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四百四十章:夺取襄国城

铜驼烟雨 第四百四十章:夺取襄国城

作者:过往不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2: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襄国,原名为信都,楚霸王项羽改信都为襄国。

当年,石勒在谋主张宾的建议下,进据襄国,并自称大单于、赵王,定都于襄国。

随后,石勒在襄国城的原址上扩建城池,并将襄国城更名为建平城,同时又在城池的西侧新建一座小城,名为永丰城。

永丰城内设有太仓,作为京师储谷的大仓,同时在这座小城里还有一大片里弄,名为崇仁里。

石勒称帝后,将大量的羯人带到了襄国,尽数安排在襄国城中居住,这就导致城中的住所一度拥挤起来。

后来,石勒将汉朝臣椽属以上士族三百余户迁出了大城,全部安置在永丰小城的崇仁里,说是对汉官的礼遇,其实也就是集中在了一处,便于察看而已。

之后,多数的汉人也陆续被迁除了大城,全部赶到了永丰小城中。

故此,当郭诵领兵攻至襄国城时,永丰小城中的汉人并没有任何的抵抗,开启城门,投降了大武军。

如此一来,大武军占据了襄国城守军的粮仓,破灭了他们想要长期固守的企图。

“卢子谅,你卢家一门忠烈,令尊和令堂更是被胡人所害,没想到你却在石虎的手下做了中书监。”

郭诵望着卢堪,冷笑了一声:“你真对得起卢家的列祖列宗,也真是没有辱没汉人士子的风骨呀!”

当年,李峻在荥阳郡任太守时,郭诵曾跟着李峻去过邺城的成都王府,见过司马颖的谋主卢志,也与卢堪有过一面之缘。

卢谌,字子谅,范阳涿人,曹魏司空卢毓的曾孙,晋卫尉卿卢珽之孙,尚书卢志的长子。

其父卢志因才学出众,得到成都王司马颖的赏识与信赖,奉其为谋主。

后来,司马颖在河间王司马颙的挑唆下攻打洛阳城,卢志虽是多番劝阻,也未能拦下司马颖的起兵。

最终,邺城军的大败,匈奴人刘渊也趁机搅乱中原。

永嘉之乱后,卢志一家人被刘渊的儿子刘粲掳去,卢志夫妇和儿子卢谧、卢诜皆北押送到汉国都城平阳,一家四口死在了平阳城。

卢堪为卢志的长子,因其早些时间投奔了刘琨,故此也幸免于难。

石勒灭了刘汉帝国后,在攻打辽西段氏的时候,俘获了卢堪,先是命其为中书侍郎、国子祭酒,后迁至中书监。

听着郭诵的嘲讽,卢堪并未辩解,仅是苦笑道:“卢堪没有什么风骨可言,只是告诉过儿子,待我身没之后,墓碑上只可写晋司空从事中郎。”

郭诵望着一脸羞惭的卢堪,收起了脸上的不屑。

是呀,风骨要用命来彰显,可谁的身后不是一大家子人呢?在几十上百条命的面前,风骨这东西就显得有些轻了。

“子谅,你这边还有谁呀?”

一大堆人中,郭诵只认识卢堪,他想知道这一城的汉人中到底都是一些什么人?

“还有左仆...哦...不,还有刘琦、石璞、徐机、车胡睦、李琳、王郁、刘钦、刘休等人,他们都是士族中人,也都是在此苟活而已。”

卢堪说着,自顾自地跑到门外,扯了十几个人来到了郭诵的面前,逐一向郭诵介绍。

听着卢堪的介绍,郭诵还真是有吃惊。

他没有想到襄国这边会有如此多的士子,中原大半的士族几乎都被石勒和石虎掳到了襄国。

“好吧,你们大家先留在永丰城,待我们攻下大城后,咱们再做商定。”

眼下,郭诵没有能力将城中数万人带去洛阳,也不可能如此随意地让他们去洛阳城,只好让他们先留在原地,待日后听从李峻的安排。

郭诵望着略有失望的卢堪,问道:“是何人在守大城呀?”

“石韬,石虎的第五子,是他在守城,兵力约有三万,城中的羯胡倒是不少,大概能有十几万人。”

卢堪身为赵国朝廷的中书监,自然清楚襄国城里的情况:“之前,城中还没有那么多的羯人,你们打过来后,好多人都躲进了城中,所以才一下子聚了十几万。”

“十几万?真是不少呀!”郭诵念叨了一句,转头望向谢艾:“十几万人,真要逼得太紧,倒有些麻烦。”

谢艾点头道:“没错,他们都是同族,也都知道城破必死,怀有决死之心就会想要拼命,对咱们破城后确实不利。”

十几万人并非是小数,真要是将那些羯人逼成了死士,会大大阻碍冀州这边战事的进程。

“郭将军,不如这样,咱们可以告知城里的羯胡,给他们三日的时间离开,让他们向北走,只要离开冀州,咱们就不予追杀。”

谢艾望着郭诵,继续道:“他们原本就是从北边迁徙过来的,如今给他们一条活路,那些人应该会动摇,有一个人走出城,就会有成百上千人离开襄国城。”

郭诵稍作思忖,点头赞同。

继而,他转头对江浚吩咐道:“你去告知围城的李瑰,让他向城里喊话,并且让出北门,不得追杀出城的人。”

说着,郭诵又叮嘱道:“让李瑰做好预防,别被出城的人骗了,一旦有人敢偷袭作乱,即刻全部杀死。”

有了活路,自然就没有了拼死的心,如果襄国城的十几万人想要活下去,他们就会逃离,而他们的逃离必然会遭到城内守军的阻止,甚至是杀戮。

如此一来,原本聚在一起的心就散了,十几万就会站在赵**的对立面,襄国城极有可能不战而破。

想到此处,郭诵拍了一下谢艾的肩膀,笑着点了点头。

★★★

襄国城,观雀台。

起初,面对着围攻过来的大武军,赵国太尉石韬仅是有些慌乱,可当他得知守在永丰小城的汉军献城投降后,这种慌乱加剧了不少。

永丰城的失守并不能撼动大城的城防,可那里是粮仓,一城的谷梁就这样白送给了大武军,汉人的这种举动让石韬恨得想要剥了他们的皮。

另外,大城里聚集了太多的人,而城里的粮食又支撑不了几日,三五天倒是可以维持,可要是时间久了,没吃食的人就是一头饿狼,什么事情都会干出来的。

观雀台内,石韬喝了一口酒,又烦闷地将空酒盏扔到了桌面上。

“太尉,大事不好了。”

这时,一名武将快步地走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适才,城外的敌军喊话,让城中的百姓速速从北门方向离开,只给三日的时间,属下并未在意,可...可谁知道...”

石韬瞥了一眼来人,不屑地问道:“到底怎么了?他们的一个喊话就给你吓成这样啦?城中都是咱们的族人,哪个会相信他们的鬼话?哪个又敢出城呀!”

当下,襄国城中大多数都是羯人,石韬不相信这些同族的人会反叛赵国,更不相信他们会听从大武军的诱引。

“太尉,末将最初也是这样想,可现在好多人都聚在了北门,他们想要出城,已经和守城的军卒们动手啦!”

武将的神情有些慌张,因为他所说的好多人真的是太多了,已经达到了数万人。

石韬皱眉,怒道:“他们是不活了吗?竟然相信汉人的话,还敢与军卒动手,给我杀,杀到他们都滚回家去。”

武将犹豫了一下,回道:“太尉,杀不完的,已经有几万人冲到北门啦!”

“什么?”石韬听到这句话,猛地站起身,不敢置信地望着武将。

他以为闹事的人顶多也就几十个,最多也就几百人,没有想到人数会如此多,多到超过了守军的兵力。

一直以来,他都觉得只有汉人最懦弱怕死,羯人永远都是强者,所以才会有悍勇的羯骑军,才会在中原之地占据半壁江山。

然而,听到数万族人想要逃出城,石韬震惊万分,同时也恼怒到了极点。

“命龙骧军冲散他们,给我杀,他们不配做羯人,给我全部杀光。”

石虎的脾性残暴,其子也多是如此。

此刻,石韬不在意城防的安危,也不在意那些与自己同族的羯人,他只想杀人。

为了宣泄自己心中的郁闷也好,为了阻拦城中之人的外逃也罢,此刻的他只想大开杀戒。

很快,杀戮在城北展开,而且随着聚集的人越来越多,这场杀戮变成了混战,虽然双方在战力上不对等,但彼此都杀红了眼,没有了同族的顾及,如同一群恶鬼般混战在了一起。

这时,除了北门外,襄国城的其他几座城门外响起了震动天地的轰鸣上,几十架青铜炮齐射,数十发炮弹皆是炸响在了各处的城墙上。

大武军的炮轰惊惧了守城的军卒,也扰乱了石韬的平乱,更是加剧了城中之人想要外逃的心。

因为,只有北门没有天雷之音,也只有北门的城墙安然无恙,城外的汉人在履行诺言,这是逃命的最后机会了。

终于,北门被强行开启,大量的羯人冲出了城门,即便有龙骧军骑的阻拦,他们依旧义无反顾地冲了出去,快速地向北逃去了中丘县。

在这些逃亡的羯人中,有的人是寻常的百姓,有的则是羯人中的贵族,更有不少的守城军卒也趁乱脱去了盔甲,加入了外逃的队伍。

李瑰没有命人追杀,他只是冷眼地望着,命人时刻保持着警惕,那些人会先逃去中丘县,可他们不会停下来,会一直向北逃。

李瑰相信那些羯人不傻,不会觉得离开了襄国城就会平安无事,他们会远离中原,回到最初的原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