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医路风雨情 > 第49章 中西打擂比医术

医路风雨情 第49章 中西打擂比医术

作者:荣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3: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天早上,张再景早早就来到爱仁医院大门口,与梁诗书、于正光汇合后,一起来往医院的内科病房走去,刚转过门诊楼,远远望见吴占文、姚副局长和爱仁医院的蔡院长站在病房门口。

爱仁医院的内科病房是一长溜的平房,白墙红瓦,显得洁净而肃穆,病房中间是一溜宽敞的走廊,走廊两边分别是男女病房,两头分别是医生护士办公室,这也是爱仁医院唯一的内科病房。

看见张再景他过来,吴占文招手向他们打招呼,姚副局长掏出怀表看了看,皱起了眉头,还有不到五分钟了,郑家华和孙院长还没露面,这两个家伙怎么搞的,在守时这一点上,就输给了中医大夫。

他正琢磨着怎么找借口,替他俩人掩饰一下。

只见一车黑色轿车慢慢驶了过来,在病房门口停下,车门打开,郑家华和孙院长从两边走了下来。

还是吴占文会说话,他说:“二位院长的时间卡得真准,里面请吧。”

蔡院长过来跟他们握手,说:“二位院长都是日理万机,时间金贵得很,所以才准时到来,今日光临我们爱仁医院,还请二位多多指教。”

郑家华心直口快,他说:“今天我们可不是来指教的,我是考生,您是评委,还请蔡院长手下留情哇。”

蔡院长又招呼张再景他们,说:“爱仁医院也准备聘请几位中医大夫,有什么优秀的人选,还请张会长和几位帮忙推荐一下。”

郑家华一听这话,笑道:“蔡院长什么时候也开始相信中医了?这我可没想到哇,我记得你一直是西医的拥趸。”

蔡院长说:“这不是根据病人的需要嘛,有病人提出来想吃点中药,我觉得也这不是坏事,别管西药还是中药,能治好病的就是好药,吴特派员,我说的对吧?”

吴占文点点头,对郑家华说:“姜还是老的辣,蔡院长的确比你高明那么一点点。”

说完,他哈哈大笑,弄得蔡院长不知道吴占文到底是赞扬他,还是褒贬他。

进入病房,蔡院长说:“咱们今天就选择患有同一种病的两个病人,一个是3床祝有福,男,36岁,发病4天,入院2天;一个是6床雷鸣,男,29岁,发病4天,入院1天,他俩都被确诊为伤寒病,目前都有高热不退,体温40°C,呈稽留热,伴有咳嗽无痰,头痛,腹胀腹泻等症状,触诊肝脾肿大,下面请二位参赛的大夫选择要诊治的患者。”

郑家华摆出一副宽容大度的样子,让张再景先选。

张再景想,如果自己选择那个更年轻些的病人,即使治好了,郑家华也有借口,毕竟年轻人的抗病力更强些,所以,他选择了3床祝有福。

郑家华自然就选择了6床雷鸣。

在他看来,张再景故意选择一位年纪偏大的患者,是别有用心,故意显摆自己,大人有大量。

自己让他先选,本身就是一种风度。

他仔细看过雷鸣的病历,既往无重大病史,本次因伤寒入院,肥达氏实验阳性,从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分析,伤寒的诊断成立。

西方医学研究发现,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白线主要为持续发热,头痛,脉缓,表情淡漠,腹痛,腹泻,食欲不振,出现玫瑰疹,肝脾肿大。

雷鸣已经具备了以上所有症状,而且大便隐血为阳性,而且又咳嗽,咯痰的症状,考虑已经出现了并发症。

治疗当然是抗菌为主,同时加强患者饮食营养。

郑家华分析完病情,拿起医嘱单,刷刷几下,就好了医嘱,交给了蔡院长。

蔡院长看了一眼,转交给了主管大夫,吩咐她执行郑院长的医嘱。

张再景拿过祝有福的病历,像模像样地看了一遍,里面全是西医术语,他也不求甚解。

放下病历,他认真倾听病人自己描述的症状。

仔细查看了病人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诊过脉象浮滑而缓。

略微思考片刻,他综合分析,病人属于肠热症,病机为太阳与阳明合病,当以葛根汤加味。

为了谨慎起见,他只开了两副药的方子,交给了蔡院长。

蔡院长马上派了一名护士去取药,并吩咐她熬好之后,就给患者服用,先暂停患者的所有西药治疗。

护士拿着处方出去了。

蔡院长对两位考生说:“从今天开始,两位患者,就麻烦二位专家了,所有的治疗都按照你们的医嘱执行,也请二位专家费费心,按时过来查看患者。”

张再景和郑家华答应下来,一行人离开了病房,散去了。

两天后,张再景早早来到病房,查看祝有福的病情。

推开病房门,祝有福还在熟睡,张再景又悄悄退了出来,随手关上房门。

祝有福的主管护士小云告诉他,祝有福服药后,出了很多汗,体温从原来的40.2°C,降到了38.5°C,就不再往下降了。

张再景点点头,问道:“还有别的表现吗?”

小云护士说:“这几天出汗较多,患者老说口干,喝水很多,但不解渴。另外,大便由原来的每日4-6次,减少为2-3次,由原来的黄绿色水样便,转变为黄色糊状便,但腹胀改善不明显。”

过了一会儿,祝有福醒了,来护士站取体温表。

看见张再景,礼貌地问了声:“张大夫早。”

张再景回答;“你也早,今天感觉怎么样?”

祝有福说:“我感觉舒服多了,除了出汗多、口干渴之外,就是有点心烦,睡觉不太好,所以,今天早晨起的迟了些,另外,虽然有食欲了,但吃饭并不觉得香甜。”

张再景跟他回到病房。

给祝有福把了脉之后,感觉脉相变化极大。

两天前脉象浮滑而缓,今日脉象反而洪大,拟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味,他将处方交给主管护师的时候。

小云护士悄悄告诉他,在你到来之前,郑院长过来看你的病人了。

张再景笑着问她:“郑院长说什么了?”

小云护士摇摇头说:“什么也没说,皱着眉头去看6床了。”

张再景笑了笑,没有说话,心想,这个郑院长真有意思,不光关心自己的病人,还操心他的病人。

小云护士继续说:“我听6床的主管护士说,6床还在高烧,体温一直在39.5°C以上,一点也没降。”

张再景幽默地说:“谢谢你,把这个秘密情报透露给我。”

小云护士小声说:“我是学护理的,学的都是西医的知识,所以,我对中医也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在我潜意识里,认为伤寒这种急性病,还是西药起效快,中医只适合一些慢性病的调理。但是,通过这两天的观察,3床病人好转得真快,我对中医的看法,才有转变,真没想到中药会这么管用。”

张再景说:“小云姑娘,虽然你在洋人的医院里上班,要记住咱们是中国人,不能妄自菲薄咱们老祖宗的东西。”

小云护士点点头说:“张会长,我记住了,一会儿我就去给3床取中药,但愿两天以后,3床患者的体温能够恢复正常。”

张再景笑道:“好,借姑娘的吉言,我先走了,两天以后再过来看病人。”

一周以后,经过张再景的精心医治,3床病人祝有福体温终于恢复了正常,只是还感到有些乏力,食欲不振。

张再景前来复诊。

他从脉象上分析,寒气已去,但正气已伤,脾阳虚弱,治当温补脾胃,扶正祛邪,必将直捣黄龙,否则功亏一篑。

祝有福神秘地跟张再景耳语道:“张大夫,6床病人到现在还没退烧呢,一天拉三四回肚子,听说我服用中药好得很快,今天早晨,他跟主管医生发开了牢骚。”

张再景问他:“发什么牢骚了?”

他说:“蔡院长偏心我,给我安排好大夫,给他安排差的大夫,还骗他说,给他安排了一个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博士大夫,开的药根本不管用。”

张再景不禁莞尔一笑,没有说什么。

十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这一天,一到上班时间,爱仁医院内科病房门口就聚聚了很多人。

有的是小报的记者,有的是中医诊所的大夫,还有其它医院的西医大夫。

张再景依旧和梁诗书、于正光站在一起。

作为张再景比赛对手的郑家华,却一直没有到场,大家一等再等,郑家华始终没有出现。

最后,还是孙院长出来替他解围,说:“郑院长今天有个危重病人需要他指挥抢救,暂时不能来了,他让我跟大家说一声抱歉。”

蔡院长在嗓子眼里嘟囔了一句:“愿赌服输,这个郑院长不像个爷们儿。”

宣布比赛结果的时刻到了,作为评委负责人的吴占文,不得不宣布这次比赛的胜者是张再景。

这不仅仅是张再景的胜利,更是他所代表的祖国医学的胜利,在场的人们给予了他热烈的掌声。

吴占文本来想借此机会向人们证明西医比中医先进,疗效又快又好,可以借此打压一下中医大夫,让他们老老实实地接受政府的指令。

没想到弄巧成拙,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他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将仪式继续下去。

“下面请获胜者张再景大夫发言,大家鼓掌。”吴占文话音刚落,张再景便走到了他身边,坐了简短的演讲,他说:“中医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瑰宝,我们必须将之发扬光大,而不是打击摧毁它,我们的敌人是疾病,而不是别的;我坚信,并且这个病例与其他事实也证明,中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他永远不会衰亡!”

比赛结束之后,趁着吴占文还没有离开兴州,张再景询问了关于他们举报姜大勋的调查结果。

吴占文打着官腔说:“通过我们的调查,你们联名举报姜大勋副局长以权谋私的罪名,证据还不够充足。”

他抬眼观察了一下张再景的表情,由期盼转为失望。

他的目的达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