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二百零四章 自寻死路

汉并天下 第二百零四章 自寻死路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月之后,在南方通往长安城的驰道上,一队数十名期门精骑正在纵马赶路,侍郎史玄乘坐着一辆马车,被这队期门精骑护在中央,一同向北赶往长安城。

同时,一辆囚车也在这支队伍之中,楚王刘延寿披头散发的坐在囚车内,目光呆滞的看着前方,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脸上满是悔恨的神色。

很快,大队人马就进入了长安城,在侍郎史玄的命令下,大队人马直接来到了城内的昭狱,并将楚王刘延寿送到昭狱之中。

此时,廷尉路温舒提前收到了消息,在昭狱门外已经等候多时了,眼见楚王刘延寿押到,便招呼手下的狱卒将其收押,并且调集了大批人马,对楚王刘延寿严加看管。

而后,廷尉路温舒便迎上前去,对侍郎史玄笑着说道:“辛苦史侍郎这一趟了,如今逆臣顺利押解回来,当真是大功一件啊!”

侍郎史玄拱手说道:“都是为朝廷奔波,应当的!只是楚王交接之后,剩下的事情就劳烦廷尉大人了!”

“哈哈,好说!”

说完,侍郎史玄与廷尉路温舒做了交接手续,便告辞前往未央宫,向天子刘洵复命去了。

这一天,楚王刘延寿被押到长安城的消息不胫而走,朝野上下、城内门阀都知道了这个消息,长安城内外为之震动,文武大臣、门阀家主都在暗中议论着这件事情,不知道天家和大司马大将军将会如何处置楚王刘延寿。

在此时二十几万汉军将士依旧奋战在西域的情况下,楚王刘延寿竟然意图谋反,让朝野上下,长安内外为之侧目,楚王刘延寿如此行径简直如同叛国一般恶劣!

一时间楚王一系成为过街老鼠,几乎沦落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根本没有人为楚王刘延寿说话!

天子刘洵收到侍郎史玄的复命之后,很是满意,问道:“如今楚国那边的局势如何?收押楚王的时候,楚王一脉的宗室可有人跳出来阻挠?”

侍郎史玄拱手说道:“启奏天家,臣在返回的时候,楚国的局势依旧平稳,并没有因为楚王刘延寿被朝廷缉拿而产生动荡。至于楚王一系的宗室,在此番缉拿楚王刘延寿的过程中,并没有人站出来阻挠,楚王一系的宗室子弟此番显得全都很恭顺!”

天子刘洵有些愕然,而后说道:“这么说起来,这个楚王刘延寿就是个白痴啊!竟然连自己的宗族都不向着他?楚王刘延寿尽然在没有任何人支持自己的情况下,就贸然联络广陵王刘胥!”

侍郎史玄对此也是深有同感,说道:“楚王刘延寿行事缺乏思考,完全就是没心思的模样!据说广陵王刘胥收到楚王刘延寿派人送去的密函之后,吓得直接病倒了,并且派人将那份密函送到臣这里,一并上呈给天家!臣也是在抵达长安城几天前才收到的,今日复命便一并呈给天家。”

天子刘洵点了点头,接过中常侍耿国转呈上来的密函看了看,便笑着说道:“如果这等算计都能夺得皇位,那朕岂不是显得太过无能了!将这份密函一并送到廷尉府,作为楚王刘延寿的罪证之一,告诉廷尉路温舒:尽快结案!”

“诺!”

接着,天子刘洵又想了一下,说道:“还有,派人警告广陵王刘胥一番!此番如果不是楚王刘延寿被人检举,此事还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才会被揭露出来,广陵王为什么没有及时向朝廷奏明情况?为什么等到事情大白于天下之后,才想着将这份密函呈报朝廷?”

侍郎史玄犹豫了一下,问道:“天家的意思是,广陵王那边也要……”

天子刘洵摇了摇头,说道:“朕念在广陵王乃是朕的长辈,此番也主动上交了密函,所以此番便不再追究其罪责了,不过广陵王要明白朕的苦心,今后要谨慎行事!”

“诺!”

侍郎史玄拱手说道:“臣今日就选派使者出发!”

几日之后,廷尉路温舒开始审理楚王刘延寿谋反一案,并且陆续将楚王刘延寿提审了几次,基本上弄清了事情的始末。

于是,廷尉路温舒便写下了此案的卷宗,将连同密函在内的所有证据整理好,准备结案,向天子刘洵和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回禀案情。

可是当楚王刘延寿看到廷尉府出具的卷宗,以及自己的供词之后,却坚决不肯画押。

面对廷尉路温舒的威胁和规劝,楚王刘延寿根本不为所动,并且要求面见天子为自己辩解,被恼怒的廷尉路温舒当即否决。

眼见楚王刘延寿不肯认罪伏法,廷尉路温舒又不好在宗室封王的身上动刑,心中既恼怒又无奈,只好每日派人前去狱中,不断对楚王刘延寿进行规劝,可是收效甚微,楚王刘延寿始终要求面见天子刘洵,对于送去的卷宗和罪证,一概不予认可,声称是有人在诬陷自己。

此时,楚王刘延寿面对身陷囹圄的危局,并没有选择坐以待毙,而是对一名狱卒许下重金,拜托这名狱卒代为向外面传递消息。

这名狱卒本就是荆楚人,年轻时在北军中效力,后来在对匈奴的大战中伤了腿,无法继续上阵杀敌。

后朝廷念在狱卒有些战功,便将其留在长安城内的昭狱中服役,以便可以领些军饷养家。

这一日,楚王刘延寿找了一个机会,趁着左右没人的时候,隔着门栏一把拉住了前来送饭食的狱卒,低声说道:“义士!本王已经写好了一封血书,请代为转呈给大司马大将军,事成之后,本王将以黄金五十斤作为酬谢!”

狱卒听完之后犯了难,说道:“小人只是一名狱卒而已,又怎会认识大司马大将军?这封血书真的送不出去啊!况且,楚王如果真有冤屈,大可与廷尉大人诉说,说给小人听也于事无补啊!”

楚王刘延寿见状急忙说道:“还请义士不要推辞,那廷尉就是在陷害本王!即便义士见不到大司马大将军,也可以将这份血书呈给长安城内任何一位霍家的人。只要本王能够从这里出去,一定信守承诺,为义士相赠五十斤、不!一百斤黄金,外加良田百亩,宅院一处!”

听到这里,狱卒也是双眼冒光,自己虽然在长安昭狱内任职,可是俸禄有限,哪里见过这么多的钱财家产?

此时狱卒听到楚王刘延寿的称诺,便咧着嘴说道:“小人倒是认识一个霍家人,是在期门之中服役的一名屯长。此人与小人相熟,也许可以走一走他的门路!”

“如此甚好!”

说完,楚王刘延寿便将写满了血字的一块破布递给了狱卒,那名狱卒收好藏在了自己的衣服里,便离开了。

几天之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看着眼前的血书,神色异常慢看,紧皱的眉宇之间蕴含着怒色,让旁边的武卫中郎将霍云、奉车都尉霍山大气都不敢喘,生怕被牵连到。

过了一会儿,外面传来了一阵呻~吟声,一名门客走了进来,拱手说道:“启禀大司马大将军,期门屯长霍格已经被仗责五十板!”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依旧没有说话,旁边的武卫中郎将霍云急忙低声说道:“拖出去!”

“诺!”

待到门客离开后许久,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才开口说话:“还是给霍格二十金安家费吧,毕竟人已经打废了……”

武卫中郎将霍云怒声说道:“大司马大将军太过仁厚了!这个霍格不知死活,竟然擅自接下了楚王的血书,为我霍家揽下这么一件祸事,打死他都不为过!”

旁边的奉车都尉霍山也是点头称是,对已经半死不活的霍格没有一丝的怜悯。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则是微微一叹,并没有在这件事上过多的纠缠下去,而是拿起了眼前的血书,对二人说道:“楚王想要将我霍家拉下水,以图保下自己的一条命。哼!真是没想到,一向昏聩的楚王竟然也有灵光一现的时候!”

武卫中郎将霍云说道:“大司马大将军,此事如何收尾?我担心朝中各方会得到消息,我霍家必须尽快做出反应啊!”

奉车都尉霍山说道:“此事不好办,大司马大将军救楚王、或是不救楚王,都会落人口实,都会对我霍家不利!”

对于武卫中郎将霍云和奉车都尉霍山所言,霍光自然都是明白的。

而且,霍光还清楚的认识到霍家已经是大汉第一权贵门阀,自己还联合了朝中大臣废黜过大汉天子,所以对于皇位的非正常更迭非常敏感,决不允许霍家与叛逆有所牵连!

同时,如今的楚王刘延寿已经是一条落水狗,已经没有再翻盘的机会,霍光认为此番谋反之事大白于天下,楚王刘延寿不但性命堪忧,而且其封国楚国也势必不保,霍家就更没有必要去保一个行将就木之人!

于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心中已经暗暗下定了决心,对于楚王刘延寿谋反之事,霍家的确要出手,不过并不是救人,而是要杀人!

这时,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忽然将手中的血书丢在了地上,而后说道:“老夫也是刚刚想明白,此事我霍家没有必要被楚王牵着走!”

武卫中郎将霍云和奉车都尉霍山都是一愣,不明白霍光的话是什么意思。

“老夫不会救楚王,但是也不会视而不见!”

霍光冷笑一声,说道:“既然楚王想尽办法送了一份血书过来,如此精彩的文章,岂能不给天家看一看?”

听到这里,武卫中郎将霍云和奉车都尉霍山都是恍然大悟,纷纷笑着说道:“如此,天家肯定大呼精彩!”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没有理会武卫中郎将霍云和奉车都尉霍山的话语,而是说道:“告诉家里人,尽快联络朝中文武大臣,两日之后便是朝议之日,到时候诸位随老夫一同上奏天听!楚王刘延寿竟然暗中串联朝中大臣,简直是自寻死路!”

“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