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一百七十四章 皇子刘奭

汉并天下 第一百七十四章 皇子刘奭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安城,未央宫宣室殿。

皇子刘奭被转移到未央宫承明殿之后,侍郎史玄便不离其左右,甚至在皇子刘奭就寝的时候,侍郎史玄都会搬来一张卧榻,就睡在门口,不让任何可以的人接进皇子刘奭。

同时,天子刘洵让中常侍耿国抽调人手,从未央宫中抽调了几名可靠的小黄门,一并安排到承明殿去,给侍郎史玄打下手,一天十二个时辰对皇子刘奭进行看护。

如此,天子刘洵才稍稍放下心来。

这一日,天子刘洵看完新军筹建的最新奏报,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建,新军的营垒已经大致成型,如同一座小型城池一般,四面修建有高墙,每面高墙开有一座大门,大门外面再设有壕沟、独木桥和拒马。

同时,每面高墙都修建有两座箭塔、三处马面,在营垒的外围还挖了一道护城壕沟,在四处高墙拐角处也各修建了一座箭塔,整个营垒防护力十足!

新军营垒中的主要建筑,如武库、兵仗局、营房等等,也在全面修建之中,预计两、三个月便可以修建完毕。

与此同时,新军的兵马也集结完毕,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和度辽将军、平陵侯范明友从随军乡勇、各地调集的乡勇,以及各地边军之中,一共集结了几乎六万人马,此时已经开始整编,并且进行一些基础的操练了。

看完这些奏报之后,天子刘洵心中大好,过一段时间张安世、范明友便会将新军的将佐人员报上来,而天子刘洵也开始思考这支新军的主将、副将人选。

正午时分,中常侍耿国带人送来了饭食,天子刘洵有些想念皇子刘奭,便让中常侍耿国亲自去将皇子刘奭带来,与自己一同用饭。

很快,已经两岁多的皇子刘奭被中常侍耿国抱了过来,侍郎史玄也一同跟了过来。

天子刘洵见状喜笑颜开,亲自抱着皇子刘奭用饭,父子二人其乐融融,旁边中常侍耿国、侍郎史玄见了也是感触颇多。

特别是侍郎史玄,这段时间贴身照顾皇子刘奭,每当刘奭牙牙学语叫着母亲的时候,便感到十分痛心。此时再看到天子刘洵舐犊情深,侍郎史玄不由得双眼微红、微微叹息。

天子刘洵与皇子刘奭用饭之后,就在大殿之中玩耍了一会儿,忽然皇子刘奭清晰的叫了一声母亲,刘洵顿时僵在了原地,任凭皇子刘奭拽着衣袖也无动于衷,两行清泪顺着脸颊落了下来。

旁边中常侍耿国急忙上前递上绢帛手帕,为天子刘洵擦拭泪水。

侍郎史玄也是快步上前,将皇子刘奭抱起,小声哄着、站到了一边。

“天家?”

中常侍耿国轻声唤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天子刘洵叹息了一声,忽然对中常侍耿国和侍郎史玄说道:“是朕愧对皇后和孩子!”

“天家!”

中常侍耿国和侍郎史玄纷纷叩拜在地,想要劝一劝,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

过了一会儿,天子刘洵挥了挥手,让侍郎史玄将正在哭闹的皇子刘奭抱走,侍郎史玄如蒙大赦,躬身行礼之后,急忙将皇子刘奭抱回了承明殿。

天子刘洵颓然的坐在地上,皇子刘奭的哭声依旧在耳边回荡着,心痛之余便想要给予皇子刘奭一些补偿,准备册封皇子刘奭为太子。

可这个想法萌生之后,天子刘洵却又犹豫了起来。

如今霍成君已经登上了皇后之位,霍家人肯定希望霍成君能够诞下皇子,继而窥伺大汉皇位。此时册封皇子刘奭为太子,无异于将皇子刘奭推下了火坑,霍家人一定会想方设法谋害皇子刘奭的!

而且,对历史有些了解的刘洵清楚地记得,皇子刘奭便是后世的汉元帝,历史上其人宠信宦官、儒生,大汉帝国也由此走向了衰落!

刘洵看过后世的《汉书》,清楚地记得,史书上评价汉元帝刘奭“柔仁好儒“。

刘旭还记得在一本后世的书中看到过一个故事:当皇子刘奭还是皇太子时,眼看着汉宣帝重用法家人物,动不动就用刑罚惩治下属,很不以为然。一天乘着陪父亲用餐时,刘奭便委婉地说:“陛下使用刑罚略有点过分了,应该多多重用儒生。 “汉宣帝顿时变了脸色,厉声说:“汉朝自有汉朝的制度,本来就是'王道''霸道'兼而用之,怎能像周代那样单纯地使用所谓的'德政'呢?更何况那班俗儒不能洞察世事变化,最喜好厚古薄今,连'名'与'实'之间的区别都分不清,怎能交给他们以治理国家的重任! “说完了这番话,汉宣帝又长叹一声道:“乱我家者,太子也!”

此时,天子刘洵对于册封皇子刘奭为太子的想法瞬间动摇了起来,从内心深处讲,与皇子刘奭的性命比起来,大汉帝国的兴衰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天子刘洵明白,历史上的汉宣帝出于对已故许皇后的感恩与报答,才最终没有更换太子,这是刘奭的一大幸运。

那如今自己坐在这个位置上,又该如何决断呢?

天子刘洵陷入了沉思。

中常侍耿国看到天子刘洵坐在地上,眉头紧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还以为天子刘洵还深陷悲伤之中,便轻声说道:“天家,皇子年纪尚幼,还不懂事,天家就不要悲伤了……”

“年纪尚幼?”

天子刘洵猛然看向中常侍耿国,眼神之锐利顿时让其吓了一跳。

紧接着,天子刘洵忽然大笑了起来,说道:“对!皇子尚且年幼,以后来日方长!”

中常侍耿国见状愣住了,不明白天子刘洵这话是什么意思。

天子刘洵可不管那么多,说道:“立即传召宗正刘德,辅国将军、长罗侯常惠,平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

“诺!”

中常侍耿国闻言不敢怠慢,急忙前去传召。

很快,宗正刘德,辅国将军、长罗侯常惠,平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便赶了过来。

天子刘洵先是让中常侍耿国带人守在门外,而后便对三人说道:“今日朕将三位爱卿找来,是为了一件事:请三位教授皇子刘奭!”

话音一落,宗正刘德,辅国将军、长罗侯常惠,平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都是愣住了,天家的意思已经在明显不过,这就是在培养皇子刘奭,为册封太子做准备了!

三人互相看了看,而后宗正刘德拱手说道:“天家,此事是否再考虑一番?为皇子刘奭教授学识,臣等自然责不旁贷,但是臣等是以什么身份来教授?大司马大将军那边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这些事情天家可曾想过?”

宗正刘德的连番发问,也让天子刘洵微微皱眉,而后便说道:“三位爱卿只管教授之事,暂时并没有正式的身份,只需要三位爱卿每三日进宫前来为皇子刘奭讲学。”

“至于大司马大将军那边,自有朕来应对!”

天子刘洵心中也是有些底气的,此时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注意力已经被新军筹建之事吸引了过去,对于皇子刘奭这边的关注并不多。

而且如今霍成君也稳坐皇后之位,天子刘洵更是与之很是恩爱,让霍家人放下心来,如此也稳住了霍家人。

而且即便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注意到此事,天子刘洵也有正当的理由对付过去:以皇子刘奭年纪合适,需要进学为由。

这样的理由即便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也无法回绝,总不能让皇子刘奭无书可读吧?

此时宗正刘德,辅国将军、长罗侯常惠,平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都是拱手称诺。

天子刘洵笑着说道:“三位爱卿就从明日开始教授吧。”

“诺!”

接着,天子刘洵又嘱咐道:“三位爱卿要牢记,朕需要皇子刘奭富有学识、饱读诗书,但却不希望其成为儒弱之人!”

“三位爱卿也要分分工:宗正教授皇子刘奭儒家学说、治国理念,以及我大汉的执政经典!”

“长罗侯负责教授皇子刘奭天下地理、西域风物、各族渊源,开拓皇子刘奭的眼界和胸怀!”

“营平侯负责教授皇子刘奭治军战阵、边疆风貌、各国武备,要让皇子刘奭明白我大汉天下得来之不易,让其心中始终保持尚武之气!”

宗正刘德,辅国将军、长罗侯常惠,平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听完之后震惊不已,天子刘洵这分明是要将皇子刘奭培养成旷世明君啊!

三人面面相觑,而后平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拱手说道:“天家如此说,臣等压力甚大,这分明是在为我大汉培养英明之主啊!”

“没错!”

天子刘洵笑着说道:“朕就是要将皇子刘奭培养成崇文尚武之辈,如此朕才能放心!我大汉也需要一位能文能武的英主,不需要只会舞文弄墨、寻章摘句的儒君!”

宗正刘德,辅国将军、长罗侯常惠,平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都被天子刘洵的气度所折服,此时不再多说什么,纷纷拱手称诺答应了下来。

忽然,一直守在门外的中常侍耿国推门走了进来,拱手说道:“启奏天家,大司马大将军已经入宫,有要事奏禀!”

宗正刘德,辅国将军、长罗侯常惠,平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都是一愣,纷纷看向了天子刘洵。

刘洵对三人说道:“三位爱卿先回去吧!”

“诺!”

待到宗正刘德,辅国将军、长罗侯常惠,平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离开之后,天子刘洵便对中常侍耿国说道:“好了,让大司马大将军过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