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开局被曹操偷听心声 > 第146章 抄的吧?

三国,开局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146章 抄的吧?

作者:春天花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3: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诸葛亮左思右想,想来想去也不明白,怎么自己发明的几样东西,许都都有。

而且,看上去比自己的还好,更像是自己的改良版。

莫非,许都城中,另有高人坐镇?

程氏灯,程氏棋,程氏连弩,一听就知道是姓程的,难不成,与程阳有关?

诸葛亮扭头看向程阳,打量许久,总觉得这小哥贼眉鼠眼的,不像个好人。

这种人物,能有如此精巧的心思?

“程公子,你老实告诉我,这些东西与你到底有没有关系?”

程阳略微欠身,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有关系,但关系不大。实际上,程氏灯,程氏棋,都是我手下一名匠人弄出来的。”

“匠人?他叫什么名字?”

“马钧。”

事到如今,程阳只好把马钧给抬了出来。

毕竟,马钧的天赋在那放着,说起来也有人信。

诸葛亮沉默许久,对于程阳的回答,始终半信半疑。

几人在街上逛了一阵,看看天色已晚,快宵禁了。

程阳便把他们全都请到了程府,安排了一处院落,供二人居住。

来到程府之后,诸葛亮仍然不肯罢休,盯着程阳问道:“那几首诗,也是你写的吗?”

程阳笑了笑,不好意思的道:“算是吧。我闲来无事,写着玩的。不曾想,被手下人拿了去,一不小心就传开了。”

诸葛亮哦了一声,点点头道:“写的却是很不错,我听着很有感觉。不知道你还有其他作品没有,倘若不嫌弃,可以拿出来,令我等瞻仰瞻仰。”

瞻仰瞻仰?

程阳微微皱眉,诗作的话,他确实背过不少。

毕竟,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总能背上几首名篇。

想了想,程阳便答应下来,微笑着道:“不如,你我摆上酒菜,边喝边聊如何?”

“好,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几人在客厅里坐定,酒菜便慢慢端了上来。

程昱、程武、程延父子三人,难得见程阳回来,也全都走进厅内,过来凑热闹。

程昱一听,程阳要作诗,顿时感到十分稀奇。

自己的儿子是什么底细,做父亲的心里最清楚。

以前,让他读书,跟要了他的亲命一样,死活读不下去。

虽说最近这段时间,又是发明个这,又是发明个那,但靠的是脑子灵活,提起他肚子里的墨水,显然有些浅薄。

就连下人传出来的那几首打油诗,在程昱读起来,远远不够看,大不如曹操那几首《短歌行》来的深刻感人、饱满真挚。

“程公子,咱们酒也喝了,话也聊了,请吧。”诸葛亮放下酒杯,双手一礼,面无表情的道。

听到这番话后,程武忍不住在几人身上瞄了一眼,随后对着程昱摇了摇头。

“父亲,我看,让老三算了吧。他,他会吗?没见他舞文弄墨呀。”

顿时,诸葛亮眼中露出一丝狐疑之色。在他看来,程阳不像是个读书人,他身上没有书卷气,也没有儒生名士特有的神采。

就连黄月英都忍不住皱眉凝思,心里暗暗想道:此人只会钻营一些奇巧之物,若说满腹经纶,一点也不像。并且,他身上的市井气太重,凡心过于炙热,应该是贪财好色之辈,断然写不出“大梦谁先觉”这种诗句。

还有《梁甫吟》,怎么听,怎么像是师哥这号人物的作品……

诸葛亮见程阳不动,脸上渐渐露出一丝笑意,问道:“莫非,程公子写不出来?你若真写不出来,原来的那些诗句,是别人代写?”

找人代写,是一个很恶劣的问题,要遗臭千古的。

“非也,非也。”

程阳摇了摇头,叹道:“并非我写不出来,只是此情此景,在下心生感慨,难免有些走神。既然猪哥兄一直咄咄逼人,没奈何,在下便小露一手,让你开开眼吧。”

诸葛亮的脸色瞬间难看起来。

好狂的口气,让我等开开眼?

行,在下拭目以待。

程阳端起一杯酒,仰脖饮尽,之后又拿起筷子,准备吃吃两口菜下下酒。

谁知,他在饭桌上挑了挑,忽然发现有一盘豆角炒肉,心中一动,便夹起一根豆角,朗声吟诵起来。

“煮豆燃豆萁。”

嗯?

诸葛亮眉眼一挑,随后淡淡的笑了起来。

马马虎虎,算不得什么名句。

“豆在釜中泣。”

咦?

黄月英嘴角一动,两句诗,本来平平无奇,可连在一起,顿时有了许多滋味。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里面隐藏了一段故事,很好。

两句过后,程阳突然加快语速,一气呵成的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啊?这……”

出声惊呼的不是别人,正是程昱的两个儿子,程阳的两位兄长。

他们与程阳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以前,曾多次戏弄程阳,更拿着他的发明,到曹操那里邀功。

就连二人现在的职务,铸造厂的总负责人,许都医院的大当家的,都是靠着程阳的荫庇,才能稳稳的拿在手里。

虽说,兄弟三人之间的关系不错,但他们以前,因为程阳愚笨的缘故,没少欺负他。

现在,程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突然吟诵出来这么一首诗,兄弟二人全都大吃了一惊。

“老三,你……”

程阳淡然一笑,摆摆手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哥,二哥,我这首诗做得如何?”

“好,做得好啊!”程武脸上一红,忍不住感慨起来。

程昱也道:“确实不错,连为父也颇有感触。老三,你懂事了,也知道识大体了。为父很是欣慰,很是欣慰……”

好端端的一场酒宴,突然变成了父子倾诉衷肠的局面,这首诗的感染力到底如何,由此可见一斑。

诸葛亮抬头望着程阳,久久不语。虽说,他觉得这首诗少了点仙风道骨的韵味,也少了点文人隐士的慷慨,但总体来说,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绝唱。

“在下服了,程公子信手拈来,举重若轻,在下心服口服。”诸葛亮长叹一声,点了点头。

“师哥,有些不对劲。”黄月英凑到他身旁,低声说道。

诸葛亮看了他一眼,凝眉问道:“哪里不对劲?”

黄月英品扎片刻,摇头道:“他兄弟三个,彼此和睦,并没有什么过节。可这首诗却说,相煎何太急,有些夸大其词了。”

“而且,无论是行文的惯用词藻,还是诗句中的语感顿挫,都与前几篇大相庭径,似乎并非出自一个人之口。我倒觉得,这首诗像是,像是……”

“像是什么?”程阳脱口而出。

黄月英犹豫半天,最终还是如实答道:“恕我直言,像是抄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