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一百九十六章 马镫

汉并天下 第一百九十六章 马镫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没过一会儿,中常侍耿国便带着几名小黄门走进大殿,众人不但拿着一副铁质的环状物品,还牵来了一匹战马,战马北上还捆绑着什么东西。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武卫中郎将霍禹、大司农耿寿昌见状疑惑不已。

不过当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武卫中郎将霍禹仔细看了看小黄门拿来的那副铁质环状物品的时候,都是如有所思的样子,紧接着便恍然大悟。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说道:“天家准备的这些东西,难不成就是用来骑乘战马之物?”

天子刘洵笑着说道:“大司马大将军说得没错,这些就是朕研究出来的马鞍和马镫!”

“马鞍?马镫?”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武卫中郎将霍禹、大司农耿寿昌重复着这两个词语,都没想到天子刘洵竟然还懂得百工之技巧。

这时,武卫中郎将霍禹忽然说道:“天家研究出的这些东西,看样子与军中将士自行使用的布蹬类似,不过却更加精细复杂,还换成了铁质的!”

天子刘洵说道:“朕在翻看了我汉军历次骑战的记录,并且巡视了新军三千营的装备之后,发现不管是我汉军铁骑还是匈奴人的铁骑,都只是用缰绳拴住战马来方便骑乘,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冲锋之时全凭双腿夹紧战马腹部,用身体来掌控平衡,根本无法全神贯注的投入战斗。”

“朕以为这副马鞍和马镫是我大汉军队中最为重要的一项革新,朕准备在全军之中推广下去!三位爱卿应该知道,眼下我汉军铁骑将士需要骑跨于裸马的背上,仅靠抓住缰绳或马鬃并用腿夹紧马腹使自己在马匹飞驰的时候不致摔落。但这种方式是很不可靠的,首先是长时间骑马容易疲劳,同时在奔跑的马背上也难以有效地使用弓箭,而在近战中,铁骑将士也无法随心所欲地使用刀剑和长矛,劈砍或刺杀落空、双方兵刃的撞击等都随时会令铁骑将士从马上滑下。因此我汉军铁骑将士的训练难度极大,规模难以成型。”

“匈奴人自小便生活在战马上,所以没有装备辅助骑乘也无妨,反正都已经习惯了。可是我汉军将士却比不上匈奴人,必须要经过严苛的训练才可以策马冲锋,而且效果还不如匈奴人。由此,朕才在看了军中流行的布蹬之后,突发奇想进行了改良,就是诸位爱卿眼前的这副马镫和马鞍!”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武卫中郎将霍禹、大司农耿寿昌闻言都是来了兴趣,纷纷上前围观。

天子刘洵也笑着走上前去,让中常侍耿国以及几个小黄门演示一番,将马镫和马鞍装上战马,让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武卫中郎将霍禹、大司农耿寿昌看得直观一些。

此时大汉并没有马镫,早期的马具除了笼头、缰绳之外,根本没有马镫、没有高桥鞍,汉军将士骑乘之时非常不便,也无法快速提升战力。

天子刘洵在打造出这副马镫、马鞍之前,便参考了记忆中后世的一些实物,并且结合了一些此时的马具的样式,才打造出了众人眼前的这副马镫、马鞍。

只见这副马镫是一个平底的环形物,用皮带固定,悬挂于战马上鞍的两边,供骑者放置双脚,也可以辅助骑者上下。

有了马镫,骑者更容易在鞍上坐稳,也更容易控制马匹,从而能够解放双手,在马上做出各种战斗动作,并且让骑者借助双腿的力量,在战斗中发挥出更大的战力。

马镫的这些优点根本不用介绍,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武卫中郎将霍禹、大司农耿寿昌三人便都看了出来,三人的脸上满是震惊和喜悦,看向天子刘洵的眼神变得有些复杂。

天子刘洵也注意到众人的神色,不过并不以为意,而是为三人介绍着自己的杰作:“……朕参考了最初的样品之后,将镫柄大大缩短,其与横环连接的部分成短柱状,形似柄颈,从而使柄部看起来很像镫环上扁形的“耳“,镫柄为圭首形或方形;穿位于镫柄的中部或下部。踏板较为平直或略微向下弧,其宽度大于马镫通体厚度……”

介绍完马镫之后,天子刘洵又指着已经捆绑在战马北上的马鞍说道:“这就是朕设计出来的高桥马鞍,马鞍的两端从平坦逐渐转为高翘,限制了铁骑将士身体在策马冲锋时的前后滑动趋势,提供了纵向的稳定性。再配合马镫的使用,通过固定双脚提供横向稳定性,同时在马鞍的协助下将铁骑将士和战马结为一个整体,这样不论战马怎么跑,铁骑将士都能稳稳地坐在马背上,使骑兵利用马匹的速度进行正面冲击成为可能,避免了以往铁骑冲阵时的高伤亡!”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自然明白马鞍和马镫的巨大意义,有了这两件利器,从此大汉铁骑将如虎添翼,甚至可以让大汉铁骑部队迅速扩充,即便是新兵的战力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比肩、甚至是超过胡人!

此时,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武卫中郎将霍禹、大司农耿寿昌都对眼前的马镫和马鞍爱不释手。

特别是武卫中郎将霍禹,更是双眼冒光,等到自己前往并州边郡赴任之后,如果在自己麾下的铁骑大军中普及装备马镫和马鞍,那自己麾下的铁骑大军将如虎添翼,甚至可以碾压当面的匈奴铁骑!

如此一来,武卫中郎将霍禹甚至看到了自己建立赫赫战功的情景,眼神之中充满了欣喜。

可是天子刘洵接下来的一番话,却浇灭了武卫中郎将霍禹心中的火热。

“这马镫和马鞍虽然看上去简单,但却是军国利器,必须作为我大汉的隐秘至宝,绝不可轻易示人。所以,马镫和马鞍即便在汉军之中普及推广开来,也要分出先后顺序:现在长安城内的北军、南军、期门、羽林,以及杜县新军之中普及装备,而后在我大汉腹地的各郡国之中装备,最后再装备各地边军铁骑,以防止马鞍、马镫之法被胡人获得!”

天子刘洵的意见当即获得了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支持,霍光也认为马镫和马鞍绝不能让胡人,特别是匈奴人获得,否则将会对大汉的边郡造成不可估量的威胁!

同时,大司农耿寿昌也同意天子刘洵的决断,毕竟大汉帝国拥有的铁骑大军数量很多,至少在数十万之巨,一旦全面普及装备起来,国库的开支将瞬间暴涨,还是分为几步的好,可以让朝廷的支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不过武卫中郎将霍禹的脸色就有些难看了,此时满心的不愿意,却又不敢反驳,毕竟天子刘洵、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大司农耿寿昌都已经达成了一致,霍禹也只能认同了。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想了一下,问道:“敢问天家,这马镫、马鞍铸造起来是否费事?耗费几何?”

天子刘洵说道:“这些马镫和马鞍铸造起来并不费力,只要有了图样,就算是民间的寻常铁匠铺也可以铸造出来,很是方便。至于耗费嘛,因为这些马镫、马鞍都是精铁铸造,所以造价有些高,一副马镫、马鞍的造价差不多需要两缗左右!”

听到这个价格,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和大司农耿寿昌都不由得微微皱眉,价格有些高啊!

大汉的铁骑数十万,算下来全部装备齐全的话,朝廷就需要花费一百多万缗,那可是足足数十亿铢,相当于大汉帝国十几年的收入!

看到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和大司农耿寿昌脸色不善,天子刘洵自然明白其中的缘由,于是说道:“朕也知道在军中推广马镫、马鞍耗费巨大,不过这也是势在必行之事!”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和大司农耿寿昌都是点了点头,明白天子刘洵所说是正理。

于是,大司农耿寿昌首先说道:“如此,便请大司马大将军列出推广普及马镫、马鞍的计划,而后我大司农府便按照计划拨付款项,给各地郡国的兵仗局下达铸造任务!”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沉吟了一番,说道:“那就按照天家的意思,先在北军、南军、期门、羽林,以及杜县新军之中普及装备,而后再推广到三辅及河南,至于其余的郡国就等上几年再说吧!”

说完,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看向了天子刘洵。

霍光所说的这些都是具体的实务,天子刘洵自然不会过多的干预,于是便笑着说道:“全由大司马大将军做主!”

大司农耿寿昌见状便说道:“如此,我这两日便开始调拨钱粮,并且会告知长安城内的兵仗局和武库,也请大司马大将军下发正式的手令!”

“这是自然!”

天子刘洵见状暗暗出了一口气,而后挥了挥手,中常侍耿国便急忙招呼几个小黄门牵着战马离开了大殿。

这时,天子刘洵说道:“朕准备明日便降旨,册封富平侯、平陵候为新军主将、副将,并且宣布富平侯、平陵候升迁的消息。当然武卫中郎将升迁为度辽将军的旨意,明日也会一并颁布。如此,大司马大将军以为如何?”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眼见天子刘洵决意将此事办成事实,不由得眉头微皱,想要说些什么拖延一番,却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再加上此时霍光自己的主要精力都被西域战事牵扯着,今日天子刘洵又来了一处马镫、马鞍的普及之事,更让霍光感到千头万绪、精力不足,一时间竟然有种无力的感觉。

想了一会儿之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微微一叹,说道:“老臣,没有异议!”

“善!”

天子刘洵微微一笑,正要再说些客套话,却见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说道:“不过老臣以为,霍禹卸任武卫中郎将一职之后,南宫卫士不能无人统领。老臣的建议是,不如由中郎将霍云迁为武卫中郎将,统领南宫卫士,并掌管未央宫、长乐宫、建昌宫宿卫!不知天家意下如何?”

天子刘洵原本想着先拿掉霍禹,而后陆续安插别人掌控南宫卫士,一步步解除霍家对未央宫、长乐宫、建昌宫的管控。

可是此时天子刘洵已经明白,霍光看出了自己的意图,于是笑着说道:“大司马大将军的安排很是稳妥,朕没有意见!”

次日,天子刘洵颁布圣旨,迁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为安北将军,统领新军各部。免去平陵候度辽将军之职,升为平东将军,为新军副将。升迁武卫中郎将霍禹为度辽将军,迁中郎将霍云为武卫中郎将,统领南宫卫士,掌管未央宫、长乐宫、建昌宫宿卫。

一时之间,朝野上下为之震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