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二百二十章 开始掌权

汉并天下 第二百二十章 开始掌权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地节二年,三月。

此时被外调的霍家子弟已经陆续出了长安城,天子刘洵眼见霍家众人并无异常,纷纷前往各地郡国升迁到任,心中踏实了不少。

经过数月的沉淀,霍家人心日趋稳定,同时镇抚卿樊明也陆续招募到了数十名游侠、豪杰,开始按照镇抚司的章程进行严苛的培训。

天子刘洵闻讯心中大喜,暗中从杜县三大营新军之中抽调了数屯精兵分散进入长安城,作为镇抚司的配属属兵。这些属兵也将经过镇抚司的培训,以便尽快适应镇抚司的规矩。

由于这些属兵人数众多,所以不可能全部聚集在黄棘里的镇抚司院落中,所以镇抚卿樊明上奏刘洵之后,便在镇抚司院落周边辗转买下了十几处房屋院子,用来安顿数屯属兵。

眼见镇抚司的事务逐渐走上了正轨,并且开始按照天子刘洵的部署,镇抚卿樊明开始派出部下对尚在长安城内的霍家众人进行监视,天子刘洵心中大定,于是开始迈出亲理朝政、逐步掌权的第一步!

天子刘洵准备将奏章的管理权从三公手中拿掉,经由尚书台呈交给自己批阅。

不过天子刘洵却面临一个问题,由何人主理尚书台?

此人在朝中必须德高望重,否则霍家人绝对不会认同,同时此人又要与天子刘洵保持在统一战线,不能与霍家眉来眼去,也不能畏惧霍家的权势。

天子刘洵想来想去,忽然一个人名出现在脑海里:魏相!

魏相字弱翁,济阴郡定陶县人。魏相先后任茂陵令、扬州刺史、谏大夫、河南太守等职,他治郡有方,深得民心。

天子刘洵即位后,经光禄大夫丙吉举荐,任命魏相为御史大夫。

天子刘洵听闻魏相为人严毅,刚正不阿。在任相期间,他整顿吏治,抑治豪强,选贤任能,平昭冤狱。并要求各地官吏省诸用,宽赋税,奖励百姓开荒种田,积粮解困。

更难得的是,魏相能够与光禄大夫丙吉同心辅政,二人私交甚好,在政见上能够保持一致,也就可以保证魏相在皇权和霍家之间做选择时,不会选择倒向霍家!

就在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刚刚辞世的时候,天子刘洵为了稳住霍家众人,对霍家子弟进行了封赏,魏相担心霍氏的势力骄奢放纵,如若发展下去,恐怕难于控制,于是通过平恩侯许伯向天子刘洵上书:“《春秋》讥讽世世为卿相的人,憎恶宋三代人都做大夫。现在大司马大将军辞世了,其子又做了大将军,霍家子弟尽皆掌握政要、兵权,如此骄横奢侈,放纵不羁,恐怕将来会慢慢的无法驾驭控制了。天家应该想法削弱霍家的权势,打消他们的阴谋,来强固大汉万世的基业,也使大司马大将军的声名得以保全!“

因为按过去的规定凡上书给天子刘洵的人都要把奏书写成二份,其中一份为副本,掌领尚书省事务的官员先开阅副本,如果奏书的内容不当,就搁置起来不上报天子刘洵。魏相又通过许伯抽去了副本,以免被霍氏的人阻挡下来。

此时天子刘洵想起这份奏议,顿时就坚定了启用魏相的信心,当即征召了魏相入宫进宣室殿觐见。

很快,御史大夫魏相赶到,天子刘洵先是与魏相商谈了眼下朝中政局,魏相对于眼下霍家权势过大的情况表示了担忧,说道:“天家,此前大司马大将军在世之时,尚能够坚守本心,可以约束霍家子弟。可是如今霍家事务都是大司马、右将军、领尚书事霍禹主持,其本人尚且骄狂不法,更不用说约束霍家子弟了!长此以往,霍家祸乱朝政只是时间问题!”

天子刘洵听到这里当即表示赞同,说道:“朕也有此忧虑,所以今日才将爱卿找来,想要所有重托!”

御使大夫魏相当即说道:“天家但有交代,臣定当全力以赴、万死不辞!”

天子刘洵笑着说道:“爱卿言重了!朕准备将朝中奏章的管理权集中到尚书台,想要任命爱卿为尚书令,统领尚书台,此后奏章不经过大司马等三公之手,直接由朕亲自批阅!”

御史大夫魏相说道:“天家此举甚好,如此便可以将朝中政务紧紧抓住,可以大大牵制霍家众人的权柄!”

天子刘洵说道:“只是如此一来,爱卿所面临的压力就很大了,至少霍家众人会对爱卿施压……”

御使大夫魏相笑着说道:“天家不用担心,臣的这颗头颅就是为大汉而生的,臣有何惧哉!”

天子刘洵闻言不禁动容,起身长拜,说道:“如此,朕就谢过了!”

御使大夫魏相急忙叩拜下来,说道:“臣定然不负天家之嘱托!”

次日,天子刘洵下旨,迁御史大夫魏相为尚书令、给事中,主政尚书台。

同时,天子刘洵下旨,将朝中奏章的上传、管理之权收归尚书台。

紧接着,天子刘洵又颁布了一连串的圣旨:

任命光禄大夫丙吉为御史大夫,主持朝中监察事宜;

任命先皇后许平君之父平恩侯许广汉为光禄大夫,参预朝政;

任命孝武皇帝时重臣金日磾侄子金安上为侍中,长官宫门警卫;

金安上少为侍中,惇笃有智,受天子刘洵宠爱。之前楚王刘延寿反叛阴谋就是金安上等人揭发的,因此天子刘洵赐其爵关内侯。

升安北将军、富平侯张安世为大司马,与大司马、右将军霍禹并列。并且征调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返回长安城,负责对南军各部将领进行整顿,杜县三大营新军的统领之权由平东将军、平陵候范明有负责!

天子刘洵这一连串的旨意顿时让朝中上下为之轰动,奉车都尉、乐平侯霍山,大司马、右将军、信平侯霍禹,武卫中郎将、浔阳侯霍云三人大吃一惊,万万没想到天子刘洵的手笔如此之大,不但直接掌控了奏章的上呈之权,而且还扶持起富平侯张安世,让其与信平侯霍禹分庭抗礼!

霍家府邸。

奉车都尉、乐平侯霍山,大司马、右将军、信平侯霍禹,武卫中郎将、浔阳侯霍云三人愁云满面,天子刘洵突然连下数道圣旨,给了众人当头一棒。

此时三人心中繁杂纷乱,想要对天子刘洵的安排予以还击,可是又找不到任何由头。

武卫中郎将、浔阳侯霍云沉声说道:“不如咱们联合朝中大臣,一起上奏反对尚书台掌权之事!”

大司马、右将军、信平侯霍禹摇了摇头,说道:“尚书台一直都参与朝中奏章之事,此番天家只不过是将以往的惯例予以确认而已,充其量也就是免去了三公的参与之权,算不上直接夺权之举!如此,朝中大臣有多少人会跟着咱们反对?”

奉车都尉、乐平侯霍山忽然说道:“天家为何要启用魏相作为尚书令?此人原本只是御史大夫而已,其何德何能可以主理朝廷奏章?”

大司马、右将军、信平侯霍禹冷笑着说道:“这个魏相我倒是知道一些,此人就是一个咬不碎嚼不烂的货色,更为重要的是,此人与御史大夫丙吉私交甚好,二人常引为知己!天家提拔魏相为尚书令,完全就是冲着咱们霍家来的!”

奉车都尉、乐平侯霍山,武卫中郎将、浔阳侯霍云闻言不禁眉头紧锁,对于霍家的前景很是担心。

这时,武卫中郎将、浔阳侯霍云突然说道:“天家升迁安北将军、富平侯张安世为大司马,此举是不是想要直接分我霍家权柄!”

奉车都尉、乐平侯霍山,大司马、右将军、信平侯霍禹闻言脸色更加难看,再加上天家正在整顿南军各部将领,三人的心情越发的糟糕。

忽然,大司马、右将军、信平侯霍禹猛然站了起来,说道:“天家先是大举封赏我霍家子弟,而后又开始调整朝中人事,无非就是对我霍家一面打压、一面安抚!告诉外放在各地郡国的族中子弟,加快统领各地权柄的步伐,只要我霍家子弟在各地郡国站稳了脚跟,就不怕天家有何异动!”

奉车都尉、乐平侯霍山,武卫中郎将、浔阳侯霍云闻言点头称是。

当日,三人各自给族中子弟写去密信,霍家数十名门客策马出了长安城,朝着各地郡国赶去。

未央宫宣室殿。

御使大夫丙吉和宫门警卫金安上被征召入宫,天子刘洵正在对二人吩咐事项。

天子刘洵对御史大夫丙吉说道:“如今霍家子弟多在各地郡国为官,爱卿要留意这些人,尽量多派巡察使以及御史巡视各地郡国,搜集霍家子弟违反大汉律的证据,以为后用!”

御史大夫丙吉拱手说道:“臣领旨!”

而后,天子刘洵便对宫门警卫金安上说道:“爱卿负责未央宫、长乐宫、建昌宫警卫,要尽快掌控各处宫中的南宫卫士,将霍家势力和暗桩逐步剪除,清除霍家在宫中安插的势力!”

宫门警卫金安上眼见天子刘洵将如此重要的大事交给自己,心中大为感动,拱手说道:“请天家放心,臣定当全力以赴,确保宫中的安全!”

天子刘洵又与二人商议了一会儿,御史大夫丙吉和宫门警卫金安上便一同告辞。

天子刘洵还没来得及休息,中常侍耿国便进殿说道:“启奏天家,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刚刚入宫,正在宫门口等候天家接见!”

“快传!”

“诺!”

没过一会儿,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便来到了宣室殿,天子刘洵大笑着向前几步,说道:“爱卿,许久未见,可还安好?”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叩拜行礼,说道:“臣,拜见天家!有劳天家挂念,臣一切安好!”

而后,天子刘洵便拉着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的手,二人一同坐在了殿内,说道:“此番朕将爱卿召回长安城,其心意想必爱卿也都清楚。”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沉声说道:“天家放心,臣心中都明白!此番,臣定当辅佐天家,稳住朝局、巩固皇权!”

天子刘洵闻言欣然点头,笑着说道:“朕有爱卿辅佐,则大事可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