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三百七十二章 钱还有,粮食没了

汉并天下 第三百七十二章 钱还有,粮食没了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今大汉帝国已经研发出了原始的火药,虽然这种原始火药的威力还不尽如人意,但是已经算是这个时代的“核武器”了,已经让大汉帝国迈进了热战争的门槛之内!

有了原始火药作为垫底,天子刘洵心中原本对于两线作战的忧虑顿时烟消云散,即便北面对阵匈奴、南线对阵羌人都陷入僵局,即便大汉帝国被匈奴人和羌人拖入了消耗战的泥潭之中,天子刘洵也有信心凭借火药的强大杀伤力扭转战局。

于是,天子刘洵在回到未央宫的第三天,便召见了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兵部尚书史曾,户部尚书史玄,少府卿霍利四人,准备商议一下南北两线全面开战的诸多准备细节。

至于朝政在南北两线大战全面爆发的时候,应该如何调整,这些都是大政策上的事情,天子刘洵暂时还不是太着急,准备在定下两面大战基调之后,再召集尚书令丙吉、中书令魏相、门下令萧望之三人商议定夺。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兵部尚书史曾,户部尚书史玄,少府卿霍利四人很快赶到了未央宫宣室殿,天子刘洵一一赐座。

众人落座之后,天子刘洵便将百工部研发出火药的情况宣布了一下,这个消息虽然是朝廷绝密,但是大殿内的四人都是朝中重臣,火药这个绝密之事告诉众人也没有什么。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和兵部尚书史曾都是精通军事之人,在看了百工部呈交的奏报之后,得知火药威力巨大,不但可以剧烈燃烧,还可以制作成可以猛烈爆炸的武器,应用在战场上可谓是威力无比。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和兵部尚书史曾顿时喜上眉梢,此前二人都知道天子刘洵准备南北两线同时开战,对于战局很是忧虑,不过此时有了火药的加持,二人对于大战局势的担忧也消散了许多,再加上汉军强悍的战力,让二人心中充满了信心。

户部尚书史玄和少府卿霍利也是面露喜色,虽然二人对于军事不是很在行,不过此前二人也有过耳风,知道长安城西南方向的巨大响动就是火药意外爆炸引起的,由此也可以推断出火药的威力之大。

想到朝廷又掌控了火药这样威力巨大的武器,户部尚书史玄和少府卿霍利心中自然很是激动。

天子刘洵笑了笑,说道:“诸位应该都知道火药的威力,即便此时百工部和兵部军工司尚未研发出使用火药的具体器械,也没有研发出使用火药的武器,可是朕相信,研发出这些器械只是时间问题,而且这个时间也不会太长久的!”

“所以,此番朝廷同时面对南、北两面的敌人,已经有了保底的法宝,朕以为朝廷有能力同时打赢两场大决战!”

说话间,天子刘洵已经站了起来,走到舆图跟前指着北方的草原,以及西南方向的山地,对四人说道:“不管是匈奴人,还是西南方向的羌人,都是我大汉的强敌,也是心腹大患!朝廷应该趁着眼下的机遇,同时解决这两股敌人。此战过后,我大汉的北方和西南方将会稳固下来,将来朝廷将不用在这两个方向部署重兵防备敌人,不但朝廷可以因此省下巨额的军费钱粮,百姓也可以免于遭受战火!”

天子刘洵的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兵部尚书史曾当即拱手说道:“天家所言鞭辟入里,臣非常赞同!匈奴人一直都是我大汉的强敌,从高祖到先帝,我大汉这百年时间里,遭受到匈奴人无数次入侵,各地郡国的百姓遭受到了无数的苦难,我大汉的子民死伤惨重!这是国难,更是国耻!此战,定要实现天家的雄伟宏图,一举击溃匈奴人,让我大汉的北疆就此安宁下去!”

紧接着,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拱手说道:“天家深谋远虑,所言极是!西南羌人虽然与匈奴人不同,与朝廷并没有持续百年的鏖战,但是羌人的强悍和坚韧,丝毫不亚于匈奴人。再加上西南方向地形复杂,对于我汉军将士来说会非常不适应,这就造成了羌人之祸绝对会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此番,朝廷决不能掉以轻心,决不能让羌人就此壮大,否则羌人会成为匈奴人一样的祸事,西南也会成为朝廷又一个经久不息的烽烟之地!”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和兵部尚书史曾的话激励人心,天子刘洵听完很是振奋,二人的话更是非常契合自己心中的想法。

“好!如此,今日诸位爱卿便定下南北两线大战的具体事务,兵力如何调动,钱粮如何筹集,兵备如何储备,民夫如何征集,兵站如何设置。今日,朕便要确定下来,朝廷也要尽早开始准备!”

谁知话音刚落,户部尚书史玄便拱手说道:“启奏天家,臣对于大司马和兵部尚书的论断也非常赞同,也认为匈奴人和羌人都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必须要尽早将其击败。可是眼下却不是合适的时机……”

少府卿霍利也拱手说道:“启奏天家,臣附议!臣也认为南北两线大战应该推迟,至少要推迟一个防线的战事。”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和兵部尚书史曾对视一眼,二人都是有些意外,眼下的时局已经非常清楚,朝廷的决策决不能有任何的犹豫。虽然户部尚书史玄和少府卿霍利都是文官,但是也应该能够看出来啊?

天子刘洵闻言不禁皱起了眉头,说道:“二位爱卿说说看,有何论断?”

二人对视一眼,而后还是户部尚书史玄站出来说道:“启奏天家,现在朝廷新政已经推行了数年之久,我大汉国力强盛,各地的府库丰盈,户部和少府的收入也是逐年剧增。可是朝廷在这些年里也是战事不断,光是在西域就已经进行了数次旷日持久的大战,参战的兵力少则十几万,多则数十万,耗费甚重!另外,朝廷推行新政、扶持新兴产业、广修驰道、大规模用水泥加固城池等等,每一项都是极其耗费钱粮之事。”

“这些事项,朝廷陆续征召了数十万民夫,如今在各地郡国和北地草原还有二十八万民夫在转运钱粮、兵备,朝廷为此花费巨大……”

天子刘洵沉声说道:“这些朕都知道,今日就不要说这些流水账了,说一说爱卿反对南北两线同时开战的原因!”

“诺!”

户部尚书史玄说道:“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以现在朝廷的情况,无法支撑南北两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朝廷没钱了?”

天子刘洵非常诧异,刚才户部尚书史玄还说朝廷收入剧增,怎么现在又说没钱了?

这时,少府卿霍利站出来解释道:“启奏天家,朝廷不是没有钱财了。现在不管是户部还是少府,都还有足够的钱财,至少可以供应南北两线几十万大军数年的军饷开支等各项支出。不过,现在朝廷手中没有粮食了!”

户部尚书史玄点头确认:“的确,天家!现在朝廷的处境很尴尬,钱还有,粮食的储存却已经见底了!”

听到这里,天子刘洵猛然站了起来,盯着户部尚书史玄和少府卿霍利看着,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和兵部尚书史曾也是一脸的震惊。

此时,天子刘洵忽然意识到,自己有可能忽略了一件大事:粮食产量的问题!

此时的大汉帝国虽然通过丝绸之路引进了许多食物,比如胡瓜、胡椒等等,但是粮食作物却依然是本土作物,不管是民间还是军队中,都还是以粟米和小麦为主,稻米为辅。

而且不管是粟米、小麦,还是稻米,在此时的产量都很少,基本上要用几亩、甚至是十几亩土地产出的粮食,才能够养活一名士兵!

为此不管是民间还是军队之中的士兵,都要吃各种菜食盒肉食来弥补食物的不足,但是这些肉和菜也很是有限,最多是能够勉强温饱而已,这还是在风调雨顺之年。

此时,天子刘洵在大殿内来回踱步,陷入了沉思。

“确实是我疏忽了!”

“现在朝廷有钱,但是没有粮食,虽然可以通过大量采购来购买民间的粮食,但是这样做会引发民间粮价暴增,弄不好会引起地方动荡。而且以现在的粮食产量来看,一段时间内的粮食数量是定额的,朝廷掌控的粮食多,民间百姓手中的粮食就要少,如果南北两线大战无法迅速结束的话,甚至会引起地方上的粮荒!”

天子刘洵深刻的知道,对于眼下社会结构还是小农经济为主的大汉帝国来说,粮荒就意味着灭顶之灾!

在眼下的生产力水平下,民间百姓虽然收入增加了许多,但是粮荒之下却买不到粮食,一旦发生动荡的话,朝廷新政的所有成果便会一夜之间化作泡影!

想到这里,天子刘洵看着大殿之中的舆图,不禁一声长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