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四百零九章:远虑导致近忧

铜驼烟雨 第四百零九章:远虑导致近忧

作者:过往不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2: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茂,字成逊,安定郡乌氏县人,张轨之子,张寔的胞弟。

建兴八年,张寔遇害后,张茂继任凉州牧,奉东晋为正朔,掌辖凉州。

掌权之初,张茂清虚恬静而好学,少把名利之事放在心上,在善听谏言的同时,也有着决断大事的才能。

正因如此,凉州军民对刺史张茂多有敬重,皆听从他的调度。

在他的治理下,凉州也避免了多次战乱的波及,从而让不少从中原逃来的汉人得到了容身之所。

刘赵政权灭亡后,西府统辖了秦雍二州,这让凉州彻底从刘曜的威胁中解脱了出来。

没有了匈奴人的进逼,张茂将凉州的治理放在了通商、城防以及扩充凉州军这三个方面。

尽快改善与西域的通商环境,能够确保凉州府税赋的增加,而城池的修建与加固,以及兵员的增加,则能保证当下一次战乱来临时,凉州有足够的能力抵御外敌的入侵。

这三者可谓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然而,凉州府在姑臧城的大兴土木耗资巨大,引起了境内门阀士族的不满,而税赋的不断增加,又给寻常百姓和商贾平添了负担。

一时间,在武威郡乃至凉州,张茂虽不能说是落得怨声载道,却也是多失人心。

在凉州境内的大族中,陇西李氏占了半数之上,其他的则为张氏,温氏,彭氏以及敦煌的令狐氏等。

若说起陇西李氏,倒是与李峻颇有渊源。

李峻的祖上出自陇西狄道县,与凉州的李氏一族属同宗。

当年,李峻的父亲李烈入京都洛阳任职后,举家搬去了平阳郡,由此也便与凉州的李氏断了联系。

李峻掌辖西境后,凉州的李氏族人通过老夫人李云氏续上了亲情,与李家重新建立了联系,如此也便与李峻攀上了关系。

对于这种八竿子打不到的亲戚,李峻可以不予理会。

然而,他并没有那样做,而是给予了极大的热情,命秦州刺史骞韬一定要给陇西李氏多行些方便。

不为别的,李峻只是相中了凉州,也由此看重陇西李氏在凉州的势力,他以后需要这股势力。

“明公,当下虽说兵事暂息,然世上祸乱未平,只可崇尚道德,并不宜兴劳役,大肆修造雕饰亭台楼榭,可明公为何要如此呀!”

州府衙门内,别驾李昭望着冷颜的刺史张茂,拱手继续道:“此番土木的兴建,比以往多有奢侈,而在修造经营中,违反常制处更是比比皆是,这非是士人百姓对明公所期望的呀!”

李昭,字虚静,陇西狄道县人,任凉州刺史别驾。

李昭并不反对张茂对凉州兵力的扩充,对城防的修缮与加固也极为赞同,只是对张茂修建灵钧台一事颇有微词。

修筑高台,居于其上。

如此,的确具有极好的军事防御作用,可以起到避险之用,这也是张茂不顾反对,力主修筑灵钧台的重要原因。

然而,张茂所建的灵钧台,并非只用于居住和军事防御,还兼顾了祭祀、观天文地理。故此,才会称其为灵钧台。

如此一来,整座高台的建造规模极其庞大。

除了高台的八十道围墙与超九仞高的地基外,张茂还要求在高台上修建楼台殿阁,而且必须要达到飞檐斗拱,雄伟壮丽之态。

不仅如此,张茂还要求在楼宇亭台内画以五色,饰以金玉,皆需采绮装饰,这就有些过于奢靡了。

正因如此,李昭想要劝阻张茂停止修建灵钧台,多给百姓一些修生养息的时间。

听着李昭的谏言,张茂沉声道:“虚静,你也说天下之乱未平,我筑灵钧台正是为了危急之时而用,这有何不妥呢?”

见李昭正欲再劝,张茂摆手道:“既然为乱世,则不能拘泥于常言,更不能因当下的安稳而无远虑,你无需再说了。”

说罢,张茂略有不满地冲着李昭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唉...”李昭苦叹了一声,无奈地拱手告辞,转身离开了州府衙门。

“远虑?是怕自己来不及过上糜费的日子吗?”

回府的马车上,李昭心有苦楚,自我感慨道:“不过一州而已,怎么就起了如此的奢靡之心呢?西府掌辖西境六州,就没有看人家修什么高台楼宇,偌大的长安城不也只是修缮街巷里弄吗!”

听到家主提及西府,随车的老奴李福说道:“主君,今日早些时候,西府李家让人送来了一些瓜果,李家老夫人让人还送来了不少的丝棉,说是给小辈们做些衣物用。”

李昭点了点头,笑道:“倒不是要攀附武都公李峻,陇西李氏与西府李家本就是同宗,而咱们家和西府李家还是同族,这是一脉相承的血缘至亲,哪有不亲近的道理呀?”

略作思忖后,李昭继续道:“等过些时日,我要寻个时间去趟梁州,去见一见老嫂子。”

“唉...”李昭感慨道:“上一次见老嫂子的时候,我还正值年少,如今李烈大哥不在了,大家也都老了,应该多走动才好啊!”

李福点头道:“主君说的是,大家都是亲戚,是该多走动的。老奴听来人说,武都公已经返回了梁州,西府军夺了大河以南的多半州郡,将羯人尽数赶到了河北之地。”

“你是说...他把洛阳城抢回来啦?”

李昭不敢置信地问了一句,继而感叹道:“想想亦是可笑,我这本家侄子有如此大功,却毫无狂妄之心,更不见他大兴土木,为自己营造奢靡之所,你再看看咱们凉州府...”

李昭的话未能继续说下去,只是轻叹地摇了摇头。

★★★

梁州,南郑城。

李府内,一家老少皆聚在老夫人李云氏的院子里。

三个孩子正围在李云氏和裴太妃的身边,女孩儿撒着娇,男孩儿则在一旁跑来跑去地玩闹。

“李夫人,您真是有福气呀!”

裴太妃搂住李妍,笑着继续道:“不仅是儿孙满堂,小辈们也都知道孝顺您,咱们女人求个什么呢?不就是到老了能有这一天嘛!”

裴太妃的年纪比李云氏小不少,对外又称是李峻的阿姐,即便是有着太妃的身份,对李云氏却也是给与了足够的尊敬。

“太妃呀!老身确实是有福气,也算是苦尽甘来了。”李云氏接过李婉儿剥好的柑橘,笑着继续道:“不过,太妃能和老身一起来享这个福分,这才是老身和李家最大的福气呀!”

裴太妃也接过李婉儿递来的橘瓣,笑着抚摸着小丫头的脸蛋,夸赞道:“二郎为人谦逊重义,孩子们也个个都像他,多学识知礼仪,想来是李夫人持家有道,璎姑娘亦是多有费心了!”

如今,裴太妃视裴璎为族亲,自然要趁机替这个族妹说上几句好话。

“太妃呀!这持家之事,老身可不能抢功,更不能因为璎儿为媳就有所偏袒。”

李云氏笑道:“这家里的大小事儿,都是袆丫头和翠烟丫头在打理,都是她们的功劳,与我无关呀!”

说着,李云氏拍了一下裴璎的手背,又将目光望向一旁的宋袆和翠烟,赞许地笑了笑。

“娘,这哪里算什么功劳呀!这都是宋袆和翠烟应尽的责任。”

宋袆笑着摸了一下翠烟微隆的小腹,继续道:“夫君不在家,大姐整日也有太多的公务要忙,翠烟才是最费心呢!挺个肚子还要跑来跑去的,劝她也不听。”

如今,翠烟的身份得到了明确,有了身孕的她也成为家里重点保护的人。

“二夫人,没事的,要是真不方便了,我就歇着。”

翠烟说着,自己也摸了一下肚子,欣然地笑了笑。

虽说翠烟成为了李府的五夫人,可素日里还是习惯将自己的身份低于宋袆与李秀,即便是对范洛儿也是恭敬有加,从无冒犯之举。

对此,李峻常笑说她是过于谦卑了,而翠烟去觉得自己必须要这样做。

之前,自己只是一个低贱的女婢,跟了姑娘才留在了姑爷的身边,也因此得到了姑爷的垂爱。

如今,姑爷变成了自己的夫君,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就真的要以五夫人自居。

若是如此,一旦在处事上有所纰漏,为难的不仅是夫君,更会让已成大姐的姑娘伤心。

“娘,太妃,您二老看看。”

宋袆拉住翠烟的手,打趣地笑道:“到现在,老五都不舍得喊我们一声姐姐,若要外人见到了,准保说我们几个姐姐欺负她呢!”

说着话,宋袆冲着裴璎笑道:“说不准,老五在咱们夫君面前有多诉苦呢!”

裴璎亦是笑望着翠烟,问道:“丫头,你老实交代,到底有没有吹枕头风呀!”

翠烟红着脸连连摆手,逗得大家皆是笑了起来。

对于儿子身边这五个女人,老夫人李云氏很满意。

虽说老二宋袆与老五翠烟的出身不好,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她们只要是对峻儿一心便可以了。

家和万事兴。

修身,齐家,治国,方能平天下。

李府内的一团和气,这是李云氏最愿意看到的,若能多多地开枝散叶,也是她最希望的事情。

至于平天下,老夫人李云氏并没有想那么多,只要峻儿和一家人都能平平安安,这也就足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