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四百二十七章:一张投名状

铜驼烟雨 第四百二十七章:一张投名状

作者:过往不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2: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荆州,江陵城。

自从西府占据了半壁荆州后,整个荆州的境内都极少有战事发生,即便有流民作乱,除了荆州军会进行镇压外,穆君逸所领的西府军也会参与平叛,而且往往会成为平叛的主力军。

正因如此,荆州的百姓已经习惯了安稳的日子,除了今年的粮荒让大家陷入了困境外,他们很难想象战火会在荆州重燃。

然而,战火不仅在荆州重燃,而且愈演愈烈。

这一事件由最初的军中哗变,竟然发展到了成规模的叛乱,大量的流民参与其中,更有不少穷苦的人为了一口活命的粮食,也加入到了叛乱中。

一时间,整个荆州乱了起来,作为州府所在的江陵城也必然遭到了叛军的大规模攻击。

此番叛乱的形成与发展,庾亮算是一个始作俑者。

之前,温峤和几名将军共同推举庾亮为大都统,由庾亮来统辖和指挥所聚集的兵马。

庾亮则依照温峤的谋划,通过荆州军的哗变来夺取陶侃的兵权,以此达到扩大兵力的规模,为攻伐苏峻的淮北军做准备。

然而,事态的发展超出了庾亮的预料,也远远脱离了他的掌控,最初的哗变演变成了叛乱,而庾亮为了聚拢更多的兵力,不得不和流民军达成妥协,导致了流民祸乱荆州。

偏偏在这个紧要关头,谋主温峤以寻求旧部的借口离开了荆州,将一堆麻烦留给了中书监庾亮。

随后,庾亮在众人的怂恿下,他领兵围住了江陵城,打算彻底拔掉刺史陶侃在荆州的根基。

“庾亮,我父念你为朝廷重臣,顾及天子的安危,才会借你阳新县栖身,没想到你竟然忘恩负义,蛊惑人心来祸乱荆州”

城墙上,陶旗望着攻城而来的庾亮,继续骂道:“建康之难便是因你这鼠辈而起,天子更是比你这等小人所害,如今还想夺我江陵,真是痴心妄想。”

听着陶旗的大骂,庾亮紧锁眉头,心中不由地一惊。

不过,他清楚陶旗所说的天子被害仅是随口而言,并给是指那件事。

给明帝司马绍进药的事,除了妹妹庾文君外,再无第二个人知晓,远离建康城的荆州更不可能有人知道这件事情。

不过,陶旗的无意之言还是刺激了庾亮。

他冷笑地抬头上望,继而拔出了腰间的长剑,高声道:“给我攻下江陵城,杀进城的人可取城中的一切。”

对于忠君报国一类的话,作乱的军卒不会听,他们最喜欢听的就是抢掠,这种诱惑远大于生死,更能激起人性中最原始的兽心。

故此,庾亮的军令下达后,近三万叛军即刻对江陵城展开了攻击,不到一个时辰便攻上了城墙,并且打开了江陵城的安澜门,大量的兵马冲进了城门。

什么样的仇恨,才能让人有必杀之心呢?

穆君逸觉得只要陶府被攻破,陶家死一个人,哪怕是一个下人,陶侃都会剁掉庾亮的脑袋。

所以,当他听说江陵城被围时,并没有即刻派兵救援,而是等到安澜门被攻破后,他才命从弟穆诚领兵赶至江陵城下,并对留在城外的部分叛军展开了攻击。

此时,江陵城内已经是混乱不堪。

大量的叛军涌入城中,他们所到之处皆是烧杀抢掠,虽然陶旗率领不到两千人的兵力依旧在拼死抵抗,却也完全挡不住那些掺杂了大量流民的叛军。

无奈之下,他只能带着家人退入城垣东南的望沙楼固守,等待援兵的到来。

西府军前来救援的消息很快送到了城中,庾亮的第一个念头便是想要退出江陵城。

然而,城中的混乱已经让他难以发号施令,四下抢掠的叛军完全忽视了他这个大都统,也根本不听从他的号令。

故此,庾亮带着部分兵马由柳门出江陵城,想要从侧面攻击正在交战的穆诚,如若无法击退西府军,他便打算领兵退守武昌郡的武昌县城。

不过,当庾亮的兵马刚一冲出柳门,穆君逸帐下的军司马郭舒便领兵拦下了他,并将其赶向了夏水的北岸。

穆君逸所辖的兵马约有两万余人,此番仅是带了一万西府军前来救援江陵城,虽然在兵力上略逊于叛军,可战力却远胜这些鱼目混杂的乱军。

另外,穆君逸得知汉中郡太守吕朗所率的三万大军已经行军四日,不出意外的话,增援而来的三万兵马将会在日落之前赶至江陵。

因此,穆君逸所要做的就是拖住庾亮,将他和他的那些叛军拖死在江陵,等待大军到来的围杀。

正因为穆君逸所带的兵马不多,而且还分兵两处,这让庾亮有了一个错觉,竟然认为可以灭掉这些西府军,给西府的李峻一个警告。

他打消了退走的念头,命人全力反击郭舒所率领的四千兵马,郭舒也并未让西府将士全力拼杀,而是采用了且战且退的策略,慢慢地将庾亮的万余人引向了百里洲南。

此刻,穆君逸率领两千西府步战军杀入了江陵城。

两千柄斩风刀在混乱的城中肆意地劈砍,而那些乱军本就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在步战军的面前更是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线,几番交手下,临战的人无不被斩杀于刀下。

“老夫人,君逸迟来一步,让您受惊了。”

望沙楼内,穆君逸见到了陶侃的家人,同时也向陶侃的夫人龚氏见礼问候。

看到龚氏的面色凄然,眼中尽是泪水,穆君逸赶忙问道:“老夫人,可有家人受伤?”

不等陶夫人作答,陶旗愤怒道:“我家四弟和他娘亲没有逃出来,我返身去救他们的时候,晚了一步,他们...他们都死了。”

“怎么会这样?”穆君逸一拳砸在了身侧的木柱上,转身大吼道:“告诉弟兄们,杀光那些叛军,还有那些流民,给我杀光他们。”

继而,穆君逸拍了一下陶旗的肩头,安慰道:“兄弟,我家大将军和陶使君在日落前便会赶来,届时定要砍了那个庾亮的脑袋来告慰亡灵。”

陶旗听说父亲即将返回,心中亦是有了底气,再加上听说西府的李峻也一同前来,知道这场叛乱将会很快被镇压下去。

龚氏听到自己的夫君快要回来了,心中的惊惧消除了大半,想着这一日所遭受的磨难,不禁放声痛哭。

陶侃的妾室众多,子女也多达二十多人。

此刻,除了四夫人和其子身死在外,其余的人都躲进了望沙楼内,看到主母龚氏痛哭流涕,这些妾室及其女儿们也都大哭了起来。

“慕将军,您会留在这里吧?”

这时,一名十六七的少女流泪地望着穆君逸,哽咽地问了一句。

素日里,穆君逸常会拜访陶侃,也常到陶府走动,所以也就对陶家的人有所了解。

问话之人是陶侃的第七女,名唤陶贞,尚未出阁。

“七姑娘,我就守在这里,哪里都不会去,城外的西府军已经拖住了那些叛匪,他们进不来的,你不用担心。”

穆君逸冲着陶贞点了一下头,笑了笑。

陶贞长得眉目清秀,身形高挑,性子恬静温婉,全然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

穆君逸尚未娶妻,也曾在陶府中与陶贞见过几次面,而且对这个七姑娘颇为心仪,只是碍于陶侃和西府的关系不明,无法做出选择,也便将这份情意埋在了心中。

此刻,他见陶贞也是泪眼婆娑,觉得有些心疼,想要再上前安慰几句,又觉得不妥。

略作思忖后,穆君逸从腰间取下一把短剑递给陶贞:“七姑娘,别怕,你拿着这把短剑,没人能伤到你,凭借此剑,你可以让任何一名西府军卒来保护你。”

穆君逸所送出的短剑是他的镇东将军佩剑,凭借此剑不仅能让西府军卒提供保护,而且还可以入西府军大营,无人敢阻拦。

陶贞是陶侃的女儿,而陶侃又是领兵的将军,她自然知晓一些军中的规矩。

看到穆君逸竟然把镇东将军剑送给了自己,少女即刻明白了穆君逸的心意。她虽然眼中噙着泪水,却也是抿嘴轻笑了一下,伸手接过了短剑。

二人都是情窦初开的年纪,郎有情,妾有意,这等事情即便不明说,谁又能不懂呢?

百里洲南,庾亮先是命督护王彰领兵占据江陵与百里洲之间的江屯,切断穆诚与郭舒二人的互援。

随后,他又命庾翼率军全力追杀郭舒所领的兵马,企图将四千西府军剿杀在百里洲的南岸。

然而,就在叛军全力攻向退进百里洲的郭舒时,刘离所率领的三千西府轻骑军先行杀到,一举冲溃了留守在百里洲南岸的叛军,将庾亮赶进了百里洲。

于此同时,吕朗率领一万兵马杀至江屯,围堵住王彰所领的叛军后,在江屯处展开了围杀,将八千叛军尽数杀死在了江屯一带。

同一时刻,荆州刺史陶侃向李峻借五千西府军骑,在巴西郡太守陈大河的率领下直接奔至江陵城,与正在激战的穆诚一同围杀城下的叛军,并入城平乱。

此番,从梁州赶来救援的西府军约有三万人,余下的兵马则跟随李峻冲上了百里洲,将百里洲上的叛军围得水泄不通,而中书监庾亮也被困在其中,无路可逃。

高坡处,李峻骑在战马上,望着坡下的围杀,不由觉得好笑,转头对杜麟道:“你说这个庾亮,他就像及时雨一样,我一直都在思虑如何将陶侃拉进西府,他就紧忙地跑过来夺荆州,这一回也就不用的费心了。”

杜麟亦是笑道:“大将军,您说也是,他倒是帮了大忙,这要是杀了,还真有些委屈他了。”

“不过,我觉得最坏的人还是温太真。”杜麟咧嘴笑了一下,继续道:“他出完了馊主意,一拍屁股跑了,就剩这个自负的蠢蛋在瞎折腾。”

“哈哈哈...”李峻笑了起来,点头道:“温峤的确有本事,我当年便与他相识,大家年纪相仿,常在一处饮酒说笑,他就是嘴太碎,也好事。”

说着,李峻转头对高坡下的刘离大喊道:“长余,你告诉他们一声,千万别杀了庾亮,我要活的。”

其实,李峻并非是要给庾亮一条活路,而是要让陶侃亲手杀了庾亮。

庾亮是晋朝庭的权臣,又是皇亲国戚,陶侃杀庾亮,相当于彻底与晋朝庭决裂,也算是他进入西府的一张投名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