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医路风雨情 > 第18章 这个夜晚不寻常

医路风雨情 第18章 这个夜晚不寻常

作者:荣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3: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孟的糖醋鱼终于大功告成,降香万分小心地托着盘子,向大厅走去,后面老孟还不停地唠叨:“慢着点,看脚下。”

老何对茯苓说:“二少爷,你回去吃饭吧,跟老爷说,我在厨房吃饱了,今年就不上桌了。”

“这哪行啊,我爹常说,您家老爷子是我们张家的大恩人,没有他,就没有我们张家的今天,如今老爷子不在了,您就该代替他上席,您要是不过去呀,我爹就亲自来请您。”

老孟在一旁撺掇着说:“快去吧,老何,狗肉上不了正席,我想去还去不了呢,你可别不识敬哈。”

老何这才拍拍身上的烟花纸屑,跟着茯苓去了大厅。

何山把香薷送回家,也赶了回来。

大伙儿在厨房里安下饭桌,何嫂子母子和木香、降香几个人开始吃年夜饭。

何山笑道:“孟叔,饭菜都上齐了,今晚您的活也算忙完了,就和我们一起喝一杯吧。”

何嫂子指着角落里,埋头吃糖醋鱼的大黄说:“儿子,快吃我们的吧,看大黄来叫他了,他呀,要去和老秦喝通宵酒。”

老孟笑而不语。

待众人离去,老孟将厨房收拾利落了,拎了几瓶提前准备好的地瓜酿、一包卤肉、一盘子炸货,大黄前面带路,踏着积雪来到了前院门房。

老秦早就等急了,捏起两块猪头肉,一块塞给大黄,一块塞进自己的嘴巴,一边咀嚼,一边赞不绝口:“嗯嗯,我就说嘛,全兴州有钱人家的厨子都算上,谁也没有你老孟的手艺绝,这猪头肉劲道,够味。”

受到鼓舞的老孟喜滋滋的,将酒肴摆在炕上,找来两只粗瓷碗,倒满地瓜酿,端起来猛地喝了一口,被呛得咳嗽起来,他抹抹嘴说:“来,老弟,稀里糊涂的,又过了一年,咱们两个还和往年一样,光棍一双,你在老家还有个老姐姐牵挂,而我呢,赤条条一个,来去全由我。”

老秦是个矮小的外地汉子,干巴巴的,远远看去像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他自个儿说,都是因为从小吃不饱饭,耽误了长个儿。

十六七的时候,老秦跟着他娘到张家大门口要饭,那时,梁老太太尚在世。

看到张家高门大院,老太太慈眉善目,他娘“噗通”就给梁老太太跪下了,恳求梁老太太收留自己的儿子,说什么当牛做马能行,只求有口饭吃。

梁老太太有些为难,毕竟厨房里人手够用了,张家虽然在乡下买了几百亩地,也都是租出去耕种,年底收租即可,不需要自己家操心;裕兴堂里连打杂的人都得识字,不识字看不懂药名呀,看小秦的样子不像是读过书的;药圃里倒是有活干,可那是实打实的体力活,就小秦这身板,也不是下力的料;至于跟着采办队赶大车,走南闯北,那小秦更是难以能胜任。

其时,老孟还是小孟,跟着做厨师的同乡在张家后厨打杂。

出来倒草木灰的小孟,正好看到这一幕,都是苦孩子,算不得热心肠的小孟,那一天不知怎么的,突然动了恻隐之心,身不由己地替小秦求起情来。

看到梁老太太犹豫不决的样子,小孟沉不住气了,小声央求道:“老太太,看门坐更的王爷爷不是年底要回家养老吗,您老人家行行好,留下这位小兄弟看大门吧。”

这话点醒了梁老太太,小秦就这样成了张家的看门人。

感念小孟的恩德,小秦一直将小孟当亲哥哥待,一如既往,现如今他们都变成了老秦、老孟。

老哥俩坐在热炕头上,你一碗我一碗喝得不亦乐乎,大黄早吃饱了,蜷卧在炕下打盹。

突然,它似乎听到了什么,一个激灵跳了起来,向门口蹿去。

老秦自言自语道:“这才三更半夜的,谁这么早来拜年?”一边说,一边要下炕。

被老孟一把拉住,他说:“准是邻居出门放烟花,大黄听差了,以为来人了。”

老秦深以为然,伸出去的一条腿又收了回来。

因为天冷,门房的门关得紧紧的,大黄用嘴巴拱了半天没拱开,急得在炕下“呜呜”乱吼,老孟扔给他一块骨头,呵斥道:“别乱叫,一边睡去。”

大黄不敢再叫了,蜷着身子在墙角睡去。

老秦又想起他老娘,当年她老人家将老秦留在张家,独自返回家乡,饿死在半路上,这件事情每次借着酒劲都会直上心头,令他不醉也醉。

老孟安慰他说:“老弟,你比我强多了,我从小就不知道爹娘是谁,吃百家饭长到十几岁,出来给人家干活,看尽了别人的脸色,酸苦辛辣,唉!戏文怎么说来着,一言难尽呐……啊……啊!”

老孟拖着老生道白的长腔,说出那四个字,已是满眶热泪。

“老哥,你比我强多了,你有个手艺,这些年,你也该积攒下些钱,好好成个家。也就是老弟我敢劝你一句,戏园子里那个娘们儿,靠不住,就是糊弄你俩钱花花,她不像那个小樱桃年轻俊俏,有钱人捧着,狐狸精虽然有点姿色,可如今年老色衰,也就你个傻老爷们儿稀罕,你自己算算,这些年她使了你多少钱?又让你碰过几次?”

老秦给老孟倒上一碗酒,又给自己满上,端起来一干而尽,将每年除夕劝说老孟的话,又重复了一遍,这些年下来,估计老孟的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

“老弟呀,我老孟不傻,谁对我好,我心里能不清楚?可有些事说不清楚,这些年下来,除了胡芮卿,人家不叫狐狸精,你老爱给人起外号,我就没稀罕过别的娘们儿,你也知道,前些年人家给我介绍的那个寡妇,从长相到人品,哪哪都比胡芮卿强,可我就是不稀罕,不爱上人家家去,人家也看出来了,强扭的瓜不甜呀,就这么拉倒了。”

老秦已经是醉眼朦胧了,一边笑着,一边用手指头指画着老孟,摇头晃脑地说:“你呀,就是人家常说的心比天高,命比什么来着?”

“命比纸薄。”

“对,就是这个,嗳,老孟,我好像听见大门口有什么动静?不行,我得出去看看,别误了事。”

老秦摇摇晃晃地下了炕,大黄听见开开门声,一个激灵醒过来,紧跟着主人屁股后面溜了出去。

老孟也喝得云山雾罩,他自言自语说:“这老秦生的狗耳朵吗?我怎么没听见有什么动静?”

只听见大门“吱呀“一声,被老秦打开了,紧接着,听见老秦压低了嗓子喊他:“老孟,你快来呀,出事了——”

老孟被老秦恐惧的喊声给惊到,酒醒了一大半,他一骨碌从热炕上滚下来,趿拉着老秦一双旧毡鞋,踉踉跄跄地跑到大门口。

只见门槛上趴着一个人,看上去身量不小,老秦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将他扶起来。

老孟心里一咯噔,不会是老李回来了吧?人是活着还是死了?难怪刚才大黄叫得那么急,老哥俩一端上酒杯,就忘乎所以,真该死。

他赶紧跑过去,和老秦一块,连拉带拽,总算是将人弄到了门房的热炕上。

老秦端过油灯一照,此人正是老李,只见他脸色白里泛青,胡子上沾着一层硬邦邦的冰碴子,一摸手脚,凉得如同冰块。

老秦颤巍巍地将手指凑近他的鼻孔试了试,喜出望外地说:“还有气,老李还活着,老孟,你看着他,我这就去告诉老爷。”

别看老孟四五十岁的人了,还从来没有独自陪护过一个快死的人,他一边说“我去通知老爷,你照看老李”,一边夺门而出。

外面的雪越下越大,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苍茫之中。

大厅上依旧灯火辉煌,除了苏岚带着孩子回屋休息,其他人都聚在一起守夜,这也是张家多少年以来的老规矩。

老孟不敢贸然进去,站在廊下向里面张望,想等木香或降香出来,替他进去通报一声。

屋角的炉火正旺,白铁皮水壶“吱吱”地冒着热气,水汽与水果的芳香、糖果的甜腻融合在一起,飘荡在房间里,令人感到甜蜜而安详,木香和降香则忙着端水沏茶,添糖果、换茶点。

赵玉树倚在一张美人塌上,和紫萸、白薇、茯苓玩纸牌,茯苓脑子灵活,打牌又专心,一会儿功夫,就赢了大家不少钱,所以玩兴甚浓。

白薇手里虽然摸着牌,嘴巴里却不停地唠叨某明星的八卦、新百货的时尚衣服和手袋,显得心不在焉,所以,老在输钱,输了钱又不肯认帐,引得茯苓十分不满,老向妈妈告状,赵玉树只好替她还账。

紫萸笑道:“薇薇,一心不可二用,打牌都不专心,学习也一样,难怪你们老师总说你成绩上不去。”

白薇不高兴了,撅着嘴巴说:“妈,你看姐姐,大过年的,又说不开心的事,你们还都夸她懂事,不知道过年要说好话吗?”

张再景和张桂心坐在茶几旁喝茶聊天。

知父莫若子,张桂心从父亲微缩的眉头看出父亲内心的焦灼,别说父亲,就连他和母亲也一直在担心老李他们,只是在这个大喜的日子里,他们只能将担忧埋在心里,恐怕说出来扫了孩子们的兴。

虽然对外不说,但张桂心知道,父亲已经几次派人出去打听消息,可惜老李他们杳无音信。

母亲赵玉树分析,没有消息未必是坏事,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如果车队真出了事,以张家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坏消息早就传来了。所以,先不要杞人忧天,现在能做的就是,抱着乐观的心态,耐心等待车队平安归来。

老孟在廊下等了半天,也不见有人出来,他只好将大厅的门推开了一条缝儿,向里张望。

张再景心不在焉地喝着茶,一眼看见老孟在门口露出半张脸,那个不详的预感似乎要被证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