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一百一十九章 旌旗漫天(二)

汉并天下 第一百一十九章 旌旗漫天(二)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郑吉本是会稽人士,弱冠之年以卒伍从军,数出西域。后因功出任侍郎,率士卒屯田于渠犁,因发西域诸国兵攻车师有功,升为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南道。

天子刘洵看着当面的郑吉,脑海里回想着此前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上奏的奏本内容。

“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眼见郑吉威武不凡,刘洵不禁想起了后世《汉书》对于郑吉的记载,可谓是评价颇高!

刘洵笑着挥了挥手,示意郑吉站到自己的身旁。

郑吉见状受宠若惊,再次行礼之后,才恭恭敬敬的站到了天子刘洵的身旁。

不过,郑吉对于站在天子刘洵旁边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同样恭敬,并没有因为刘洵对自己的好感,而冷落了霍光,刘洵暗暗观之也是颇为赞赏。

此番郑吉之所以得到了统帅三十万大军的机会,并且以卫司马之职晋升为校尉,靠的就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举荐,此时自然不能对霍光有一丝一毫的不敬。

“郑校尉,你看!”

刘洵遥指城外的大军海洋,说道;“我汉军威势如此,定然可以大破匈奴铁骑!”

郑吉拱手说道:“天家所言极是!匈奴铁骑虽然已经恢复了一些实力,但与我汉家兵马相比,已经远远不及!更何况,此番出战还有乌孙兵马协同,料想此番出征定然可以捷报频传!”

刘洵问道:“如此,以郑校尉估计,此战需多长时间?”

郑吉微微一愣,而后沉吟起来,说道:“启奏天家,至少需要半年,如果匈奴人避而不战的话,估计需要一年以上!”

听到这里,刘洵不由有些担心,如果战事拖延太久的话,对于朝廷来说可是一个巨大的负担,甚至一旦战事出现僵持、或是不利,极有可能会有损于国力!

这一点也正是刘洵所担心的!

看着刘洵沉思的样子,郑吉自然明白刘洵担心什么,正要咬着牙许诺一番,将大战所需的时间缩短一些,却见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对着自己暗暗摆了摆手,郑吉便忍住没有说话。

“启奏天家,此番大军出击远征千里,不但距离太远,而且匈奴人也是强敌,大战牵连日久也是必然的!”

霍光一面说着一面观察着刘洵的表情:“虽然朝廷会因此而消耗巨大,但是也必须尽全力支撑下去!”

刘洵笑着说道:“大司马大将军所言甚是!朕也明白,只是想到这些钱粮都是千万黎民的血汗,便不由有些心痛。”

霍光心中暗道:“看来天家还是优柔了一些,刚才的豪气应该也就是被大军震撼所致!”

由此,霍光便稍稍放下心来。

接着,刘洵又笑着对之校尉郑吉说道:“郑校尉不必忧心,只管领军奋战,朕和大司马大将军定会在长安城内为大军将士祈福、支援!”

霍光也是说道:“天家所言极是!郑校尉尽管放开手脚去打,此战不管是打半年还是一年,甚至是三年、五年,朕,都会打下去,朝廷都会坚持下去,直到匈奴人被我大汉击败!”

郑吉得到了天子刘洵和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承诺,不禁深受鼓舞,心中战意高昂,拱手说道:“请天家、大司马大将军放心,此战,我大汉必胜!”

这时,霍光说道:“郑校尉虽然刚刚晋升,不过此战各部军队之中校尉比比皆是,郑校尉以平职统领大军有些不妥!”

刘洵自然明白这是霍光在有意拉拢郑吉,想要再度晋升郑吉的官职。

“以大司马大将军之见,当如何?”

霍光拱手说道:“启奏天家,以臣之见,应命郑校尉为平虏将军,以便统领大军坐战,方便协调各部将领,如何?”

刘洵知道平虏将军的分量,这是与虏将军、镇军将军、镇护将军、安众将军、安夷将军、安远将军、平寇将军齐平的杂号将军,在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四安将军,以及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四平将军之下,在众中郎将之上!

刘洵听到这里大笑起来,说道:“大司马大将军此议甚好!朕看,就晋升郑校尉为平虏将军、持节杖!”

郑吉见状当即大礼叩拜,大声说道:“臣,拜谢天家、谢过大司马大将军!”

刘洵笑着让郑吉起身,而后便询问起乌孙国和匈奴人的情况。

此时随着大汉即将出兵,各方面的情报也陆续汇总到了长安城,不但之前常惠传回来不少消息,霍光、郑吉,以及大汉朝廷都得到了许多有用、可靠的情报。

郑吉先是对刘洵和霍光拱手为礼,而后便说道:“启奏天家、启禀大司马大将军,根据军前奏报,目前乌孙国国主翁归靡已经从赤谷城出发,前往乌孙国北境统领兵马,准备大战,长罗侯也将赶往与翁归靡相会。”

“匈奴方面的消息目前还比较少,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匈奴人正在收缩兵力,大致的集结方向应该是乌孙国北境到凉州北境一带。”

刘洵和霍光听完之后都是沉思了一会儿。

就在这时,此番出征的数名大将也身着甲胄赶来,分别是度辽将军范明友、祁连将军田广明、刚刚晋升蒲类将军的赵充国、前将军韩增、虎牙将军田顺五人。

刘洵对于范明友和赵充国、田广明都已经很熟悉了,不过对于前将军韩增、虎牙将军田顺却并不太熟悉。

一旁的郑吉看着刘洵的表情瞬间会意,便小声说道:“天家,前将军韩增乃是韩王信玄孙、按道侯韩说之子、韩嫣之侄。孝武皇帝封韩增为龙额侯。龙额侯韩增少为郎官,历诸曹、侍中、光禄大夫,孝昭皇帝时官至前将军,天家即位后益封千户。”

“虎牙将军田顺乃是孝昭皇帝时丞相田千秋之子,以云中太守之职晋升虎牙将军。”

刘洵点了点头,笑着对众人说道:“诸位皆是我大汉虎将,此番定要打出我天汉雄威来!”

度辽将军范明友、祁连将军田广明、蒲类将军的赵充国、前将军韩增、虎牙将军田顺一同拱手大声说道:“臣,定当竭尽奋战,报效国家!”

接着,郑吉又为刘洵介绍道:“天家,此战我大汉出动兵马三十万,声势浩大。因此,各将自有专属:以度辽将军范明友节制并州铁骑,以蒲类将军赵充国节制河南郡各部郡国兵,以前将军韩增节制益州郡各部郡国兵,以虎牙将军田顺节制凉州铁骑,以祁连将军田广明节制三辅各部郡国兵,臣自节制北军各部将士。”

刘洵点了点头,对于郑吉的这个部署很是满意。

不过,刘洵还是意味深长的看了看虎牙将军田顺和祁连将军田广明。

如果刘洵没有记错的话,历史上田顺和田广明各自率军出击匈奴大军,却在战场上畏惧不前,根本没有与匈奴人交战便自行撤回了,而后便被朝廷论罪下狱,二人先后自杀身亡!

如今因为刘洵的到来,历史已经发生了些许改变。

最大的不同,便是此番汉军出征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出兵十五万却又兵分五路同时出击,而是集结了三十万大军,直接抱成一团横扫大漠!

如此一来,想必田顺和田广明的命运也许就会发生改变了。

刘洵并不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所以对于田顺和田广明,刘洵只是多加留意而已,希望二人也能够在此战中打出一个好的战绩来。

而后,刘洵便对众人好言称赞了一番,并且赏赐了许多财物,特别是一些精良的铠甲和兵刃,让众人欢喜不已。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也是激励着众人,同时也警告众将,此战汉军出兵三十万,声势浩大、势在必得,在战绩上决不能让乌孙人比下去!

平虏将军郑吉率领度辽将军范明友、祁连将军田广明、蒲类将军的赵充国、前将军龙额侯韩增、虎牙将军田顺一同拱手大声说道:“末将定当勠力向前、击破鞑虏!”

次日,天子刘洵在未央宫外设宴,为出征将士壮行。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丞相蔡义率领文武百官为大军将士送行。

这一天,长安城内的几十万百姓纷纷涌上街头、赶出城外,争相目睹大汉王师的雄威。

这一天,天子刘洵第一次穿上了汉军的甲胄,在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陪同下,率领平虏将军郑吉、度辽将军范明友、祁连将军田广明、蒲类将军的赵充国、前将军龙额侯韩增、虎牙将军田顺一同登上了长安城的西城墙。

此时,出征的大汉将士已经在城外列阵完毕,大汉北军,河南、益州、三辅各地的郡国兵,以及随军出征的五万余良家子精神饱满、士气高昂。

众将士忽然望见天子旗帜在长安城头升起,顿时欢声雷动,红底黑字的大汉战旗猎猎作响,几乎遮天蔽日,让人观之热血沸腾,不能自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