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三百九十五章:收复司州与养兵之策

铜驼烟雨 第三百九十五章:收复司州与养兵之策

作者:过往不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2: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之所以要攻伐荥阳郡,石勒的意图是要在剿杀李峻的同时,也要通过玉门渡口返回到冀州。在他的心中,这两件事情可以同时进行,但渡河重新平定北方才是重中之重。

正因如此,在围攻李峻的同时,石勒又让人占据了玉门渡,并派遣大将箓明领兵驻守在渡口以西的大伾山处,既是要防止有人夺取渡口,更是在阻拦洛阳方面的西府军前来增援。

对于进入冀州的西府军,石勒觉得在自己未渡河前,那些人会嚣张地留在冀州境内,继续实施他们的逼迫计划。

然而,赵固突然的领兵折返,超出了石勒最初的预料,这也导致包围圈的右翼受到了直接的攻击,将原本密不透风的阵墙硬生生地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此刻,包围圈的中心处,西府军骑与羯骑军拼杀在了一起,李峻手中的斩风刀也与石勒的双刃长刀数次交锋,一时间难分胜负。

当初,石勒率领八个弟兄在清河一带行掠,随后发展到十八骑,再到如今成为拥有几十万兵马的赵国皇帝,固然有其谋略与胆识为支撑,更重要的也是凭借了一身的悍勇和杀技。

在与李峻的交手中,石勒略感到有些吃力。

毕竟他的年岁要大于李峻,再加上这几年的纵欲无度,将原本强壮的身子掏空了大半,对拼了几十个会合后,石勒的额头冒出了细汗,挥动长刀的速度也有些见缓。

李峻看出了石勒的体力不支,故此也便加快了使刀的速度,刀刀都奔着石勒的要害劈去。

就在石勒手忙脚乱之际,两匹快马冲到了他的近前,同时有两杆滚铁棍架住了李峻手中的斩风刀,将石勒救出了刀影中。

“斌儿,大祗,替爹爹砍了他。”得到喘息的石勒拨转马头向后退去,口中大声地吩咐了一句。

前来救援之人是石勒的两个儿子,年纪稍长一些的名为石斌,为石勒的第六子,另一人名为石遵,字大诋,为石勒的第九子。

这二人的身形魁梧,两杆铁棍也使得轻松自如,由此可见两兄弟的臂力非凡。

石斌与石遵冲来之时,杜麟业已赶到了李峻的近前。

当兄弟二人架住李峻的长刀的那一刻,杜麟手中的斩风刀已然劈向了石遵的脑袋,迫使石遵不得不收招回防。

继而,随后赶到的江惇也拦下了石斌,二人皆是臂力过人,各自的兵刃在相撞之下,发出了刺耳的金铁交鸣声。

没有了阻挡,李峻冷笑地望着远处的石勒,双镫用力磕在马腹上,挥刀向前冲了过去。

后世有句俗语:“欺软怕硬, 硬怕最横, 横怕不要命。”

当下,石勒早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贱奴,帝王之身的他爱惜自己的性命,知道只有活着,才能继续成就自己的霸业,以及去享受所得到的一切。

对于李峻的身份,石勒通过这一战更有了详细的了解。

他觉得李峻并非只是一个寻常的封疆大吏,坐拥整个西境的人完全可以称王称帝,这样的人也应该爱惜自己的生命。

然而,看着李峻不要命地领兵杀了过来,石勒虽有不解,却不想挥刀迎敌,而是急唤左右的军将上前阻拦,并策马再次向后退去。

这一次,石勒的心中真有了退意。

他想要即刻退到大河以北,远离眼前的这个疯子,以及那群如同疯魔般的西府军。

当李瑰率领大批的西府军冲杀而来时,石勒的退意更浓了起来,他觉得西府军真的是疯了。

虽然每一名西府军卒的身上挂满尘土,脸上皆是疲惫的神色,但他们依旧舍命地前冲,宁可用自己的身体去挡下劈来的兵刃,也要为身后的人杀出一条冲破包围圈的路。

一马当先的李瑰更是如此。

他的脸上满是焦急之色,眼圈发黑,泛白的嘴唇上更是在一夜间起了水泡,足可以看出在披星戴月的赶路里,他的心中有多么地担忧。

然而,这一切疲倦都没有放慢他前冲的速度,手中的长柄斩风刀更是挥舞如风,一层层地劈翻挡在身前的羯胡军卒,率领大军直至冲散了整个包围圈,奔到了李峻的战马前。

“大将军,是末将领兵无方,死罪难恕,请大将军责罚。”

来到李峻的近前,李瑰翻身下马,将手中的长刀扔在一旁,径直地跪在地上,叩头请罪。

与此同时,紧跟其后的游子远也跪在了地上。

“兔崽子,老子还以为你让人给打溃了呢!”

李峻骑在战马上,用刀背敲了一下李瑰的头盔,继续笑骂道:“来的这么慢,再晚一些,我自己就要杀退石勒了,还用得着你来救援。”

说着,李峻望了一眼游子远,笑道:“子远,起来回话,安戎部可来了?”

当下,游子远负责替李峻执掌安戎部的匈奴人,两万安戎军也归游子远掌辖,李峻对其给予了极大的信任。

游子远见李峻问话,并未起身,依旧跪地回道:“启禀大将军,安戎将士尽数杀来,正在击退羯胡军。”

在安戎部的匈奴人中,有不少善骑射的好手,李峻命游子远将他们都挑选了出来,暂时独立成军,待以后编入西府军骑中。

“好,与弟兄们说,报仇的时候到了,给我杀光那些羯胡。”

李峻高声地吩咐了一句,继而对着跪地的李瑰与游子远说道:“此战非你们的错,战事无常,谁也无法做到算无遗策,起身杀敌吧!”

此刻,没有必要来追究对与错,况且这也并非是李瑰的错。另外,李峻看到了李瑰嘴上的火泡,知晓他定是心急如焚地赶来增援,能有这份心也就足够了。

随着李瑰的领兵赶来,石勒原本的兵力优势被平衡了下去,并且在西府军疯狂地拼杀下处于了劣势,整个军阵开始松散了起来,多处出现了不敌的溃败。

“分段设防阻击,大军退到玉门渡。”

石勒看出了问题,也觉得自己到了非退不可的地步,否则一旦发生大面积的溃败,损失远要比有序地撤退大得多。

于此同时,李峻也不想将石勒逼入绝境,更不想将六七万的羯胡军逼成背水一战,那样的拼命会是惨烈的,即便是打赢了,西府军的伤亡也将难以估算。

李峻不能如此地孤注一掷,打光了西府军,西境将会陷入危机中,躲在后边的群狼更是会蜂拥而至,至少在秦州周边的胡夷便会发生叛乱。

故此,在石勒撤退的过程中,李峻并没有让人去封堵玉门渡,仅是命李瑰率军进行追杀,最大程度地削弱石勒的兵力。

似乎是心有灵犀,又或者说是双方都在考虑彼此所处的境地。

总之,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之后的战事就在一攻一退中进行着,直到两军隔岸相对。

之后,石勒并没有组织反攻,在渡过玉门渡后,他直接领兵进入大河对岸的邢丘县设防休整,以图顺利地返回冀州。

同样,李峻也没有领兵渡河攻击,而是命人在渡口设营看守,其他兵马则一同返回了荥阳城。

经此一役,李峻的西府军完全掌控了司州境,兖州也在羯胡军的全面退缩下形成了权利的真空,暂时被几家原本投降石勒的大族所割据。

从整个战事的结局来看,石勒军几乎退出了大河以南的全部州郡,西府军看似大获全胜,却也因此付出了伤亡近三万余人的代价。

虽然,这一代价尚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但兵员的损失让李峻不得不暂停了继续攻伐的脚步,就连驻守司州的兵力安排都有些犯难。

驻军便要养兵,而养兵则需有民、有税赋,如此才能保证军饷与军粮的供应。

可是,司州不比西境的诸地。

由于长期混战的原因,司州境内的人口数量极少,不说各个村落,就连大多数的郡县都成为了荒芜之地。

如此的状况下,若是在司州留有兵马驻守,首要的问题就是先解决人口的不足,而这个问题却是当下最难办的事情。

荥阳城,破旧的李府中。

李峻在问询了各部的战损后,简单总结了一下此次战役的长短之处,随后便对驻兵一事与众人进行了商议。

“眼下,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百姓呀!”

李峻望着房间内的众人,苦笑地继续道:“偌大的司州境内,竟然仅有不到千百口人家,而这些人莫说是让他们拿出养兵的税粮了,就连自己的活命粮都成问题。”

赵固点头道:“是呀,这的确是个问题,若是全凭从西边运钱粮,一是路途不便,再则也不是长久之计呀!”

李峻望着赵固,略做思忖后,笑道:“赵大哥,先不说百姓一事了,咱们先商讨留守之人吧!”

看到李峻笑眯眯地望向自己,赵固咧嘴笑道:“二郎,我就不该多话,看你的笑就知道一定没好事,你若让我守司州,哥哥绝无二话。”

“哈哈...”

听到赵固如此说,李峻大笑了起来,屋内的众人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笑罢,李峻点了一下头,说道:“对于百姓一事,我想先用以兵养军的形式来替代,简单的说就是战时为军,农时为民,先把活命的粮食种起来。”

游子远赞同道:“大将军,如此也好,当下的司州人丁稀少,土地与空置的房舍家宅却是充裕,可以酌情分赏给将士们,如此也能让军民共同来恢复司州的人气。”

“嗯,没错。”

李峻点了点头,补充道:“伤亡将士的家眷可多分田产,其余的驻守军卒按家中的人口分配,至于税赋方面可以暂缓收取,咱们西府还不差这点钱粮。”

以兵养军的法子有些类似戍边之策,如此既能保证有兵守境,同时在有田产的情况下,也能让军卒的家眷主动地迁到司州境内,由此扩大司州的人口数量。

说着,李峻转头对傅伦吩咐道:“你替我写封奏折给江东的天子,请朝廷即刻拨派钱粮。告诉他们,若是没有钱粮的支持,西府军会退出司州,我也会领兵进入江东乞食。”

李峻的确是在威胁晋天子,毕竟西府军在名义上还是晋朝廷的兵马,如今也算是替天子收复了大半个中原,总不能一点表示没有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