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三百六十八章 老将赵充国

汉并天下 第三百六十八章 老将赵充国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子刘洵心中并不想从北方前线抽调精兵强将南下,甚至在此前还想要继续向草原方向增兵,想要一举击溃匈奴人。

可是现在的局势突然转变,天子刘洵绝不愿意冒着大汉帝国被两线作战拖垮的危险固执己见,于是重重的点了点头,同意了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的主张,同意从北方前线抽调将领南下。

天子刘洵沉吟了一番,说道:“执金吾、平陵候范明有统领北军各部,北军各部是北伐大军的中坚力量,不能南下。广武将军郭著统帅三千营和五军营,道理相同,也是不能南下的。镇西将军、安远侯郑吉乃是大军统帅,自然不在考虑范围内……”

“所以,能够考虑调动南下的只有镇北将军、龙额侯韩增,安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扬武将军、杜陵侯公孙群,护乌桓校尉郭侠四人!二位爱卿以为应由何人南下?”

兵部尚书史曾说道:“启奏天家,臣以为镇北将军、龙额侯韩增和护乌桓校尉郭侠麾下兵马都是铁骑大军,对阵匈奴人正需要大量的精锐铁骑,所以二人不可轻动。”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点头赞同,同时其心中也明白一点,扬武将军、杜陵侯公孙群乃是天子刘洵的心腹将领,从天子刘洵心中来讲,是想要让公孙群在北面立下战功的。

于是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说道:“至于扬武将军、杜陵侯公孙群而言,此人乃是一名猛将,其麾下的司隶各部兵马虽然多为步卒,但是司隶各部的铁骑也是精悍,在北方前线也是一大助力……”

天子刘洵闻言不由得微微皱眉,说道:“这么说起来,此番就只能由安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南下防御羌人了?老将军年事已高,如此南北奔波是否妥当?”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沉吟了一下,说道:“启奏天家,臣以为老将赵充国为人有勇略,熟悉匈奴和氐羌的习性。赵充国最初担任骑士,后来作为六郡的良家子弟、善于骑马射箭而补任羽林卫士。他为人沉着勇敢,有很深的谋略,年轻时喜好将帅的气节,就去学习兵法,通晓四方蛮夷的事情。天汉二年,赵充国以假司马的身份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攻打匈奴,被匈奴大军重重包围。汉军断粮好几天,死伤的人很多,赵充国就与一百多名壮士突破包围、攻陷敌阵,李广利带领士兵跟随其后,才得以突围。赵充国全身有二十多处受伤,李广利把情况上奏给孝武皇帝,孝武皇帝下令征召赵充国到出行所在的地方来,孝武皇帝亲自接见并探视他的伤情,感叹称赞,就授官为中郎,提升他任车骑将军长史。”

“而后,到了孝昭皇帝时,武都郡的氏族人反叛,赵充国以大将军护军都尉的身份带兵平定此次叛乱,并且因功升任中郎将……”

说到这里,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总结道:“由此可见,以老将赵充国的才能,完全能够胜任此番防御羌人的任务。至于天家心中所忧,臣以为此次大军北伐之战中,老将赵充国一直在大军后方督办粮草、防御粮道,并没有深入到草原深处,现在南下路途上并不算遥远、颠簸。此外,老将赵充国一直以来长于军伍,身体很是强健,天家大可放心!”

天子刘洵听到这里,缓缓地点了点头,说道:“如此,便如此安排吧,由兵部上报尚书省,再由尚书省行文中书省发布诏令!”

“诺!”

十几日之后,俊疾山汉军粮草大营。

安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看着眼前的诏令微微一叹,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从内心深处来讲,赵充国是不想离开北线战场的,即便是在后方为大军护卫粮道,也是有大几率可以对阵匈奴人,立下战功的。

虽然南下防御羌人也同样可以立下战功,但是在赵充国的心中,击败羌人的功勋远远比不上击败匈奴人。

眼下天子刘洵下达了诏令,赵充国虽然心中不情愿,但还是没有办法反驳,于是便长出一口气,将手头上的军务全部整理好,准备南下金城郡,防备羌人各部。

“也罢!”

赵充国起身走到大帐外,望着天上的夜色,心中暗道:“为将者,正当为国家计!不管是对阵匈奴,还是防备羌人,老夫都会一往无前!”

次日,乌孙左大将率领三万乌孙国铁骑赶来,受镇西将军、安远侯郑吉的命令,汉军、西域联军的粮道将由乌孙左大将负责保护,并且为前线大军转运粮草、兵备。

当然,按照镇西将军、安远侯郑吉的命令,赵充国麾下的河南、益州各地的七万步卒大军也会一分为二,其中益州各地的三万步卒大军跟随赵充国南下金城郡,作为防备羌人的有生力量,剩下的河南各地四万步卒大军继续驻扎在俊疾山汉军粮草大营中,暂时划归乌孙国大将统辖。

此时匈奴人的三十多万铁骑大军已经全部北地汉军、西域联军包围在燕然山南麓,根本无法威胁到汉军、西域联军的粮道,所以由乌孙左大将暂时负责粮道的安全也没有什么危险。

安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与乌孙左大将做完了交接,便率领三万益州步卒大军浩浩荡荡的南下金城郡了。

二十余日之后,安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率领大军抵达了长安城外,赵充国将大军安顿在长安城以南,而后自己入宫觐见天子刘洵。

天子刘洵见到风尘仆仆的赵充国,心中充满了歉意:“让老将军南北劳顿,朕心中甚是不安!”

安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心中感动,拱手说道:“天家言重了,此乃臣之职责!”

君臣二人又说了一阵,天子刘洵指着大殿内的舆图,说道:“现在西南的羌人各部正在蠢蠢欲动,朕担心羌人各部会在北线决战开打之后突然翻盘,朕为此忧心不已!”

安南侯、营平侯赵充国微微皱眉,说道:“天家所担心的也正是臣所担心的!”

“羌人部族众多,各部之间也多有仇怨,经常爆发冲突。眼下羌人各部在先零羌的串联下,竟然能够放弃以往的仇怨而订立盟约,确实出人意料!”

“依朕看,羌人定然是看到朝廷准备与匈奴人展开决战,继而无暇他顾,所以想要火中取栗,想要攻伐西南各郡国!”

“哼!”

说到这里,天子刘洵冷声说道:“朕还真是没想到,这些羌人竟然还有如此雄心!”

安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拱手说道:“天家所言甚是!羌人各部之间虽然不和,但是羌人向来对我朝西南各郡国垂涎不已,此番羌人应该是看到了可趁之机,准备搏一把!”

“那以营平侯之见,此番应该如何应对?”

安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想了一下,说道:“启奏天家,臣以为此番应镇之以静、暗中准备!”

“镇之以静,暗中准备?”

天子刘洵沉吟了一会儿,忽然大笑了起来,说道:“营平侯所言甚合朕意!”

次日一早,安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便离开了长安城,率领三万益州步卒大军南下金城郡。

同时,天子刘洵还紧急下旨,将长安城武库仅存的一些兵备调拨给了南下的大军,而后还命令兵部和户部分出一部分钱粮、兵备,用以支援安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所部。

十一天之后,安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率部抵达金城郡以北二十里处。

按照安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的估计,此时的西羌各部应该还没有收到自己率军南下的消息,于是便不准备进入金城郡,以免打草惊蛇。

安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率部安营扎寨之后,便向天子刘洵上奏道:“今西羌各部业已联盟,但并未有反叛的行动,所以朝廷暂时还没有增加兵马、威慑西南的口实。如果朝廷贸然增兵西南,极有可能会让西羌各部有了反叛的借口,届时局势便会像堤坝决口一般不可收拾……”

在奏章中,安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认为朝廷应该在金城郡周边部署兵马、调拨钱粮和兵备,同时还要严密封锁消息,切断羌人各部的消息来源。

与此同时,朝廷应该通过各种非军事手段分化、瓦解西羌各部的联盟,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天子刘洵收到安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的奏章之后,对其大为赞赏,当即大笔一挥同意了其所有的方略,并且诏令兵部、户部等相关府衙全力配合,还诏令金城郡各地、护羌校尉、西南校尉等人听从安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的号令。

而后,天子刘洵专门召见了刑部尚书樊明,命镇抚司全力出动,在最短的时间内切断羌族各部对西南各地郡国的探查,全面封锁羌人各部的消息来源!

一番部署之后,天子刘洵才堪堪将注意力从边事上收回,重新放到了朝廷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