻挡之后,大军再也无法维持冲锋的速度,很快便被阻拦了下来。

眼见如此,大帅烈风雨当即大声吼叫着,指挥六千余铁骑大军向后退却脱离战场:“集结、重整队列!”

与此同时,大帅参茸也收到了消息,顿时乱了手脚。

此时三千营的一万五千大军攻势迅猛,奋武将军、建昌侯赵安更是勇猛,将三万参狼羌大军压住猛打,竟然将其部打得节节败退,一时之间无法撤出战场。

眼见如此,大帅参茸只好忍痛下令前军脱离大队,不惜代价缠住三千营铁骑。

没过多久,六千前军兵马不惜代价冲向了三千营铁骑,暂时挡住了铁骑大军的冲锋。

大帅参茸趁机率领剩余的两万多兵马撤出了战场,而后朝着南面急速撤了出去。

就在此时,河关县的南城门缓缓打开,北军长水营、胡骑营、越骑营三支铁骑大军冲了出来,而后长水营向左,胡骑营、越骑营向右,杀向了战场,开始配合三千营和湟中羌部大军围歼战场上的残敌。

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里,羌族联军如同潮水一般向南撤退,豪帅侯杨玉率领三万多大军稳住了阵脚,与大帅参茸率领的两万多大军成功汇合。

此时羌族联军的兵力依然有六万人左右,二人经过短暂商议之后,认为大军还有一战之力,至少可以冲出汉军的围堵。

“现在西面就是汉军主力,北面河关城方向是北军和三千营铁骑,我军应该立即向南撤退!”

大帅参茸大声说着,认为应该立即撤军。

可是两部七万多人马久战无功,豪帅侯杨玉不甘心,还想要打一下汉军。

“现在撤军各部勇士势必会一泻千里,汉军展开追击的话,咱们谁也跑不出去!”

大帅参茸眉头紧锁,说道:“那怎么办?难道咱们这六万人马还能与十几万汉军决战?”

“向西!”

豪帅侯杨玉说道:“汉军主力远道而来,各部兵马肯定疲惫不堪,而且汉军主力大多是步兵,我军六万人马中有四万多铁骑,完全可以战上一场!”

大帅参茸思索了一下,而后点头同意,不过还是说道:“如果战事不利,便要立即撤退,决不能犹豫!”

“那是自然!”

随后,羌族联军开始向东进击。

两军相遇。

大帅参茸亲自率领参狼羌的两万余人马展开冲锋,铁骑大军滚滚向前,直接冲向了汉军左翼的三万益州方阵。

只见大帅参茸纵马狂奔,手中战刀用力挥下,一时间骑阵之中号角齐鸣,两万余参狼羌部铁骑随即发出震天呼号。

羌胡大军象决堤的洪水一般,汹涌澎湃,铺天盖地,挟带着满天的烟尘和风雷,一路呼号咆哮而来,声势惊人。

西南行军总管、安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立即命令大军准备迎战,眼见参狼羌部铁骑直冲左翼益州兵马,便对五军营下令,命令飞羽部和和战车部随时支援左翼。

“擂鼓……”

“命令盾牌兵做好掩护。飞羽部、战车部准备射击。”

随着营平侯赵充国一道道的号令传下去,战鼓兵,令旗兵,传令兵像翻飞的蝴蝶一样忙碌起来。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战马奔腾的轰鸣声震耳欲聋。

营平侯赵充国为了迎战羌族联军,早在南下之前就准备了许多对阵铁骑大军的兵备。

此时汉军方阵之前,无数巨型盾和巨型长矛依次列于阵前,它们就象一个个全副武装的战士,张牙舞爪,气焰嚣张,连正眼都不看一下越来越近的敌人。

汉军三个品字形阵势就象是一个武功高强的武士,正昂首挺胸站在战场上,准备舞动双拳,奋勇前进。

在汉军方阵中,各部都大量配备了强弓。

强弓就是角弓,包括虎贲弓、角端弓等不同的双曲反弯复合弓,所谓的双曲反弯复合弓就是指弓体是由若干部分合成的,采用了性质不同的多种材料,如木和竹、动物的肌腱(筋)和角以及胶和漆等等。因为弓臂中衬垫了动物的角和筋,所以这种弓的强度和韧性非常好,射程最远可达三百多步。普通的强弓拉力一般都在两百斤左右(相当于现在五十公斤的力气),射程大约二百步(大约两百八十米),杀伤力非常惊人。它的缺点就是它属于硬弓,拉满之后必须立即发射,很难持久瞄准,命中率较低。

汉军强弓的配置一般都有规定,不允许超过上限。因为强弓的使用,有许多麻烦事。首先它要特定工具才能使用。由于张弓吃力,士卒们在挽弓时需要戴扳指,将扳指套在拇指上才能勾弦,另外,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上也要套上以皮革制作的指套,以防止损伤手指。其次,在使用过程中,它需要配备大量的弓弦和箭矢。强弓的挽力极大,弓弦损耗也大。由于射击对象的不同,箭杆、箭镞的尺寸、形状、重量都不同,因此各种各样的箭枝必须专门制造。所以使用一张强弓,它的保养和配套耗费较大,大汉帝国为了节省军资,仅仅在边军和北军军队中配备。

但是此番,营平侯赵充国利用征讨羌族叛军的机会,从长安和洛阳的武库中调用了一万二千五百张强弓,五万七千条弓弦,各类箭枝八十五万。再加上五军营装备的强弓、弩炮,此时汉军主力的远程战力异常强悍。

营平侯赵充国目测了一下双方的距离,然后对身边的令旗兵做了个手势。

现在战场上的轰鸣声之大,不要说面对面讲话,就是战鼓声都被淹没在了战马奔腾的蹄声里。

益州郡国兵的领军校尉一直在密切注视着后方的中军令旗。他们的视线被高大的巨型盾阻碍了,将士们除了感觉到地面的抖动,充斥双耳的巨大轰鸣声以外,对敌军的动向一无所知。战场的动态完全靠中军令旗的变化来揣测。

益州郡领军校尉看到中军令旗变换了颜色,立即冲着身边的令旗兵大喊大叫起来。几个令旗兵在方阵内奋力地摇动着准备射击的号旗。

方阵内,两千弓箭兵举起了手上的强弓。

双方相距一百五十步。

营平侯赵充国举臂狂呼:“放……放……”

阵前阵后,上千面令旗在空中摇曳。

汉军十几个方阵,两万四千名弓箭手、一百多辆弩炮,几乎在同一时间,张弓发箭。

霎时之间,矢如雨注,箭若飞蝗,天空为之一暗。

羌胡骑兵飞奔而来,他们看到满天的箭矢呼啸而至,立即俯身去拿盾牌。盾起,箭至。随着沉闷的箭镞入体的声音,战马惨嘶,羌兵悲嚎,人畜接二连三地中箭扑到,无数只起落有致的马蹄顿时把他们践踏得血肉模糊。长箭在空中飞舞,遮蔽了满天的阳光。

羌人的骑兵大军在飞驰,死伤者不计其数,领军的大帅参茸见状心如刀绞,当即举刀高吼:“冲啊……加速冲过……”

没有人听到他在叫什么,面对眼前厉啸而来的长箭,羌兵们感到了畏惧,感到了绝望。箭阵太密集了,密集得就象狂风骤雨,让人无处躲藏。越来越多的羌兵中箭坠落马下,越来越多的战马横空飞起,强弓射程之内的敌人毫无求生的希望,他们只能无助地等待着死神的降临。

终于,在损失了两千余人之后,大帅参茸带领铁骑大军率先冲出了箭阵,他们发出了愤怒的吼声,急速催动战马,飞速逼近到距离汉军步兵方阵八十步以内的地方。

营平侯赵充国大声叫道:“告诉益州郡张校尉,叫他们的方阵准备撞击。”

转眼间,参狼羌的士卒纵马跃起,飞向了张开血盆大口的巨盾。巨型矛突然冲了出来,它们露出狞狰的丑恶嘴脸,毫不犹豫地吞噬掉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鲜血迸射。冲阵,撞击,死亡。数不清的羌兵冲出了箭阵,他们怀着满腔的仇恨,咬牙切齿,纵马撞击汉军的方阵。羌胡骑兵就象一群饿红了眼的野狼,围着庞大的猎物开始了攻击,撕扯。在他们的身后,是一片狼藉的血肉模糊的人畜残骸。

杀声震天,战鼓声冲天而起,震荡云霄。

顶点地址:

移动端: 感谢您的收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