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二百二十三章 钢铁科技树

汉并天下 第二百二十三章 钢铁科技树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未央宫。

大司农耿寿昌和少府卿霍利并肩走在宫中,轻声交谈着,二人正朝着宣室殿的方向走去。

“子宾,天家近来动作频繁,对朝中大臣调动了不少,而且听说还准备更换新军三大营的兵备,正在催促我少府调拨钱粮以备支用,依你之间,天家是不是准备全面掌权了?”

大司农耿寿昌沉声说道:“惠谷此言我也深有体会,近来天家的确在谋划着大事,只不过具体情况却不知晓了。至于惠谷所说的更换三大营的兵备,我劝惠谷还是早做打算,以备不时之需!”

“哦?这是何意?”

大司农耿寿昌苦笑着说道:“惠谷也许不知道,我大司农府已经陆续调拨了四批钱粮运往了杜县新军大营,而且天家还命我继续调拨钱粮,那三大营的新军已经成为一个吞噬钱粮的巨兽了!”

听到这里,少府卿霍利不禁眉头紧锁,叹息道:“天家如此行事,用不了几年,孝昭皇帝以来积攒下来的钱粮就要用光了!”

大司农耿寿昌也是摇了摇头,说道:“如此看来,天家没有了大司马大将军的约束,准备大展手脚了,只是不知道霍家那边,天家准备如何料理了!”

正说话间,二人便走到了宣室殿之外。

少府卿霍利望着高高的台阶,轻声对大司农耿寿昌说道:“子宾猜一猜,今日天家召见咱们所为何事?”

大司农耿寿昌叹息一声,说道:“无非就是索要钱粮而已!我料想,多半是新军三大营那边又在催要钱粮了!”

说完,二人都是愁眉苦脸起来,一同登上台阶,进入了宣室殿。

此时,天子刘洵已经等候在大殿之中,中常侍耿国正在指挥几名小黄门摆弄一些物件。

大司农耿寿昌和少府卿霍利走进大殿后,对着天子刘洵叩拜行礼。

天子刘洵笑着说道:“二位爱卿免礼,过来看看朕准备的这些器具!”

大司农耿寿昌和少府卿霍利闻言都是上前,二人定睛一看,只见中常侍耿国和几名小黄门摆放了几件铁质器具,看样子与农具差不多,却又很是不同。

其中一个器具如同一口大瓮,不过是铁质的,通体漆黑,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大司农耿寿昌疑惑的说道:“天家准备的这些器具,难不成是农具?可是臣掌管天下田亩赋税,从来没见过如此模样的农具啊!”

少府卿霍利也是微微摇头,与大司农耿寿昌一样,说不太准。

天子刘洵笑着说道:“当年闻名天下的《盐铁论??禁耕篇》有言:铁器者,农夫之死生也!朕亲自设计出来的这些器具,的确大多是农具!”

大司农耿寿昌和少府卿霍利闻言都是很好奇,纷纷询问其中的妙处,毕竟能让天家亲自设计的农具,肯定比当今使用的农具更加便利,最直接的结果便是天下农田的收成增多,朝廷的赋税也会增长。

天子刘洵便一一为大司农耿寿昌、少府卿霍利介绍自己设计的数款新型农具,从耧车、锄头、简易的播种机,到打水的新型轱辘等等,不一而足,看得大司农耿寿昌、少府卿霍利眼睛都不够使。

而后,天子刘洵指着一个模样怪异的犁,对大司农耿寿昌、少府卿霍利说道:“如今各地郡国百姓农夫使用的都是长直辕犁,这种犁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很高,所以朕便设计了这种新型犁!”

大司农耿寿昌和少府卿霍利闻言都是很吃惊,没想到天子刘洵对于农田之事也如此了解,说得头头是道,很是在理,心中不禁赞叹一声。

天子刘洵继续说道:“朕设计的这种新型犁名为曲辕犁,和以前的长直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朕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了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

“朕设计的这种新型曲辕犁由十一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每一个部件都有着严格的尺寸,两部曲辕犁的部件都可以相互通用,非常便于维修。”

“朕设计的曲辕犁与现用的长直辕犁相比,增加了犁评和犁建,如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将曲辕犁的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犁壁不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

说到这里,天子刘洵对大司农耿寿昌笑着问道:“爱卿可知道精耕细作意味着什么?”

大司农耿寿昌自然明白,略微激动的说道:“启奏天家,精耕细作就意味着,同等数量的农田,可以产出更多的粮食,可以养活更多的百姓、上缴更多的赋税!”

“正是如此!”

天子刘洵笑着说道:“这曲辕犁便是朕此番主推的新型农具,大司农府和少府要全力推广下去,在我大汉各地郡国全面推行,限期一年完成,不得有误!”

大司农耿寿昌有些担忧的说道:“天家,一年的时间有些急促了,一些富户或者豪门也许还好,只需数月便可以推广完毕。可是天下郡国大部分的百姓都是寻常人家,家中有一副、或者几副犁已经是倾尽家财,或者是家中几代人继续下来的!如果朝廷贸然强令天下农夫百姓更换曲辕犁,定然会增加百姓的负担,甚至会引发百姓的不满!”

天子刘洵自然早就有所考虑,笑着说道:“所以朕才让少府不断的调集钱粮,不光是为了支应杜县三大营新军之用,也是为了推广新型农具之用!”

大司农耿寿昌和少府卿霍利大吃一惊,难道天家准备由朝廷花钱,为天下百姓更换曲辕犁?

天子刘洵笑着说道:“朕准备以成本价格向天下售卖,如此一部分百姓便可以承受下来。对于那些无力承受曲辕犁价格的百姓,朝廷可以赊账,以每年的收成扣抵!”

大司农耿寿昌、少府卿霍利闻言点了点头,二人沉吟了一下,便纷纷出言献策,对天子刘洵的这个想法进行完善。

例如,二人建议先期在各地郡国同时打造大量的曲辕犁等各式新型农具,而后先以高价向各地郡国的门阀士族、豪强大户出售,毕竟物以稀为贵,这些人肯定乐于购买。

而后再用这些赚来的钱财,加上朝廷拨付的钱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天子刘洵当即同意。

同时,天子刘洵指着旁边那个黑漆漆的铁质瓮形器具,对大司农耿寿昌、少府卿霍利说道:“二位爱卿请看这件器具!”

二人眼见这个器具,实在与农具不相符,想不出到底是做什么用的,更像是器皿。

天子刘洵笑着说道:“这个东西叫做铁锅,是朕设计出来的新东西!”

大司农耿寿昌问道:“敢问天家,这铁锅可是炊具?”

“正是!”

而后,天子刘洵拿起铁锅旁边的一支木质铲子,对二人说起了铁锅的用法,并且详细的描绘了用铁锅炒菜的过程,以及铁锅传热快、对身体好等各种优点。

大司农耿寿昌、少府卿霍利听了这么多,都对这铁锅很是新奇,特别是听到天子刘洵描绘那些炒菜的美味,都很向往。

天子刘洵说道:“朕已经将这铁锅打造出一些,分给了长安城内的几家酒肆,先看看效果,毕竟做出炒菜还需要菜油,这可是稀罕物,不过猪油也可以,只是价格也不便宜。”

天子刘洵所说的几家酒肆,其实就是王炆、唐博负责的唐家烤饼铺等产业。

这时,少府卿霍利忽然问道:“敢问天家,不知这些新农具和铁锅的支出是走朝廷府库,还是走少府?”

天子刘洵自然明白少府卿霍利的意思,便说道:“新型农具的支出走朝廷府库,铁锅打造的支出,走少府!”

此言一出,大司农耿寿昌略微有些失落,而少府卿则是面露喜色。

毕竟推广农具之事是朝廷政策,基本上是没有收益的,而且还要大费周折、迁延时日。

而推广铁锅之事,明眼人都明白这是赚钱的美差,而且是利益极大的!

天子刘洵看着二人的表情,笑着说道:“少府立即调集钱粮,在长安城、三辅各地下订单,开始大规模铸造铁锅两个月之后,开始在成本价的基础上加价三成向外出售!”

“加价三成?”

少府卿霍利大吃一惊,急忙说道:“天家,这个价格会不会有些高了,到时候会卖不出去的!”

天子刘洵笑了笑,说道:“所以朕才会提前在长安城内的几家酒肆使用铁锅贩卖饭食!放心吧,用不了一个月,长安城内的达官贵人,就会迷上这铁锅烹制出来的美食,到时候铁锅绝对不愁销路!”

此时的天子刘洵活脱脱一个“无良商人”的模样,看得大司农耿寿昌、少府卿霍利有些发愣。

这时,大司农耿寿昌犹豫了一下,问道:“天家,这铁锅一旦售卖,其获利肯定不菲,不知天家准备用这一大笔钱财做什么?”

天子刘洵自然明白大司农耿寿昌的意思,无非就是想要分一杯羹,毕竟如今朝廷府库的开支剧增,大司农府的日子也很是艰难。

不过天子刘洵并不准备将这一大块分给大司农府,因为售卖铁锅以及后续新产品的收入,天子刘洵都有自己的用处,眼下必须储存起来。

于是,天子刘洵说道:“这笔钱财大司农府就不要惦记了,朕已经有了用处。”

大司农耿寿昌还是不死心,追问道:“敢问天家准备如何支出?”

旁边的少府卿霍利有些不乐意了,正要说话,却见天子刘洵笑着说道:“二位爱卿没发现这些新农具和铁锅都是铁质吗?朕设计这些器具,一者是为了发展农业、提高天下百姓的收成和朝廷赋税,再者就是为了拉动我大汉的钢铁产量、催动钢铁技术的大发展!”

大司农耿寿昌、少府卿霍利闻言暗暗心惊,二人万万想不到天子刘洵竟然有如此宏大的计划!

看着二人吃惊的样子,天子刘洵心中暗道:“朕,从今天开始,要开始攀登钢铁科技树,推动大汉的革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