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爷爷是神罗皇帝 > 第一章 赢家

我爷爷是神罗皇帝 第一章 赢家

作者:何庆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5: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其实对于这些塞尔维亚人,奥地利已经很仁慈了。此时的塞尔维亚军不是困兽犹斗,而是一群战斗了三小时奔袭了数公里筋疲力尽的野兽。

只要奥地利军持续追击下去,这些塞尔维亚军人一个都活不了。冲出包围的一万人,在奥地利骑兵的持续追击和艰苦的战斗下现在只剩下了不到2000人。

虽然追击而来的奥地利军也不过3000多人,但是3000名由骠骑兵和龙骑兵混杂而成的队伍不是塞尔维亚的两千残军能比的。

被围困的塞尔维亚军队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两万多人被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他们被持续炮击了三个小时,直到卡尔大公觉得他们没有反抗之力才派出使者要求他们投降。

其实在完成合围之后,第一时间卡尔大公就按照往常的经验派出使者。因为制造无意义的杀戮,对于这种战略家而言毫无价值。只是打着白旗的使者,走到半路居然被人开枪射杀。

这种违反战争规则的做法是奥地利军无法接受的,而在奥军开始炮火洗礼后塞尔维亚军派出投降的使者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

两边派出谈判的使者先后遭受了同样的命运,结果就是双方都认为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而且作为克罗地亚人作为奥地利军重要的士兵来源,他们和塞尔维亚人的关系一向不好。

这次的战争初期塞尔维亚军的暴行,更是让奥军把塞尔维亚人和奥斯曼人混淆在了一起。这个年代教育还没有普及,就连贵族阶级也有很多不识字的。

宗教和民间故事有着无法比拟的影响力,而在奥地利所有人都听说过奥斯曼苏丹要摧毁上帝的世界和围困维也纳的故事。这就给了这场无意的战争赋予正当性和神圣性,无论是哪国的士兵都希望自己是正义的一方。

塞尔维亚军则正好相反,族长(此时塞尔维亚很多地区还是宗族制度)和将军们说打仗是为了解放被奥地利人奴役的同胞。但为什么要抢同胞们的女人,烧同胞们的房子,更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击杀那些救火的奥地利人。

此战最终以奥地利军大获全胜结束,缴获的各类军旗超过200面(欧洲人贼喜欢讨论这种东西,好像挺光荣的。),以及86门大炮。消灭3.5万名塞尔维亚士兵,更是一夜之间把贝尔格莱德化为废墟。

己方只损失了26门大炮和8000名士兵,以及1艘军舰,似乎是取得一场辉煌的胜利。实际上有近200个村庄被毁,近10万人流离失所。

被毁坏的道路桥梁,还有房屋田地更是无法计算。并且在多瑙河内使用军舰的事情,更是让整个多瑙河沿岸的国家感到不安纷纷加强了河岸防御。

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在德意志邦国内的多瑙河河道太过狭小根本无法通行大型军舰。

至于下游的奥斯曼和塞尔维亚,以及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他们在多瑙河岸修筑的防御工事极有可能成为奥地利开战的借口。

但是奥地利国内的无良媒体不管这些,他们只想赚钱。而夸耀奥地利强大的武力和塞尔维亚人的凶残野蛮,毫无疑问会吸引大量读者。

甚至奥地利的教会也跳出来,为奥地利的胜利大唱赞歌。至于贵族们更是弹冠相庆,毕竟维也纳的城防军也参与其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维也纳的城防军成分有多复杂就不用多说了。他们取得的胜利,对于维也纳所有的家族来说都是好事。资本家们同样利用这个机会赚到了钱,尤其是航运业和食品行业。

很快军工企业和建筑行业等产业,也都会接到奥地利帝国政府的订单。奥地利帝国将会对这场战争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比如枪械的命中率,火炮的射速,城墙的结构和厚度等等一一解决。

但是作为一个穷光蛋政府,钱哪里来呢。当然是要靠奥地利的金融资本家了,罗斯柴尔德银行自然首当其冲。你以为罗斯柴尔德银行会拿出真金白银来帮助奥地利帝国。

你错了,罗斯柴尔德银行要的是发行债券的权利。罗斯柴尔德银行将发行2亿盾的奥地利国债,他们只认购了两千万盾。剩下的1.8亿盾从哪里来,当然是屁民们出了。

要不然奥地利的胜利怎么会被宣传的如此夸张,舆论一边倒的夸耀奥地利取得的辉煌胜利。诺德萨维之围的胜利甚至被抬到了维也纳之围的高度,还有一群砖家出面断言奥地利帝国将恢复往日荣光。

甚至连英国外相帕麦斯顿都感到震惊,他找到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英国的掌门人莱昂·罗斯柴尔德询问情况。他在考虑要不要继续执行,压制俄国拉拢奥地利的政策。

莱昂·罗斯柴尔德对这位焦虑的外相坦诚以待“这些不过是我叔叔放出的烟雾弹,奥地利帝国就如一条没牙的老狗看似强大。实际上已经风烛残年,根本无力与强大的俄国争夺巴尔干。如果俄奥开战,奥地利帝国已经会被迅速击溃。”

但是这位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英国的掌门人,没有说的是如果奥地利被迅速击败,奥地利的债券就会迅速贬值。而英国为了维护世界霸权,必然不会坐视俄国壮大。

等到英国下场支持奥地利帝国,俄国就会在孤立中失败。就算是拿破仑也不能对抗全欧洲,奥地利帝国的债券则会回暖。而这时,在低价抄底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就赚翻了。

你以为他们多少还是付出了两千万盾的代价的,你又错了。有一种东西叫做贴现率,罗斯柴尔德银行要求的贴现率是10%。

也就是说奥地利帝国发行2亿盾的国债,而实际到手的只有1.8亿盾。这2000万盾相当于奥地利帝国付给罗斯柴尔德银行的报酬。

而罗斯柴尔德银行不过是用奥地利人的钱,买奥地利人的国债而已。如果后续还有战争的话,他们就能赚两次,何乐而不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