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爷爷是神罗皇帝 > 第74章 第二次伦敦协定

我爷爷是神罗皇帝 第74章 第二次伦敦协定

作者:何庆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5: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伦敦,威斯敏斯特宫。

激烈的争吵还在继续,关于赔偿问题各国无法达成一致。

由于之前在驻军问题上英国吃了一个闷亏,说好的赔偿罗伯特·皮尔打算抵赖掉。毕竟没有规定,绅士就不可以赖账。

只不过呢,罗伯特·皮尔抵赖的技术就要差很多了。他想让埃及出钱,来赔偿欧洲各国的损失。

这下不光是埃及不干了,就连欧洲各国都不干了。

埃及已经承诺让欧洲军队进入地中海沿岸了,没理由继续让步。而奔着赔款来的欧洲列强们,则是觉得埃及根本拿不出这笔钱,肯定是继续画饼。

列强们觉得英国也有责任,罗伯特·皮尔则是推到了末日方舟会头上。阿里就坡下驴,立刻就把责任推到了马穆鲁克身上。

这下喜滋滋等着赔偿的列强不干了。

最怒不可遏的不是损失惨重的法国,也不是距离最近的奥地利,更不是在会议上一直和英国人对着干的俄国,而是普鲁士瑟韦尔勋爵愤而起身。

“如果不是你们英国人封锁了港口,我国的货物(椰枣)早就装船离开了!我国有三名王室随从在埃及失踪,现在尸骨还没有找到!这都是你们干的好事!”

瑟韦尔勋爵的突然发难,让会场内众人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基佐和聂谢尔洛夫不约而同地看向了梅特涅亲王,此时梅特涅也是一脸懵逼。

普鲁士和埃及,完全是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要说为什么普鲁士会跳出来,那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指使啊。这会场里能指使普鲁士的,也就只有德意志邦联主席的奥地利了。

罗伯特·皮尔也是一脸懵逼,照理说以梅特涅亲王的行事作风又该和稀泥才对,怎么突然让普鲁士出头?难道奥地利才是幕后黑手?

帕麦斯顿和剑桥组织自然不是吃干饭的,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是大量线索到了奥地利就中断了。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行为,又怎么能瞒过老辣的帕麦斯顿呢?

这当然不是弗兰茨授意叶拉多妮娅和她的手下做的,就算她们想做也没这个实力。这当然是奥地利的秘密警察干的,就滥用职权和打草惊蛇的能力来讲,他们简直是欧洲第一,萨尔曼勋爵之名当之无愧。

梅特涅本来最擅长这种置身事外,表面调停,实际上为本国捞好处的勾当。但是被瑟韦尔勋爵这么一搅合,反而成了出头鸟。

“罗伯特·皮尔先生,你听我解释...”梅特涅真想这么说,但是他毕竟是梅特涅,一位操控政局的行家里手。

“我觉得英国毕竟是世界大国,有必要承担起大国的责任。无论如何末日方舟会源自英国,煽动这次动乱的也是英国圣公会的牧师。”

“英国必须担负起这个责任,否则,何以告慰在此次动乱中死去的欧洲同胞。就像埃及已经做出让步,允许各**队驻扎一般。”

聂谢尔洛夫点头赞许,不亏是兄弟国家。

基佐笑了笑,姜果然是老的辣。抓住末日方舟会源自英国,煽动叛乱的是英国圣公会的牧师,屠杀欧洲同胞这三点,英国人要么赔钱息事宁人,要么大家很愿意为英国人正正“名”。

费尔·恰克则是继续躲在角落里默念“看不见我,看不见我...”,他可不想继续得罪英国人或者法国人。在他心里别说要赔偿,只要不让他赔钱就谢天谢地了。

万一像上次在圣彼得堡时那样,被人发现埃及也是奥斯曼的属国可就不好了。

但于此同时,整个会场内的外交家们都认定了梅特涅这个幕后黑手。

只是这一次罗伯特·皮尔没有那样做,毕竟五大列强中有四国已经站到了一边,大局已定。英国没理由继续得罪奥斯曼帝国,毛熊要冲出黑海必然要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

更何况舆论这东西还是很可怕的,美国人一定会利用这次机会大力抹黑英国人,以防止英国人进军美洲。

如果欧洲大陆列强再掺和进来,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权威和形象势必大打折扣。

要知道英国人花了几百年时间,才扭转了英国人的海盗形象,成为现在的英国绅士。

英国人只能捏着鼻子,往下灌。

关于赔偿。

聂谢尔洛夫首先提出,俄国有一支满载财宝的商队,在前往亚历山大港的路上被人劫持,有25人被杀,价值300万卢布的财物丢失(约合33.33万英镑)。

罗伯特·皮尔很清楚聂谢尔洛夫在胡说八道,他只是想继续和英国纠缠下去,但罗伯特·皮尔不想再在这件事上纠缠下去,于是爽快地签了一份赔偿协议让他闭嘴。

看到这样也可以,瑟韦尔勋爵(普鲁士外交大臣)不禁跃跃欲试。毕竟钱这东西再多也不嫌扎手,更何况那可是王室的货物(椰枣)。

“我国的货物中有大量威廉亲王的个人收藏,以及具有巨大历史价值的艺术品....这可是全人类的巨大损失,我国要求赔偿20万英镑!”

威廉亲王又称炮弹亲王,威廉四世的弟弟,俾斯麦的恩主,在凡尔赛宫加冕的德意志帝国的皇帝。

当然他此时只是一个准备花2万盾买椰枣,好让军官们都能吃上椰枣的逗比。

罗伯特·皮尔大笔一挥,就在协议书上签了字。只是他注意到协议书上有涂抹过的痕迹,那两个0好像是后加上去的。

但无所谓了,反正立刻就会盖章封存,也不怕普鲁士人再做手脚,还有一点,那就是财大气粗的英国并不差这点封口费。

相比喊口号的前两者,奥地利的外交官们就专业得多了。关于损失的财物、人员、以及处理费用,全部都罗列清晰。

只不过这样一来更让罗伯特·皮尔觉得,奥地利人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奥地利要求的赔偿为35万英镑,所有要求都有数据支撑。毕竟这事关意大利地区的稳定和奥地利的第一次大规模海外贸易,梅特涅十分上心早就让官员们做好了功课。

只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看起来更像是有备而来的。

聂谢尔洛夫和基佐不由得鼓掌赞道“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罗伯特·皮尔走到奥地利代表团的桌前,签上了自己的大名,加盖了首相印章。

“梅特涅先生,您真不愧是本世纪最狡猾的外交家,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梅特涅只能苦笑以对,他真不想出这个头,但现在实在是解释不清,只求赔偿这块别出什么幺蛾子。

如果英国不赔偿,那么奥地利政府也要赔偿给自己的商人们,不能让这件事打消他们的积极性。

通过这段时间的海外贸易,梅特涅终于明白了皇储(弗兰茨)为什么总喜欢说“面包和糖果比子弹和刺刀更好使。”

开放海外贸易之后,北意大利地区的起义暴动明显减少了,他曾经多次问过身处威尼斯的副王居莱。

但是居莱这种上位者,根本不了解民间的情况,说不出个所以然。

后来梅特涅请教了,意大利驻军司令拉德茨基元帅。老元帅回信告诉他“意大利的工厂都在招人,年轻人忙着挣钱,没工夫继续起义了。”

要知道自从拿破仑战争之后,意大利地区三年一小乱,五年一大乱。

梅特涅为了维持奥地利对北意大利地区的统治,可谓是绞尽脑汁,并且多次派兵帮助教皇国和那不勒斯王国稳定局势。

但是按下葫芦起了瓢,从最早的烧炭党到后来的青年意大利党,各种乱党层出不穷。

奥地利每年都要拨款上千万盾,来抑制意大利革命,但是收效甚微,甚至让革命党的势力蔓延到整个亚平宁半岛。

直到开放海外贸易之后,才逐步收敛,而对于这种不流血的,光荣的解决办法,梅特涅推崇至极。

所以在梅特涅眼里,为了能维持奥地利的海外贸易,付出什么都是值得的。

更何况面对要出海的毛熊和对低地(指荷兰、比利时)有兴趣的法国,英国人早已自顾不暇,帕麦斯顿这个难缠的对手被派往印度,罗伯特·皮尔又哪有精力来对付奥地利呢?

这次暴乱损失最大的其实是法国人,因为法国人比英国人进入埃及还早一步,只不过没有英国人那么高调而已。

在暴乱中被杀死的5713人中,有4100人来自英国,剩下的1613人中1400人来自法国,50人来自奥地利,其余的163人分别来自意大利各邦国、瑞士、俄国、普鲁士、比利时等。

法国人的经济损失在2000万法郎上下(约合133.33万英镑),其中最主要的损失来自货物延期导致的合同违约以及古董和发掘场的失窃。

埃及毕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大量的埃及文物出土。其中最主要的买家就是法国人,法国更是利用债务关系,获得大量遗迹的发掘权。

但随着这次埃及民族大起义的越演越烈,法国人的考古队也未能幸免,大量的珍贵文物被摧毁,被低价转售。

基佐提出的赔偿是3000万法郎(约合200万英镑),作为一个商人他知道要出砍价的空间,但是看罗伯特·皮尔的做派,估计是用不着了,自己还能小赚一笔。

只不过让基佐失望了,罗伯特·皮尔拒绝在赔偿协议上签字,除非将赔偿数字改为了50万英镑。

英国的损失才200万英镑,法国人居然开口就要200万英镑,真当他罗伯特·皮尔傻呢?

罗伯特·皮尔要求法国人拿出相关的证据,证明法国发掘出的东西是文物,并且价值那个数,否则的话就按泥瓦罐的价格进行赔偿。

法国人当然是没有证据了,但是他们有货物延期导致合同违约的证据。

只不过罗伯特·皮尔压根不认,他觉得法国人完全可以私下伪造合同,也拒绝赔偿。

但是英国也承认法国确实遭受了损失,鉴于法国人员上的巨大损失,英国决定按照之前普、奥、俄三国金额平均值的两倍赔偿。

基佐打算用拒绝在第二次伦敦协议上签字,来威胁罗伯特·皮尔。

但是他发现完全行不通,另外四国已经准备好签字了。毕竟都是由英国人和埃及人买单,他们没理由不接受。

老实说现在的罗伯特·皮尔已经把整个欧洲都放到自己的对立面去了,他觉得整个欧洲都在和他作对都是他的敌人。

现在法国人居然指着一堆破烂陪葬品,说它们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这让罗伯特·皮尔觉得受到了羞辱,俄、奥、普三国加在一起才要多少钱,该死的法国人...

基佐眼见威胁无用,决定好汉不吃眼前亏,同意了罗伯特·皮尔的提议。毕竟那些所谓的考古队,大多数也是民间资本参与的,发现的东西也不会上缴国家。

于是乎第二次伦敦协定,正式签署。

第一,埃及地中海沿岸为国际共管区域

规定:奥斯曼、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最多可以在埃及驻军一万。

同时需要租借埃及土地,并且向埃及缴纳租金,金额由驻军数量和占地规模决定。

军队和个人不能擅自离开租界和城市,深入埃及内陆。

任何深入尼罗河中下游的欧洲人,将不受到埃及政府的保护。

第二,取消对埃及军队规模的制裁,但不能拥有千吨以上战舰和口径12磅以上的火炮。

第三,英国赔偿沙俄帝国33.33万英镑。

英国赔偿法国60万英镑。

英国赔偿奥地利帝国35万英镑。

英国赔偿普鲁士20万英镑。

第四,宣布末日方舟会为邪教组织,各国应团结一心消灭危害世界和平的不稳定因素。

第五,宣布马穆鲁克为非法组织。

第六,奥斯曼、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埃及应当共同维护,埃及局势的安全与稳定。

第七,埃及有责任为各友邦人员提供安全保护,保障其人身和财产安全。若今后再有损失,需划清责任后照价赔偿。

.....

第二次伦敦协定,签署之后。

罗伯特·皮尔的首秀,以惨败告终。

梅特涅亲王再次成为了欧洲的焦点, 只不过不再是和平使者,而是阴谋家。

基佐一成一败,为之一劫,他算是渡劫成功了。

聂谢尔洛夫将自己的战利品(33.33万英镑)献给了沙皇陛下,尼古拉一世又将这笔钱赐还给聂谢尔洛夫以表彰他的功绩。

瑟韦尔勋爵同样受到了普鲁士王室的嘉奖,并且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阿里(埃及帕夏):我还会回来的!

费尔·恰克: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