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一卷:执花仗剑,春风妒少年 第五十九章:长沙王府

吃罢早饭,李峻与郭诵备了几样礼品,经人引领,来至了李澈的住处。

李澈的家宅也在铜驼大街的承露巷,距离长沙王府并不太远,原本就是王府的一个别院。

摧毁了齐王司马冏的势力,让众多参与此事的人获益匪浅。司马乂掌权后,这些人都获得了封赏,更有些人在既得利益上又平添了诸多好处。

司隶校尉刘暾,其官职不仅由司隶校尉升至右光禄大夫、领太子少傅,更是被册封为朱虚县公,所封之地竟也达到了一千八百余户。

李澈作为长沙王司马乂的重要幕僚,参与了整个计划,功劳自然是不言而喻。

然而,李澈并没有以此居功自傲,也没有请领任何的恩赏,依旧行走在长沙王府,做着内史一职。

李峻对这个本家叔叔能找出记忆,原主的李峻也正是因为这位叔叔,才会机缘巧合地投在了梁王司马肜的门下。

临来之前,李峻已经写过书信给李澈,讲明了迟来的缘由。

因此,叔侄相见后,李澈先是问了问坪乡的情况,多数也是感慨当下时局的不稳与诸多的民不聊生。

“二郎,对于到荥阳一事,你有什么看法?”

李澈也并非是个清高脱尘之人,他对功利名禄并不抗拒,但他希望得到的功名要安稳,不能是那招摇一时的水中花月。

“叔父,就算侄儿不说,想必叔父也是明了的。荥阳就是一堵墙,却也是什么都挡不住的墙,您说对吗?”

李澈点了点头,承认了李峻的说法。

李澈浸淫官场多年,各方的心思与其中的较量他并不糊涂,这也是他不想即刻谋求利益的原因。

长沙王的这条大船能行多远,李澈目前还看不出来。

但他已经是这条船的一部分,就要帮助这条船走下去,直到风平浪静。几番让李峻前来,他也是出于这个目的。

“走吧,随我去见长沙王。”

李澈站起身,又转头嘱咐道:“二郎啊,与长沙王相谈,你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长沙王与你年纪相仿,为人却是极为聪颖,万不可谄媚敷衍行事。”

对于长沙王司马乂,李峻找不到一丝记忆。

当初,原主的李峻在洛阳时,长沙王司马乂还在属地,并未入京都。而当司马乂居于洛阳城后,李峻早已就职于平阳郡,两人可以说从未有过交集。

若说是了解,当下的李峻也是通过史书的记载有所知晓。

司马乂的结局很惨烈,也正是由此才会引发了其后的永嘉之乱。

承露巷,长沙王府的门前。

李峻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门庭若市,也没有看到排列成行的等候之人,看到的只是一座寻常的府邸,尽显冷清的大门。

长沙王司马乂是当今的掌权人,虽然这份权利的背后有着成都王的影子,但司马乂也并非是真正的木偶,他依旧是这座皇城中最有势力的人。

若说世人不攀附权贵,那是笑话,若说百官不趋炎附势,那更是无稽之谈。

李峻知道,这份寻常与冷清只是司马乂的刻意而为。

有的时候,拥有的权贵并非就要表露出来,尽显权势的人往往会成为众矢之的,终会在追捧中轰然倒下。

富可敌国的石崇如此,赵王司马伦也是如此,齐王司马冏又何尝不是呢?

然而,李峻觉得司马乂即便是这般小心,如此地卑微,也不会为他带来更多的善意。

或许是司马乂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又或许只是他的虚与委蛇,想要将矛盾的爆发尽可能地拖后。

李澈在长沙王府是通行无阻的,没有人敢拦他,也没有谁会来查问他所带的人。

信任就是李澈在王府中腰牌,也是李澈获得的最重要的恩赏。

“世回,这个时辰,明公该早朝回府了,你我就在这里等吧。”

栖阁,是长沙王府中最为重要之所,仅有极亲信的人才能到这里,司马乂的诸多决策也是在这里谋划与发出的。

李澈将李峻带到栖阁中,也侧面说明李峻能够成为长沙王府的核心人员。

“世叔,您到荥阳一事定下来了吗?”郭诵略感拘束,问向李澈的话语也极为小心。

郭诵与李澈相识,李澈也清楚郭李两家的关系。因此,郭诵也一同留在了栖阁中。

李澈见郭诵问及此事,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笑着摇了摇头,并没有说话。

郭诵见状,也就不再多问,跪坐在了李峻的身后。

三人等了一会儿,一阵脚步声由远而近地传来。

李澈急忙起身,李峻与郭诵也随之站起,一同走出房门,迎在了门口处。

司马乂的脚步匆匆,俊朗的面容上满是阴沉之色,已升为左将军的皇甫商正紧跟其后。

见到司马乂左臂处的衣衫有血迹,李澈惊慌地上前一步,将目光望向了皇甫商。

“回来的路上,有人想要刺杀大王。”

皇甫商看到了李澈身后的李峻与郭诵,他并不识得二人,口中也就简单地说了个大概。

李峻不认识皇甫商,但他却知道这个人,就是这个皇甫商,成为了成都王与河间王讨伐司马乂的由头。

看到皇甫商,李峻突然想起了郭诵说过的三姓家奴。

此人便是先从赵王司马伦,再跟河间王司马颙,又随齐王司马冏,如今却站在了长沙王司马乂的身后。

李峻觉得三姓倒是没有什么,终归都是司马一家亲,他只是为皇甫商那极强的求生欲而感叹。

几人进屋后,司马乂先入内室包扎了伤口,又换了身新衣袍,才再次来到几人的面前。

坐于上首位的司马乂望着躬身施礼的李峻与郭诵,微微地点了一下头。

“是在回来的路上突然杀出的,本王只是皮肉伤,不碍事。倒是死了六个近卫,行刺的人也死了。”

司马乂没有向李峻问话,而是转头与李澈说起遇刺一事。

“左将军,你去将此事查清楚,查明刺客到底来至何处?是邺城还是长安?”

见皇甫商领命要离开,司马乂又吩咐道:“另外,本王受伤的情况要保密,不得让任何人知晓本王的伤情。”

待皇甫商离开,司马乂才将目光重新望向了李峻。

用一个人,或者说是相信一个人,并非是别人简单的几句赞扬就可以信赖。

那些赞美之言或真亦或假,那些举荐或许也有着各自的心思。

司马乂要用李峻,他就要摸清楚这个李峻到底是怎样的人?可以信赖的程度有多少?对于他的忠诚又有几分?

对于皇甫商的过往,司马乂是清楚的,他并不是太信任皇甫商。

然而,当下的状况,司马乂不得不倚重皇甫商,也不得不将他视做亲信。

司马乂要扶持自己的力量,这股力量就要绝对忠于他,他不喜欢趋炎附势的人,更不喜欢三姓家奴。

司马乂信任李澈,但他不会因为李澈的举荐就要信任李峻。他有自己的判断,他要用自己的判断来选忠于他的人。

“李世回,听说你杀了平阳郡督护。民杀官是死罪,本王可以将你治罪,现在就可以杀了你,你应知晓吧?”

司马乂的问话并非是想要威慑,他只是随口一说,想听听李峻的辩白。

“长沙王,小民诛杀督护吴畿,确有此事,小民甘愿领罚,也任凭长沙王发落。”

对于司马乂的责问,李峻没有做任何的辩解。

杀吴畿的事,除了当时在场的人,也就只有李澈知晓,这也是李峻在书信中告知李澈的。

司马乂会知晓,定是李澈与他说过,要是想处罚也根本不用等李峻到洛阳才治罪。

听着李峻的回答,司马乂先是一怔。

他本以为李峻会说出复仇此类的话,毕竟坪乡惨死了数百的无辜民众,为了一己之欲而让如此多的人丧命,就是朝廷律法也不能饶过吴畿。

“敢做敢当,不亏是乱军中取齐万年首级的李二郎啊。”

司马乂欣赏李峻的耿直,也欣赏眼前这个血性的年轻人。

复仇,杀数千人而不留活口的复仇,做的干脆利落,做的也是狠辣果决。

司马乂虽然身居高位,但年纪只比李峻大了七岁,他也有着年轻人的血性。

正是凭了这份血性,他剿杀了司马冏,做到了如今的位置。

对于李峻以及李家的忠诚,司马乂也有所了解。

现在的李家是小民,而在几年前,李家却并非是平民,已故的李家父子更是洛阳城中的显贵。

一份忠诚,一份至死不渝的忠诚让李家父子丢了性命。

然而,获得了这份忠诚的天子却忘了,忘记了李家父子,也忘记了一门忠良的李家。

司马乂觉得,李峻应该是秉承了不伺二主的家训,才让年少的他辞了官职甘心为民。

这份骨气,这份忠勇还有什么不可信任的呢?

或是同龄人的惺惺相惜,又或是上位者的惜才爱才,司马乂露出了笑意,并向李澈点了点头。

“李世回,你对当下的朝局有何看法?”

忠勇是走进上位者的基础,谋略才是被上位者所倚重的关键。

司马乂急需的是人才,并不是一个只会死心塌地的悍勇之人。他不知道李峻的谋略如何?不敢轻易地将重任交与李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