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三百九十六章:战后的安排

铜驼烟雨 第三百九十六章:战后的安排

作者:过往不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2: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讨论的过程中,李瑰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一直都没有说话。他自觉犯了大错,只等着大将军在最后颁下处罚的军令。

李峻早就看到了李瑰不安的神态,故作冷颜道:“李瑰,战事结束后,你无需返回西境了,就留在司州吧,听从司州刺史赵固的调遣。”

赵固闻言,先是一怔,刚想要替李瑰说上几句好话,却见李瑰单膝跪地道:“末将有错,理当受罚,末将领命。”

李峻笑了一下,问道:“怎么?你认为留在司州就是受罚吗?你是不愿意听从赵大哥的号令呢?还是我的安排让你觉得有些委屈呀?”

虽然李瑰在用兵上略有不足,但些微的不足并不能抹灭他的战功,李峻对他很满意,尤其在忠诚方面,更是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

李瑰见李峻有了笑容,心头的大石放了下来,赶忙摆手道:“大将军,我哪里有那个意思呀!您这可就有些冤枉末将了。”

李峻点了点头,对着李瑰笑道:“此番进入中原的兵马,除了穆君逸的部众要带回荆州,其余的军卒大半都会留在司州,我命你为平东将军,你要以司州为基础,领兵平定兖州和青州,听明白了吗?”

听到李峻的如此安排,李瑰挑眉笑了起来,随后起身高声道:“末将领命,李瑰必定将兖、青二州纳入西府的掌辖之中。”

说着,李瑰拱手问道:“大将军,那冀州和幽州呢?咱们真的就留给石勒吗?”

李峻略皱了皱眉,摇头道:“不是留给石勒,是暂时不想与他死拼。另外,冀州与幽州的事情比较复杂,目前来看,咱们还是不易插手。”

当下,虽然河北大半的疆域都在石勒的掌控中,但还是有许多地方不顺服石勒的统治,冀州北的鲜卑各部以及幽州以东的慕容部便是如此,他们一直都在与羯胡军抗衡。

现如今,虽然这些部族可以视作反抗石勒的同盟,但李峻却也知晓这些夷戎在未来的发展,史书上的五胡乱华就包括了羯人与鲜卑人。

故此,李峻并不是畏惧石勒的兵力,也不是忌惮大河以北的乱像,他只是想让羯人与鲜卑人拼个你死我活,消耗掉各自的实力,为以后西府军的平定带来便利。

继而,李峻转头对傅伦与江惇吩咐道:“你们两个也不要回靖远军了,就留在司州,听从赵刺史和平东将军的调遣。”

傅伦与江惇的年纪虽轻,却也是经历过了战阵的洗礼,李峻想给这些后起之秀多一些历练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尽早成为西府的中坚力量,所以便将二人留在了司州,执掌郡府一级的兵权。

作罢了安排,李峻对赵固笑道:“兄长,具体事宜就烦劳你以后自行斟酌了,咱们还是先返回洛阳城吧,免得王处仲赖在城中不走。”

李瑰救援荥阳郡时,将洛阳的守卫托付给了王敦与金墉城中的骞文。

李峻的话仅是玩笑之言,同时也知晓王敦在当下绝不可能留在司州。王敦的基础在江东,而当前的司州则完全被西府军所掌控,他留下来并无益处。

★★★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当年,魏陈思王曹植途经洛阳城时,面对触目惊心的残城之景,不仅心生感慨,更是用寥寥的四句话书尽了洛阳城的荒芜。

岁月变迁,冥冥中的一个轮回。

魏晋取代了前朝,也重建了洛阳城的辉煌,可这辉煌之后却又再度回到了曹植笔下的荒凉,甚至要比那时还要破败。

行走在洛阳城中,王敦一边环顾着周围的残垣断壁,口中也在不停地说着感慨之言,并不时地咒骂上几句。

王敦所骂的人无非就是刘渊与刘聪父子,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新败的石勒。

另外,他对晋皇室也颇有微词,不住地数落着皇族的无能,才会让一座奢靡之都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二郎,这城中如此破乱,你打算如何修缮呀?”

站在铜驼大街上,王敦望着残存的阊阖门,转头问向李峻。

阊阖门始建于曹魏初期,为宫城的正南门,向南正对中轴大道铜驼街,向北则直抵太极殿。

城门的主体在宫城南墙上,两侧的前方建有巨大的阙台,阙台东西对称,城门与阙台围合成宽阔的广场。

当下,原本守在阙台前的两尊铜驼早已不知去向,殿堂式的城门楼也坍塌在战火中,留存的破砖乱瓦与未曾烧尽的焦木堆积在两座阙台间,阻挡了进入宫城的路,而这条路的尽头也无非是另一堆废墟而已。

“怎么修缮,我修它做什么?”

李峻抬脚踢了一下身前的焦木,苦笑道:“只是清理一下罢了,顶多是重建街巷与民宅,至于这皇宫,我可没有那么多的钱粮和人力来修缮。”

“不过,要是天子送来数不尽的钱粮,命我修缮皇城,我倒可以帮他把这些垃圾都搬出去。”

说着,李峻弯腰捡起一块碎石抛向前方的废墟,惊起了一大群的雀鸟,扑腾地飞入空中。

王敦笑道:“你想的美,建康城虽没有洛阳城的规模,却也是将宫城建得壮丽巍峨,人家住得好好的,凭什么要花这个冤枉钱?”

李峻撇嘴笑道:“狡兔三窟嘛!谁能保证建康城哪天不会变成废墟呢?现在掏点钱给我修洛阳城,至少以后还能有个像样的避难之所。”

“哈哈哈...”王敦大笑了起来,指着李峻道:“二郎,我觉得你的建议不错,等到了建康,你就在太极殿上如此说服司马绍,看他如何说?”

王敦对新天子司马绍毫无敬意,他对元皇帝司马睿都不放在眼里,又怎么能在意司马绍呢?

“哎呀,欺君之罪,欺君之罪呀!”

李峻笑着摆手道:“我可没有你那么霸道,我可是贤臣,哪里会说出如此大不敬的话呢?但不管修不修皇宫,钱粮必须要给我,否则我就赖在建康不走了。”

如今,大河以南的战事结束。

王敦要以回朝受封赏的名义进驻建康,主战的李峻自然也要到天子司马绍的面前讨要粮饷,用以维持司州的稳定以及支撑兖、青二州的战事。

故此,二人商量两日后便离开洛阳,到江东觐见天子。

入夜,金墉城中,李峻与西府众将一同聚在永昌宫,骞文将夺来的几十坛好酒拿了出来,又命人宰了牛羊,大家一同在说笑中豪饮。

“大将军,我怎么办呀?”

骞文凑到李峻的身前,为李峻斟满了酒,笑嘻嘻地问道:“我是留在司州,还是跟您去建康呀?我反正是不打算回交州了。”

李峻瞪了骞文一眼,故作不悦地说道:“你是交州刺史,不回去镇守交州,那里怎么办?交给谁来打理?”

“那...不是还有我岳丈吗?”骞文小声地嘟囔了一句,小心地望着李峻,试探地说道:“要不您命我岳丈为刺史,然后再派......”

骞文左右望了一下,指着段秀道:“要不您派段秀去交州领兵,那边的蛮夷都被我杀顺服了,段兄弟只需监督即可。”

段秀忙摆手道:“骞老二,那可不成,我还要随李瑰平定兖州和青州呢,哪有闲心去替你镇守交州?”

见段秀不答应,骞文又对着穆君逸道:“君逸兄,反正你也要返回荆州,不如把交州的军务也都掌辖了吧。”

穆君逸并未答话,只是眉头微皱地瞪了骞文一眼,示意他不要再乱说话了。

一侧的王瑚望了望李峻,又与李瑰对视了一眼,二人苦笑地摇了摇头。

李峻喝了一口酒,突然抬脚踢在骞文的身上,半笑半怒地骂道:“你是要造反吗?还是觉得如今功高盖主了?都敢替我发号将令啦?”

骞文一怔,赶忙后退,急声地辩解道:“庄主,骞文可没有这个意思,我就是着急回到您的身边,如今交州已无战事,只需理政之人和镇守之将而已,您知道我是个武将,做不来那些事情的。”

如今,骞文再也不是曾经的那个莽撞少年。

为官为将多年,他的心思缜密了不少,看到李峻的脸色微变,即刻知晓自己说错了话,在大将军的面前也过于随意了,这是下属对上官的大不敬。

此时此刻,骞文之所以对李峻改了称呼,是在向李峻表明心迹,自己依旧是当年的那个骞文。

说着,骞文涨红了脸,扑通一声跪在了李峻的面前。

李峻皱眉地又踢了骞文一脚,笑骂道:“给老子滚起来,哪里学来的毛病,到处下跪。”

随后,李峻望着骞文,思虑道:“你不想回去的话,可以随我回梁州,也可以留在司州辅助赵大哥,可灌娘一家刚迁到交州,你又要带着她离开,这不是瞎折腾嘛!”

斟酌了片刻,李峻将骞文拉到身边,摇头道:“老二,我觉得你还得在交州待上一段时间,如今交州的确无战事了,但你要多战备,多练兵,更要多修战舰,毕竟广州还不属于咱们西府。”

骞文见李峻并未真的动怒,心中的慌张也平复了下来。

听李峻如此说,他赶忙笑道:“属下明白了,我就是太想回来和兄弟们一起上阵拼杀,此番一战打得属实过瘾,所以就有些心痒,乱了方寸。”

“狗屁,就因为你留下了军粮,所以才搞出如此大的动静。”

李峻切了一块羊腿肉递给骞文,笑骂道:“你给我说说,你从什么时候学会勤俭持家了?我不是让你烧了军粮吗?”

骞文挠了挠额头,苦笑道:“大将军,我是看这粮草太多,一把火烧光怪可惜了,所以就没忍心下令。”

咬了一口羊腿肉,骞文继续道:“最初,咱们交州那里缺粮,虽然梁州和宁州运过去不少,但还是有缺口,所以也就极为珍贵粮食,如今虽然好了许多,却也落下了这个不忍心的毛病。”

“哈哈...”

李峻笑了起来,点头道:“骞文,你能说出这一番话,的确适合做交州的刺史了,再过一段时间吧,我一定调你回来,也保证有大仗留给你来打。”

人心最无常,且行且珍惜。

李峻对属下的忠心有着警惕,却也不愿去过多的猜忌。

如何用人是一门学问,对于这些在战阵中拼杀出来的兄弟,李峻对每一个人都会保持最大的宽容,并不会因为细枝末节的小事而心存芥蒂。

众人正说着话,杜麟来到李峻的身侧,将两封信函递给了李峻。

李峻见其中的一封书信上盖有裴璎的印章,挑眉笑着拆开,仔细地看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