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只想当亡国之君的我昏成大帝 > 第二百一十四章你们给朕慢点打啊

卢俊义他们撞上大名府捕快,被一杆杆火铳对准的时候,他们突然有些感激这些年大乾朝廷在法治上的进步,让官府的人也开始变得讲规矩起来了,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不会冒然动手。

捕快队伍中的捕头只能不甘地下令自己的手下给卢俊义他们放行,而卢俊义收拢的那些小弟,往日里嘴上别说捕快了,就连大乾朝廷所代表的王法都不放在眼里,这时候也只敢一个个低着头,静悄悄地走出去。

然而在离开大名府的城墙后,那些人马上有了精神,一个个都在叫嚣着要报复范伦。

可宋江的脸色却十分阴沉,大名府一次性出动那么多捕快,还都带着火铳,这背后肯定有大名府知府的授权,也就意味着范伦敢对卢俊义的资产报那么低的价钱,不是发傻,而是真有底气。

要是卢俊义的资产卖不出价钱,那他们到了米国,没有钱照样不能把势力发展起来。

见宋江脸色不能好看,卢俊义笑着劝道:“贤弟勿忧,我有丹书铁券,那大名府知府不敢对我等放肆,如果他真的要干些什么事,愚兄就直接向当今官家上书。”

宋江闻言心里一阵苦笑,他也不知道这卢俊义怎么会对丹书铁券那么迷信,还直接向秦构上书,能送到大乾中枢都已经梦里才能出现的场面了。

再说了,这卢俊义他也不想想自己都干些什么事,聚拢了那么多人,身份还那么敏感,他也不害怕秦构对他产生什么误解吗?

还是说,卢俊义脑子里还有通过米国夺权,再造一个后周的想法,如果是那样,宋江可就要抓紧时间跑路了。

他脑子里在翻江倒海,嘴上却回道:“哥哥,小弟我担心的不是这事,现在知府给那个奸商撑腰,哥哥你这资产怕是不好卖啊,毕竟对方越没坏什么规矩。”

卢俊义满不在乎道:“没事,他不买有的是人买,大不了就再降一点价钱,谈生意的时候忍一忍那些奸商就行了。”

宋江可没有卢俊义那么乐观,他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卢俊义的资产已经成了一块大肥肉,而那些商人肯定是能少付一文钱,就少付一文钱。

这时候,他心里已经开始琢磨该怎么用一些暴力手段,让范伦知道什么叫适可而止了。

可在快到达卢俊义的庄园时,他们一伙人却又发现路上有厢军设卡,一问才知道,竟然是厢军在卢俊义的庄园附近组织拉练,在严查出入的人员。

卢俊义带出来的那些人中,大名府的地痞被卢俊义说是自己家的庄客,在他庄园住下了,才可以进去,那些从外地赶过来的人一概不允许入内,卢俊义软硬兼施,想尽办法才让勉强带了一个宋江

见到那副情景后,宋江已经死了对范伦使用暴力的心了,毕竟那知府对范伦的支持力度这么大,凭他们这些人的本事,基本不可能碰到范伦。

不过他的头脑还算灵活,也想起来大乾出台不久的,限制豪商市场地位的种种政策,打算好好研究一下那些东西,看看能不能靠法律和范伦讨价还价。

除了大名府的卢俊义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人因为各种原因打算前往米国,在接受了那么多人力物力之后,米国的国力也肯定会有大量提升。

大乾皇宫内,秦构看着吕惠卿报上来的税收,虽然数额十分庞大,但他心里并没有多少担忧,因为在大乾交子推广之后,大乾朝廷早就不可能缺钱了,钱多钱少都一样。

不可能出现国力明明很强盛,却因为朝廷没有足够的钱,不能调动那些力量的情况。

所以在大乾人力物力流向米国的情况下,秦构无论收获了多少赋税,他也是赚的,因为大乾的国力受到了损失。

心里默默夸奖了几句吕惠卿后,他又开始处理一件让他十分头疼的事了,在火枪出现后,游牧民族就变得能歌善舞了。

以现在大乾的军力,别说如今已经四分五裂,还亲手把自己皇帝弄死的辽国了,就是辽国最强的时候,也绝对会被大乾打趴下。

所以在北伐军经略使尚承忠的率领下,一路上犁庭扫穴,出征一年就已经占据了之前辽国的半壁江山。

再加上军队战力够强,草原大归大,却也尚承忠那么激进的打法,他只有了三万兵马就一路撵着几乎整个草原的部落不断向北方逃窜,剩下的军队就一直在后方搜寻散落的牧民。

这让大乾军队对草原上的地形越来越熟悉,那些牧民被大乾军队搜寻到了之后,也不会给他们再次作乱的机会,全都撵到一个个定居点安置。

那些军队同时也会护送大乾运输物资的民夫,这一切都让北伐军都没有后勤断绝的危险。

并且,大乾军队也是越打越顺手,已经出现了骑马赶路,下马作战的龙骑兵。

如果还一直是那种情况,北伐军很可能在三年以内将辽国彻底平地,那时候大乾再开始西征可就不会面临两线开战的压力了,这就把秦构愁坏了。

又看了看那些战报,他还是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只能再次放下,去看另一份奏折。

那是王安石呈上来的奏折,在北伐军出征之前,秦构就已经将之前辽国的地盘大致划分了一下,忠皇党和新业党可以安置自家官员的地方多一些,王安石的大乾党少一些。

现在北伐的情况那么顺利,已经陆陆续续有官员开始上任了,王安石这奏折就是弹劾那些官员,说他们无能,让自己辖地一片混乱,导致大乾的统治成本比所得还要高。

秦构知道这是王安石为了争权而吹毛求疵,毕竟草原上也从来没有安定过,加上乾人比重还没有上去,大乾规矩还没有深入人心,乱是一定会乱的。

虽然秦构清楚这些,但他还是同意了王安石的要求,将来大乾占据更多的地方后,多划分一些交给大乾党官员治理,毕竟这为党争拱火的事,他说什么都要干。

同时,这件事也给了他一些启发,让他想到了怎么应对北伐军进度太快的问题。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