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一百七十章 三大营

汉并天下 第一百七十章 三大营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筹建新军之议通过的那一刹那,天子刘洵激动地几乎流下泪水,这是自己对付霍家迈出的关键一步,一旦新军筹建完成,自己手中便掌控了一支属于自己的精锐大军,到时候长安城内外、朝中上下之事,便大有可为!

刘洵回到寝殿之后,心中的热血也逐渐冷却了下来,开始思考筹建新军之事。

刘洵明白,想要顺利筹建新军并不容易,霍光对此事也仅仅是表示不反对而已,并不是赞同。所以霍家一党一定会在新军筹建的过程中多加阻挠,对此刘洵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定然会小心应对。

同时,刘洵还有一点担心,那边是霍家一定会在新军筹建的过程中,想方设法的安插霍家的羽翼,以便顺利接管、掌控这支新筹建的大军。

这一点是刘洵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接受的,哪怕放弃筹建新军,也绝不为霍家做嫁衣!

所以,刘洵思索了一整夜,就为了想出切断霍家向新军之中渗透的办法。

两日之后,天子刘洵陆续召见了度辽将军、平陵候范明有,以及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光禄大夫丙吉三人,君臣四人商议了一整天的时间。

在此期间,中常侍耿国召集了十几名心腹小黄门,将宣室殿牢牢把守住,将一些霍家暗查的暗桩,或者是不可信任的小黄门、侍女全部排除在外。

自此之后,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请旨离京,据说是为了族中之事向天家告了假;度辽将军、平陵候范明有则是不断与大司农耿寿昌暗中来往,不知二人在暗中议论什么。

而光禄大夫丙吉则是不断与朝中大臣来往,互相宴请、相邀,没有任何的避讳。

与此同时,侍郎史高、侍郎史曾由于“玩忽职守”,被天子刘洵当众斥责,几日之后二人便被赶出未央宫,灰溜溜的返回了杜县老家。

这一系列的事情就发生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对此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也是警惕了起来,这些事情根本瞒不过自己,更是让自己有了一种目不暇接的感觉。

“天家一定是在谋划着什么!”

此时,霍光已经明白范明有、丙吉、张安世三人全都站到了天子刘洵的一边,此时三人几乎同时行动反常,肯定是奉了天子刘洵的旨意在行事。

霍光很自然的将三人的举动与筹建新军之事联系起来,认为三人一定是奉旨在为筹建新军铺路。

没过多久,武卫中郎将霍禹也赶回府中,找到霍光说道:“父亲,听说富平侯突然离京了?不知道是否与筹建新军之事有所关联!”

“自然是有关的!”

霍光沉声说道:“只是现在老夫还不得要领,不知道天家究竟在部署什么!”

“父亲,要不要让人出面阻拦一下, 或者派人去调查一下富平侯的行踪?”

霍光想了一下,说道:“算了!老夫既然已经答应天家不会出面阻拦,也就无法再派人暗中查访、阻拦了!”

“难道咱们就什么都不做吗?”

霍光说道:“哼!怎么可能?”

霍光对霍禹继续说道:“你立即挑选族中子弟,以及信得过的将校,拟定一份名单给我。等到这支新军筹建起来之后,老夫便想办法将名单上的才俊安排进去!”

“诺!”

数日之后,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抵达杜县,先一步返回杜县的侍郎史高、侍郎史曾将张安世接到了史家府邸安顿下来。

二人,三人便乔装、便服走遍了杜县周边,最终在杜县以北二十里处划定了区域。

这里已经建有史家的两座坞堡,只要再修建一些营垒、墙垣,增补一些房屋和设施,便可以修建一座巨大的营盘,足以容纳下数万大军!

此番,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突然离开长安城,侍郎史高、侍郎史曾被贬出未央宫,都是天子刘洵一手安排的,就是为了让三人在杜县一带主持修筑新军的营盘。

杜县距离长安城有一段距离,并且是史家的势力范围,可以让霍家在安插人手、暗中阻挠的时候,相应的收敛一些。

三人当日便派人给天子刘洵送去了消息:营垒已定,正在修筑中!

次日,天子刘洵便下旨:在杜县筹建新军,并且以右将军、富平侯为主,度辽将军、平陵候范明有为副,全权负责新军筹建之事,其余人等不得干涉!

同时,天子刘洵下旨命令光禄大夫丙吉协助大司农耿寿昌调拨钱粮,协助卫尉调拨兵备,全力支持新军的筹建。

霍光闻讯恼怒不已,没想到天子刘洵所说的长安城以南,竟然南到了杜县那么远!

由此,霍光对于霍家子弟明里暗里的一些阻挠也开始视而不见起来,当然这些都已经是后话了。

话说刘洵下旨之后,便开始谋划其新军的建制和兵种等事情,自己必须在新军营垒完工之前,拿出一份详细的新军筹建方案。

在这份方案中,刘洵准备仿效后世的大明帝国,在杜县以北建立三支新军,统称三大营!

按照刘洵的设想,这三支新军的兵员全部是各地郡国的乡勇,优先从历次随军的乡勇中挑选,务必做到优中选优,军候公孙群所部便将会整编进来。

同时,在训练方面,刘洵也准备在三支新军之中全面推行自己编纂的操典,对新军将士进行最为严苛的操练。

而在钱粮供给上,刘洵也非常慷慨,制定下丰厚的军饷和补给供应。此时北军将士的军饷一般在每月两百铢上下,而刘洵给新军定下的军饷最低一档也要二百八十铢!

兵员方面和操练、补给方面确定周全之后,刘洵便开始思考新军的各级将领人选。

首先,刘洵自己的心腹人马军候公孙群、屯长樊明、屯长郭著、屯长郭侠、屯长赵安、屯长穆迪,以及刘宏、张臣、百里杨等一众队率,这些人都要进入新军之中担任各级将官的。

其次,刘洵还准备从各地边军之中抽调一小部分精锐兵马整编入新军之中,以便充实新军中的基层军官。

不过这些人需要严格的挑选和审核,以防止霍家趁机安插人手,刘洵必须保证新军百分之百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绝对不能含糊。

除此之外,刘洵还想要将度辽将军、平陵候范明有,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甚至是后将军赵充国,安远将军、龙额侯韩增等人任命为新军各部的主将。

当然具体的事情,还要看朝中局势的发展,以及霍光那边的态度再做定夺。

将领的事情就先暂且定下,刘洵经过深思熟虑,又准备在杜县左近兴建新的武库和兵仗局,专门为新军打造和储存兵备。

同时刘洵还准备在即将兴建的兵仗局中推广鼓风机、淬火、百炼钢、覆土烧刃等技术,全面提升新军兵备的质量。

至于招募新军兵员,以及兴建营垒、武库、兵仗局所需的钱粮,刘洵心中明白绝不能完全指望大司农府,否则一旦霍光暗中阻挠,将钱粮切断、或者是拖延不发,那新军筹建之事十有**就要搁浅。

于是刘洵暗中召见了少府卿霍利,少府之中的钱粮全都是属于皇室所有,朝廷无权干涉。

刘洵命令少府卿暗中筹集钱粮,以备不时之需,保证筹建新军所需钱粮的充足。

最后,天子刘洵制定下新军的军号和编制、兵种,并且制定成册。

新军之一号为三千营,乃是新军之中的铁骑部队,包括一万辅助作战的轻骑兵,以及三千精锐重甲铁骑。这三千精锐重甲铁骑乃是大军的核心人马,故该军号为三千营。

再加上各级将领以及马夫等辅助人员,三千营的兵力约为一万五千人左右。

新军之一号为五军营,乃是新军中的主力大军。

五军营中的兵马全都是强悍的步卒将士,包括了五支兵马,具体为:

陌刀部,将来该部将会使用刘洵改良后的陌刀作为主战装备,是五军营中冲锋陷阵的主力。

折冲部主要装备长枪大戟,将会是对阵敌军铁骑,组建步卒方阵的中坚力量。

飞羽部将会装备大黄弩、铁胎弓,这支兵马将会是五军营的远程力量,届时会拥有强大的火力。

阵盾部主要装备大盾以及由环首刀改良来的横刀,这支兵马将会成为阵战的主力。

战车部,这是刘洵计划中的“重装”兵马,主要装备汉军之中普遍装备的武钢战车、攻城器械等,负责为大军提供火力支援和战车防护。

五军营中每一部的人马大约是七千多人,整个五军营的兵力将会达到将近三万七千人,可谓兵力雄厚!

而五军营中所需要的各种新兵备,刘洵也将在新的兵仗局修建完毕之后,想办法指导兵仗局的工匠进行研制和打造。

新军之一号为神机营,顾名思义,这一支兵马将是刘洵赋予厚望的一支兵马,先期会装备弩炮、投石机等重型装备,作为三大营中的重型火力支援的存在。

这支大军不但可以在攻城大战中发挥重要作用,其部装备的弩炮、投石机等重型装备,在野战之中也可以发挥极大的杀伤力!

而且,刘洵还有一个更加宏伟的计划,那就是准备在自己全面掌控朝局之后,调集人手和钱粮研发火药,哪怕只是最为原始、威力最小的黑火~药也好。

刘洵还期盼着在自己有生之年,可以为神机营装备上原始的火跑和原始的火枪,让这支大军成为名副其实的神机营!

神机营的兵力相对较少,相当于一部的建制,约为七千余人。

由此,按照天子刘洵的规划,三大营的兵力合计达到了将近六万人的规模,实力强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