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病娇督主你要乖 > (二十八)江抚之战

病娇督主你要乖 (二十八)江抚之战

作者:小妖夭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6: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江抚城临近苗疆,背靠群山,在此地生活的百姓多为蛮族,汉人只占十之四五。

永宁十二年,荆蛮部落首领勾献、勾遂兄弟二人号令上万者众揭竿而起,一举攻入江抚城,江抚守军抵抗不力,知府自缢身亡。

第一批被派去平定叛乱的,好巧不巧正是李明川。

给他的兵力并不算很多,只有两万人;要知道,勾献兄弟攻下江抚城的人马,也不过就是两万人。

孙子兵法说过,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说,如果我军的兵力是敌人的十倍,那就实施包围,切断敌军的后勤保障,不战而胜;

如果我军的兵力是敌军的五倍,那么就需要全力击溃敌人,最好能达到痛打落水狗的效果。

可李明川的问题是,他手里没那么多兵,别说十倍五倍了,两倍都不到;这仗打得,实在是不太宽裕。

可他又有啥办法呢?

在浮玉,打了败仗的将领可是要挨批斗的;

的确是没办法,可没办法也要打,硬着头皮也得上——

这就是李明川的觉悟。

他终于摘下了老兵油子的面具,目中重新燃起冰冷的杀意,手中举起锋利的长刀,身先士卒地参与到了进攻的步伐中——

然后被打退了。

不得不说,为了拿下江抚城,李明川可谓想尽了办法——爬过城墙翻过山,派过间谍耍过诈;

半个月过去,他的头发都快愁白了一半,可江抚城依旧稳稳当当地坐落在那里,似乎根本就不可能被撼动。

有一说一,李明川几乎要绝望了。

好在朝廷的传令兵到了,带给了他两个消息:

第一,朝廷不追究他平叛不力之罪,命他戴罪立功,继续参与作战;

第二,派遣长公主沐云柔率领两万人马前来支援,李明川作为败军之将,须尽力辅助。

李明川可算是松了口气。

太好了,他不用挨批斗了,江抚城这个烂摊子终于也有人接手了。

公主毕竟是公主,哪怕作战不力,朝廷也不会重罚她;反正自己已经是戴罪立功之身,主将的位置都让给长公主了,黑锅自然也不能让他背啊!

于是,李明川收紧了兵力,一边盯着江抚城的动静,一边等待着长公主的到来。

可没过几天,他又坐不住了。

这次让他坐不住的,是来自长公主那边的消息。

原来,由于后勤保障出了些许问题,导致长公主以及她率领的两万人马,断粮了。

距离他们到达江抚城,还有大约三天的路程。

一听这消息,李明川心里就俩字——完了。

完了,彻底完了。

他在朝廷军队混了这么多年,这些个兵是什么货色,他清楚得很。

没饭吃?没饭吃肯定就军心不稳,然后就哗变了呗!

(哗变:多指军队或远洋船只上的船员突然哄闹造反,叛变。)

出门在外行军打仗,最怕的就是哗变;

主将哪怕再有本事,也变不成三头六臂的哪吒;一旦手下人一哄而散,留下她一个光杆司令,这仗还怎么打?

更要命的是,这条通往江抚城的行军路,距离其他城郭很远,基本不可能借到粮食;

沿途虽然有村寨,但是对于一支两万人的部队来说,就算长公主把人家的村子烧了人全杀了,把粮食全都抢来,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李明川深深吸了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一些——不,也不是没有办法。

只要长公主选择背离计划好的路线,绕路去其他城市借粮,或许可以转危为安……只不过,或许到达时间要延迟一些。

这似乎是最好的办法了。

反正勾献兄弟是不太可能离开江抚城的,既然他们跑不了,似乎长公主晚到几天也没什么。

李明川稳了稳心神,心道长公主一定会绕路赶来的,只要士兵不哗变……不日必将拿下江抚!

可很快,他就收到了来自长公主的第一条军令——

要他在两天后,做好两万人的饭等着!

李明川人都傻了——好家伙,人家长公主压根儿就没打算绕路,反而加快了行军速度!

他不敢怠慢,立刻就吩咐了下去;

随后,李明川怀着“崇敬”的心情,等待着长公主的到来。

他吩咐手下人做下两万人的饭,只是为了不留下“不遵将令”的把柄;

实际上,他已经在心里猜测,长公主的两万人带过来时还能剩下多少。

为什么说剩下多少?

那其余人呢?

跑了呗。

李明川有些恶劣地想,小姑娘肯定没见过哗变的场面,到时候会不会急得直哭呢?

他很快就等到了结果。

“你就是李明川?”

眼前的小姑娘面色苍白,眼神却恶狠狠地盯着他,恨不得往他脸上啐一口唾沫,

“整整打了一个月,还在江抚城外晒太阳,你可真是好本事啊!”

李明川默默地闭紧了嘴,任由这个不过十四岁的少女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就差问候他十八代女性祖宗了。

没办法,自己的确是作战不利,这口恶气只能忍着——

不过李明川可不是个会老实挨训的新兵蛋 子,他忍不住在心里暗暗想道:

那就看看您有什么本事拿下江抚城呗?

如果拿不下来,那您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呗?

不对,这回我是五十步,您是百步。

毕竟我手中只有两万人,可您现在手下可有四万人……要是拿不下江抚,咱俩到底谁更无能?

识数的都知道呗。

只不过,沐云柔可没那个心思揣摩李明川的心理活动,把部下教训了一通,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等着她——

吃饭。

没办法,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更何况,长公主已经整整三天没吃过东西了;不止没吃东西,水都几乎没喝过一口。

这就是断粮之后,她的部队没有哗变的秘密。

这里引用一句很经典的话——

“其实很多时候,群众是好说话的,因为他们所需要的并非特权,而是公平。”

《孙子》有云——

故知胜有五: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上下同欲者,胜。

终于吃了一顿饱饭,该骂的人也骂了,军心也整顿了,就该干正事了。

毕竟江抚城就在那里,敌人是不会自己弃城投降的。

沐云柔在城外组织了一场进攻,结果毫不意外地被击退——李明川等着看她好戏,长公主倒是一点都不觉得难堪,只是让李明川带人去准备三万个装满土的麻袋。

这就奇了怪了,要这装满土的麻袋干啥?

不过李明川可不敢多问,他只知道,如果不按时奉上这三万个麻袋,恐怕等待他的又是长公主的一顿臭骂。

大约过了两天,麻袋备齐,长公主满意地点了点头,就吐出一个字——

“堆!”

好家伙,李明川这才如梦初醒,原来要这些麻袋是用来堆上城头的!

有了这些垫在脚下的麻袋,攻城不就容易了许多吗?

然而,出乎李明川意料的是,叛贼竟然异常强悍,打法更是格外顽强——

长公主好容易想了这么个招儿,竟然也只是啃了几口城砖,又被打得退了回去。

没办法,两军立场不同,信念就不同,作战意志自然也截然不同。

朝廷军队打不下来也无所谓,反正这帮兵痞脸皮厚了不止一两年了,打不下来有朝廷养着,怕什么?

叛贼就不一样了,一旦城破,就只有死路一条,只要稍微懈怠一分,就有可能走向末路——如果不拼命就会没命,谁敢吝惜自己的血汗?

两种不同的境遇,决定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而在胜利的天平上,态度往往是一枚重要的砝码。

攻城失利后,长公主倒是没发火——也是,决策的是她,有火也总不能朝着自己发吧!

她骑着骏马,带着两个护卫,整天在江抚城周围游荡;过了约莫五六天,她下达了另一条命令——

“水攻。”

这回轮到叛贼傻眼了。

滔滔不绝的洪水在城下泛滥成灾,城墙根都被泡塌了,想提刀拼命都看不见个人影,唯见“长江”天际流——

眼看不止做皇帝的梦想要破灭,甚至身家性命都要不保……叛军的两位首领,勾献勾遂两兄弟合计合计,杀了两个亲信的部下,提着他们的脑袋出城请降,表达的中心思想就一条——

我俩造反都是这些小人挑唆的!我俩都是良民,大大的良民啊!

于是,长公主接受了他们的投降,率军进入江抚城,叛乱宣告平定。

至于投降的勾献两兄弟的下场,我们或许可以从随军史官的记录中见识一二:

“尽灭其族。”(全杀了。)

投降?

早干嘛去了!

长公主的行事风范,大抵如此。

江抚城战役毕竟是她指挥的第一场战役,给沐云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影响了她后来的用兵之法……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重要的是,李明川终于服了,心服口服。

之后,他又跟着长公主转战东南,剿匪西北……他的眼光没有错,沐云柔绝对是个百年不遇的天才,宛若一颗蒙尘的宝石,随着一场场战争的胜利拂去尘埃,她的光芒宛若星辰一般,璀璨夺目,不可逼视。

每一次望着她的背影,李明川都不禁觉得心潮起伏,仿佛热血从骨髓中苏醒,胸中万丈豪情。

所以,长公主调任白虎军,他没有太多的犹豫,就选择继续跟在她身后。

他自知天赋平庸,却也想沐浴在那样夺目的光辉下。

来到白虎军阵前,他深深吸了口气,举起了腰间别着的双色令旗:

“变阵!”

……

……

……

回到帅帐的长公主已经没心思看兵书了。

李明川虽说之前是个老兵油子,还差点被她砍了脑袋,但是这个人后来表现得还不错,还算靠谱,虽然军事水平一般般,但好歹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在白虎军中也算数一数二的可信……把决定这场战役胜负的关键交给他,应该不会有问题。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龙羽营及其附属部队马上就要归营了;

长公主预备的另一条诡计,到底要不要付予实施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