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丞相当为尧舜!

【劝进祥瑞?】

【眼见大明老一辈劝进学家们如此勇猛冲塔,刚刚享受了几年丞相恩情的朝鲜百姓和倭国百姓们也不禁跃跃欲试,想要大展拳脚……】

【安排!】

【崇祯七十七年,就在许昌发现曹魏受禅台后没几天,远在朝鲜当布政使的宁不凡就向京师送来了两份祥瑞报告。】

【一份是朝鲜北部地区的老百姓的,他们偶然间发现了高句丽时期的都城“平壤城”遗址,并在古城遗址中挖出一座石碑,经过专人鉴定,碑上写的是当年高句丽被唐朝灭国的事迹。】

【碑上说:本地百姓一定要忠诚于收服了本方地界的中原圣主,往后万不能背叛圣主……中原圣主就是太阳!】

【高句丽百姓要把太阳当成主体核心,并紧紧团结在中原太阳的周边,让高句丽永远沐浴在中原太阳的光芒中,以此让高句丽成为永恒的光之国!】

【恩!情!(高句丽口音!)】

【这是第一份祥瑞,第二份则是朝鲜南部地区挖出来的,这同样是一块石碑,但石碑不是高句丽的,而是“新罗”的。】

【这块新罗时期所留下的石碑,刻的是唐朝帮他们消灭高句丽和百济的事迹,新罗王在碑文中极尽溢美之词,赞扬着大唐对藩属的无限恩情,并表示新罗一定会永远忠诚于大唐,能做大唐的狗,就是最大的荣幸啊!】

【葱!层!(新罗口音!)】

【眼见朝鲜人如此忠诚,隔壁四省的倭人目瞪口呆,继而恍然大悟:嗦嘎……】

【崇祯七十八年,“九州布政使司”的百姓意外挖出了一枚金印,经过专人鉴定,竟然是汉光武帝当年赐给倭王的“汉倭奴国王之印”!】

【随金印一起被挖出来的,还有一块石碑,上书:倭国自古以来就是大汉的属国,倭国百姓应当紧紧的团结在大汉天子的身边,假如有倭王阻拦,或倭王想要寇略大汉,那百姓就应该“以下克上”,用兵变来挽救倭国!】

【同年,“本州布政使司”的百姓也意外挖出了一处古城遗址,经专人鉴定,竟然是织田信长的“安土城”!】

【安土城遗址中出土了一些文书典册,专人品读之后,发现是“本能寺之变”的发动者“明智光秀”亲笔所写的文书!】

【文书中说:下克上是倭国优良的传统艺能,假如统治者让你感到不满,那你就应该像我明智光秀一样发动本能寺之变……用刀砍,用火烧,用铁炮来讨取他的首级!让他“脑洞大开”或“心胸宽广”!】

【尊皇讨奸(划掉)尊贤讨皇!】

【大政奉还(划掉)拿来吧你!】

【板!载!(倭国口音!)】

【……】

【“父皇!不能再犹豫了,一定要出重拳!”】

【京师皇宫之中,当了近七十年太子的朱慈烺情绪异常激动地跪在神皇面前,不停的磕头恳求道:那姓周的奸贼已经反形毕露!他的劝进祥瑞从倭国四岛到西安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些刁民一定都收了周良五十万两白银,还请父皇速速正义执行,把一切邪恶全都绳之以法!】

【可任凭他如何恳求,龙床上的神皇都始终一动不动,甚至连面色都没有丝毫变化……】

【良久以后,神皇才缓缓道。】

【“这些劝进祥瑞都是无知的小民自发所演的,与丞相并无瓜葛……”】

【“父皇!”】【朱慈烺气得吹胡子瞪眼:“您怎么帮外人说话啊!”】

【“就算这些劝进祥瑞都不是那姓周的干的,那他打压皇族宗亲总不是假的吧?”】

【“儿臣也看过史书,那些篡位奸贼在谋逆之前都要打压前朝皇族,以此削弱宗室力量……周贼已经骗到了您的权力,现在又削咱们的地,削得咱们王府都快吃不上饭了!这还不是谋反吗?”】

【“难道非要周贼带兵进紫禁城逼宫,您才信他是谋反吗?!”】

【朱慈烺字字啼血,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而神皇依旧淡然:“你以为丞相是傻子吗?朕春秋鼎盛,丞相怎么会生出谋反之心呢?好了,退下吧。”】

【“父皇!”】

【祂这态度彻底点燃了朱慈烺的愤怒,令他不由惊怒道:“古人云,论迹不论心!如今不管周贼有没有谋反之心,他的行迹都是铁证如山的反贼!”】

【“何况,您又怎么知道他的心里不想谋反呢?他可能没有谋反之心,但他没有谋反之心又不太可能……万一有呢?宁可杀错,不可放过啊!”】

【听到这里,神皇终于严肃起来了,但不是对丞相,而是对太子:“你是想说莫须有吗?”】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记住,朕不是赵构,你也当不了秦桧!”】

【“出去!”】

【神皇的喝斥,终于让朱慈烺从罗织罪名的状态中惊醒,他终于想起来:面前的父皇早就不是当年那个耳根子极软的朱由检了,如今的祂,是一个凌驾于所有凡人之上的真神!】

【在真神眼中,亲儿子也不过只是一个稍稍特殊点的凡人罢了……】

【莫名之间朱慈烺心头一酸,也不再多言,只流着泪起身离去。】

【他从来不理解自己的父亲,就像他不理解当年那个心系苍生的父亲为什么会突然对天下百姓大肆屠戮一样,他同样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对那个闯贼的同乡信任有加,甚至宁可痛斥亲儿子,也要维护一个有谋反行为的皇家走狗……】

【……】

【崇祯七十八年,帝厌太子及诸王,遂使宗室禁足于京师各王府,非有皇命,则不得出行!违者打入诏狱,由锦衣卫行刑!】

【是年,帝降旨天下:丞相必无反心,无论昊天如何降下祥瑞,朕也不信丞相谋反!】

【“丞相奉命于危难之间,有诸葛孔明之风,治国理政也从不偏私……且丞相素来简朴,家无余财,自是一身无瑕!”】

【“朕决不相信丞相有篡位之心!”】

【“何况明室早已德行衰败,全赖丞相才有今日之盛世,无论朕或百姓,都共享丞相之恩……既如此,假如丞相真有意于大位,朕又何惜于帝号?”】

【“若丞相有意,朕愿效兄长熹宗皇帝,与丞相重叙尧舜故事!”】

【丞相当为尧舜!】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