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315章 白酒产业

明末亲军锦衣卫 第315章 白酒产业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7: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面对王尽忠等人的信心,赵兴点头,然后提醒:“现在整个西北已经乱了,流寇的队伍10分强大,孙传庭也改变了原先杨鹤的办法.他的政策就是,对流寇要剿,然后将那些真正投降的流寇杆子,交给洪承畴大人安置。如此逐步的削减流寇的实力和规模,削减他们的基础。所以,在不久的将来,你们的这一支军队,将是孙传廷手中的绝对主力啊。”

王尽忠心情沉重的道:“是啊,连续的干旱和**,逼迫的百姓流离失所,进而揭竿而起。而我们进京勤王,造成了西北的兵力空虚,更给了那些流寇们发展壮大的机会。就在我们不在的时候,就有一股2万的流寇,垂涎我们这一片还安稳富庶的地方,滚滚而来。”

赵兴当时大急,这可是他的根基,流寇所过之处,如蝗虫过境,可能是被彻底的毁了,于是焦急的询问:“我们的损失怎么样?”

王尽忠看向了陈策,陈策云淡风轻的道:“这还要托当初大人的军屯民屯中的民兵政策,更感谢锦衣卫兄弟的帮忙。下官在得到了锦衣卫兄弟的预警之后,紧急征召一千民兵迎战。”

“一千民兵?”

陈策道:“大获全胜,追击百里,让其他流寇不敢再正视我延绥以及榆林。”看看赵兴不相信的惊讶表情,陈策解释:“流寇动辄上万,其实都是拖家带口的。真正能战的,也就那么千八百人。这一次,下官就俘虏了一万七千老弱妇女孩子,按照大人原先的政策,实行了民屯,开发那些无主的土地,现在他们不但安心的生产过日子,而且还给咱们招来了更多的人口。”

赵兴总算是松了口气,也是,当年洪承畴可是带着三百家丁,轻松打垮了三万流寇,解了韩城之围的:“去年甘薯的产量如何?”

陈策回答:“由于后期总算下了一场雨,所以平均亩产能达到两千斤,虽然和正常的年景依旧相去甚远,但这已经足以稳定局面了。”

你还别不信,甘薯和土豆这个东西,其实更耐旱,在后世的历史中,苏联就有一种骚操作,将北方的土豆引种到南方的乌克兰,最终让南方的乌克兰的农业彻底崩溃。崩溃的原因,就是南方的乌克兰的土豆产量,不如北方的110,移植到南面雨水丰沛之地,不但没有增产,反倒大面积绝产,结果让天下著名的粮仓,出现了大饥荒,饿死几百万人,最终被别有用心的人给斯大林扣上一个种族灭绝的大帽子。所以,斯大林很冤。

而现在,西北的这种干旱,其实并不是完全没有雨,却更适应了甘薯这个东西的生长,因为实在是太干旱,才出现了亩产两千斤。而现在的南方,因为甘薯的产量已经不能达到稻谷的价值,最终被放弃的结果。

“都已经兑换完毕了吧。”

“郑宏达员外,沿着黄河运过来的稻米,足够兑付。而我将这些兑付回来的甘薯,按照大人的技术,晒成了甘薯干,然后建设了酒厂,酿造出了独具风格的老白干。而第1批好酒,就被郑员外用作抵消稻谷的货款,贩运到江南去了。”

赵兴闻听,立刻来了精神:“带我去看看尝尝,这可是我的技术酿造的呀。”

陈策也是有心显呗,立刻带着众人赶到了仓库。

巨大的仓库里,是一排排一眼望不到头的大缸,打开一个泥封的大缸,一股扑鼻的酒香,立刻弥漫了整个库房。

赵兴用小勺子舀了一勺,轻轻的抿了一口,咋巴咋巴嘴,很满意。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蒸馏法高度白酒,足足有60度。

其实在这个年代,已经有了蒸馏酿酒法,同时也有高度酒,只是工艺还相当落后,所酿造出来的白酒,最多也就是30度。而赵兴先进的双蒸酿造蒸馏办法,生产出的酒不但量高,而且度数达到了60度,这足可以和后世的茅台相比美了。

得意的对身边的毛守义道:“守义,你也尝尝本人的手艺。”

辽东人好酒,几乎不管男女都会喝,但是在这个粮食产出有限的年代,官府是禁止民间酿酒的,所以价格奇高不说,而且还产量有限。像这种无酒不欢的毛守义,在平常也只能偶尔喝上一口,等跟了赵兴,因为保护大人的担子非常重,就更没了喝酒的机会。

今天能得到机会喝酒,立刻将赵兴递过来的勺子,放到了一边,看到在水缸边有个大水瓢,当时蹬鼻子上脸的直接抄了起来,狠狠的舀了一瓢,就要喝。

陈策一看大惊,立刻扑上去:“毛将军不可啊。”

结果赵兴笑着拉住:“守义酒量大,没事的。”

毛守义感激的看了眼赵兴,然后就憋住气,咕咚咕咚的牛饮,转眼间,这一瓢足足二斤的烈酒就下了肚。

结果毛守义突然间感觉到,自己的肚子里就像有一团烈火,猛烈的燃烧,转眼间就将身上所有的毛孔,都激发起来,脸红的和猴子的屁股一样,憋住了一口气,然后长长的出了一口,喊一声好酒,然后轰然昏倒。

赵兴只不过想捉弄他一下,却没想到事情闹大了,立刻大呼小叫着叫人来抢救。

大家七手八脚地抢救,最终回禀:“没事,只是喝多了,灌上一碗醒酒汤,就好了。”

赵兴询问陈策:“能生产出这样烈酒的作坊建了几座?”

陈策回答:“由于原料足够,所以建了20座,安置了各种人手两千多人,如此一来,属下就让两千家有了生活来源。”

赵兴长出了一口气:“好啊,我想要的良性循环总算是出现了,只要今年春天继续播种甘薯,明年秋天我们的规模就可以更加扩张,不但能给咱们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更能安置更多的家庭。”

陈策道:“今年开春的时候,再安排种植甘薯,百姓不但没有了抵触情绪,反倒纷纷强烈要求,播种的面积会扩大1~2倍。不过这虽然是好事,但也有了为难。”

“为难在哪里?”

“产出过剩,我们没有那么大的销路,现在仅仅是郑员外销往江南,但毕竟销量有限。”然后一指巨大的仓库:“现在我们储存这些白酒的仓库,就已经有了10个,现在看来,必须还要扩建啊。”

“为什么不将这种美酒,卖到蒙古去?那里的市场可巨大着呢,他们不但会消耗掉我们的产品,而且还能给我们换回来成群成群的牛羊骡马,这岂不是一举两得?”

对于赵兴这样的题议,当时陈策和王尽忠惊讶得差点掉了下来,磕磕巴巴的道:“大明封禁,其中就有酒这一项,大人怎么可以知法犯法资敌?”

赵兴哈哈一笑:“大明之所以禁止向外贩卖白酒,那是因为白酒是用粮食做的,而现在咱们国朝最缺的就是粮食。但我们这个东西就不是啦。而我们贩卖出去的白酒,不但会给我们带来牛羊马匹金银,更能消磨敌人的意志。想一想未来,再寇边的鞑子一个个都是酒鬼,手软脚软的怎么能打仗?”

陈策为难的道:“可是这毕竟还是违纪啊。”

赵兴无所谓的道:“这里的关口有我们自己人把守,这件事是我同意你们去做的,将来出了什么罗烂,我替你们担着。”

有了赵兴的担保,大家的心就有底了。

“你们现在立刻开始建设砖瓦窑,烧制能装5斤白酒的陶罐,这不但能再次安置一批流民,稳定一批人家,同时,我要将源源不断的白酒,贩运到辽东去,去祸害皇太极。”

这个思路一开,陈策拍手叫好:“只要我们的白酒能卖到蒙古去,卖到辽东去,当然也可以卖到西域青海去。不行,我得将我那个限制种植甘薯的布告撤下来了,赶紧地张贴布告,鼓励大家耕种甘薯。”

赵兴指着陈策:“朝令夕改,不好吧。不过我喜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