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四百三十一章:再入洛阳城

铜驼烟雨 第四百三十一章:再入洛阳城

作者:过往不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2: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江东没有了天子,自然也就没有了朝廷,李峻弱化了建康的地位,将它恢复为秣陵县的旧称,归属于丹阳郡,为扬州府的治所。

穆君逸掌辖了整个荆州,陶侃则领了扬州刺史一职,李峻调江霸进入江东,命他坐镇江州,与穆君逸一同固守整个江东。

另外,李峻命傅伦和江惇领兵镇守在丹阳郡的境内,在掌控石头城同时,也将秦淮水与大江的渡口管辖了起来,并先行调配大武水军驻防于大江之上。

如此一来,江东的军权和武备都掌握在了李峻的手中,陶侃的兵权被削弱了大半,在军事上失去了以后独霸扬州的能力。

不过,李峻在治民上还是赋予了陶侃极大的权利,他要求大武军不得干涉民政,所有涉及民政的事都要听从刺史陶侃的安排,甚至要求傅伦在进行必要的平叛前,一定要多与陶侃进行商议,听取他的建议。

至于旧天子司马衍,李峻没有打算杀一个孩子,他要将成为孤儿的司马衍带去洛阳,要让这个孩子在洛阳城中慢慢地长大,不再成为别人的棋子。

眼下,李峻并没有将家人带到洛阳城,她们暂时都留在了秣陵,住在乌衣巷中。

因为,大武还有一个最后的敌手没有解决,洛阳也就不算彻底安全,他要让家人处在一个安全的地方。

司州,洛阳。

眼下,洛阳的人气恢复了不少,虽然达不到曾经的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可较之前的荒芜也算是有了很大的改变。

在大武军的治下,大河以南没有了胡人的叛乱,也没有了乱兵的劫掠,更没有了羯胡人的施虐,汉人们惊惧的心渐渐安定了下来,开始了新的生活。

另外,由于江东的战乱,原本南渡的避难的大族不得不返回安定的中原,甚至聚集在大江口的流民也逐步地离开了,重新回到了故土。

如此之下,洛阳乃至整个司州,甚至包括周边其他的州郡,人口的数量增加了不少,以至于不少因为战火而人迹罕至的村落都升起了袅袅炊烟。

“周靖,我打算把骞文调回来,你觉得派谁过去领兵为好?”

进入司州的途中,李峻思虑着下一场战事,以及在战后对大河以北的控制。

那里的族群繁杂,许多胡人亦是不受教化,需要一个铁腕之人动些杀气,才会让他们彻底臣服,李峻也因此想到骞文。

“大将军,当下的交州已是安稳,该杀的人也都被骞文给杀光了,不会有什么大的变故,您可以派宁州兴古郡太守周悦赴交州任刺史,他是一个有才能的人。”

周靖略做思忖,继续建议道:“周悦原是三夫人家的属官,忠心不二,这一点可以放心,您还可命朱提将军霍彪领交州兵事,他的夫人是堂狼山大鬼主慕切齐的小女儿阿洛依,正好能接手荀灌的水军。”

李峻斟酌了一番,点头道:“我看可以,你安排调令吧。另外,调张秉忠去朱提接替霍彪,命张秉城回宁州领兵,让三夫人的这两个心腹守好宁州,而且宁州也需要他们的族人补充兵力。”

周靖点头赞同,却也是略有担心道:“大将军,若是如此的话,日后会不会...”

李峻笑着点了点头:“我知晓你的意思,一势独大必出祸乱,咱们先暂时如此安排,一切安定后,各地的军将都要轮调,没有人可以独霸一方的。”

有的时候,信任与情义会被利益所冲垮,李峻相信没有人敢在他的面前如此做,可是以后呢?

规矩不能建立在情感上,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来约束和预防。后世的不少制度可以借鉴,李峻相信自己能解决好这个问题。

“大将军,鲁先生和赵大哥他们前来迎接了。”

马车外,段秀喊了一嗓子,先行纵马向前奔去。

李峻挑起车帘,看到洛阳城的阊阖门外站了许多人,为首的老人正是鲁胜,年纪不大的李暄正站在老人的身旁翘首以盼,而两个女儿则跟着裴太妃站在了鲁胜的身侧。

“哎呀,真是的,搞出这么大的阵仗做什么?”

李峻苦笑地摇了摇头,催促了一下杜麟,加快了马车前行的速度。

来至近前,城门下的众人纷纷向李峻执礼。

李峻扶住鲁胜,望着正在跪地磕头的三个孩子,苦笑道:“先生,我的三个孩子与爹爹生疏啦!”

说着,李峻一把抱起了李暄和李妍,又把年长的李婉儿唤到身边,笑着问道:“你们想不想爹爹呀?看到爹爹都不知道扑过来,一定是把爹爹都忘了吧?”

李暄跟在鲁胜的身边,受到的教诲虽不是那些迂腐的儒家学说,可是在旧制礼俗上还是少不了,所以也就不像在家中那时的随意和顽皮。

不过,听到爹爹如此说,李暄的孩子性还是无法隐藏地显露了出来。

他一把搂在李峻的脖子,噙着眼泪道:“爹爹,孩儿可想您和娘亲呢!您和娘亲这么久都不来看孩儿,就是不想要孩儿了!”

听了哥哥的话,李妍也哭了起来,李婉儿则是站在父亲的身旁不住地抹眼泪。

“哈哈哈...”

李峻大笑了起来,牵着三个孩子的手,大步走进了阊阖门。

当下,洛阳城中的街巷房舍基本修缮完毕,铜驼大街也恢复了原本的面貌,大街两侧少了以往的官衙与府邸,增加了众多的茶肆酒楼,让这条通往宫城的大街上好不热闹。

“如此倒是不错,也显得热闹,洛阳城毕竟是百姓的城,不需要有那么多的禁忌。”

李峻一边走着,一边和身侧的鲁胜交谈:“当年,我记得还有一对大铜驼摆在那边,李瑰他们还跑铜驼前边下跪祈福。”

“李瑰,我说的没错吧!”李峻转头问向一旁的李瑰,笑着继续道:“如今,铜驼也不知道哪里去了,李瑰再想拜一拜都找不到地方啦!”

“哈哈,舅父,我可不那么傻了,估计也就大河哥还能去拜铜驼。”李瑰笑着接了一句:“我听从河北那边跑回来的人说,那一对铜驼就在石虎的皇宫外,等哪天我给您搬回来。”

当下,石虎在邺城称帝,自命为大赵天子。

李峻笑道:“要那个东西做什么,没个万把人,抬都抬不动,费那个力气。”

大家正走着,李暄身旁的刘熙小声地说道:“李暄,你看那边有卖花饰的,我想去买一个送给你阿姐。”

李暄点了一下头,又抬眼望了望父亲,征求着李峻的同意。

“嗯,去吧,爹爹在这里等你们。”李峻笑了笑,停下了脚步,望着跑到路边的李暄、李妍以及刘熙三个孩子。

眼下,家里的孩子中,三个大的都在洛阳城。

李暄跟在鲁胜的身边,李婉儿和李妍则与裴太妃住在一起,李峻即是让她们陪着裴太妃,也是想让两个女儿跟在裴太妃的身边学些本事。

“婉儿,过来,让爹爹抱一下。”

李峻蹲下身子,将豆蔻之龄的女儿抱在身前,笑道:“快要成大姑娘了,都不愿理爹爹了,是不是呀?”

听到了李峻如此说,李婉儿瘪着嘴,不停地留着眼泪,也在不停地摇着头。

“别哭别哭,爹爹和你说笑呢!”李峻搂住女儿,笑着说道:“爹爹回来了,你和妹妹先不住在大姑姑那里了,你先替爹爹管着家,好不好呀?”

李婉儿听到可以和父亲住在一起,立刻笑了起来,点头道:“爹爹,孩儿跟着太妃姑姑学了好多本事,太妃姑姑还教了孩儿武艺呢,孩儿一定会帮爹爹守好家的。”

李峻笑道:“婉儿都会武艺啦!你要是喜欢习武,就让杜叔叔教你,他的本事要比爹爹还厉害呢!”

父女二人说着家常话,三个买花饰的小家伙也跑了回来,刘熙将一个镶嵌了绣花的头环递给李婉儿,站在一旁咧嘴笑着。

身为父亲的李峻见状,心里有几分不痛快,故意虎着脸问道:“刘熙,近来有没有和鲁先生好好学习兵论呀?可不准贪玩,知道吗?”

刘熙一吐舌,工整地回道:“义父,刘熙一直都在聆听先生的教诲,从未敢有半分的倦怠。”

当下,刘熙的年纪最长,比李婉儿还要大上一岁,曾经的小娃娃长出了英俊的模样,让人看着就喜欢。

鲁胜见状,知晓李峻是起了护犊子的心思,笑着替刘熙解围:“世回,你这义子很聪慧,也很勤奋,以后会是一员儒将,这些后辈们也都会帮你守住这天下。”

鲁胜说得没错,当年的一群少年人打下了偌大的江山,而今的那些少年都有子嗣,他们孩子也会聚在一起,一同来守护父辈们用命拼出来的基业。

“唉...”李峻笑着叹息了一声:“先生,世回一直觉得自己还是当年的二郎,可每次看到孩子们都在长大,才发觉已经不再是过去的二郎,兄弟们也都不再是当年的少年郎啦!”

说着,李峻望着李暄和刘熙,轻声道:“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你们以后将会是洛阳的少儿郎,爹爹希望你们不要学那些前人的劣习,要像在西境一样,做个好人。”

做一个好人,这是再简单不过的要求,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

李峻希望这些少年人能和父辈一样同心同德,能善待家人,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如此也就能做一个好人。

当下,洛阳城内的宫城没有之前的规模大,宫墙向内收缩不少,修缮完毕的宫殿也没有最初的奢华,仅有太极殿显得巍峨雄伟。

走进大殿内,李峻左右看了看,转头对赵固笑道:“赵大哥,你在此处花了不少钱吧!”

赵固望了一眼身侧的裴松华,咂舌道:“二郎,这里的确是花了不少钱,之前的大殿烧塌了半壁,也只能修缮到这个地步了,若是再修下去,我怕松华老弟要跑啦!”

“哈哈哈...”

李峻笑了起来,点头道:“周靖说应该有个门面,我觉得这个门面也就可以啦!若是以后在这里议事,你们说什么我都听不清,还怎么商量事情呀!”

赵固笑道:“哎,人家不都是那样坐朝的嘛!”

“是呀!他们就是听不到,所以才亡了嘛!”李峻说着,转头对鲁胜道:“先生,我觉得还是应该在宫城里寻个类似紫竹台的地方,大家平日里就在那里谈事情,没必要跑到这里来。”

鲁胜点头道:“老夫早就猜到你会如此做,所以在这太极殿的左右复建了东西二堂,也把彻底烧毁的昭阳殿改造了一番,还是用了紫竹台的名字。”

“那就好,过去看一眼吧。”李峻说着,带着众人走出了太极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