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三百九十九章:乌衣巷

铜驼烟雨 第三百九十九章:乌衣巷

作者:过往不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2: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子司马绍的拒绝,早就在李峻的意料之中。

李峻不过是在索要钱粮之际,提了一个讨喜的说法,同时也等于隐晦地向司马绍进行了要挟。

替天子守疆土可以,但朝廷必须要付出真金白银,绝不能像以往那样给一些没有用处的空赏。

“世回,咱们君臣算是第一次见面,但我一直都知晓你们李家,满门忠烈呀!”

司马绍说着话,示意李峻做到自己的身侧,继续道:“我听说了当年的事情,你父亲与兄长皆是为天子尽忠而殒命,朝廷不该忘了这件事,我已命人为他们追赠了官职与谥号,不日便会昭告天下。”

李峻刚坐定,听司马绍如此说,赶忙起身执礼道:“忠节乃是做臣子的本分,臣的父兄只不过是做了他们应该做到事情,陛下能给予恩赏,臣替已故的父兄向陛下谢恩。”

说着,李峻冲着安坐的司马绍躬身施礼。

随后,李峻拱手道:“陛下,您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的天子,所以才会念及旧臣的忠心。如今天下纷乱,唯陛下所治的江东安平,使受难的汉人才有了避祸之所,此乃汉人的幸事,也将是天下百姓的冀望。”

李峻并没有将话继续说下去,只是向司马绍再次施礼后,笑着坐回了石墩上。

有些时候,有些话没有必要说透。

今日,一入建康城,司马绍就做出了许多拉拢人心的举动,李峻也由此看出眼前的这个天子有些本事。

司马绍在群臣面前给了李峻极大的殊荣,或许是为了嘉赏李峻收复疆土的功劳,但这其中未必没有想要分裂李峻与王敦的心思,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也确实是离间朝臣的好手段。

李峻看明白了这些,也并不在意这些所谓的帝王之术,他只是在告诫司马绍,江东的安宁得来不易,而司马家能在江东延续帝位,最初的支持者功不可没,千万不要在当下拆了自己的根基。

司马绍的确是个聪明人,即刻听出了李峻所要表达的话意。

他望着李峻,略一皱眉,继而淡淡地笑道:“朕知晓你忧国忧民的心,朕又何尝不是祈盼天下太平呢?若是有人真能救百姓于万苦之中,朕甘心只做个琅琊王,不做这个整日都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天子。”

司马绍没有反驳李峻的话,但他也在表明自己的态度,他的话意就是在告诉李峻,并非是朝廷要为难王敦,而是王敦在觊觎帝位。

李峻苦笑地摇了一下头,拱手道:“陛下,恕臣直言,没有人敢窥视天子之位,臣与西府军也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看到司马绍的精神一振,李峻继续道:“之前,在司州时,臣与王丞相对此有过交谈,他也深表赞同,认为天子之威绝不允许被冒犯,这不仅牵扯到南迁之人的切身利益,更是关乎到了国之安危。”

说着,李峻故作无奈地摇了摇头,笑道:“至于其他的,臣觉得都是一些市井传言,以陛下的睿智一定能厘清真伪,绝不会偏听偏信的。”

司马绍沉默地听着李峻的话,缓缓地点了点头。

虽然李峻的话中没有挑明任何事情,但司马绍却是听得明明白白。

李峻与王敦似乎是达成了某种共识,王敦不得威胁皇权,而天子也不能剥夺王敦的既得利益,大家就此保持相安无事。

至于裴太妃那边,李峻说其为市井传言,也就是在表明西府不会对东海王府给予支持,没有李峻和王敦的帮助,裴太妃根本掀不起风浪。

或许,这是当前最好的解决之法,却也算是一种妥协。

有那么一瞬,司马绍的眼中满是黯然之色,心头也尽是苦意。他是晋天子,应该拥有无上的权利,得到万民的敬畏。

然而,实际上的自己却需要竭尽全力地拉拢一名封疆大吏,更要凭借这名官吏的居中调停来维持帝位,不能反驳,不能动怒,更不能拒绝。

司马绍觉得很可笑,也很现实,在这可笑与现实中更是充满了可悲。

王敦是在威胁皇权,以后的李峻难道就不会吗?

西府完全独立于朝廷之外,西府军根本不受朝廷的管辖,也根本不听从天子的调遣,这难道不是在造反吗?

可即便如此,又能如何呢?

所有的一切都要凭借实力来说话,就算是天子,亦是如此,自己虽然坐在天子的龙榻上,却偏偏没有说话的实力。

“世回,朕知晓你的忠心,也明白你的用心良苦。”

司马绍站起身,望着李峻继续道:“只要国家安宁,百姓无苦,朕也就无所求了,希望日后咱们能君臣同心,平定这个乱世,收复被胡戎掠侵的疆土,告慰那些惨死于胡蛮刀下的千万汉人。”

李峻拱手道:“陛下放心,臣定会率领西府军荡平那些叛乱的犬戎,如今司州与兖州已重属朝廷,西府军需要休整时日才能再起兵战,臣过几日也要先回西境了,处理秦州边防的事宜。”

“哦,秦州有事吗?”

听到李峻如此说,司马绍皱眉地问了一句。

李峻点头道:“臣收到情报,说秦州西北的羌氐与人同谋叛乱,似乎还牵扯到了凉州,所以臣要赶回去处理一下。”

司马绍只是点了点头,未在说话。

他说不出什么诏令,西境归属李峻掌辖,朝廷插不上手,而且也没有能力去管秦州的事。

“那好,你在京都留几日便离开吧。”

司马绍望着李峻,笑道:“你我君臣相隔遥远,难得相见,停留在京都的这几天里,你可以随时入宫来见朕,有需要也可以直接来与朕说。”

说罢,司马绍命人送李峻出宫,自己则依旧站在华林园中,静静地望着李峻离开的那道月亮门。

抛开西府独立于朝廷一事不论,通过这一日的接触,司马绍对李峻的印象非常不错,甚至可以说是极为欣赏。

致使至终,李峻都保持着谦逊的态度,丝毫没有雄霸一方的傲气,也没流露出半分对朝廷乃至自己这个天子的不屑,应该算是一名忠臣。

以公平而言,是李峻平定了西境,是他独自拉起了兵马替朝廷收回了梁、益、宁、交、雍、秦六州,如今更是收复了半个中原,这份功劳堪比以往的任何名臣。

更可贵之处,是他看起来并无二心,依旧自称为晋臣,若是王敦有这样的基业,他会如此吗?

司马绍摇了摇头,恐怕王敦早就称帝了。

“李峻是对皇权有戒心呀!惠帝真是害苦了李家人,也真是错失了一门忠良呀!”司马绍苦笑地感慨了一句。

他觉得李峻之所以在称臣于朝廷的同时,却又牢牢地独掌西府,就是对天子有了戒备,不想其父兄的惨剧以及当年的洛阳之事再次发生。

感慨之余,司马绍对身后的内侍吩咐道:“命中书监进宫。”

缓和的话可以说,如此的态度也可以表明,但具体的事情还是要有所准备,司马绍觉得必须要掌握属于自己的实力,如此才能真正地把控全局,不至于时刻处在被动的状态。

故此,他还是想要与庾亮商议调淮北流民军过江一事,希望通过掌控苏峻与祖约这两个流民帅,为朝廷建立一支唯遵天子诏的兵马。

★★★

入夜,乌衣巷。

乌衣巷位于淮水的南岸,出大航门后,经长乐渡的竹格航桥向东便可抵达。

长巷南边是临淮列肆,来自各地的大小商贸都在此处进行交易,更有无数的商铺酒肆林立其间,热闹非凡。

巷子以北是东长干,由于靠近大市,商贾之人大多都住在长干巷内。

由乌衣巷向东行则是丹阳郡城,再向东便是清溪的皇族园墅。

当下,大半的乌衣巷都成为琅琊王氏的府邸,其余少部分的房舍庭园也多是朝中权臣的家宅,临近巷口的李府与郭府曾属于另类,如今却也没有人敢如此说了。

白日画檐若云,夜晚灯花如雨。

幽静狭长的巷道中,青石铺就的小路两侧,青砖小瓦,回廊挂落,一栋栋楼宇亭阁起伏有序,浑然一体。

在一盏盏灯火的光晕中,整个乌衣巷仿佛虚幻了起来,并被覆上一层绚丽的色彩。

“要比想象中大好多呀!的确是个不错的地方。”

李峻站在自己的府门前,借着灯光朝巷子里望去,笑着对出门迎接的裴璎说道。

其实,李峻想说的并非是想象。

记忆里的南京乌衣巷是个不大的景观,完全无法与眼前所见到的这一切相比较,而那个所谓的王谢古居还不及自家府宅一半的规模,就更不能与真实的王府相提并论了。

“二郎,除了清溪那边,也就是这里为权贵之所了。”

裴璎挽住李峻的手臂,也随着夫君朝着巷深处望去,口中继续道:“里边大多数都是王家的府宅,以尚书令王导的宅院最大呢!”

“二郎,你知道吗?”

裴璎紧靠在李峻的身上,小声地说道:“当年,有王家人想要强行买下咱们的宅子,也有其他的朝官多次登门,想要撵我们离开这里,是处仲大哥发了话才作罢呢!”

李峻捏了一下裴璎的脸颊,笑道:“哇!他们那么霸道呀!”

“可不是呢!”

裴璎抬手轻打了一下李峻的手背,点头道:“当初,你在雍州,我们一大家子人都住在这里,当地的士族大户看不起我们,南迁来的人也与你不熟识,当然会欺负我们了,好在有王大哥护着呢!”

“哈哈...”李峻笑了笑,点头道:“看来,王处仲还算是办了点人事。”

当年,一大家子人来到建康,李峻将她们的安危托付给了时任扬州刺史的王敦,而王敦也确实没有辜负李峻的信任,尽心尽力地照顾了李峻的亲眷。

“对了,老三回来了没有?”

今日,李峻在太极殿上见到了李秀,之后便不见了李秀的踪影。

裴璎摇头道:“没有呢!你被天子留了下来,我们离开后,三妹陪着英槿留在宫中,说是帮着刘离继续看好公主。”

李峻苦笑道:“她一天天的就是热心肠,司马英槿一个大活人留在皇宫里,这有什么可担心的,还需要她来保护?”

“还不是刘离求她嘛!一口一个嫂嫂地叫着,老三也就答应了。”裴璎说着,抬眼望着李峻,狡黠地笑道:“怎么?你这是想老三了?是着急想与三妹共度**吗?”

“哈哈...”李峻笑着挽住了裴璎的腰身,轻声道:“璎儿,你如今愈发地大胆了,以前说这话的时候都会羞面如霞,如今是张口就来呀!”

“还不都是跟夫君你学的,嘻嘻!”李峻在裴璎的腰间轻挠了几下,痒得裴璎娇笑地跑进了府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