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爷爷是神罗皇帝 > 第四十一章 “权王”阿里 下

我爷爷是神罗皇帝 第四十一章 “权王”阿里 下

作者:何庆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5: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弗兰茨,你让莎拉给她看了什么。怎么直接晕了。”卡雷米有些好奇,她对这个会说葡萄牙语的公主还挺有好感的。

“刚才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侍者送来的阿比西尼亚帝国的皇室声明,现在她已经不是公主了。而那位卖家已经巧妙地离开了,如果我们现在退货,罗斯柴尔德家族愿意承担一半的赔偿。”弗兰茨面无表情地说道。

“啊?那我们花了13.7万盾,买了一个不会说德语的,不是公主的公主?”

“这位卡法公主也很可怜的,她也是被人骗了,才会来到这里丢了皇室身份。您不也是不是大公的大公吗?”沙拉口没遮拦地信口胡说。

卡雷米一家只能领到一份皇室年金,并且住在维也纳郊外,靠着几百亩土地生活。这个是维也纳贵族圈里众所周知的事,也没人把他们家当皇族。

卡雷米表面上对这件事无所谓,可这一直是他内心的痛。明明是皇族却没有皇族的待遇,就连进入皇宫都要申请。不是向皇室申请,而是向政府申请。

从小就被人嘲笑,被人区别对待。自己和阿尔布雷希特是表兄弟,同样进入陆军学院。

自己明明和阿尔布雷希特的成绩差不多,卡尔大公还说过自己在骑兵指挥上更有天赋。可是阿尔布雷希特一进入陆军学院,就被当成明日之星,军队的未来。

而自己却被人叫做大下巴老妖怪,怪胎。阿尔布雷希特毕业就加入陆军,掌管萨尔茨堡的精锐部队。自己则是被人丢进了维也纳城防军,给了自己一个城防军上校的军衔。

要直到维也纳的城防军里全是一些混吃等死的家伙,更可笑的是这个军衔。在维也纳城防军里有几十个少将,上百个上校。在维也纳,一个拍砖都能拍死两个城防军的军官。

卡雷米咬着牙,喘着粗气,但也再次看了看这个与自己同病相怜的国公主,不禁多了几分怜惜。

弗兰茨一把抓住莎拉的小辫子“快向卡雷米叔叔道歉,你这丫头越来越没大没下了。”

沙拉被拉的疼了“错了,对不起,饶命啊。弗兰茨,辫子都要被你拽断了。”

卡雷米想了想,自己似乎想多了和一个孩子较什么劲。赶紧去拦着弗兰茨,一个真正的王族怎么能随便欺负女孩子呢。看来还是我更像王族,哈哈。

.....

阿里赶跑了巴蒂尔之后,并且彻底的击溃了马穆鲁克在埃及的势力。但是他并没有急于给自己“加冕”。而是故作姿态,玩起了三请三辞。

他邀请奥斯曼人胡尔西帕夏出任埃及总督,并且将一些“反叛者”送到伊斯坦波尔以示“忠诚”。胡尔西并不信任阿里,以苏丹的名义命令阿里和他的军团离开驻防地,去和残余的马穆鲁克势力作战。

同时胡尔西写信,要求苏丹向埃及增兵。胡尔西继续倒行逆施,他的手下们为了敛财也无所不用其极。

然而此时的埃及已经不是当年埃及了,过去的埃及人习惯逆来顺受,而现在他们的民族意识已经觉醒。同时早已经和阿里结盟的教长、乡绅和商人们,也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埃及成立了埃及长老会。提出未经长老会的许可不得征收赋税,奥斯曼军队滚出开罗。

胡尔西帕夏自然难以接受,于是调集军队试图镇压起义。

埃及人在城市中筑起街垒,双方僵持了数天。长老会突然宣布罢黜胡尔西帕夏,拥立阿里为总督。胡尔西调回的救兵顷刻之间成了自己的催命符。

阿里的军队如英雄凯旋般进入了城市,他在广场上宣布“奉公守法,绝不横征暴敛,尊重长老会。如违此誓,人神共诛。”

胡尔西一面固守山上的城堡,一面求苏丹继续派兵增援埃及。但是起义很快从开罗发展到埃及各地,起义军人数飞速增加,多次击退奥斯曼人的进攻。

然而阿里还有杀手锏,他派人带重金去伊斯坦波尔到处贿赂奥斯曼高管。最终奥斯曼苏丹决定上承天意,下顺民心,封阿里为埃及总督。自此埃及和塞尔维亚公国一样,在实际上获得了独立。

然而让阿里摘了桃子的英法是不可能,善罢甘休的。埃勒菲和巴蒂尔两大马穆鲁克的残余势力,都得到了外国势力的支持。

埃勒菲更是法尤姆聚集了数千士兵,巴蒂尔也组织了地方武装。在英国人的支持下埃勒菲重返埃及中心地带。并且英国人说服苏丹废除阿里,任命埃勒菲为总督,每年向苏丹纳贡8000英镑。

苏丹对于两面三刀的阿里同样没有好感,下令废黜阿里,任命埃勒菲,并且派出了一支三千人的军队配合埃勒菲。此时的埃勒菲已经有7000部队,其中600名骑兵。

阿里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战胜英国和苏丹联手的,所以他假意接受苏丹的命令。同时积极备战,一方面让长老会联名上书求情。一方面玩弄权术迎回了巴蒂尔派并且告诉巴蒂尔自己是被逼迫的,埃勒菲才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巴蒂尔派与埃勒菲派本就不和,同时英法矛盾上升双方互不相让,内斗之后实力大减。

阿里还有最后的绝招,那就是继续行贿。可能连阿里本人都没想到,他派去行贿的使者在伊斯坦波尔受到了热烈欢迎,各路高官纷纷表示愿意帮忙。奥斯曼官员的**,远远超过苏丹的想象。

大量的奥斯曼官员接受贿赂为阿里求情,甚至克扣远征军的补给致使奥斯曼人兵无战心。

阿里在国内调兵遣将准备与埃勒菲一决雌雄。可是他手下的阿尔巴尼亚军团,早就不是当初那只能同法国人作战的勇猛之师了。

阿里本人醉心权术,军队也习惯了这种日子,缺乏训练贪生怕死,结果就是面对埃勒菲的军队一触即溃。

关键时刻,是胡达尔的民兵挡住了埃勒菲的进攻。埃勒菲围困胡达尔城两个多月都没有将它拿下,给了阿里的军团喘息之机。重整旗鼓的阿尔巴尼亚军团从后方进攻埃勒菲解了胡达尔之围。

胡达尔之战,让埃勒菲名誉扫地。同时阿里的计划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金钱的诱惑下,奥斯曼苏丹改变了主意,决定让阿里继续担任总督,但是每年要纳贡三万英镑,并且要将他的长子送到伊斯坦布尔做人质。

埃勒菲在资金耗尽之后,不得不解散自己的部队独自逃亡。巴蒂尔也在和埃勒菲争斗的过程中损失惨重,无力再与阿里争夺埃及的控制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