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二百五十四章 经济大发展

汉并天下 第二百五十四章 经济大发展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上郡,陈氏门阀府邸。

家主陈勋刚刚从蜀郡返回上郡,还没来得及洗去一身的风尘,便将自己关在书房内,开始埋头处理各地汇集上来的书函。

到了此时,天子刘洵公开扶持水泥产业已经足足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了,朝廷也开始着手放开水泥产业,允许各地郡国有实力的家族加入到水泥产业之中,这样的局面让陈勋非常焦急,心中的压力很大。

如今陈家已经在蜀郡、三辅、长安、并州、凉州,以及山东各郡国兴建了水泥工坊,数量大约在七十余处,可以说不管是工坊的数量还是水泥的产量,都已经很可观了,基本上可以稳定供应琅琊郡魏家修筑驰道的需求。

可是陈勋依然不满足,因为陈勋明白,一旦朝廷彻底放开水泥产业的管制,天下富商、门阀将会一股脑的冲进来,开始在各地郡国大举兴建水泥工坊,陈家在水泥产业上一家独尊的局面将会被打破,转眼之间就会变成“群雄逐鹿”的局面。

而且,此时的陈家虽然通过水泥产业狠狠的赚了一大笔,从上郡的首富门阀一跃成为天下门阀之中的佼佼者,可是陈勋依然非常低调。

因为在门阀士族中成长起来的陈勋明白,陈家即便是通过水泥产业实力大增,但是放到天下各郡国来说,这样的实力依然不够看!

如果那些真正的豪族冲进水泥产业的话,陈家的生意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甚至会因为实力不济,而被迫失去眼下的水泥产业!

正是因为如此,陈勋这一年左右的时间,始终在各地郡国奔波着,一面是借助少府和大司农府的扶持,不断的兴建新的水泥工坊,一面是不断拜访各地的门阀士族,与这些门阀士族搞好关系,并且建立供需同盟。

陈勋觉得,这些门阀士族完全可以仿效琅琊郡的魏家,去修建驰道、修筑房屋,甚至是可以协助朝廷,将各地城池的城墙修筑城水泥制造的,利国利民嘛!

这样一来,大汉各地郡国对于水泥的需求就会呈现出井喷的状态,水泥产业这个盘子就会被做大,到时候即便朝廷将水泥产业放开,即便天下商贾、豪族冲进水泥产业,陈家的利益也会最大程度的保留下来。

因为蛋糕做大了,生意多了,陈家自己也吃不下,正好与大家一同享用!

此时回到府邸,陈勋便开始处理这些事务的首尾。

各地工坊陆续呈报了一些书函,并州、凉州两地的数十家商贾、门阀士族都给陈家回了信,这些家族已经同意成立修筑队,开始使用水泥去修筑道路和房屋,开始开拓并州、凉州的“建筑”市场。

按照这些书函的内容,并州、凉州的商贾、门阀士族主动与陈家建立了供需同盟,由陈家为众人提供水泥供应。

读完了这些书函之后,陈勋大喜过望,自己这段时间的奔波总算是有了一些收获。

陈勋开始一份一份的为这些商贾和门阀士族写回信,并且给邻近的水泥工坊写去书信,命令这些工坊一定要保证水泥的稳定供应。

而后,当陈勋看到山东各地郡国商贾、门阀士族的回信之后,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

山东各地郡国的商贾和门阀士族实力更强,毕竟山东各地普遍靠海,不少商贾和门阀士族通过转运朝廷的海盐而发家,其实力要远比并州、凉州的商贾、门阀士族强大,所以对于陈家的提议,这些家族并不是很认可,只有寥寥十几家同意,并且愿意派人赶到上郡与陈家详谈。

其余大部分的商贾、门阀士族或是委婉的表示要进入水泥产业,或是直截了当的与陈家划清界限,准备冲进水泥产业博取利益!

面对这样的局面,陈勋心中更是如同压了千斤的秤砣,开始对陈家的前景感到忧虑了。

而后,陈勋又看了看三辅和长安城的商贾、门阀士族的回信,脸色更加的难看起来。

三辅和长安城的商贾、门阀士族几乎是整个大汉帝国最为富有、强大的家族,这些家族对于陈勋的建议基本上都是嗤之以鼻。

对于这些大汉的顶级家族来说,水泥产业收益巨大,光看陈家这段时间的发展就可以知道,所以这些家族或是根本不屑于给陈家回书,或是直截了当的表示要自己兴建水泥工坊,甚至还有几家表示要收购陈家在三辅和长安城附近的水泥工坊!

看到这里,陈勋苦笑着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天家还真是好手笔啊!先用我陈家做示范,让天下人都看到了水泥产业的高昂利益,而后便开始放开水泥产业,让天下有能家族冲进来。如此一来,不但天家可以让新兴的水泥产业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展起来,同时还可以让朝廷收取大量的赋税,真可谓是一箭双雕啊!”

“而且大汉各地的驰道、房屋、城池也可以大规模的兴建、改造,朝廷却不需要花费太多的钱财,毕竟不需要再雇佣民夫了,只要支付给修筑队一定的工钱便可以。而且,不出半年,大汉各地的修筑队便会随着水泥工坊的增加而暴增,到时候这些修筑队为了揽下工程,肯定会互相压价,朝廷的开支还会进一步缩减,天家真是天人啊!”

感叹了一番,陈勋只能打起精神来,在这场水泥产业的发展浪潮到来前夕,拼尽全力让陈家的实力增长一些,这也是陈勋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与此同时,琅琊郡魏家的家主魏辰铭同样不好过。

此时大汉各地的修筑队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魏家在一些郡国的生意已经被抢走了不少,让魏辰铭大为恼火。

现在水泥产业还没有完全放开,水泥的产量在除去修筑驰道的消耗之后,剩余的数量其实并不多,但是依然挡不住其他商贾、门阀士族成立修筑队,毕竟这门生意太过赚钱了,远比耕种的收益大,也比一般的买卖周转的周期短,顿时吸引了不少的大家族加入其中!

此时的魏辰铭愁眉不展,近两个月以来,魏家的收入已经减少了半成!

虽然看上去数量并不大,但是这失去的半成,全都是魏家在修筑驰道之外的生意,此时魏家除了为朝廷修筑驰道之外,剩下的民间生意已经所剩无几了。

也就是说,一旦朝廷停了魏家修筑驰道的专权,那魏家就要面临无事可做的窘境,甚至会被其他家族的修筑队击垮!

想到这里,魏辰铭也坐不住了,开始拿出魏家的家底,大规模的成立修筑队,准备以数量取胜,同时将魏家修筑队的成本摊薄,以此来降低价格,让魏家的修筑队更有竞争力。

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新成立的魏家修筑队四处出击,果然斩获了不少的生意。

从修筑民人的房屋,到修筑乡野坞堡之间的道路,再到为官府修筑城池,魏家的生意逐渐开始做大。

不过魏辰铭依然紧张不已,因为魏辰铭得到消息,其他家族也开始陆续降低成本,继续与魏家争夺市场!

随着魏家和其余大家族展开激烈的竞争,大汉各地的修筑产业也开始出现井喷的状态,不但各地的修筑队数量迅猛增长,而且这个产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为大汉朝廷上缴的赋税也是越来越多。

长安城,未央宫宣室殿。

此时天子刘洵的面前有三份奏议。

一份是陈家家主陈勋上奏的奏章,陈勋恳请天子刘洵再给陈家一年的缓冲期,让陈家可以替朝廷完成水泥工坊在全国的布局。

天子刘洵哑然失笑:难道陈勋认为朕看不出他的小心思吗?

“哼!有全国商贾、门阀出钱出人修建水泥工坊,朕的布局只会更快完成。难道陈家能够凭借一己之力胜过全国的商贾、门阀?”

天子刘洵当即在这份奏章上画上了一个红色的圆圈,予以驳回。

另一份奏章是琅琊郡魏家家主魏辰铭呈上的,魏辰铭希望朝廷可以规范修筑产业,对民间的修筑队严格管控,防止一些没有能力的修筑队进入,否则肯定会出现不少质量有问题的水泥建筑,于国于民都是危害。

对于这份奏章,天子刘洵还是有几分肯定的,毕竟后世那些无良开发商的所作所为,天子刘洵也见过不少。

于是,天子刘洵便在奏章中写下了自己的建议,要求尚书台政务司立即编纂规范修筑产业的法令,一个月之内就要颁发全国执行。

最后一份奏章,是少府卿霍利呈报的。

少府卿霍利在奏章中禀报了近几个月少府的收入情况,其中除了常规的山川矿产收入以外,商贸司的收入开始暴增。

因为大汉各地驰道的不断修建,导致各地郡国的商贸日益频繁,数额也越来越大,所以商贸司下属的诸多产业发展迅猛,获利颇丰。

同时,尚书台市舶司也划拨了不少的钱粮到少府,可见此时大汉各地商贸之兴盛。

看到这里,天子刘洵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暗道:“这才是开始,精彩的还在后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