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四百三十六章:逐渐消失的人

铜驼烟雨 第四百三十六章:逐渐消失的人

作者:过往不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2: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同一时刻,十六门青铜炮的炮弹轰击在晋阳城西门的城墙上,不仅炸塌了城门楼,就连城门也被向内炸飞了进去。

当下,射声营的青铜炮有了很大的改进,炮身的重量减轻了不少,所发射的炮弹也由最初的实心石弹换成了填装炸药的铁皮弹,破坏力较之前增强了数倍。

另外,经过长期的校验,整个发射的过程也有所改变,火药与炮弹的填装都采用固定分组装配,不仅保证了炮弹发射时的安全性,也大大减少了装填到下一次发射的时间。

故此,当第一轮的炮弹发射后,第二轮以及第三轮的炮弹无差别地轰在了城墙上,直到城墙发生了大面积的坍塌。

其实,麻秋认为大武军会采用围点打援的策略,他还真是猜错了,郭诵与谢艾自始至终都没有这个计划。

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快消灭掉并州境内的石赵军,然后进入冀州北部,断绝羯胡人和拓拔鲜卑人的联系,并且截断石赵军向北的退路。

所以,当炮弹炸飞西城门时,郭诵并没有对晋阳城发起冲击,而是命令继续发射青铜炮,他要轰塌城墙,彻底轰碎守城军卒抵抗的信心。

在炮弹持续地轰炸下,姚弋仲守了重伤,其子姚襄被炸死了,随着倒塌的城墙埋在了碎石中。

当第一轮炮弹发射时,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躲避,随后便被爆炸的气浪震晕了过去。

当姚弋仲从剧痛中醒来时,发现自己从城墙上摔了下来,正躺在城内的地面上,左臂已经炸飞,小腹处也有个大口子,鲜血正在汩汩地涌出。

自己的身侧还有大量的残肢断臂,更有不少没死的军卒在痛苦地哀嚎,甚至有的人在地上爬着,想要捡起被炸断的手脚。

“这是妖法吗?”

弥留之际,姚弋仲看到了站在自己身前的郭诵,想要在死前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

“这叫大武青铜炮,就是用来炸死你们这些妄想叛乱之徒。”

郭诵给了姚弋仲一个满意的答案,同时也将手中的斩风刀向下挥出,砍掉了姚弋仲的脑袋。

在郭诵的眼中,姚弋仲不过就是一个羌氐人的首领,此时也只是一个没了头颅的尸体,就像在凉州时的那个巴氐首领蒲洪,死了也就死了,没有让郭诵觉得有什么区别。

不过,这其中的区别也确实存在,而且只有李峻一个人知晓。

因为,随着这些人的死去,史书所记载的五胡正在消失,之后的十六国也将不会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中。

无论是最初的纵队,还是之后的荥阳军、武威军以及西府军,再到当下的大武军,李峻一直都希望能将自己的军队打造成一支仁义威武之师。

所以,他才会在军中颁布了诸多的军令,遏制军将们的暴虐行径,大家也确实都在依令行事。

然而,依令行事并不意味着没有杀心,而主将的杀心则会放纵属下的杀戮,当郭诵在晋阳城中砍下第十颗人头时,整个晋阳城陷入到了屠城的状态,所有的大武军卒开始了最残酷的屠杀。

当下,晋阳城里所居住的人多是羌氐和羯人,还有一些域外迁来的胡族,城中的汉人并不多,基本上都是胡人家中的奴仆。

当大武军卒的斩风刀掠过每一处府宅,每一条巷子,每一道长街时,包括老弱妇孺在内的所有胡族都死在了刀锋下,活下来的只有汉人。

郭诵就是要屠城,他要让天下所有的胡族都看到大武军的杀心,胆敢进犯大武者,人畜尽灭。

整整两日,原本熙熙攘攘的晋阳城没有了生机,成为了一座死城。

离开之际,郭诵命人放火烧了整座城,浓黑的烟如同擎天巨柱般冲上云霄,令人窒息的焦尸味弥漫在空气中,传至十几里都能闻到。

正因如此,正在阳邑城南领兵作战的谢艾看到了冲天的烟柱,也便知晓郭诵应该是攻破了城池,同时也能想象出那座城里的惨状。

谢艾也有杀心,或许会比郭诵能弱一些,会对妇孺怀有恻隐之心,可对眼前的那些石赵军,他没有一点慈悲之意。

在追杀中,有的石赵溃兵扔下了手中的兵器,跪地乞活,可谢艾并没有给那些人继续活下去的机会。

不能说谢艾的心肠有多狠绝,他只是没有多余的兵力来看押战俘,更没有多余的粮食分给他们果腹。

不如一刀下去,一了百了。

谢艾的乘势进攻,没有给麻秋留有一丝喘息的机会。与此同时,索横率领的一万凉州铁骑在武乡北突袭了石宁后,并没有追杀败走的羯骑军,而是返身向北,围堵住麻秋溃军想要进入乐平郡的路。

如此一来,麻秋以及属下被困死在阳邑县的境内,几番突围都被打了回去,最终包括大将杜勋、汲鱼,以及一万三千多人都死在了阳邑县南,只有麻秋一人逃出了包围圈,朝着乐平郡的沾县方向逃去。

★★★

乐平郡,沾县。

小峪沟,位于沾县的西南十五里处,属太行山脉经此所形成的一道山谷。

此刻,郭诵与谢艾合兵在小峪沟内,商议对躲进沾县城的麻秋进行最后的剿杀。

“郭将军,你真把晋阳城给烧啦?”

军帐内,谢艾嚼着郭诵递来的烤肉,笑着问了一句。

其实,他也并非是在关心晋阳城的存留,只是想确切地知道那里是否被屠城。

郭诵点头道:“是啊,我一把火给烧了,尸体太多了,不烧的话,那就是一座鬼城。”

听着郭诵的回答,谢艾笑着摇了摇头,用刀切了一块肉送到口中,大嚼了起来。

“你如此屠城,就不怕大将军责罚你呀?”

半晌,谢艾还是冒出了这句话。

“嗯...”郭诵笑了一下,点头道:“肯定会责罚我,可我也没有别的办法,难道留着他们再叛乱吗?都说杀人会造孽,可那些胡人不在意的时候,他们就会肆意地杀戮。”

说着,郭诵皱了一下眉头,望着谢艾:“之后呢?不许咱们复仇吗?他们的妇孺就该活着,汉家的妇孺就不是人?就该被他们凌虐至死吗?”

“说是要有区别,可真的有区别吗?”

郭诵将手中的兔肉放到火堆中,继续道:“咱们要是被人家抓住的时候,等咱们的家人被他们凌辱的时候,那些妇孺会保护和劝说吗?不会的,她们只会投来鄙夷的目光,更会露出厌恶的嗤笑。”

郭诵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用心地烤起了兔肉,肥美的兔肉在柴火的翻烤下,泛起了黄澄澄的油光。

谢艾虽然不太赞同郭诵的屠城,却也不否认他的说法,凉州之乱便是例子。

战乱中,没有胡族会去想要保护受难的汉人,即便是在平日里相处融洽,在那一刻也如同有了几世的宿怨,皆是拔刀相向。

片刻后,谢艾望着专心烤肉的郭诵,笑着问道:“沾县呢?继续屠城?”

“没错,继续屠城。”郭诵用刀在兔肉上划了几下,口中随意地说道:“我要让大河以北的胡人都吓破胆,只要看到咱们大武的龙旗,他们就要远遁,永远不敢起反叛之心。”

望了一眼谢艾,郭诵笑道:“你呀!真以为只有我在如此做吗?”

郭诵摇了摇头,笑着继续道:“不是呀!李瑰那边也会屠城,大将军那里更会如此,李二郎之所以把交州刺史骞文调回中原,就是要用他杀人。骞文可是一个杀人的魔王,他才不管什么老弱妇孺,就算汉人胆敢不服,他也会照样屠光。”

谢艾熟识秦州刺史骞韬,也知晓骞韬有个兄弟在交州任刺史,但他从未见过骞文。

不过,他倒是听人说起过骞文的嗜杀,交州以及周边地域就是在骞文的杀戮下得以安稳,多年都无人敢叛乱,百姓也因此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如此看来,这杀与不杀还真不能用寻常的眼光来判断好坏了,只能用利与弊来做以最终的选择。

“郭将军,谢艾钦佩大将军的杀伐果断,更钦佩他对属下的信任与用心。”

谢艾将身侧的盐石罐递给郭诵,口中继续道:“我只是一个寻常之人,也并无可用的家室背景,而且年纪尚轻,大将军竟然将凉州的重任交与我手,有时候真是觉得惶惶不安,唯恐辜负了大将军的一片心。”

郭诵接过盐罐,笑道:“初华,我们当初跟着二郎离开坪乡时,大家都是少儿郎,李瑰、郭方,包括骞韬骞文兄弟,哪个不是年纪尚轻的人?”

“二郎便是如此,他认准的人,就会以诚相待,更会视为过命的兄弟,我们亦是如此。”

郭诵用刀刮了一些盐末散在兔肉上,继续道:“咱们也无须诚惶诚恐,只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对得起二郎的信任,对得起咱们大武的弟兄,护住咱们兄弟用命拼下来的江山,也便无愧于心了。”

谢艾点了点头,抬手拍了一下胸口,正色道:“郭大哥说的没错,谢艾便以这颗心来报答大将军的知遇之恩,用这条命来护住咱们大武的天下。”

正所谓:“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

谢艾自认有王佐之才,也想要尽展自己的才能,可他在之前并没有得到重用,一身的才学也自然就无处施展。

李峻用了他,并给予他极大的权利,虽然李昭为凉州刺史,可军权却掌握在谢艾的手中,因此也可以说是别驾谢艾在执掌凉州。

所以,谢艾感激李峻对他的这份信任,也就此要彻底效忠于明主。

两人正说着话,张皮挑帐帘走了进来,将手中的几份军报递给了郭诵。

张皮和耿稚原本都是郭家的护院,跟随郭诵离开了坪乡,征战南北。

如今,耿稚掌管大武军的射声营,张皮则依旧留在郭诵的身边,掌辖近卫营,负责保护郭诵的安全。

“你看看,我没有说错吧!李瑰那小子比咱们杀的还狠,把鲜卑慕容部都吓得完全退出了冀州。”

郭诵将手中的一份军报递给谢艾,笑着继续道:“他打出来“举天下汉兵,杀尽胡人”的口号,这个说法一出来,不光是羯人,就连其他的胡人都要被杀绝了,所以慕容部才会逃离幽州。”

谢艾看着军报,摇头苦笑道:“如此倒是不妥呀!岂能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杀绝呢?”

郭诵笑道:“放心,李瑰精明着呢!他就是要先吓退慕容部,然后转攻向襄城,那里的胡人才是最该杀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