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三百二十章 不听老人言

汉并天下 第三百二十章 不听老人言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河南郡,雒阳城。

太守严延年一连数日在府衙内审问人犯,十几名河南各地豪强的子弟、甚至是家主被当堂发落,其中六人被斩首,其余众人全部收监看押。

而后,太守严延年依旧不肯罢休,不顾一众属官的劝阻,调集雒阳城和周边等地的郡国兵四出,开始对河南郡各地的豪强大族进行清查。

按照太守严延年的部署,派出去的兵马要对各地豪强大族的产业、人丁、交往等情况进行摸排,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罪行!

如此一来,整个河南郡顿时沸腾了起来,面对来来往往的郡国兵兵马,面对太守严延年咄咄逼人的态势,不光整个河南郡的豪强大族感到如履薄冰,就连普通的平民百姓也战战兢兢,生怕祸事会牵连到自己。

一时间,前往或者是途径河南郡的商贾数量大减,河南郡各地商贾不行,导致的最为直接的一个结果便是户部市舶司在河南的税收急剧减少,甚至还导致工部在河南郡各地的一些工程开始延迟,甚至是无法采购到数量足够的物资!

一日,太守严延年正在府衙内审阅各方奏报,忽然一个属官快步走来,拱手说道:“启奏郡守大人,老夫人派人送来了一些皮袍。”

“哦!”

太守严延年顿时喜出望外,问道:“人在何处?”

“就在门外!”

“快带进来!”

太守严延年见到来人之后,双手手下了母亲缝制的皮袍,脸上罕见的出现了一丝温情。

而后,太守严延年询问了一下母亲的近况,得知母亲一切安好,心中畅快,吩咐属官好生招待来人,便让众人下去了。

来人本是老夫人的亲随,为严家奔波了数十年,甚至连姓氏都改成了严姓,人称严老。

此时严老随着属官出了大堂之后,便来到了跨院,在这里休息一番,吃些饭食。

等候的时候,严老对身旁的属官问道:“我在来的时候发现雒阳城很是萧条,我还记得此前跟随老夫人前来之时,雒阳城还颇为繁华,如今怎么变成如此模样了?”

属官微微一叹,左右看了看,眼见没有旁人,便压低声音说道:“还不是郡守大人他……”

说到这里,属官的声音更加小了一些,将太守严延年被天家下旨斥责,以及严延年不听劝阻,继续在河南郡各地大肆打压豪强势力,依旧使用血腥手段的事情,告诉了严老。

听了这些事情,严老不禁脸色大变,惊恐的说道:“郡守这是何故?做起事情来竟然如此不思后果,殊不知这可是取死之道!”

属官闻言不禁吓了一跳,急忙嘘声说道:“严老啊,可不敢如此说!”

严老哼了一声,说道:“你们怕郡守,我可不怕,郡守都是我看着长起来的,如今做错了事情,难道我还不能说两句了?”

属官微微摇了摇头,说道:“严老此言差矣!如今郡守已经是朝廷的封疆大吏,早已不是当年的门前阿三啊!再者说,刚才严老在大堂的时候,郡守可对严老另眼相看?”

听到这里,严老不禁神情一暗,叹息说道:“唉!是啊,我只是严家的家人,怎么能让郡守大人另眼相看呢!”

说完,严老便匆匆起身离去,属官劝留了一会儿,眼见不行,便准备了一些行囊,将严老送了出去。

十几日之后,严老乘坐马车风尘仆仆的回到了东海郡下邳城内的严府老宅。

严老向严母回府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向严母复命。

“呵呵……”

严母笑着询问道:“不知我儿现在如何?”

“启禀老夫人,郡守在雒阳城内忙于政务,很好!”

“恩。”

严母点头说道:“老身从雒阳城回来之前,便当面劝过我儿,要其宽以待人,切不可以刀兵统御地方,否则日久必遭横祸!如今……”

严母正在自顾自的说着,严老却忽然泪流满面,扑通一声叩拜下来。

严母见状不由得大惊失色,急忙说道:“怎么,何事如此惊慌!”

严老一时之间不知道应该怎么说起,便只顾着跪在地上,没有什么回应。

此时,严母也是看出了端倪,苦笑着说道:“好啊、好啊!老身算是看明白了,我儿还是没有听劝,依旧在雒阳城内大行其道,是与不是!”

严老跪在地上哭着点了点头,说道:“老夫人,郡守如今在雒阳城内坐镇,指挥河南郡的郡国兵四出,不断抓人抄家,整个河南郡都为之战栗。此番我前去雒阳城,只见城内街道上只有寥寥数人而已,原本繁华的市井也不见了踪迹,整个城池都是商贾不行、百姓不安啊!”

听到这里,严母不禁失声痛哭起来,说道:“老身几次三番规劝我儿,可是我儿却毫不收敛,看来是劫数难逃了!”

说完,严母在两名侍女的搀扶下,大哭着回到了后堂中。

严老见状也是泪流满面,此番前往雒阳城去了一遭,心中的一番心气也散去了不少,当日便留书一封向严母辞行,而后收拾行李回乡去了。

数日之后,伤心过度的严母终于病倒,这一下可将严家上下吓得够呛。

严母膝下出了河南郡太守严延年之外,还有次子严彭祖等子女,不过此时都不在身边,只有几个孙子尚在身边尽孝。

此时,众人聚集在严母的身边嘘寒问暖,并且找来医匠进行诊治。

用了几天汤药,严母的病情逐渐好转,但是严母的脸色却始终愁云不展。

一日,次子严彭祖的小儿子在旁侍奉的时候,开口询问起来:“不知祖母近来为何事忧心?不如说出来,我等小辈也好为祖母分忧!”

严母重重的叹息一声,说道:“我不是为别的事。我是在担心次卿(严延年的字)啊!”

说完,严母忽然像是想明白了什么,对孙子说道:“去!将家中子弟全都召集起来,我有事情要宣布!”

“诺!”

严彭祖的小儿子不敢怠慢,急忙去召集家里众人。

很快,尚在家中的几名孙子便先后赶来,纷纷叩拜在严母的跟前。

“明日一早,你们便分头去准备:在下邳城外购买墓穴,准备丧葬之物,并且筹集一些钱财,用于办理丧事之用!”

众人闻言不禁大惊失色,纷纷说道:“祖母何出此言啊!”

严彭祖的小儿子更是拱手说道:“祖母只是偶染风寒而已,不日必当痊愈,还望祖母不要多想!”

严母苦笑着挥了挥手,对众人说道:“我让你们准备这些东西,不是为我自己准备的,而是为次卿,我的儿子!”

此话一出,众人更是被惊得汗毛乍起。

严彭祖小儿子惊慌的说道:“祖母,叔叔不是尚在河南任太守之职吗?祖母为何如此说话?”

严母便将严延年在河南郡的所作所为说了一遍,而后问道:“如此行事,岂能善了?如今家中早做准备,以免到时措手不及!”

众人虽然都是小辈,但是也都是读书知礼之人,严母所说的事情仔细想一想,便能够想到其中的厉害缘由。

于是,众人都是心中戚戚,甚至有两人还神色悲伤,双眼都有些发红。

严母见状心中悲苦,当即小声啼哭了起来。

此后的几天,严家子弟便开始四处奔走,不但在下邳城外寻找合适的墓穴,而且还大肆购买丧葬之物。

严家在下邳城本就是豪门,如今这一番举动,顿时让整个下邳城为之震动,城内不少有头有脸之人都纷纷上门询问情况,不知道严家究竟是何人出事。

严母见状也只是悲伤不语,让家中子弟好言相劝,让来访之人暂且回去。

与此同时,严母还亲自修书一封,派族中子弟前往雒阳城送交严延年。

严母在信中将自己为其准备后世的情况全部如实相告,希望严延年能够幡然悔悟,明白自己此时的处境到底是多么的凶险。

前去雒阳城送信之人,便是严彭祖的小儿子严逊。

因为着急赶路,严逊并没有乘坐马车,而是带上几个门客,一路快马加鞭赶路,只用了六天时间便抵达了雒阳城。

此时,太守严延年忙于政务,已经数日没有休息了,忽然听到自己的侄子前来送信,心中不禁大为惊奇。

“拜见叔叔!”

严逊行礼之后,便将严母的亲笔信呈了上去。

严延年狐疑的打开书信,只见心中字里行间都是严母的谆谆教诲,规劝严延年要及时悬崖勒马,不要再以杀伐为先。

可是严延年看完书信之后,只是长叹一声,微微摇头。

严逊见状说道:“叔叔这是何意?祖母在家中非常担心叔叔,还望叔叔能够及时收手啊!”

严延年沉声说道:“我受天子厚恩,自己的生死早已经置之度外!即便我所行之事有所忌讳,即便朝中上下、民间豪强对我恨之入骨,那又如何!”

而后,严延年便对严逊说道:“你还是回去吧,在家中好生照看你祖母!”

说完,严延年便拂袖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