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二百七十三章 屯兵西域(三)

汉并天下 第二百七十三章 屯兵西域(三)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安城。

汉军在燕然山取得大捷,一战斩首十万余级,这个消息传到长安城之后,顿时引发了巨大的震动!

自从孝武皇帝以后,大汉帝国对外的战事虽然始终保持着胜势,但是也从未取得过如此巨大的胜利。汉军斩首十万级,这样的战果足以让整个长安城为之震撼。

要知道在草原上,就算是大部族一般也只是有数千乃至数万人口而已。十万首级,已经足以让草原上一大批部落彻底消失了!

未央宫,麒麟殿。

天子刘洵收到捷报非常高兴,此战已经打出了汉军的威风,同时通过镇抚司暗中传递的一些大战细节,天子刘洵也知晓三千营和五军营的表现,知道三千营、五军营在此战中大放异彩,着实没让自己失望。

于是天子刘洵诏令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丞相韦贤、尚书令魏相、御使大夫丙吉、大司农耿寿昌、少府卿霍利、镇抚卿樊明等一众朝中重臣入宫觐见。

此时麒麟殿内众人齐聚,天子刘洵笑着说道:“此番北伐匈奴之战出战告捷,朕心甚喜!朕今日召见诸位爱卿,是想与诸位爱卿商议一番,此战,是继续北上追击,还是就此凯旋!诸位可以畅所欲言,不必有所忌讳!”

天子刘洵原本的计划便是打一场持久战,让汉军将士一路向北,平推到单于庭去,一举荡平匈奴人在草原上的势力。

可是在仔细分析捷报,以及镇抚司提供的情况之后,天子刘洵便打消了直捣单于庭的想法。

此番的燕然山决战,汉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各部将士的伤亡不小,光是阵亡的将士就有两万七千余人。如果再加上受伤的将士,此战汉军折损的人马至少有五万以上!

更何况作为友军的西域联军已经溃不成军,一战折损兵力十万有余,已经被凶狠的匈奴人打断了脊梁,无法再为汉军将士提供助力。

也就是说,如果汉军将士继续北上单于庭的话,只能独自面对困兽犹斗的匈奴人,至于西域联军则是指望不上了。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天子刘洵才会变得有些纠结,在通报捷报的同时,准备与众人商议一番。

此时众人先是向天子刘洵恭贺了一番,而后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拱手说道:“启奏天家,臣以为此战已经达到了重创匈奴各部的目的,我大军将士已经困乏,不宜再劳师远征,应止步于燕然山一线待命!”

有了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率先发言,并且定下了基调,丞相韦贤、尚书令魏相、御使大夫丙吉、大司农耿寿昌、少府卿霍利、镇抚卿樊明便纷纷表示赞同。

丞相韦贤和尚书令魏相先是向天子刘洵禀报了一些朝中政务,而后二人便提到北伐匈奴的大战牵扯颇多,占用了太多的国力资源,应该适可而止,不应继续深入草原。

御使大夫丙吉拱手说道:“天家,匈奴经过此战损兵十余万,已经元气大伤,没有数年时间是不可能大规模南下的,天家应命平西将军率部回返,朝廷正好可以利用这数年的时间休养生息、发展国力!”

而大司农耿寿昌和少府卿霍利则是用数据来说事,二人先后列举了朝廷为了应对北伐匈奴之战,而筹集、消耗的钱粮。

“天家,截至到现在,大司农府已经调拨了军费三百九十万缗、粮草五百万石……”

“天家,少府也支出颇巨!至今已拨付军费一百二十万缗,粮草三百三十万石……”

听到大司农府和少府的开支数字,天子刘洵也不禁为之动容。

后世总是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可那是热兵~器时代的战争,天子刘洵没想到此时的冷兵器大战,真要是调动了大规模的兵马,所需的开支也如此浩大!

众人都先后说完之后,镇抚卿樊明也站了出来,拱手说道:“天家,臣也以为此战不应再继续下去了。”

天子刘洵沉吟了一下,说道:“爱卿详细说来。”

镇抚卿樊明说道:“天家,臣听说此战之中,匈奴各部的折损都很惨重,特别是一些小部落,甚至已经到了灭族的境地。可是单于庭的直属铁骑却始终没有投入战斗,甚至左、右贤王等部,都是折损不多……”

天子刘洵听到这里猛然反应过来,说道:“也就是说,匈奴各部的势力平衡已经被打破,现在单于庭一家独大,其余各部也会抓紧时间吞并弱小部族!”

“正是!”

镇抚卿樊明说道:“臣预想匈奴人极有可能会爆发一场内乱,即便匈奴单于施展手腕稳住了局势,匈奴各部也注定会对其离心离德!”

天子刘洵笑了起来,说道:“如此,那此战就不能再打了,朕总不能逼着匈奴人重新团结起来吧?”

众人闻言哄然大笑起来。

而后,天子刘洵便盯着大殿内悬挂的舆图,陷入了沉思之中。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丞相韦贤、尚书令魏相、御使大夫丙吉、大司农耿寿昌、少府卿霍利、镇抚卿樊明不敢打搅,站在一边沉默不言。

过了好一会儿,天子刘洵说道:“燕然山一带地势险要,但是不适合修筑城池、屯兵据守,只能让大军将士撤向南面了。”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对此颇为赞同,说道:“天家所言甚是,最好让大军将士撤到西域的北部,而后分兵驻守,巩固此战的战果。”

其余众人纷纷赞同,只不过大司农耿寿昌和少府卿霍利有些犹豫,二人担心驻守西域的大军兵力过多,会给朝廷造成长久的财政压力。

天子刘洵看了看众人,大司农耿寿昌和少府卿霍利的表情没能逃过去,便说道:“如此,朕便下旨,命令平西将军、安远侯郑吉率军南撤。不过驻守西域的兵力不需要维持二十多万人马,朕看还是裁撤一些兵马为好。”

众人闻言纷纷叫好,大司农耿寿昌、少府卿霍利更是高兴,二人发言赞同。

而后,天子刘洵指着舆图说道:“朕决定:命令平东将军、平陵侯范明友率领三千营、五军营返回杜县营垒休整;命令平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率领幽州边军铁骑返回驻地,营平侯返回长安城待命;命令平北将军、龙额侯率领并州铁骑返回驻地,龙额侯返回长安城待命;命令河南、益州等地步卒大军返回驻地休整。”

众人一听,天子刘洵竟然一口气将大军的大部分兵力全都撤了回来,心中先是一松,朝廷的压力瞬间就减少了大半;不过紧接着,众人的心中却又紧张了起来,一旦大汉在西域的兵力不足,是否能够压住西域各国以及匈奴人?

接着,天子刘洵说道:“命令平西将军、安远侯郑吉率领凉州铁骑驻守车师城,而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分兵据守!同时命令辅国将军、长罗侯常惠巡视西域各国,稳定西域各国局势!”

众人听完天子刘洵的一番安排,都是表示赞同。

不过紧接着,尚书令魏相便提出了一件大事:“天家这道圣旨发布之后,朝廷就要尽快议定大军将士的封赏事宜了!”

天子刘洵早有主张,说道:“朕已经拟定了封赏旨意,诸位爱卿看一看吧。”

说完,天子刘洵一挥手,中常侍耿国便将一份没有加盖玉玺的圣旨呈给了丞相韦贤,众人也纷纷围上来观看。

“平西将军、安远侯郑吉因功升镇西将军,辅国将军、长罗侯常惠因功升安西将军,平北将军、龙额侯韩增升安北将军,平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升安南将军,平东将军、平陵侯范明友升安东将军……”

“三千营主将讨寇校尉赵安因功升奉义中郎将,封建昌侯!五军营主将平虏中郎将公孙群因功升扬武将军,封杜陵侯!”

“大军各级将佐晋升一级,大军将士多有赏赐!”

按照天子刘洵的这份封赏圣旨,领军将士全都升任四安将军,对此众人都没有任何异议。

同时,三千营和五军营各级将佐也都多有升赏,军司马刘宏升为折冲校尉,军司马陈行升为飞羽校尉,军司马郭著升为陌刀校尉,军司马郭侠升为战车校尉,军司马蹋山升为重甲校尉,军司马高擎升为冲阵校尉。

此外,军候狂风、军候公孙寻、军候百里杨全部晋升为军司马。其余各部军候、屯长、队率全部晋升一级。

不过因为大军的建制问题,天子刘洵近期并没有扩军的准备,而是准备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将三千营、五军营中的众将分派到其余各处领军,以免将人才都集中在一处。

对于三千营和五军营众将的晋升,天子刘洵全都是采用众人所率兵马的名称,新创了一些校尉名称。

对此,丞相韦贤有些不满,认为天子刘洵应该从朝廷规定的官职之中选取,不应该擅自增减官职、武职。

但是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却笑着说道:“天子此议并无不妥,既然可以推行新政,武职增加一些也无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