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二百零六章 强军兵备

汉并天下 第二百零六章 强军兵备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未央宫,麒麟殿。

天子刘洵降旨处置了楚王刘延寿,随着楚王刘延寿伏诛,楚王一脉尽数被朝廷处置,而楚国也被朝廷撤销,其地直接被朝廷改为彭城郡,一时间大汉各地的藩王人心震动,所有人都对朝廷和天子刘洵畏惧不已,纷纷约束自己的宗族,生怕被朝廷揪住把柄,被天子刘洵以雷霆手段处置掉!

这一天,天子刘洵正在查看楚王刘延寿结案的案卷,刚刚从杜县新军营垒赶回长安城的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顾不上休息,直接进宫面见天子刘洵,向天子刘洵禀报新军的近况。

对此天子刘洵大为欣喜,当即召见了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

“启奏天家,新军三大营将近六万将士已经操练经年,各部将士阵型严整、技击精湛、号令严苛,俨然一副强军之象!”

“只是目前新军三大营所需兵备还不齐全,长安城内的兵仗局和武库早在数月之前,就已经停止对新军三大营的供应,目前只有新军营垒的兵仗局正在全力供应兵备,可是所产兵备的数量还不足,需要朝廷尽快调拨、配备!”

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所说的情况,天子刘洵早已经知道了。当初在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坚持下,天子刘洵不得已答应长安兵仗局、武库停止对新军三大营的兵备供应,所以对于新军三大营兵备短缺的情况是有心理准备的。

天子刘洵沉吟了一番,说道:“朕记得新军营垒的兵仗局规模远比长安城内的兵仗局大,供应六万新军将士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可如今为何产量如此之低?”

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拱手说道:“启奏天家,新军营垒的兵仗局如果全力打造兵备的话,的确可以凭借一己之力供应新军三大营!可是如今新君营垒的各处工坊产量有限,而且臣想方设法采购的铁料等原料数量不足,这些方面都制约着新军营垒兵仗局的产量!”

天子刘洵点了点头,说白了就是原材料供应不足,导致新军营垒兵仗局的产能无法完全释放!

于是天子刘洵说道:“如此,朕会从少府中调拨部分钱粮,同时从杜县史家筹集一部分钱粮,再度兴建数处铁矿等矿场,同时再兴建几处工坊,如此从根本上解决兵仗局原料供应不足的局面。”

“新军兵仗局是朕即将推出新政的重要环节,必须要做到自给自足,绝不能受制于人!所以,从原料开采、初加工,再到兵仗局铸造成品兵备,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能够自给自足,形成一整条产业链!”

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认真听着,虽然对天子刘洵所说的一些名词的含义并不是很清楚,但是大体的意思也是明白的,那就是新军的所有事情都要能够自己解决,绝不能被别人掐住脖子!

“臣明白了!请天家放心,臣会尽快完成新矿场和新工坊的兴建,并且会让这些新矿场、新工坊尽快投产!”

天子刘洵笑着说道:“朕对此深信不疑!”

接着,天子刘洵又说道:“如今新君将士的兵备不齐,富平侯可以先从三辅各地征调一批兵备用着,朕会写好诏令发布下去。同时,新军所需的兵备有许多都是最新制式的犀利兵备,目前不宜全面推广全国打造,还是先在新军营垒的兵仗局打造,要做好保密和防范!”

“诺!臣自然尽力!”

这时,天子刘洵询问了一下张安世准备调拨哪些兵备,张安世对于此时汉军装备的各式兵备如数家珍,便为天子刘洵讲解了起来。

“启奏天家,此番征调兵备留用,臣中意的兵备有几种,首先便是强弩!”

“我汉军装备的强弩非常精良,在前秦弓弩增加大望山的基础上,又添加了刻度,使强弩在射击时拥有了稳定的参照。而且随着铜弩廓取代木弩廓,弩身对拉力的承受力也大大增强了。目前在北军中装备的强弩,划船器般上弦的腰引弩最高拉力可达七百斤以上,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有效射程超过七百五十步以上!只是这种强弩的射击速度太慢,到了战场上基本上只能射出一轮,实用性不及臂张弩(用双手奋力上弦)和踏张弩(手脚并用上弦),所以臣准备征调大量的臂张弩、踏张弩,装备新军各部!”

对此,天子刘洵当即答应下来。

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继续说道:“天家,我大汉的兵备种类在前秦弓矢、殳、矛、戈、戟这五兵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汉军军士使用的武器已是多种多样。长兵备有殳、戈、矛、戟;短兵备有刀、剑;远射兵备有弩、弓;防护兵备有盔甲、盾牌;攻守的兵备有钩镶。此外还有锤、挝、杖、钺、斧等劈砍、锤砸兵备。在各种兵备之中,精铁兵备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当年晁错所列的弓弯、短兵、长戟、剑盾、矛铤等多是质量精良的铁制兵备,这些兵备的质量远远优于匈奴的兵备。正如晃错所言,我汉军的精兵良器用于战斗: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匈奴之兵弗能当也,匈奴之革笥木荐弗能支也,此中国之长技也。”

“由此,臣准备征调一批长戟、环首刀、甲胄和钩镶。”

天子刘洵笑着说道:“没问题,朕会一同降旨征调。”

“再有就是战马了!”

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说道:“天家,目前新军三大营中缺少的兵备可以慢慢打造,可是所缺的战马却是无从筹措。”

“新军竟然缺少战马?”

“正是!”

“难道眼下朝廷缺少战马吗?朕可是专门降旨,要求为新军三大营供应足额的战马的!”

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沉声说道:“启奏天家,我汉家至今并不缺少战马!”

“我大汉与前秦一样,都由朝廷实行马政之策,由九卿中的太仆统管,不同之处在于,我大汉的太仆是朝廷的心腹近臣之一,其下直辖“天子六厩”及其他京师官厩,如家马、骏马、龙马、闲驹、橐家等。各马厩或设厩令、或设监长,如大厩、未央、家马、骏马路駖、骑马等厩均设厩令以为总管;闲驹、橐泉、騊駼、承华、龙马等则以监长为长。厩令、监长平级。厩令下又各设“五丞一尉”,监长以监丞为副。西北边郡的三十六所牧马场也直隶太仆,分别由六位牧师苑令具体管理,每令之下设三丞为副手。朝廷还常遣护苑使者前往监护视察。”

“当年孝武皇帝时设水衡都尉,掌管部分皇室财政,天子六厩亦转隶水衡都尉不再由太仆管辖。为了提高养马效能,孝武皇帝还时常根据具体情况随时任命养马官吏,如“金日输黄门养马,牵马又肥好,拜为马监”。大汉各郡国地方的马政,在郡县由马丞负责;在封国由仆及其属吏厩长、厩丞负责,平时饲养训练军马和为驿传提供快马,战时按朝廷的命令如数供给军马,若不能如数提供,有关官吏要受到处罚。另外,边防汉军各部也设有马厩,牧养为数不少的军马。”

“由于我大汉历来重视军马的牧养,不断完善马政建设,使军马牧养得到很大发展。当年孝武皇帝时,厩马已扩充到四十万匹。元狩三年,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漠北,一次动员的战骑竟达二十四万匹,足见当时养马规模之大。”

说到这里,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叹息一声,说道:“即便到了眼下,朝廷各处养殖的战马数量也有三十万匹上下,数量非常庞大!只是由于此前大司马大将军……”

天子刘洵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定然是之前霍光“关照”过太仆,所以才会造成新军各部缺少战马的窘境!

此时,天子刘洵说道:“如此,朕今日便给太仆降旨,立即为新军各部补充战马,本月之内就要全部调集到位!”

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拱手说道:“谢过天家!”

正说话间,光禄大夫丙吉觐见,走入大殿之后,光禄大夫丙吉先是与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互相见礼,二人已经许久未见,此时相见很是高兴。

而后,光禄大夫丙吉便拱手说道:“启奏天家,臣得到消息:大司马大将军府邸今日来关门谢客,霍家的门客和下人全都未见进出,只有数名方士在这几天时间里进出过几回!”

听到这里,天子刘洵猛然站了起来,旁边的中常侍耿国和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都是惊诧不已。

天子刘洵眉头紧锁,看了看众人,说道:“难道大司马大将军真的病倒了?霍家在封锁消息!”

对于这等大事,中常侍耿国自然是不敢妄加评论,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想了一下,拱手说道:“可是霍家如此关门谢客,外界不是都知道大司马大将军病种了吗?这明显就是画蛇添足之举,以大司马大将军的才智,怎会做出如此低劣之事?”

光禄大夫丙吉也是点头赞同,说道:“富平侯所言甚是,大司马大将军不会想不到这点,就算是真的病倒了,也会让霍家上下人等一如往常,绝不会做出任何不同于以往的举动来!”

听完二人的话音,天子刘洵也是沉吟不语,默默思考了许久之后,忽然站起来说道:“如果大司马大将军病重昏迷不能理事的话,此时霍家应由何人主事?”

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和光禄大夫丙吉都是一惊,二人想到了一个不敢相信的情况!

二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说道:“定然是霍显、霍山、霍云三人!”

“那就对了!”

天子刘洵冷笑着说道:“也许,闭门谢客之事,就是出自他们三人之手!”

此言一出,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和光禄大夫丙吉、中常侍耿国悚然而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