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只想当亡国之君的我昏成大帝 > 第三十五章士大夫下连队

魏忠贤走后,秦构又将战报细看了一遍,发现自己终究还是吃了历史知识不足的亏,对文官管军下的军队战斗力有刻板印象,先入为主就觉得那样的军队不行。

加上西夏连年寇边,乾国只能被动挨打,就觉得军队已经烂透了。

其实乾**队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烂,要是真烂透了,那西夏每一次寇边都会和明末女真寇边一样,每次寇边都会有巨大收益,最后越打越强。

不过这次冯琳这次觉得自己是官家大伴,犯了文官集团的忌讳,等到文官集团反攻倒算时,他也正好因势利导,把最能打的大乾西军给荒废了,甚至辽东边军,河北边军也可以动一动手脚。

军队要是不能打了,就好像人免疫系统出问题一样,一些小问题都会引来大毛病,最后积重难返。

“把朕的秘册拿过来。”

秦构身边的宦官连忙递上去一个十分精致的小册子,秦构接过册子,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上去,他这些天忙着当昏君,有些亡国的好想法都忘了,所以现在的他养成了随时记录的好习惯。

在秦构记录自己想法时,身旁包括德妃在内的所有人都默契地扭过头,不敢看一眼。

他们心里都清楚,别看这位官家每日都只顾着寻欢作乐,实际上却是在垂拱治天下,也不知道这次官家又会有什么动作?

而这天也是王安石返京,新党中人为王安石接风的日子。

宴席上,寇谦笑道:“老夫听闻你王介甫成了广南地有名的散财童子,不知可否购到了这富国强军之法。”

王安石自信道:“不敢言得道,但也初窥门径,当与官家不相上下。”

“可否细谈?”

“官家在江南修石路,于广南至开封修铁轨,花费了大笔钱财,这钱财到了修路厢军及各地差役手中,他们自然要把钱都花出去,各地农人原本做好农事就无事可做。

但那厢军和各地差役初获大财,出手阔绰,就连街头卖茶水之人都能月入一贯,农人见其中获益颇多,操持完农事后,皆做些闲食零嘴上街售卖,所获之利竟可购置牛犊,乡间工匠所做之劣等农具也供不应求。

还有那绢布作坊,往日售绢最多百匹,可这朝廷的钱一撒下去,一月之内千匹绢布售卖一空,那作坊女工一月之得,竟比男子还多。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要是这路修通了,此等繁荣之景必将愈发昌盛,想必诸位听王某见闻,也定有所获吧。”

吕仲喜道:“介甫果真大才,农人耕种所获之粮为财,做工所造之物怎么就不是财了,耕种所得之财受地力所限,可这做工却无有限制。

介甫,我等变法之目标,可是让天下农人皆像江南,广南等地一般,在农闲之余也有事可为,有门路赚取余财。”

李错却有些忧虑道:“希文还是想得简单了,可别忘了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古训,要是这做工之人劳累终日,所获之利皆被无良商贾所夺,我等变法中人可就遗臭万年了。

我等定要保障小民之利,这从小民身上收税,可要比从豪商巨贾身上收税方便太多了。并且豪商巨贾所获之利多了,那民间定然不稳。”

王安石叹了口气道:“这事我也有所见闻,绢布作坊之女工每得一贯,其主家定从此女工身上获利三贯以上。

不过,我等岂可因噎废食,这有工可做总比无工可做要强,至于如何保障做工之人所得,这还没到时候,就算想保障也毫无头绪可言,且走且看吧。”

寇谦出声道:“路还未修通,有了变法纲领就已经不错了,眼下我等还有一件要事去做。

诸位可知那西军之事,魏忠贤给老夫传了口信,官家要他去将西军之事传到天下士子的耳朵里。

不仅要让士子有怨愤之言,还要有怨愤之行,此乃官家原话,诸位以为,官家意欲何为。”

王安石大笑道:“还能想干什么,这是官家闲我们办事太慢,是抽我们这些大牲口的鞭子,要是士子们乱起来,我等应对失措,那自然是我等无能,毕竟官家可不理朝政久矣。

处置了我等,自然又有新人上位替官家试策,哈哈哈,刚想明白怎么富国,官家就逼着我们去想办法强军,妙极,妙极啊。”

吕仲若有所思道:“介甫之意是,官家用三千万贯让西军打服西贼是题面,想让我等解题?”

王安石答道:“没错,并且若那魏忠贤不是个痴愚之人,曾相那里估计也会收到口信。”

寇谦叹口气有些担忧道:“官家这制衡之道当真是炉火纯青,可过于痴迷此道并没好事啊,此事用在我等身上还好,可官家在后宫之内也用此……”

话没说完,场上众人连忙惊道:“寇相慎言。”

寇谦楞了一下后,摇头苦笑道:“老了,老了,就连一阉狗之计老夫竟也能中招,不过该说的话老夫也必然会说。

场中的东厂番子给老夫听好了,胆敢以此试探我等是否敬重官家,其心可诛,老夫自要弹劾他魏忠贤。”

吕仲连忙圆场道:“寇相勿怒,正事要紧。”

寇谦冷哼一声道:“诸位觉得官家之题要如何解?”

王安石这次返京可是要当大官的,不证明自己能力怎么行,于是率先道:“官家这次用三千万贯重赏,让西军十万将士不畏生死,打服西夏,看的就是武将不怕死的战力,诸位以为,此法还可再行几次?”

“一次,两次尚可,若是多了,就算朝廷财赋够用,那将士们也就富了,恐怕再想让其为钱财不惜性命就难了。”

“那诸位以为,我大乾士子可贪生怕死?”

“我大乾士子知晓家国大义,敢直言进谏之人屡屡皆是,又岂会惧怕临阵之危,苟且偷生而忘家国之危。”

王安石接着道:“那民间士子为何会对西军受重赏之事心生怨愤呢?无非是觉得不公,自己寒窗苦读多年,却不如那些丘八在战场上砍几个脑袋划算。

所以,不妨给他们一个机会,在军队里,每百人队设立一文官,该文官随军一同上阵,只要通过解试的士子均可为此官,如此可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