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上力量

汉并天下 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上力量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冬日的第一缕寒风终于吹进了长安城,但是随着天子刘洵将目光投放到海事上,这场热潮依旧在持续高涨,整个长安城依旧沉浸在这股火热之中。

此时的长安城内,到处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渔夫、水手,到处都是懂得造船的百工,这些人都是被各地郡国府衙举荐入京的,为的就是进入朝中新成立的海事司,就算无法为官,也可以在海事司的下设机构得个差事,还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干,岂不快哉?

此时,天子刘洵已经下旨在兵部武选司设立海军学校、海事技术学校,在百工部海事司设立研发新式船只、建造海船的各类造船厂、工坊。

为此,天子刘洵专门从少府和户部调拨了大量的钱粮,在山东、幽州、扬州等临海的郡国,一口气规划了三十九座造船厂,以及一百七十二处工坊!

为了尽快建好这些造船厂和工坊,各地郡国都下了大力气,不但极力保证钱粮的供应稳定,还征召了大批的民夫和百工,给足了钱粮,为的就是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赶工期。

如此大规模的投入,如同在油锅内倒入一碗热水,顿时让举国上下为之癫狂!

如此,再加上朝廷原本就已经建好的造船厂和各类工坊,此时大汉帝国的造船厂数量已经冠绝天下,连带着大汉帝国的造船能力也开始出现井喷的状态。

另外,天子刘洵在长安城创建了大汉海军学院,以及大汉海军技术学院,并且明确颁布诏令为这两座学院正名,将大汉海军学院和大汉海军技术学院定为成与太学同等位置,是大汉帝国的最高学府!

这两座学院在建制上并不归礼部教化司负责,而是被天子刘洵划归在兵部武选司,用来选拔和培养专门的海军人才。

而后,天子刘洵还专门给兵部尚书史曾降旨,命其继续筹建大汉陆军学院,同样设立在长安城,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对于海军这个词汇,一开始包括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和兵部尚书史曾在内,都不是很理解,大汉的海疆之内都是水师,怎么又变成海军了?

于是天子刘洵专门对朝臣解释了一番:海军者,内安海疆、外扬国威,驰骋于万里大洋之外,横行于四极汪洋之中!

听完天子刘洵对于海军的定为,所有人都感到热血沸腾:天家不但有吞并西域之雄心,还有囊括万里海疆之壮志!

一番整顿下来,天子刘洵制定的各项政策都在稳步推进之中,进展非常顺利。

期间,天子刘洵还专门在未央宫麒麟殿接见了几批选拔上来的海事人才。

这些海事人才都是经过兵部的层层选拔之后,被举荐入宫面圣的。

天子刘洵也是一一闻讯了一番,而后与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和兵部尚书史曾商议一番,便将这些人才分为了几部分。

一部分书生气比较浓重之人,全部安排到大汉海军学院和大汉海军技术学院中,负责传授海事知识,为朝廷培养相关的人才。

一部分常年在海上讨生活的渔夫、水手,甚至是已经交了议罪银的水匪,这些人全都被天子刘洵安排到了各地的水师之中,作为即将整编为大汉海军的骨干力量。

另一部分人才便是民间各地的百工,这些人的技艺都很优秀,甚至不比朝廷制下的百工差,天子刘洵自然将这些人才安顿在各地的造船厂和海事工坊内。

一番部署之后,天子刘洵稍稍松了一口气,不过还是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忙碌。

后世都知道,海军是最为高端的技术兵种,向来有百年海军的说法,所以天子刘洵也明白万事都需要时间。

天子刘洵在这段时间里频频召见兵部尚书史曾,命其会同礼部教化司,将朝廷搜集上来的所有海事书籍汇集整理一番,限期三个月,编撰出大汉海军学院、大汉海军技术学院的教材,以及大汉海军的操典!

此时的汉军各部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操典,各地汉军的操典都是参考三大营而来,并且经过了兵部的反复捶打,最终定稿成为了一部经典。

此时兵部要继续编撰海军操典,虽然内容上与陆军操典差异很大,但是流程上已经是轻车熟路了,并不会很困难。

兵部尚书史曾当即领旨,而后便亲自盯着此事,开始忙碌开来。

不过看着兵部上下忙忙碌碌的样子,天子刘洵却在想着另外一件事情:海、陆分家!

天子刘洵在这段时间已经熟悉了大汉的战船体系,知道此时大汉帝国的主力战舰是楼船。

楼船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多层上层建筑,就如同是后世航母的舰岛一般。楼船是此时水军战船的总称,也是对战船的通称,如把水兵称为楼船卒、楼船士,水军将校称为楼船将军、楼船校尉等。

此时的楼船甲板上布置多层上层建筑,甲板下设置有舱室,供棹卒划桨之用。棹卒是划桨的士兵,在舱内的棹卒具有良好的保护,可以免受敌人之攻击。楼船甲板上的战卒手持刀剑,以敌人短兵相接,进行接舷战。

另外在楼船的舷边设有半身高的女墙,以防敌方的矢石。在甲板上女墙之内,设置第二层建筑,称为庐,庐上的周边也设有女墙,庐上的战卒手支长矛,有居高临下之势。在庐上面有第三层建筑,称为飞庐,弓弩手就藏于飞庐内部。弓弩手发射箭矢,是远距离进攻力量。最高一层为爵室,相当于现代舰船的驾驶室和指挥室。

另外,一般大汉帝国的水师之中还会有一些辅助战舰,如专用于战斗的“斗舰”,用于攻击的“蒙冲”、“露桡”,用于侦查的“走马”等等。

天子刘洵明白,在自己的推动之下,大汉帝国的海军力量将会迎来持续性的大发展,用不了多久,海军就会显露出其专有的特性,变得异常专业,兵部原有的人才和官吏、将领都是以陆战见长,即便是楼船将军也是如此,不过是以战舰为陆战的辅助力量而已。

可以说,此时的大汉帝国之中,除了天子刘洵自己以外,还没有第二人懂得大海军的重要性,所有将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北方草原和西域各国!

这也难怪,毕竟此时能够威胁到大汉帝国的存在,都在北方和西方。在大汉帝国的东面,只是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根本没有任何威胁可言,也看不到任何的利益存在,所以朝中将领、大臣不关注海洋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过,现在既然天子刘洵已经掌控了大汉帝国,就绝不会放任万里海疆视而不见!

在天子刘洵的意识里,海军与陆军肯定是要分家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海军只是陆军的一个下设机构,划归在兵部之内。

天子刘洵在部署完大汉海军学院和大汉海军技术学院之后,已经开始有了打算,只等到这两座学院培养出足够的海军人才,只要大汉帝国的海军成长起来,成为一株能够自由成长的小树,天子刘洵就会将海军从兵部划出来,在朝中正式成立海军部!

“现在还是人才不足啊!”

此时,天子刘洵倚靠在卧榻上,眼前的纸张上写写画画,满是天子刘洵对大汉海军未来的规划。

“大汉各地的水师必须进行整编,至少要整编成四支舰队,其中需要太多的海战人才了。”

“而且这些懂得海战的人才还必须要有大海军的梦想,要有率领舰队走向深蓝的雄心,这就需要两座海军学院进行培养和引导了!”

天子刘洵沉吟了一番,而后便在规划上写下了:梦想。

接着,天子刘洵又想到了如今大汉水师使用的战船,虽然楼船体积庞大、战力不俗,但是并不具备远洋的能力,其略显笨拙的船体,只适合在河道、近海航行,更不要说其他各类的小型舰船了。

“看来不但各地水师的兵力需要整编,各地的战舰也需要重新规划一下啊!”

想到这里,天子刘洵顿时感到压力剧增,眼下朝廷正在对各地水师的兵员进行整编,水师之中的将领,甚至是楼船将军等将领,都要做好准备进入大汉海军学院重修,系统的学习海战知识。

如果再要对大汉各地水师装备的战船进行大换血,全部使用将来研发、改良出来的新型战舰,那意味着什么?

“如此看来,朕完全是在另起炉灶,重新打造大汉帝国的海军力量啊!”

想到这里,天子刘洵的心头充满了压力,同时也感到异常的兴奋。

“也罢!”

天子刘洵长出了一口气,暗道:“重新打造也罢,改革整编也罢,只要能为大汉帝国捶打出一支真正的海军,不管花费多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就在天子刘洵每日殚精竭虑的时候,山东、幽州、扬州等各地沿海郡国也开始了行动,一场轰轰烈烈的“海军大跃~进”正式拉开了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