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一百零九章 暗中操练人马

汉并天下 第一百零九章 暗中操练人马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安城,未央宫宣室殿。

夜色之下,刘洵躺在床上辗转难眠,不断回想着此番与霍光的较量。

“霍光的势力太强了,幸好此番霍光并没有什么异心,只是想要敲打我一番。不过话又说回来……”

刘洵眉头紧锁,暗道:“不过如果此番霍光真的动了废黜的心思,我有什么办法抵挡吗?没有!”

想到这里,刘洵只感觉心中踌躇不已,一时之间没有任何可以破局的办法。

“即便经过为孝武皇帝立庙号的一系列事情,我的声望大增,但是现在我空有声望而没有实力,这样的局面必须改变,否则再大的声望也是于事无补!”

刘洵心中明白,用声望作为保险只是下策,因为这是建立在霍光始终保持对大汉的忠心,建立在霍家人不会擅自作乱的基础上。

这样的基础有多薄弱?

刘洵心中非常清楚,自己也决不能将主宰命运的机会交给他人!

刘洵实在是睡不着,便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明月,心中暗道:“如今在朝堂之上,我能够真正相信的人有几个?光禄大夫丙吉算是一个,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也算是一个。剩下的还有谁?丞相蔡义、中郎将赵充国、廷尉路温舒、大司农耿寿昌?这些人都是干臣,但绝不是我的心腹,至少现在不是!”

这时,刘洵又想起了因驰援乌孙国、大败匈奴铁骑,刚刚因功封为长罗侯的常惠。

“长罗侯有才干、对大汉忠诚,可是终于大汉并不等于忠于皇帝!”

刘洵明白在此时皇帝并不等于大汉这个道理,此时与常惠也只是见过几次面,并不是十分的熟悉,此时也是无法肯定。

想了一番之后,刘洵微微摇头,暗道:“暂且先等一等吧,如今因为调换宫中人手的事情,已经引起了霍光的注意,切不可再轻举妄动了!”

到了现在,刘洵已经对朝中局势比较了解了,朝中大臣多依附于霍家,只有丞相蔡义、中郎将赵充国、廷尉路温舒、大司农耿寿昌等人与霍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可是又不会与霍家决裂,朝中各方势力之间的关系很是微妙。

同时经过驰援乌孙国之战,刘洵也开始对大汉的兵权上心起来。

刘洵心中明白一个道理:枪杆子出政权!

在这次与霍光的正面较量中,刘洵总结经验后发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没有实力,更是因为自己手无寸铁!

“如果我手中有一支兵马就好了,至少也可以让霍光忌惮几分,至少在宫中侍从的调配上,霍光不会如此蛮横!”

刘洵明白,此时大汉的兵权基本上都被霍家人所控制,自己想要从霍家人手中夺取兵权、掌控军队,其难度堪比登天,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自杀的行为!

于是思虑再三之后,刘洵决定另辟蹊径:“既然无法掌控现有的兵马,那就不如另起炉灶,暗中操练一支兵马好了!”

刘洵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有几分把握的。

此时大汉各郡国的门阀、豪强,谁家里没有几十、上百,甚至成百上千的门客?这些门客都是些什么人?说白了都是这些门阀、豪强的私兵!

既然如此,那刘洵身为大汉皇帝,即便没有权柄在手,但是想要暗中操练一部分兵马,也并不是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此时不管是霍家还是大汉朝廷,对于基层的掌控力并不是很强,远不及后世明清时期,所以刘洵才会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就好比如后世的司马懿,在曹家人严密的监控下,依然可以暗中操练三千死士,就是这个道理!

打定主意之后,刘洵心中畅快了一些,而后望着窗外依稀泛白的天空,嘴角不禁微微上翘起来。

两日后,侍郎史曾向刘洵告病,刘洵念其劳苦,特准许侍郎史曾回乡静养三月。

数日之后,侍郎史曾离开了长安城,返回杜县史家。

“史曾?”

侍郎史曾返回杜县静养的事情,也被霍光知晓,此时范明友正在向霍光禀报此事。

“此人出城之时,可携带了什么东西?”

范明友说道:“启禀大司马大将军,侍郎史曾只是携带了一些行李而已,除此之外并无他物。”

“可有闲杂人等随行?”

“没有!”

范明友说道:“除了两名随从、一名医官以外,没有其他人随行。”

霍光点了点头,沉思了一会儿,便笑着说道:“些许小事,无妨!此人乃是杜县史家人,天家曾经在史家寄养数年,与此人感情深厚,此番准许其回乡静养,想来也不过是天家对其照顾一番而已,用不着大惊小怪的。”

“诺!”

与此同时,侍郎史曾一行人出了长安城之后,车马一路向南赶往杜县,史曾一直在马车上躺着,直到马车进了杜县城池之后、赶到史家府邸之后,史曾才长出一口气,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来不及休息,史曾立即找来门客吩咐道:“立即去城内唐家烤饼铺,通知公孙群、樊明、郭著、穆迪等人速速赶来,我有要事相告!”

“诺!”

没过多久,公孙群、郭侠、陈行、郭著、赵安、樊明、张臣、刘宏、穆迪、狂风、百里杨、蹋山一同赶到了史家府邸。

侍郎史曾在府中的别院与众人见面,并且派心腹门客守住了别院的大门,不许任何人进出此处。

公孙群、樊明等人见状都意识到出了大事,否则史曾也不会像这样一般如临大敌。

“大人,出了什么事,可是天家有旨意?”

侍郎史曾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天家有旨意!”

公孙群、樊明等人顿时一惊,纷纷叩拜。

只见侍郎史曾并没有拿出圣旨或者诏书,而是直接口述起来:“朕命尔等招募豪杰以整训,寻觅英才以辅佐,暗中操练、不得声张,对外以史家门客之名义掩人耳目,静候朕之旨意!”

听完之后,众人都是大吃一惊,天子刘洵竟然让众人暗中操练兵马!

公孙群和樊明、郭著对视一眼,三人一时之间都有些惊疑不定,不明白天子刘洵这是何意,身为大汉天子竟然还要暗中操练私兵,哪有这样的道理?

一旁,穆迪则是双眼冒光,心中狂喜不已,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侍郎史曾看着众人的反应,说道:“天家让我转告各位:如今霍家势大,朝廷兵权都在霍家掌控之中,天家在朝中孤立无援,急需这支兵马以震慑各方、稳固皇权!还希望诸位抓紧招募豪杰,尽快操练,切不可惊动霍家势力!”

众人闻言都明白此事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此时朝中局势的险恶有了深刻的体会。

公孙群犹豫了一下,问道:“大人,不知天家近来可好?”

侍郎史曾笑着说道:“诸位放心,天家一切都好,暂时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只是在未央宫中如同囚犯一般,不得不小心谨慎一些。”

“天家还说了,等到时机成熟,诸位都可以位列人臣之位,到时候便又可以与诸位朝夕相处了!”

公孙群等人闻言都是激动不已,纷纷叩拜在地。

这时,侍郎史高指着屋子里的一些竹简,对众人说道:“这些都是天家趁着夜色无人之时,亲自撰写的练兵操典。天家说了,这些操典虽然不及兵家之言,但也算是一家之言,诸位要妥善用之!”

这些练兵操典是刘洵根据自己的知识,以及后世的一些练兵要领总结出来的东西,内容都是一些队列训练、体能训练,以及一些仿效后世戚家军训练的条例。

刘洵准备操练的这支私兵,也可以看做是一支带有实验性质的“新军”,刘洵想要看看,用后世更加系统的训练体系,加上此时汉人强悍的体魄、尚武的血性,加上大汉帝国完善的军功体系、指挥体系,究竟能够打造出一支什么样子的强军!

这时,穆迪开口问道:“敢问大人,招募兵马的钱粮从何处来?我等又在什么地方操练兵马?”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开始思考这些实际上的问题,毕竟众人不可能在杜县城内大张旗鼓的开始张兵买马,这可是犯了死罪的!

侍郎史曾说道;“天家早有对策。招募兵马的钱粮暂时由天家在杜县的产业支撑,不足之时由我史家支应。”

“另外,招募的兵马不能集中在一处,而是要分开操练,以便掩人耳目。此事我已经打点好了,我史家在杜县郊外有坞堡八处,诸位可根据情况选择其中几处驻扎,在坞堡内训练兵马、囤积钱粮!”

此时的大汉各地,门阀、豪强普遍有修筑坞堡的习惯,这些豪族都会将积攒的钱粮、财宝,甚至是家眷放在坞堡内,借助坞堡的高墙、箭楼、壕沟来保护自家的财产和基业。

这样的坞堡其实已经相当于一座座小型城池了,甚至一些坞堡内还有佃户居住,俨然一副官府掌控之外的小朝廷。

对此,官府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这些豪族不作乱,便不会多加干涉,甚至官府各方都不会上门。

众人听了侍郎史曾的安排,这才放下心来,当日众人便急匆匆的返回唐家烤饼铺料理了一番,而后便分头出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