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二百一十八章 功过自有后人说

汉并天下 第二百一十八章 功过自有后人说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日,霍家对外发丧,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突然薨了,朝野上下为之震动,朝廷内外人心浮动!

同时,长安城内的期门精骑、羽林精骑先后返回了驻地大营,霍家也解除了对长安城各处城门的封锁,解除了对未央宫和长乐宫的封锁,这让朝廷上下和天子刘洵都长出了一口气。

紧接着,天子刘洵下旨,以天子规格葬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于茂陵!

次日,天子刘洵降旨,将度辽将军霍禹、武卫中郎将霍云、奉车都尉霍山三人召入未央宫宣室殿。

度辽将军霍禹、武卫中郎将霍云、奉车都尉霍山三人到齐之后,天子刘洵悲痛的说道:“大司马大将军突然辞世,朕心甚为悲痛,国家失去一擎天柱!”

说完,天子刘洵双眼通红、流下了眼泪。

度辽将军霍禹、武卫中郎将霍云、奉车都尉霍山三人也是痛哭不已,纷纷感谢着天子刘洵的恩德。

天子刘洵说道:“朕与太皇太后一同为大司马大将军治丧,三位爱卿随同出力!”

“谢天家恩德!”

三日之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葬礼在长安城内举行,天子刘洵亲临现场,率领宗室王公以及满朝文武出长安城,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驾沿着驰道向西北方向,朝着芒砀山中的茂陵赶去。

霍家一众子弟也在其中,众人全都素衣白稿、神色悲伤,护卫着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棺椁行进着,随同的还有数千门客以及期门精骑,声势浩大。

随行的文武百官见状多有怒意,虽然天子刘洵已经下旨,准许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以天子规格下葬,但这也是在礼仪、器具上比照大汉天子的规格而已,并不是说可以调动数千铁骑为之送葬,这已经逾越了!

不过,天子刘洵却神色淡然,并没有对眼前霍家的举动有任何不满,这让随行的光禄大夫丙吉、侍郎史高、侍郎史曾、侍郎史玄、新任丞相韦贤等人深感叹服:临事不怒,处之淡然,果然明君之气象!

半日之后,大队人马抵达了茂陵。

天子刘洵先是率领文武百官祭拜了葬于茂陵的孝武皇帝,而后便开始主持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葬礼。

在葬礼上,按照天子刘洵的旨意,为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准备了金缕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等葬具,以缊辌车,黄屋送葬。

而后,天子刘洵命中常侍耿国宣读了亲自写就的祭文。

“故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宿卫孝武皇帝三十有余年,辅孝昭皇帝十有余年,遭大难,躬秉谊,率三公、九卿、大夫定万世册,以安社稷,天下蒸庶咸以康宁。功德茂盛,朕甚嘉之。复其后世,畴其爵邑,世世无有所与,功如萧相国。宣成侯光宿卫忠正,勤劳国家……”

而后,天子刘洵当即给予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谥号“宣成”。

如此,度辽将军霍禹、武卫中郎将霍云、奉车都尉霍山三人,以及霍家众子弟全都感激不已,纷纷叩拜谢恩。

文武百官也是欣然认可,只有霍显面色不善,对于天子刘洵的旨意很是不满,特别是对于霍光坟墓的规格有很大意见。

在霍显看来,夫君霍光功盖天下,而且天子刘洵也下旨要以大汉天子的规格厚葬夫君霍光,如此夫君霍光的坟墓规模就必须按照大汉天子的规模准备,而不是眼下如此寒酸的规模!

此后,霍显在葬礼上全程黑脸,旁边的度辽将军霍禹见状心中一惊,不知道霍显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情如此气恼,不断以眼神示意,让霍显不要再生事端。

霍显见状也忍下怒意,直到葬礼结束返回大司马大将军府邸的时候,都始终一言不发。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葬礼结束之后,文武百官返回长安城、各自散去,天子刘洵返回了未央宫宣室殿,早早的入睡了。

这一夜,是天子刘洵自从登基以来,睡的最为香甜的一夜!

与此同时,大司马大将军府邸内,却依旧灯火通明,霍显、度辽将军霍禹、武卫中郎将霍云、奉车都尉霍山几人围坐在一起,众人的脸色很是不好。

霍显大声说道:“大司马大将军为大汉操劳一生,功勋卓著,可谓大汉立国以来第一!可是如今,却只能屈居那处寒酸的坟墓之中,难道你们心中不痛吗?”

众人的脸色越发的难看起来,度辽将军霍禹皱眉说道:“母亲,如今天子已经厚葬了父亲,并且加封了谥号宣成,父亲的哀荣已经很重了,依我之见,就不要再生事端了!”

霍显怒声说道:“不行!我一定要扩建夫君的坟墓,至少要扩大一半的规模!此事,你们今日便商议妥当,尽快开始动工!”

奉车都尉霍山说道:“家母,如今大司马大将军已经入土为安,此时再大兴土木,是否妥当?”

“有何不妥?”

霍显怒声说道:“夫君在地下,还不知有多么的恼怒,我等岂能坐视不管!”

众人眼见霍显一意孤行,明白如何规劝也是没有结果的,于是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次日,度辽将军霍禹向天子刘洵上奏,请求扩建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坟墓,一时间朝野轰动,丞相韦贤、光禄大夫丙吉、大司农耿寿昌等人纷纷反对,认为此举不符合朝廷礼制,天子刘洵应该予以驳斥!

天子刘洵也没有想到霍家会突然提出此议,沉吟了一番之后,便说道:“大司马大将军为我大汉辛劳数十年,乃是我大汉的大功臣,扩建坟墓也是应该。此议,朕准了,今日便降旨!”

此言一出,朝野哗然!

所有人都想不到,天子刘洵竟然会当场答应霍家的无理要求,度辽将军霍禹更是没有想到,原本自己还准备了一番说辞,以备天子刘洵反对之时予以应对。

可是度辽将军霍禹万万没想到,天子刘洵竟然直接答应了下来,如此自己反倒有些措手不及了。

“臣、臣谢过天家!”

当日朝议结束之后,天子刘洵返回了寝殿,侍郎史高、侍郎史曾、侍郎史玄三人跟随左右,没过一会儿,光禄大夫丙吉、丞相韦贤也先后赶来。

众人对于今日朝议上度辽将军霍禹的奏议很是愤慨,认为这是霍家在威逼大汉天子,已经有了不臣之意!

天子刘洵让众人落座,而后叹息一声,说道:“大司马大将军受命于危难之际,辅佐年幼的孝昭皇帝,全力推行当年孝武皇帝的轮台诏书,坚持与民休息,我大汉能够如此兴盛,大司马大将军可谓功不可没。”

“武帝英雄类始皇,甘心黩武国几亡。晚年赖有知人术,解把婴儿付霍光。”

天子刘洵念完自己为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做的这首诗,感叹道:“正是因为如此,朕才在朝议上答应了度辽将军的奏议,诸位也不必为此而愤愤不平。”

可是天子刘洵的话语,并不能消弭众人心中的愤怒,丞相韦贤说道:“天家,如今霍家众人僭越礼制,他们不但公然扩大大司马大将军的陵制、扩建自己的府第,而且霍家人明显目无皇帝,就拿武卫中郎将霍云来说,其多从宾客,张围猎黄山苑中,使苍头奴上朝谒,莫敢谴者!其余如度辽将军霍禹、奉车都尉霍山、长乐宫卫尉邓广汉等人,皆骄狂不法,长此以往,国法何在!”

光禄大夫丙吉也是说道:“丞相所言极是!如今大司马大将军已经辞世,正是削减霍家众人权柄的大好机会,天家应逐步收回朝廷权柄、惩处霍家违反大汉律之人,尽快掌控朝中局势!”

侍郎史高说道:“天家出手的第一步,应该先想办法掌控南军、期门、羽林三支大军,而后便是将领军在外的度辽将军霍禹拿下!如此,则霍家大事去矣!”

侍郎史曾、侍郎史玄也是纷纷发言,二人认为天子刘洵应该尽快与领军西征的平西将军、安远侯郑吉,平北将军、龙额侯韩增,辅国将军、长罗侯常惠,平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

侍郎史曾说道:“天家四位将军麾下集结着我大汉十几万精锐大军,霍家一定会想方设法与四位将军取得联系,为防止意外,天家应尽快为四名将军下旨,与四位将军取得联系!”

天子刘洵想了一下,笑着说道:“如今大司马大将军刚刚辞世,朝中上下、长安内外应当保持平稳,不宜大动干戈!所以,期门、羽林、南军三支兵马还是维持现状为好!”

“至于西征大军的四位将军,朕暂时不会下旨联络的,西域战事事关我大汉国运,朝中的争斗不能对四位将军有丝毫的影响,所以朝廷按时供应大军补给粮草便好,不要对四位将军有任何书信和旨意!”

众人闻言都是十分不解,天子刘洵被大司马大将军压制了数年之久,甚至先皇后许平君之死都与霍家脱不了干系,如此仇怨,天子刘洵难道忘记了吗?

光禄大夫丙吉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天家,眼下时机正好,为何要如此行事?”

天子刘洵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回答光禄大夫丙吉的询问,只是说道:“诸位爱卿也都累了,都回去休息吧!”

众人见状只好纷纷告辞。

待到众人离开之后,天子刘洵对中常侍耿国说道:“传镇抚卿樊明,入宫觐见!”

“诺!”

当镇抚卿樊明急匆匆赶到未央宫宣室殿的时候,天子刘洵正在绢帛上书写圣旨。

“臣,镇抚卿樊明,叩见天家!”

天子刘洵一边写着,一边说道;“亮工稍等,待朕写完再说!”

“诺!”

过了一会儿,天子刘洵写好了圣旨,便对镇抚卿樊明说道:“亮工,从今日起,镇抚司将全部的精力放在霍家方面,重点监视度辽将军霍禹、奉车都尉霍山、武卫中郎将霍云、长乐宫卫尉邓广汉、中郎将王汉、散骑都尉赵平等人,要尽快搜集几人违反大汉律的证据,备用!”

镇抚卿樊明闻言暗暗一惊,当即拱手领命。

而后,天子刘洵忽然问道:“亮工以为大司马大将军是忠臣还是权臣?”

镇抚卿樊明顿时愣住了,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回答。

天子刘洵苦笑一声,说道:“其实朕也不知道,不知道大司马大将军究竟是忠臣还是权臣!”

说到这里,天子刘洵长叹一声,说道:“算了,不想了!大司马大将军的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