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613章 定调

明末亲军锦衣卫 第613章 定调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7: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兴请求在东暖阁面见崇祯,这样的举动让崇祯有些意外。

但当赵兴将端着两个盒子,打开的时候,将王和中和高阶的人头呈上之后,看着赵兴因为痛失朋友和亲人压抑不住的哭泣时候,崇祯彻底的将原先所有的芥蒂,就都丢在了九霄云外了。

亲手将赵兴搀扶起来,两人再归就好。

杀了小舅子,是在向崇祯说明,自己绝对不敢干涉皇帝的内宫事。

同时也向清流们再次表明,自己对崇祯的支持。——你们收手吧。

崇祯也高兴了,信心满满的道:“这天下,只要你我君臣同心,就没有人能翻了天。”

“皇上,在郑鄤案子上,温体仁别有用心,钱谦益上串下跳,清流东林余孽蠢蠢欲动。这个案子不能再拖了,需要快速结案,否则会后患无穷的啊。”

历史上,这个案子一直拖到崇祯十三年,造成了大明朝局的无比动荡,其影响之深远,贻害之剧烈,堪比先前的三大案。

之所以这么说,就因为在历史上,郑鄤案虽然只是明末的党争的一个缩影。但从中不难看出,明代读书人在某些问题上的较真、认死理,缺乏“深识远虑”的政治眼光,和顾全大局的政治品德。

一个普通的事件在在充满道德洁癖的以东林为代表的士子风气下,在有心人操持的政治环境中不断发酵、升级,最终走上极端。

明朝的政治暴虐,不但培养出了读书人迎难而上的坚忍,也培养了他们极端的道德主义。这种畸形政治下的病态激情,最终将整个王朝拖入永不见底的深渊。

历史绝不能重演。

对于赵兴的建议,崇祯深以为然。

温体仁不算什么,钱谦益也好办,就是那些清流,太可恶。但希望王和中和高阶的两个人头,真的能让他们清醒起来吧。

讨厌温体仁和钱谦益,但两个都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大佬,不能拿出像整周廷儒那样让天下激起公愤的大案,是拿不掉两个人的。

郑鄤案子虽然声势很大,但还不足以搬倒这两个人,赵兴通过回京的这一段考察,他最终放弃了利用郑鄤案子,干倒两个人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这事只能先放一放了。

“皇上,郑鄤案,您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还是按照您当初的意思,薄惩一下郑鄤就算了。”

崇祯点了点头:“但温体仁一直要郑鄤死,他干涉三司,却也让朕无可奈何啊。”

赵兴微微一笑:“臣回来了,这案子就交给臣办理吧。”

崇祯点头:“明日朕就下旨。告诉天下,郑鄤案牵涉影响过大,三司应该避嫌。又有郑家勾连内宫宦官,已经涉及皇室,所以,将郑鄤案提为钦案,交由锦衣卫侦办。”

这个借口足够了。

“但是,你要记住,罢官是必须的,还要流放,不能再让郑鄤回到江南。”

赵兴当然明白,于是笑着道:“我会将他判流放辽东皮岛。”

崇祯拍手:“这是极好的结果。这样就能彻底的将他和江南清流隔绝,也就不会再胡言生事了。”

赵兴想了下:“但为彻底的打击清流,黄道州等也需要牵连进来。”

崇祯点头:“对,就应该这么办,让他们对新政闭嘴。”

无论是什么时代,清流大多都是顽固保守派的代表。尤其是崇祯和赵兴推行的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更是让他们感觉自己和那群泥腿子一样,就是对他们的羞辱。

只是这个新政的推出,是赵兴带着锦衣卫大军,在云南利用杀官案,用一片血腥推行的。这让他们对赵兴的铁血杀神害怕,才在巨大的压力和屠刀面前接受的。

当然,新政在全国的推行,还得益于布满天下的能臣干臣的孜孜以求,这一点不可磨灭。

但他们心有不甘,无视新政对大明朝廷财政,对大明的前途巨大的作用,一直进行诋毁和反抗。

至于大家有目共睹的,新政没有推行前,大明即将崩溃的巨大现实,对于他们来说,那根本不算什么。

在这些士子的潜意思里,王朝的崩溃,只是朝代的更迭,不过是这个江山更换了一家人家主持罢了,和士绅阶层,其实没有任何影响。说不定还会再次造就几家门阀,几家兴衰呢。

而崇祯是站在统治者的层面考虑的,赵兴是站在无数百姓的层面考虑的。

最少,由于新政的推行,原本历史上两次加派辽饷和一次练饷就没有出现。

而规定每亩三钱的银子,让无数即将走投无路的百姓,看到了希望,得到了休息。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李自成的农民军,就没有在这时候,发展到恐怖的百万大军,所过之处皆为白地。

之所以江南的清流对新政如此抵触,就是他们没有体会到,北方士绅地主那种面对流寇的痛。

如果能通过郑鄤案,再给黄道周等新一代清流个教训打击,让他们消停一下,这是最好。

由于历史的改变,崇祯也没有被站满朝堂的东林架空,国事也没有那么艰难。现在的崇祯的性格也就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变得乖张,走向极端。

在君臣定计之后,反倒怕赵兴因为为失去亲人而报复泄愤,牵连太广,还耐心的劝导赵兴:“事情做到有度,不必牵连过广。被牵连的,也不要判罪过重,起到惩戒的目的就算了,这一点切记。”

赵兴还担心崇祯会把事情搞大呢,闻听,倒是欣慰了。于是,郑重的站起来保证:“皇上放心,臣知道进退深浅,臣是会把握好这个度的。”

出了皇宫,赵兴是怀着沉重的心思回家的,他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妻子秀芬。

然而,并没有想象的秀芬的哭哭啼啼的抱怨,对待依旧如平常。

只是在没有外人的时候,告诉赵兴,老丈人高升夫妻,已经关闭了拍卖行,正式搬到后娘的大儿子家去住了。

然后只请求,案子完结了,把弟弟的尸体还回去,等他百年之后,将弟弟高阶安葬在他老人家的墓地里,也就心满意足了。

而后娘也没有对赵兴生出怨恨,反倒捎话说,多谢这个姑爷,没有因为高阶的罪而祸及其他的人,保住了大儿子一家的平安。

赵兴不认为这是两位老人家屈服于自己的高位权势,而是真正领悟了赵兴的为难和良苦用心。

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以他的罪行,放在别人的手中,那就真的是灭九族的罪行了。这已经是不错的结局了。

赵兴带着深深的谢意,揽住了秀芬:“真对不起,我没有实现关押高阶两年,让他能生下一男半女的愿望。”

秀芬就将头靠在了丈夫的肩膀上,轻轻的叹息一声,却再也没有说什么了。

第二天,皇上在早朝的时候,正式宣布,郑鄤案,因为涉及内宫,所以提为钦案,交给锦衣卫赵兴审理,其他司法部门,包括内阁不许再过问。

这样的决定虽然让温体仁不满,让钱谦益的计划落空,但赵兴快刀斩乱麻的,逼死了王和中,杀了自己的小舅子,让他们再也对赵兴的陷害无从下手,也看到了这些霹雳手段。再闹下去,就有引火烧身的危险了,也只能作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