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洪荒明月 > 第590章 金华火腿的含义

洪荒明月 第590章 金华火腿的含义

作者:耶和静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6: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除此,火洞中的地面上,在温度不同的远近分布中,有很多小小的金属水溶化而成的金饼、银饼、铜饼、锌饼、铅饼、锡饼、铁饼。

那锌饼大约是沿着一处洞壁挂落下来的,靠着一处洞壁,那铜饼还有几种颜色的,那是纯铜的衍生产物:青铜、黄铜、白铜。

甚至,还有铁饼的进化产物,钢饼,它们的位置在洞中最中间。

因这洞里是绝对不缺碳素成分,并且,这大洞的温度当时一定提升得十分惊人。

温度的提升,需要的是保温空间和时间。

并不高深复杂。

牛魔火洞这些条件都具备。

那月牙形的匕首,就是钢水形成的。

阿咦感觉不到这些金属有温度后,惊奇拿起了那月牙匕首,立即感觉到了那种强大的坚固度。

这不但是碳化出来的钢,还因洞里进过雨水,带有淬火效果,可想而知,其表面的坚硬。

善于思考的阿咦立即发现了,这都是非常了不得的东西,并没有急着把这些东西都拿起来。

阿咦指着那天然形成的月牙模子道:“这是石头中烧出了石精,它们非常硬,一定可以作挖掘的工具,只要我们能作出这样的模子,并找到能出石精的石头,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是哪种石头出了哪种石精。”

张静涛听了,立即发现,精通金音。

无疑,阿咦之后会给金,用上精音,其发音,自然就是取用金属碰撞出的‘金金’声,因阿咦虽以精华的含义来表述金属,但实则,这二个字的先后关系反而是倒过来的。

论先后,反而是金属的金字更早出现,因为之前的阿咦没有创造过精这个字来。

而此刻看,这金字怕是很快会被阿咦创造出来。

那么,最初的精,其实用的便是‘金’字。

为此,华夏有金华这一地名,很多人不明其意,实则,它的原义,是‘精华’的含义。

金华火腿就是很有名食物。

在震惊中议论纷纷的众女都答应了一声,知道不能乱碰这些东西,而要把石头和金属归类在一起,等以后大家都记熟了,便能在野地里找到这种石头,来烧石精。

众女细细比较收拾起来。

又听阿咦说:“每件石精只能取走一样,周围的石头也是,有同样的才可以拿起来,只有一种的,就不要拿起来。”

楚女却说:“可是有些石金旁边并无石头啊,怕是都烧掉了。”

阿咦见洞中一个角落有她堆着的很多石头,种类还极全,又因那是洞中一个角落,那些石头还都完好,高兴道:“没关系,这个洞中的石头布局,我天天在看着,全在我脑海里,我甚至记得火堆边的哪里曾放过盐碱,你们按照我说的,把那边的石头捡了,和这边的金属配在一起。”

楚女答应,便听着阿咦指挥,忙碌起来。

张静涛见了,心中只想大笑。

后世人认为复杂得不得了的金属冶炼的发明,实则竟然如此简单。

这五金,竟然因阿咦喜欢收集石块,和制作了大熔炉的关系,被阿咦一锅子端了!

他毫不怀疑,即便没有吃油人,阿咦也早晚会发现这一点,因为阿咦早懂得了人需要羊气,燃烧也需要羊气,也知道了炭的用法,并且还创造出了十字取火法,不会怕火洞熄灭。

于是,为了节省燃料,阿咦必然会玩封洞减少羊气输入的手段,却不知,通风口仍足够进入羊气,只会造就出整个山洞的高温,那么一旦因高温引燃洞里藏着的干才,就必然引发这么一场大火,从而烧出金属来。

或者,即便阿咦一开始只烧出了熔点较低的金属,但这种发现,也必然让她逐步发现所有的金属。

为此,张静涛立即又发现,到了近代都只会玩壁炉的所有人族,都不可能发明出金属制造来,只有善于玩土坑的华夏人,懂得窖这种概念,才有能力在远古就烧出金属来的。

逻辑,就是最好的证据,这便是因果,没有因,哪里来的果?

在华夏,能找到所有的:因!

看来当了‘火正’的阿咦以后打算改行当‘大祝融’了。

张静涛在心中高兴之外,也走去细细看那些金属,还不时拿起一种来看看。

结果发现,这些金属真的很全。

甚至连日常五金都齐全了。

至于何谓五金?

的确,很多人都不知道日常五金到底是哪五金,因金属可远远不止五种的,它们似乎都很常用。

为此,很多人说,五金归属,应该是:金、银、铜、铁、锡;

或者:金、银、铜、铅、锡;

等等。

但是,不管如何,几乎都把金银算了进去,可问题是,五金应该是日常最好用的金属,才可归纳进去的,为何会把金银归纳进去呢?

它们的应用范围可并不广,稀少绝不是成为日用的理由,五金要的就是大家都能用,足够日用。

好在张静涛却知道,真正的五金是:银、铜、金、铝、锌。

为此,他方才刚看到洞中有铝时,真的很惊讶。

竟然能烧出铝来?

不是只能电解来得到的吗?

张静涛对此真的很惊奇,再细想从骆安国那里得来的冶炼知识,才想到骆安国也说过,通过碱,盐,萤石,矾土,和较高的炉温,也可以烧出铝来。

而这些东西,都是阿咦常用的东西,萤石更在后世的苏浙二地有很多,矾土中的矾字,更是个假字,用平凡的凡字即可,可见凡土的普遍程度。

为此,会产生铝,并不奇怪。

只是,这烧出铝的过程中,是否有盐碱和其余矿物起了反应,因对骆安国的烧铝方法,他当时就没去细记,毕竟战国工匠还懂得那些手段,当时的张静涛认为没啥必要把什么细节都记得,金属冶炼,自然有匠人传承,只要华夏不灭。

总之,会将铝也放在里面,是因为这五金的定义,是根据导电率而来的。

在华夏的远古,丝族人早就用上了电,而用电,无疑是犹如神迹的,为此,导电率好的金属,就被提高了其重要性。

金银会属于五金,正是因为这种情况,也证明了华夏用电有多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