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医路风雨情 > 第9章 虎胆兄妹入虎穴

医路风雨情 第9章 虎胆兄妹入虎穴

作者:荣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3: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二人来到章府门口,见门口早已经停了好几辆车子。

一个门子摸样的人似乎已经等候很久了。

看见他们过来,便迎上前询问,知道他俩就是龚营长请来的大夫,连忙领着他们进了大门。

沿着弯弯曲曲的甬道,穿过一个硕大的庭院,他们来到了章府的前厅。

远远看见龚营长坐在一把椅子上,正跟对面的人在聊着什么,那人旁边还站着一个人,看身材仿佛是张再景。

见二人进来,龚营长和他对面的人都站了起来,赵玉树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张炳善父子。

张炳善看见来的是她,有点吃惊,刚要开口问你爹呢?被赵玉树一个眼神制止了。

张炳善立刻明白了什么,改口说:“玉树,你来了?你爹这一躺倒,医馆里的事就全靠你了,等我忙完了手头的事情,再过去看他。”

赵玉树谢过张炳善,问他:“张伯伯,您老经验多,依您看来,老先生现在的情况怎样?”

张炳善叹口气,小声说:“老爷子昨夜里不但受了伤,还受了惊吓,虽然平时保养得好,但毕竟年事已高,经过这番折腾,境况不甚乐观,这不,老爷子的外甥找我过来,让我开方子给他调理呢,我的方子已经开好,只等你们了。”

又对龚营长说:“玉树侄女是我眼看着长大的,别看她年纪小,手上的活可不一般。”

龚营长到底是个粗人,指了指里屋,说:“你先别吹捧她,是骡子是马,待会儿还得拉出来遛遛。”

正说着,一位中年人从里屋走了出来,皱着眉头问龚营长:“整骨大夫怎么还不来?我老舅可有点急眼了。”

龚营长指着赵玉树他们,说:“这不来了吗,正要进去呢。”

“他俩?”章老太爷的外甥眉头皱得更紧了,小声嘟囔了句:“也太年轻了吧,但不知道医道如何。”

赵玉树他们只当没听见。

一行人进了章老太爷的卧室。

章老先生刚服了止痛药,躺在炕上闭眼养神。

看见他们进来,闭着眼睛问道:“谁来了?”

龚营长指了指赵玉树他们,说:“老太爷,正骨大夫来了。”

章老太爷努力抬了一下眼皮,看了他们一眼,问道:“就他俩?哼!”鼻孔里喷出一股冷气。

张炳善忙走上前去,附下身子,贴着章老太爷的耳朵根子,小声说:“老爷子,这位是赵靖奎的千金,把他爹的手艺都学到手了,那位是赵靖奎最得意的弟子,手艺也快赶上他师傅了,要不,让他们给您治治?”

章老太爷并不买张炳善的账。

他冷冷地问:“赵靖奎为何不来?如今成了名医,他架子大了起来了,连我都请不来了。”

赵玉树刚要说话,张炳善对她摆摆手。

他继续跟章老爷子说:“老爷子,您有所不知,赵靖奎他病了,而且还病得很厉害,自打立冬到现在,就没下过炕呢,别说给你正骨,他连气都喘不匀活了,都说天有不测风云,那么高大壮实的一个人,说病就病了,谁想得到呢。”

章老太爷这才睁开眼睛,向赵玉树这边望了一眼,问:“你就是赵靖奎的闺女?”

赵玉树点点头。

章老太爷又说:“长得倒也有几分像他,赵靖奎病成这样了?真想不到呀,我跟赵靖奎相识,还是在三十多年前,那时他也就二十多岁吧,很高大魁梧的一个人。我因为和人起了争执,被打断了左臂,就是他给我把接好的,最地道的是你们家祖传的黑膏药,用火烤热了贴上,当天夜里伤处就不痛了,不出三个月,断臂就能长结实,和原来一样有力。”

听了章老太爷的话,张炳善连忙附和着说:“老太爷好记性,三十多年的事还记忆犹新,如今,玉树侄女的本领不比他爹差。”

章老太爷望着赵玉树,说:“既然你得了你爹的真传,我让你试试也无妨,只是男女有别,我又伤在双腿,怕你治起来多有不便。”

赵玉树连忙说道:“老太爷,这个您尽管放心,俗话说有病不讳医,你别拿我当女孩看,记住给您治伤的是大夫就行了。”

章太爷鼻孔里“嗯”了一声,闭上眼睛,表示默认了。

刘春峰轻轻掀开被子,看到章老太爷的双腿又红又紫,肿胀得老粗,倒是没有想象中的皮开肉绽,这要感谢他厚厚的大棉裤,替他挡了很多外力。

刘春峰说:“得先把老先生的身子调个位置,才好干活。”

他说了声“老先生忍一下”,就和张再景一块,连褥子带人,将章老太爷的身体转了九十度,双脚朝着炕沿的方向。

刘春峰跪在炕沿边,用手开始摸骨,由于章老太爷养尊处优,身体十分肥胖,加上皮肉又肿得厉害,大腿骨实在不好摸,刘春峰摸完了左侧,又摸右侧,心里已经有数了。

这章老太爷的伤的确不是摔的,可以猜测一下,当时他正端坐在车上,袭击者从他右侧出现,索要财物不得,虽未想要他的命,但下手也特狠,一棍棒下去,双侧大腿均已骨折,由于老人骨头脆弱,受到击打后容易造成粉碎性骨折,所以,受力较重的左侧股骨呈粉碎性骨折,有三块碎片,右侧只是单纯性的骨折,并无碎片,但骨折部位靠近膝关节,后期愈合会较慢些,他朝赵玉树看了一眼,示意她再亲自确定一下。

赵玉树跟师哥换了位置,仔细地摸了一遍,说:“双腿大腿骨头均有骨折,左侧有三块碎骨,并且骨折部位错位了,所以,左腿看上去比右腿短了些,右侧没有碎骨,此属单纯骨折,也没有错位。但干我们这一行的都知道一句顺口溜:四肢骨折皮不破,折在中间好调护,若是骨头近臼折,拽起捏平易松动。老先生右腿骨折虽然没有错位,但是离膝部关节太近了,不如左侧容易固定。”

大伙儿听她说的头头是道,都说:“我们都不懂,你俩是内行,那就赶快动手吧。”

赵玉树开始有条不紊地布置任务。

她说:“师哥,我们现在开始给老先生接骨,我负责近端,你负责远端,还有再景哥,麻烦你把我带来的黑膏药烤上,多烤几贴,一会儿要用。”

张再景答应着,让章家仆人找来几根蜡烛点上,从赵玉树带来的药箱里,找出几贴黑膏药,开始烤上。

其他人都是外行,根本插不上手,只好远远地站在一边,看他们忙活。

正骨行话说得好,若想合先得离,说的就是骨折错位后,要想接好,先要把错位重叠的部位拉开,这叫做拔伸。

刘春峰站在炕下,说了声“老先生对不住了”,抱住伤者左脚水平向外拉,赵玉树双手环在伤者骨折处,用拇指和其余四指的指腹轻轻地触摸,一会儿按压,一会儿提托,一会儿捏揉,嘴里还不停地和刘春峰交流着:“轻拉一下,好,挺住,松一下手,好,再松一点点,好,就这样,挺住了,轻轻往前挤一下,再挤一下,好,挺住不要动了,三块碎骨已经复位了,再景哥,把烤热的黑膏药递给我,再过来给我搭把手。”

张再景脱鞋上炕,跪在赵玉树对面,按照她的吩咐,将黑膏药围在骨折处,一一贴好,四角熨帖后,赵玉树将准备好的长夹板放到合适的位置,张再景帮她扶着,她倒出手来,用干净的白布条将夹板缠好,又试试松紧度,才将两头系好。

刘春峰轻轻放下章老太爷的左腿,和右侧对比了一下,不长不短正好,他不禁松了一口气。

右侧大腿的骨折处比左侧处理起来容易得多,围上一圈黑膏药,小夹板固定到膝关节处就可以了。

但是,表面上看起来简单的,结果未必就好,因为折线太靠近关节了,固定之后稍不注意,伤者活动幅度稍微大一点,骨折处就容易再次开裂,短时间内难以愈合。

整个治疗过程,章老太爷只轻轻“哼哼”了几声,并未像大家预料的那样大喊大叫,可见赵玉树他们的手法是何等的娴熟和轻柔。

看得出来,章老太爷对整个治疗还算满意。

他外甥伏在耳边问他:“老舅,骨头固定好了,你觉得如何?”

他轻轻“嗯”了一声,说:“他们倒是给我绑把好了,能不能长好,现在可不好说。”

他外甥说:“别看两位大夫年纪轻轻,手头上倒也利索,张大夫这边方子也给您开好了,老舅,您看这诊费…...”

章老太爷朝着外面喊了一声“刘贵——”

管家刘贵应声答道:“老太爷,我在。”

“去库房取四十块大洋,二十块赏给二位正骨大夫,二十块赏给张家父子。”

张炳善连连摆手说:“不可,不可,我们父子没出什么力,只收一块大洋出诊费便罢,功劳都是赵、刘二位大夫的,多赏给他们也是该当的。”

赵玉树不卑不亢地说:“我们也不多收钱,按照赵家正骨馆的规矩,出诊费一块大洋,依病情收的话,左腿得收您六块,右侧收您四块,一共是十一块大洋,多了一个铜板也不要。”

不料,章老太爷不紧不慢地说道:“我给你们二十块大洋,不单单是今个儿的诊费,你们现在给我固定得挺好,可我的腿肿成这样,谁知道到了明天,或者后天,我的腿消了肿,你们绑的这些板子会不会松了,到时候,你们谁敢保证,我的断骨不会再错开了?一会儿,别人可以走,赵大夫得留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